yqzheng的美篇

yqzheng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脱贫攻坚”这三年</b></h1> <h1>  今年的八天黄金周恰逢国庆和仲秋双节重叠,节日第五天,携爱人,并约着摄影大师陈继业及同事张延彬,驱车前往河南郏县安良镇红石崖村看望三年前因媒体报道而结识的几位老人。</h1><p><br></p><p><br></p> <h1>  爱人2017年夏天在《平顶山晚报》上看到一则有关红石崖村的报道:村子坐落于布满红石的山体之上,就地取材,村里的房屋、围墙、灶台等大量使用红石。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个交通闭塞的村落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中三户80岁左右的老人居住在用红石建造的窑洞里,虽然冬暖夏凉,但生活方式怀古、清贫、单调,条件十分简陋。<br>  爱人一直念叨着此事,总想亲自去看看。终于等到当年的双节长假(中秋节是10月4日),同今年一样,我们带了月饼等小礼品前去走访。<br></h1><h3> 注:老人们居住的窑洞。2017.10.5</h3><br> <h1>  这是三年前,与原村支书温山林(76岁) 及妻子李凡(74岁)在他们的窑洞家里聊天。</h1><p> 注:拍摄于2017.10.5</p><p><br></p><p><br></p> <h1>  但那天去他们家时费劲不小,泥路崎岖,脚下打滑。</h1><div> 注:拍摄于2017.10.5</div><div><br></div> <h1> 特别是经过村里的肖河时遇到了困难,我是脱鞋淌过去的。</h1><h1> 这条南北向河流,因为资金问题,长久没有架桥,遇见暴雨涨水时,老人们便无法过河来采购物资,给生活造成了不便。</h1> <h1>  爱人只好请延彬背着去河东边。</h1><h3> 注:拍摄于2017.10.5</h3><p><br></p> <h1> 三年前的红石房周边,很是远古、凌乱。</h1><p> 注:拍摄于2017 .10.5</p><p><br></p><p><br></p> <h1>  故地重游,令人惊异。</h1><h1> 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规划出青山绿水,民俗风情等特点,引来出资人对该村进行旅游开发。如今,村里村外道路硬化,街道两侧花带密布、灯笼高挂,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变,党的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政策,在这个村落得到了印证。</h1><p> ( 这是在窑洞前修建的游客中心。)</p><p><br></p><p><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inherit;">  改造前后的肖河两岸,恍若隔世。</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的红石崖村,修建了游泳池,戏水滑道,音乐喷泉等健身娱乐设施;餐饮一条街,农家乐,农副产品销售等应有尽有;河东岸建起了民间大舞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span></h1><h1><br></h1><h1><br></h1><p><br></p> <h1>  肖河上,改造前后的两座桥。</h1><h1> 现在,老人们再也不会因过河而发愁了。</h1><p><br></p><p><br></p> <h1>   大叔大妈有些变化。</h1><h1> 虽然妻子专门穿着三年前的服装,又一再提示,可他们终究没有回忆起我们,毕竟是耄耋之人了。但他们身体结实、思维流畅,对村子的变化也是非常高兴。</h1><h1> 窑洞旁边三座红色仿古建筑基本完工,右前方是游乐场,而三年前这里是杂草丛生的乱山坡。</h1><p><br></p><p><br></p> <h1>  这位前任的老村支书,谈起村里未来的发展,那是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对生活充满了憧憬。</h1><p> 注:陈老师拍摄</p><p><br></p> <h1>  他们的窑洞房作为“文物”已经出售,用于支持村里的旅游业,但按合同,老俩口可以一直住在这里,家里耗用的水、电费全免。</h1><h1> 我感觉房屋出售价格有些低,毕竟100多年的房子了,况且上世纪六十年代建水库时,曾将房子淹没了三年而没有任何损坏。但大叔大妈很开明:“我们也应该做点贡献啊,对村里是好事”。</h1><h1> 我们相约明年中秋节时还来。</h1><div> 注:陈老师拍摄</div><div><br></div> <h1>  三年前还看望过另一对大叔大妈。大叔温天成当年85岁,是供销社退休干部,大妈王凤仙79岁,做些小生意。让人难过的是大叔已经离世,大妈也回到了娘家,这回没有见到她。遗憾、伤感!</h1><p> 注:拍摄于2017.10.5</p><p><br></p><h1> </h1><p><br></p> <h1>  大妈当年送给我们的钧瓷娃娃还在家里摆放着。</h1><h1> 另外一个家庭,来了两回都是大门紧闭,希望明年来时能见到他们。</h1><p><br></p><p><br></p> <h1>  红石崖村植被丰富,树林茂密,气候湿润,昆虫繁多,很有南方特色。</h1><p> 注:拍摄于2017.10.5</p><p><br></p><p><br></p> <h1>  这是跑到窑洞上方,准备进家觅食的一只小松鼠。当天拍到了很多植物、野果、鸟类、昆虫。</h1><h1> 这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村庄。</h1><p> 注:拍摄于2017.10.5</p><p><br></p><h1> </h1><p><br></p> <h1>  这里很值得进行深度旅游开发,也希望这些工程早日完工以造福村民。</h1><div><br></div><div><br></div> <h1>  下午,陈老师提议去宝丰县的马堂村,一个颇具河南民风的小乡村。同样是三年前,我们一起去这里拍过麦收、拍过民居,显然,他是想重找往日淳朴的乡村情趣。</h1><h1> 不曾想,马堂村同样在改变,打麦场及两户农家,几乎没有了痕迹,连当年的路径也难以寻找。期间向一个骑电动车的中年妇女问路,交流许久,她也没明白我们要去什么地方,因为我们描述的是三年前老地方的老特征。</h1><h1> 我说:“村里变化实在太大了”,她回应:“可是!政府投了那么多的钱呢”。</h1><p><br></p><p> </p> <h1>  时间在变,墙面质量在变,标语的内容也在变,三年间今非昔比。</h1><p><br></p><p><br></p> <h1>  2017年6月3日来时,这里还是打麦场,现今改造成漂亮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h1><h1> 光荣榜上有十大好婆婆,十大好媳妇的照片。</h1><div><br></div><div><br></div> <h1>  73岁的吕x山老人和小女孩邢燕萍是我们要看望的重点人物。</h1><h1> 这是三年前吕松山家门前的景况。</h1><p> 注:拍摄于2017.6.3</p><p><br></p><p><br></p> <h1>  三年来,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吕x山的住宅也有了重大改善:</h1><h1> 上图为三年前北边的厨房和杂物间,当时是简易建筑,现在的原位置盖起了三间大屋。恰好,当天中间房屋正安装新家俱。南边也拉起了围墙,东大门旁边也盖有新房,漂亮的家庭院落已经成型。</h1><p><br></p><p><br></p> <h1>  闲谈中得知,家里条件好了,二儿子一家子同他们老俩口生活在一起,老大儿子在“山上”(当地的叫法,这里地势稍低而已)也盖了新房,吕师傅多次夸赞党的政策好。</h1><div><br></div> <h1>  三年前的小闺女邢燕萍年仅8岁,不但漂亮,还很可爱。那天作为小模特,辛辛苦苦地摆了很多造型让我们拍照,大家一直惦记着她。</h1><p> 注:拍摄于2017.6.3</p><p><br></p> <h1>  很巧,当我们从后山转过来时,远远地就看见了她,同三年前一样,她站在河对面的老地方。孩子变化很明显,长大了、长高了,却更美了。</h1><h1> 随小燕萍到她家门口,看到她的家门已经扩大,换成朱红色的大铁门,房子也已更新。当我们将节日礼物送给她时,孩子很高兴,一再表示感谢。</h1><h1> 唯一不足的是大家都忘记将上回的照片冲洗几张带给她,下回去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相信孩子会更高兴。</h1><p><br></p><h1> </h1><p><br></p> <h1>  小燕萍很懂事,我们在河这边吕松山家里闲谈时,她在对岸河堤一直等着与我们道别。能看出,孩子舍不得我们。</h1><p><br></p><p><br></p> <h1>  天色渐暗,临近晚饭时间,走进一户家庭,女主人正带着孩子们包饺子,不由心中感叹,生活条件真的是变好了啊!!!</h1><h1>  千百年来,河南农村的习俗是晚上吃汤面条、稀饭、菜汤等带水食物。因为晚上不用下地干活,无需吃太多,以节省粮食。这也造就了河南著名的、流传至今的一句傍晚问候语:“喝汤了没(mò)?”翻译成城里的话就是“吃了吗?”</h1><p><br></p><p><br></p> <h1>  不知谁家散养的大白鹅,傍晚雄赳赳气昂昂地排队回家。富裕了,自然也就和谐了。</h1><h3> 注: 陈老师拍摄</h3><div><br></div><div><br></div> <h1>  文化建设很重要,物质丰富了,精神不能贫瘠。</h1><div><br></div><div><br></div> <h1>  返程途中,大家在车上谈起心中的感受,农村这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度而感到高兴和自豪。</h1><h1> 对摄影人来说,虽然希望保留一些原始的乡村味道,但更希望乡亲们能在变化中过上好日子。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点滴惊喜,用镜头记录下来,留给后人。</h1><h1> 看着低头沉思的陈老师,我玩笑道:“现在拍的,等到50年、100年后也是原始的”。听到这样的调侃,车里面顿时响起了朗朗的笑声......</h1><h1> 2020.10.8上午</h1><h1><br></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