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的美篇

LINDA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生命的足迹👣</span></p><p> -㊗️女儿倪凌四十一岁生日快乐🎂</p> <p>1979年10月10日,凌晨近两点你出生在江苏如皋县人民医院。这一天我一直在讲台上上课,直到近夜里12点肚子突然阵痛,并有羊水溢出,是如皋师范马红老师的父亲用自行车把我送进医院的。夜里1时50分顺产,比预产期提前18天。</p> <p>当时你爸在如皋师范当老师,我在附小当老师,从你出生到6个月断奶,全部是我们自力更生。那时候没有尿不湿,尿布是由白布剪裁缝制的,每天家里家外都是万国旗,爸爸下课负责买菜洗尿布。那时你的外公外婆和阿娘都在上班,我请乡下的老姑妈帮了几个月的忙。</p> <p>二个月</p> <p>三个月</p> <p>六个月</p> <p>因为我要脱产进修,就中断了哺乳。回到上海仍然请我的老姑妈看护你。在你8个月时,你的外公得了肺癌,老姑妈要服伺外公,外公是她的弟弟,于是把你交给了阿娘,阿娘由此办了退休手续。</p> <p>你一岁到五岁都在上海生活,好在我们都是老师,有寒暑假。每年阿娘又带着你回如皋多次,因此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很频繁,我们之间没有陌生感。此照是你三岁回如皋家里拍的,,当时我们住在如皋师范宿舍里,照片就是当年我们家的摆设。</p> <p>从小和堂妹亲如手足,你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独生子女有姐妹真好,这是一辈子的财富。</p> <p>倪凌倪佳从小就相亲相爱,这是作父母的欣慰。</p> <p>已是有儿有女的妈妈👩</p> <p>外婆留下的唯一一张和她的孙子两个外孙女的合影。外婆在你6岁的时候因病去世。</p> <p>和表妹凌结凡、表弟凌晓丹的合影,当时你四岁,凌洁凡二岁,凌晓丹11个月。</p> <p>如今的凌晓丹已是两个女儿的父亲。</p><p>这是NIMO本命年的全家福</p> <p>凌洁凡和她的两个儿子。</p><p>在第二家园槟城。</p> <p>三岁的你,聪明活泼可爱,能口述好多故事。</p> <p>四岁的你参加上海电视台娃娃乐大赛,你在千名报名参赛的娃娃当中脱颖而出,进入十二名小朋友的决赛,身上的这套衣服就是你获奖的奖品,当时我们在南通,真为你骄傲。</p> <p>你11个月,和外公外婆合影。不久外公因肺癌离开了人世,去世时只有59岁。外公外婆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文革受尽了磨难委屈。外婆比外公多活了六年,也因肠癌晚期去世。他们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以及解放上海,他们为革命献出了一生,但文革却毁了他们的身体以致过早的结束了生命。文革蹂躏了成千上万的国民,这就是我痛恨文革的根源。</p><p> 外公生前曾多次向我许诺,一定要让他来培养你上大学,并给你取名叫倪凌,可叹的是他和你只相处了十一个月。</p> <p>在雨露滋润般的父母爱中长大。</p> <p>三岁在南通。</p><p> 1982年我们从如皋调到南通市工作。爸爸最早在南通金属公司工作,后又到南通物资局。我先在中学当老师,后调到文联工作,最后又去了南通国际旅行社。</p> <p>  你六岁上了小学一年级。</p><p>你提早一年上了小学,是因为南通市最著名的特级教师杨秀兰接班,她任教一个轮回要六年,正好这一年她送走了毕业班,开始从一年级接新生。我托关系好不容易的让你参加了面试,幸好你面试优秀,你从小的伶牙俐齿帮你录取了杨老师通师一附的班,当时你比同班的同学小一岁。</p> <p>  还记得南通文峰塔吗?我在文联工作了7年。就在这个大院里,也正是你上一师附小的六年。你的学校就在文峰塔院的附近,每天送你上学后我上班,每天中午你都到这大院里吃饭,大院有我的情节也有你童年的记忆。</p> <p>在文峰院里拍的照片,当时你上一年级。</p> <p>三年级的你。</p> <p>  曾经学过两年钢琴,到二年级你就终止了学习,一是你没有兴趣二是我没有坚持。当时你小还不懂事,责任全在于我。</p> <p>  长大了偶尔你也摸摸琴,我永远记着你在大学里的一句话,你说:当时我不懂事(指纵容你停止学琴),你也不懂事啊?</p><p> 是的,这是我终生的后悔,如果以后有时间希望你再捡起来,女人学会弹琴是会让素养和品味都提高的。</p> <p>  两张照片正是你在南通的写照,六岁刚上一年级,那么依恋亲昵童真。13岁,上初中的你,青春靓丽任性。</p> <p>  南通虹桥新村,我们人生第一套自住房。这房有着我们一家一起生活最长的时间,也是你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孩童成长为个性鲜明的女生的地方。这套房子在1996年卖掉了,它付了你澳洲留学的第一笔学费。</p> <p>  上海在92年制定了一个政策,上海知青的子女16岁可以回原籍地,自然你15岁回到了上海,在上海虹口一所中学读完初中。</p> <p>  初中毕业你考取了曾经是我的母校-上外附中的职业高中班,培养涉外秘书。尽管中国刚刚市场经济复苏,改革开放引进了众多的外资企业,需要培养各类的人才,涉外秘书也是紧缺人才,但我还是觉得这个班的学习氛围不好,我要改变你的学习环境。</p> <p>  1996年2月我参加了一个澳洲旅游考察团,在堪培拉看到一群来自亚洲各国的孩子在那里学习,还有香港和台湾的孩子,唯独没有大陆的。我在回经上海香港转机去了澳洲在香港的教育机构,了解到中国刚刚开始有家长送孩子出去读书,人数一年还只有几十个,我回到上海就帮你申请了澳洲的中学,四月申请六月就收到入学通知书。</p><p> 全家在你即将赴澳留学前聚餐送行。</p> <p>阿娘带大的两个孙女</p> <p>闺蜜们机场送行。</p><p>你离沪赴澳的时间是1996年7月16日</p> <p>  第一次踏出国门的你,是茫然?是担心?是高兴还是向往?总之神情上还显露稚嫩的你,不知前面的路到底是通畅还是坎坷。</p><p> 96年上海和澳洲的飞机还没有直航,在曼谷转机。</p> <p>96年9月爸爸出差来堪培拉看你,同游悉尼。</p> <p>已经渐渐成熟的你。</p> <p>  1996年11月我来堪培拉Narrabanda中学看望你,那时你已没有了半点孤身一人在国外的陌生和寂寞感,你告诉我,在上海有的在这里什么都有了,你喜欢澳洲的学校。</p> <p>图书馆的相见,看到你阳光活泼真的为我选择的这条道感到欣慰。</p> <p>第一次留学回家探亲,在虹桥机场迎接,看到你比一年前成熟好多,高兴之极。</p> <p>  这是你出国留学的第一本日记,我也有一本送你出国的日记,出版社的励永斌叔叔敏感的觉察出国留学要起蓬头,他建议我们母女俩的日记、对话、信件出一本书,就叫《十六岁留学澳洲》。</p> <p>  《十六岁留学澳洲》这本书成了畅销书,出版社再版了两次,赢得许多家长和小留学生的热爱。</p> <p>上海少儿出版社在书展上的展台,高高悬挂着《十六岁留学澳洲》书的海报。</p> <p>  你中学毕业考取了墨尔本著名的莫那什(MONASH)大学。我1999年来墨尔本读LATROBE大学的MBA,母女两同在一个城市学习,这是极为难得的。</p><p> 参加母亲的毕业典礼。</p> <p>  2000年大学毕业,我从上海赶来墨尔本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一棵幼苗长成材该浇洒多少心血啊。女儿已经迈开了人生的第一步,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p> <p>  校长们祝福所有的毕业生将来事业有成。最难忘的是在校长结束了祝福演讲后让所有的毕业生起立转身面对学生们的家长深深的鞠躬,并深情地说:“孩子们,现在请你们向为你们付出一切的你们的父母献上深深的谢意!”所有的家长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p> <p>  在美丽的MONASH大学校园留影。这里实现了你的第一个梦想。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很长。</p> <p> 别开生面的毕业典礼让人终生难忘,你参加毕业典礼后的第二天,又开始了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p> <p>2004年硕士毕业,因我有事没来澳洲祝福,奶奶和爸爸参加了你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p> <p>  已经硕士毕业的你,更加出挑美丽。路在你的脚下,该怎样迈步你自己把握方向。</p> <p>我50岁,你22岁,我们拍了一张美丽的全家福。</p> <p>这张照片是你参加硕士毕业典礼的晚会上拍的,我很喜欢,一直珍藏。这张照片透出成熟的美,气质高雅还有一丝淡淡的忧郁。</p> <p> 毕业后你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就是议员的竞选办公室助理,你工作的很出色,得到议员们的赞赏,当时还有很多报道。</p> <p>2005年你回到上海,应聘到花旗集团工作。</p> <p>花旗集团的同事们。</p> <p> 2007年你又回到墨尔本,在花旗银行工作。奶奶来墨尔本小住三个月,陪奶奶参观墨尔本一年一度的花展。</p> <p>  2009年你去香港应聘了工作。在香港遇到了你的另一半,有了终生的伴侣。并在2010年成了家。</p> <p>2011年9月10日你得了一个大胖儿子。</p> <p>儿子上幼儿园,开始陪伴孩子成长。</p> <p>2015年2月又有了一个漂亮的女儿。</p> <p>幸福的一家。</p><p><br></p> <p>有了孩子才知道母亲的责任和义务,再苦再累都心甘情愿的付出。</p> <p>宝贝的成长</p> <p>宝贝的靓照</p> <p>已是8岁和4岁的帅哥靓妹。</p> <p> 墨尔本情节是你们夫妻都割舍不了的,我留下了你拖儿带女的四次回墨的掠影,留下历史的足迹,留下深刻的回忆。</p><p> 2013年11月底带着两岁的儿子回到了墨尔本,这次是你做妈妈后第一次回来。</p> <p>Yarra河畔有你工作以后第一个家。</p> <p>  2017年4月你们带着2岁的妹妹第一次回到墨尔本。还在我家的大树下合影。我看到这照片后很激动。</p> <p>我一直很钟情Yarra河,这是我每天散步的地方。17年你带孩子在河边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2019年6月你们先到墨尔本,再去了黄金海岸。这是在我家的留影。</p> <p>墨尔本海边</p> <p>黄金海岸</p> <p>黄金海岸海鸥飞翔</p> <p>  2020年2月13日从美国洛杉矶回到墨尔本,开始了covid-19避疫的生活。</p> <p>生活剪影1</p><p>公园里的散步</p> <p class="ql-block">在墨尔本陪同孩子长大</p> <p>生活剪影2</p><p>记住在这特殊时期的生日照。</p> <p>两代人的母亲节,母亲的特点都是掏心掏肺,任劳任怨。</p> <p class="ql-block">2021年庆贺母亲70生日和母亲节。</p> <p>  旅途是生活的一部分,美好的旅途总是绽放生活的色彩和快乐。</p><p> 截下我留存的几张照片,欣赏你们快乐的瞬间。</p><p><br></p> <p>  迪拜七星级酒店饭厅酒吧。我也去过。</p><p>喜欢这里的奢华和高贵。</p> <p>瑞士</p> <p>槟城-兰卡威</p><p>2017年7月</p> <p>2018年前往美国洛杉矶</p> <p class="ql-block">2020年春节年初一全家去美国参加冰球比赛。当时国内疫情紧张,国外还没蔓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难忘的首都机场候机。</p> <p> 这一部分是记载了曾经住过的房子,以示让这几个家留在生命里记忆里。</p><p> 家-是温馨的港湾。我们刚回上海时一无所有,最先是住在东宝西路的亭子间,后来在陕西路租的朋友的房,再往后是我任职的外服公司分配的一间房,在华山路上。这些地方你都住过。</p><p> 我们第一套房子是虹口区中兴路上的小两室的老工房,我们精心地设计装修,有了自己踏足上海真正的家。这时你已在澳洲。假期回来还约同学来玩过。</p><p> 下面是在南市西藏北路的家,小三室。</p> <p> 中远两湾城最让我后悔卖掉,它有5间房,临苏州河市中区。在这里我们住了五年。记得你在花旗工作了三年,我们每天早上就是从这里开车送你上班,从浦西越过隧道到达浦东的花旗大厦的。这里留下我们太多深刻的回忆。</p> <p>  最喜欢的还是这套虹梅路的复式房,原房东的精心装修让到过我们家的人都惊叹赞赏,老洋房的格调,红木家具的古朴,以及橱柜门窗用料考究都显出这套房的价值。我们在上海也就存有这套房了,她跟我们慢慢变老。</p> <p>北京你们的家简朴又不失时尚,大气的中西结合装修使你家有种厚重感</p> <p>庭院深深。</p> <p> 墨尔本你住过的第一套自己的房子,也是当年墨尔本出售的最豪华设施最完善地段最好但物业费最高的公寓。你07年从上海再次回到墨尔本,回到墨尔本花旗银行上班,你喜欢这套房子,于是就买下了这套房子。你住了两年,09年你去了香港,这房子租了两年,我自住了两年,因物业费太高,14年年底卖了。</p><p> 下一张照片是从42楼房间透过大玻璃窗户朝外拍的风景。一盆郁金香🌷陪我生活了两年。</p> <p>堂妹夫妇和表弟夫妇难得在freshwater团聚,也是最后一次在你喜欢的公寓里相遇。</p> <p class="ql-block">  Collin 的这套房地段极佳,当初买下的善意有着太多的误解,已不愿再重新解释。只等市场好转,亏着也出售,不愿为这套房拉远了心的距离。(此房在2021年4月低价出售)</p> <p class="ql-block">2019年11月,在墨尔本Kew有了真正意义上自己的家。</p> <p class="ql-block">家的视野和庭院</p> <p>暮色的晚霞艳丽四射,色彩斑斓。</p><p> 家是要有感觉的。</p> <p>家的和谐是幸福快乐的源泉,愿源泉涓涓流淌,永润心田。</p> <p> 这是2007年4月28日你重返墨尔本离沪前我给你的寄语,我是在整理你过去留下的文件夹中看到的,你保存的那么完好,我由衷的欣慰。叨叨絮絮的说教已没有什么新鲜感,我只祈望你理解万岁。</p> <p>  爱这两个宝贝,可爱天真纯洁。他们是生命的延续,也就希望生命的种子能在幸福的土壤里生长,长成参天大树。养料应该是快乐、健康、自律、善良。</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摄于Darren九岁生日。</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生日快乐🎂!</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妈于2020年10月9日墨尔本</span></p><p> </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