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人生最美的季节就是童年的时光,童仅有的是快乐。童年的快乐无处不在,有些片段总令人难以忘怀和想念。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童年,爸爸妈妈的童年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就和我一起走进爸爸妈妈80年代的童年快乐时光吧!</p> 制作竹节人 <p> 为了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我们的亲爱的鸡妈妈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竹节人》一课后,让我们利用这个假期亲手自助“竹节人”。</p><p> 一大早我们一家带上锯子,出来咯!</p> <p>看,前面是一片竹林,里面应该有我们做竹节人的材料。</p> <p> 找到目标:“竹子”,第一次用锯子,原来锯子平着据竹子据不进去,爸爸告诉我锯子要斜过来一点才好据,我又学到了一种新技巧。</p> <p>我们先把多余的竹子叶子去掉。</p> <p> 以爸爸教我的经验,我现在拿锯子已经很溜了,我先把竹子锯成一截一截。看,像那么一回事吧?</p> <p> 把竹子一段一段的截出来,分别是竹节人的身体、手、脚。</p> <p> 然后把它们线连起来</p> <p> 我根据《竹节人》课文中所描述的制作过程,充分发挥想象力,为竹节人“披盔戴甲”、配置“武器”,制作出属于“限量版李妮霏牌”的竹节人。</p> <p> 制作竹节人既锻炼了我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又让我在实践中体验了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乐趣,与课文的作者产生了共鸣,极大地激发了我学习语文的兴趣。最主要的是我亲手制作了只有爸爸妈妈辈小时候玩的玩具,我突然感觉到,原来这才是真正童年的日子。谢谢作者,谢谢我亲爱的🐔妈妈。</p> 抓石子 <p> 妈妈和我说抓石子,先找五个较圆一般色子大小的石子。我带上弟弟到小溪边找石头。</p> <p>抓石子,是由2-4人共同进行的一种游戏。3颗石子在桌面上丢开;拿起其中一颗石子向上抛;趁向上抛的石子未落桌面前,抓起桌面上第二颗石子,再来接住刚才向上抛的石子。依次类推,抓起第三颗石子。如果三颗石子同时接住,再同时往上抛,此时手掌迅速翻过来,使三颗石子落于手背上;然后再往上抛,若能接住三颗石子,即游戏成功。如果抛起的石子没拿住,或者桌面上的石子没抓起,就结束游戏,该对方开始。</p> 跳格子 <p>跳格子也称为跳房子,是一种极具趣味性的游戏。</p> <p>跳房子游戏方法先在地上画一个飞机状的房子,每个方格内写一个数字,按由下往上的顺序,最下面三排分别是1、2、3各一格,第四排由左而右4、5两格并列,第五排是6为单独一格,再往上由7、8左右两格并列,最上面的顶端,意味着“天空”,以半弧线包在“天”字外。</p> <p> 我先把“跳房子"的设计图画好</p> <p>我和妈妈还有弟弟在先找来一根粉笔,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自由设计一个格子组合,并标好顺序。</p> <p>首先站在起跳处,将小石头丢到格子1中,获得起跳资格。</p> <p>单脚跳进数字2的格子,然后依次按照格子数一直单脚跳到最后的【天堂】中,跳的过程中脚不可以落地,否则将等待等下一轮。但是途中如果经过并排的格子以及【天堂】时,可以双脚落地。</p> <p>看,我和妈妈玩的不亦乐乎。</p> <p> 爸爸妈妈还和我说他们那个儿童时期(80年代)的年代玩的经典游戏,如滚铁圈、丢沙包、东南西北、跳皮筋、踢毽子、抽陀螺等等,都是爸爸妈妈满满回忆。我也和爸爸妈妈一起体会到那时候的快乐童年!</p> <p> 童年像条小船,装满了糖果、装满子玩具,也充满了欢乐和趣事。</p><p> 童年的快乐数不胜数,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每一分都融在我记忆的梦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