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攝影:郭玉民</p><p>攝影地點:北京市 真覺寺</p><p>攝影日期:2020年9月17日</p><p>攝影器材:尼康D810 D850</p> <p> 真覺寺(現北京石刻博物館),又稱五塔寺,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白石橋東側的高梁河(長河)北岸。以其金剛寶座塔聞名。</p><p>寺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於1473年建成。是朱棣專為從西域來京的梵僧班迪達修建的。清朝時因避雍正帝胤禛之諱,改名為「正覺寺」。</p> <p><b>歷史沿革</b></p><p> 真覺寺位於元代大護國仁王寺的中央部分。大護國人王寺的規模十分宏大,是元至元七年(1270年)為八思巴帝師所建。至元十七年(1280年)八思巴逝世後,在護國仁王寺內「建大窣堵坡」,收藏他的真身舍利。基部石台座四周還保存著中統三年(1262年)八思巴致忽必烈皇帝的藏文新年祝辭(《吉祥海祝辭》)的雕刻。元初時此塔可能稱為「慶安塔」,據研究,當時基座上是一座大型的覆鉢式塔。元末大護國仁王寺的建築及塔因戰亂廢毀。關於真覺寺興建的緣起,文獻中沒有明確而詳盡的記載,比較通用的說法是,明永樂年間,尼泊爾高僧室利沙(也稱為板的達,五明板的達,哈里麻,葛哩麻)來到北京,向明成祖進獻了五尊金佛像和菩提伽耶大塔的圖紙,明成祖賜建真覺寺,並下詔為金佛建塔,成化九年(1473年)十一月建成。金剛寶座塔是依據西域來的印度僧人室利沙的圖紙修建的。至於此塔是為室利沙修建還是僅僅為了壓過前朝的王氣一直存有爭議。</p><p> 清朝時,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第一次重修真覺寺,重修後為避雍正帝胤禛之諱,改名為「正覺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改名大正覺寺。清末,真覺寺的建築毀於一場大火,只有金剛寶座塔保留下來。</p><p> 關於真覺寺寺院被毀,有一種說法於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只剩下明成化九年建造的金剛寶座塔。還有認為在此期間收到義和團事件的波及而寺院毀壞。另有一種說法是真覺寺在20世紀20年代初還保留著原來的建築。1927年北洋政府的蒙藏院以2500元將寺院賣給了一個黃姓商人,這人將所有殿堂拆毀當木材賣掉,使四百多年的皇家寺院毀於一旦,只留下金剛寶座塔。</p> <p><b>金剛寶座塔</b></p><p> 1961年,真覺寺被列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曾被北京動物園佔用,至1980年代騰退。真覺寺辟為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收藏著北京城郊現存的石刻藝術品。2003年4月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遷入真覺寺院內,2005年3月遷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