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留住——《竹林湾村志》

虔诚

<p class="ql-block">我受竹林湾村党总支、村委会委托,执笔主编《竹林湾村志》。</p><p class="ql-block">村志是一村之资料库,是村史之百科全书。它能为学者研究提供依据;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为村民自治提供帮助。它能让人们铭记祖辈生活之艰难、创业之艰辛;让人们秉承勤劳节俭、敦亲睦邻、自强不息之美德;让人们充满爱乡思乡、爱我中华之豪情。《竹林湾村志》以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为“主线”,通过土地改革、筑路修渠、“文革”故事、计划生育、家庭联产承包、创建美丽乡村等内容反映时代特色;通过村风民俗、特产美食、方言俗语、地名传说等内容反映地域特色;通过粮茶并举、茶专业村、茶旅融合等内容反映产业特色;通过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内容反映村民生活状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编纂村志,就是搜寻即将消失的村落文明。很多宝贵的村史资料只存在于老人们的记忆、世代口传以及手抄本乃至只言片语的蛛丝马迹中。《竹林湾村志》编写过程中,入户采访、发函咨询80余人;查阅了宜昌市档案馆《宜昌府志》《归州志》,夷陵区档案馆《东湖县志》,夷陵区图书馆《宜昌县志初稿》《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卷》《夷陵姓氏大观》以及部分文史书籍;抄录了邓村乡财政所相关档案以及乡村统计资料;参录了《邓村乡志》部分数据与文字。《竹林湾村志》共十二章52万字,搜集土地买(卖)契(1933年)、土地房产所有证(1953年)、农业合作社股票(1953年)、土地房产使用证(1962年)、山林土地(自留)使用证(1982年)、农业(特产)税票(2004年)、“三提五费”收据(2000年)、集资建校记录(1978年)、计划生育罚款(社会抚养费2009年)、“二胎处分(邓组处字1989第23号)”、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书(2012年)、“新农合”基金收据(2017年)、农村土地承包合同(2014年)、竹林湾村股份合作社股权证(2017年)、宜昌县委组织部精简(离职)人员文件(1962年)、宜昌县革命委员会批准书(1968年)、分家契约(1960年)、工分日记账(1972年)、石狮(吞吼)捐赠证书(1983年)、东皋源著《冤冤录》(1919年)等重要文物照片30余幅,另有农(工)具等照(图)片、图表60余幅;搜寻郑氏支谱(1950年)、张氏族谱(1883年)、鲁氏族谱(1985年)、韩氏族谱(1932年)、王氏家谱(1986年)、向氏家谱(2002年)以及贾氏简谱、黄氏简谱、肖氏简谱等9册族谱;查勘翁氏祖墓碑(1758年)、贾氏祖墓碑(1847年)、郑氏祖石碑(1764年)以及左氏、向氏、宋氏、肖氏、卢氏、张氏、谭氏、熊氏等祖墓碑30余处(座);拍摄民歌传人的音像视频12个;搜集整理方言词句1000个;挖掘历史景观白云寺、历史人物东大人和张亭当等故事、传说120个、歌谣100余;搜集三代“竹林七贤”及其诗词歌赋近百首,内容十分丰富。本着详近略远、雅俗共赏的原则,坚持以客观、科学、求真、求实的态度,引经据典,印证过去;广采博记,拾零整合。其中“基本村情”“文化”“特产与美食”“村风与民俗”等章节,详尽地展现了竹林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竹林,历史厚重,人杰地灵。“三包府,沙河县,刘南亭,开大店。吃喝拉撒行行有,裤袜鞋帽样样全。风扫地,月点灯,三禽五畜不用圈。”反映出明清时期新宫的朝拜盛况(外地香客经店子垭往五指山朝拜都要在新宫住宿);“五龙奉圣下白云,栎树连枝巧相生,三十六孔在左右,七十二窖两边行”反映出明清时期白云寺的热闹与繁华;“我从茶山过,茶山姐儿多,有的能讲古,有的会唱歌”反映出竹林采茶人性情豁达与奔放;“吆姐儿吙,哦吙吔──,打起来那么,吆姐儿吙──”反映出竹林人解放后斗志昂扬的劳动场面。竹林人至今传讲着东大人的故事、陈瓦匠的故事、打抢犯的故事、杜家老屋的故事、张家爷孙的故事、郑氏叔侄的故事以及白云寺的传说、张亭当的传说、竹王的传说等等,数不胜数,它们是竹林先人勤劳、机智、勇敢、正直的象征;古茶道上,肖正富的故事、柳发顺的故事,诉说着竹林前辈生产生活的艰辛也反衬出不屈与睿智;自古至今,竹林七贤代代相传,他们是竹林人耕读治家、开拓进取的文明村风引领者与践行者;竹林湾村荣获中共宜昌市委、市人民政府《文明村》称号(2016年)、市人民政府《生态村》称号(2017年)、湖北省“卫生村”称号(2018年)、“国家森林乡村”(2019年)、“湖北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2020年),展现出竹林人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自1950年竹林行政村辖10个自然村,到1997年竹林湾村辖20个小组,竹林湾村与竹林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竹林湾村志》在编写过程中,无意严格区分竹林湾村与竹林乡。很多人或事,在写竹林湾村的同时也写到竹林乡,有些人和事虽然不完全属于竹林湾村,但由于事件本身的重要性或涉及到竹林湾,也有必要加以描述。</p> <p class="ql-block">村志就是记录老百姓的生活,包括吃穿住行,家庭礼节,社会交往,文化传承等。编写《竹林湾村志》让读者了解1978年改革开放前,“通讯靠吼、交通靠走、肩挑背磨、全凭双手”的生活状态,了解改革开放以后交通、通讯、住房、水电、环境等各方面的变化和成就。同时对主编也是一次深刻地自我教育。就拿过年烘猪脑壳一例来说,“孩子们早早地来到灶屋守在锅边,等妈妈拆出几块大骨头,就将骨头递给孩子去“整”,这算是一年里对孩子的最高奖赏了!骨头缝里夹着许多精豭豭(瘦肉),先是用嘴啃,然后用手指抠,最后用细竹签子挖,整得满脸和双手全是油,这个时候也是妈妈一年里笑得最灿烂的时候。”每看一次都会如鲠在喉,这种感受,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但这却是我们的前辈们的真实生活。70年代以前的女人──我们的婆婆(奶奶)、太婆婆,她们从3岁就开始裹小脚(将脚趾折断压于脚心),但很难买到小脚胶鞋(雨鞋),甚至于买不到卫生巾,更没有计划生育。她们在家没有地位,做饭、喂猪,缝补浆洗,打扫卫生,要操持全部家务。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女人们天刚亮就要出坡(上工),白天背着孩子干活,带着针线做鞋,评工分还要受歧视,天将黑放工(收工)回家,做完家务活,深夜还要背着孩子推磨、刮洋芋,准备第二天吃的饭菜,农村妇女承受了太多的苦难。竹林湾人用勤劳换来幸福,这块地方,有史以来虽然没有什么大富大贵,但村民生活一直都衣食无忧。</p> <p class="ql-block">在搁笔之前,就编写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作几点说明:</p><p class="ql-block">(1)50年代,乡、村干部参加工作时间的断定。采访中发现有三个方面的混淆,时间长了都记不清了:一是书记与乡长、村长混淆;二是竹林乡和竹林村有重叠关系,把乡干部与村干部混淆;三是行政村干部与合作社干部混淆。因此造成只知道某人是干部,无法断定他是乡干部还是村干部,是书记还是乡长,是合作社干部还是行政村干部。直到1958年10月建立人民公社,政社合一,在这之前的时间段里都存在混淆不清的情况,比如张远道,很多人认为他是最早的农会主席,而实际上,他是土地改革中的积极分子,1952年8月被派往宜昌县党训班学习,1953年建立乡政权,他任竹林乡副乡长,1956年5月邓村合并为5个大乡,他任竹林乡书记,从此开始他36年的书记生涯。</p><p class="ql-block">(2)采访过程中,听村民讲到、从手抄本看到很多故事,本着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寓教于乐的宗旨,我筛选整理出东大人的故事、杜家老屋的故事、肖正富的故事、张家爷孙的故事、郑氏叔侄的故事、陈瓦匠的故事、姨佬儿的故事、秀才的故事、“文革”故事,以及农事故事、节日故事等。通过“我的童年记忆”“杜家老屋的故事”“张家爷孙的故事”“郑氏叔侄的故事”“肖正富的故事”“柳发顺的故事”这六组家庭故事,从不同侧面再现村民的生活,后者还再现了茶马古道上的生活片段,这些都是村志的重要支撑。</p><p class="ql-block">(3)采访中了解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传说,我选编了几个发生在竹林区域或者是贴近村民生活的传说,如白云寺、鸭子石、张亭当、牛钻土、门悬艾、烧火纸、竹王结籽、蟒蛇起蛟等。在与村民郑邦应聊天时,他背诵出诗句“五龙奉圣下白云,栎树连枝巧相生,三十六孔在左右,七十二窖两边行”,说是他父亲告诉他的,这再一次挑动我对扑朔迷离的“白云寺”的好奇心,决定改写过去的白云寺传说版本,添加了朱元璋、楠木山、连枝栎、来木井、黄鳝洞等现实存在的地名与村民熟悉的人和事,以增强可读性。</p><p class="ql-block">(4)竹林方言整体属于宜昌方言,但又有其特殊性,比如新增韵母(普通话里没有)io,如jio:脚、角,qio:确、鹊,xio:学、削,yo:药、乐;又比如e读o:哥、可、个、课等;还比如有时有卷舌音:知(zhi)道、水池(chi)、读书(shu);有时没有卷舌音:梳(su)子、傻(sa)子、发愁(cou)、基础(cu);再比如儿尾音:您儿、今儿、好玩儿;还比如语言结构“给什么的”:给杂活的、给老子的、给咣儿的、给日的。比较困难的是异体字、多音字、冷僻字的处理,涉及到读音要准确、用字要规范,如“你试哈(ha)看”“咧(nie)是怎么回事”“我卯(mao)起哒”“我好忺(qian)你哟”等,还有“这个伢(a)子蛮纯(shun)善”即很听话,“他喜欢㓦(bai)人”即捉弄人,“这把椅子蛮焠(zuo)火”即结实,“驾(ga)势”即开始,“架(ga)到”即放下,“抻敨(tou)”即整齐等,还有容易混淆的多义词如“您儿太过细了”(过细原指仔细,这里指很客气),“他今天在赶情”(赶情本指领悟,这里指送礼),“他喜欢讦(jue)人”(讦人原指攻击人,这里指骂人)等等,不一而足。共搜集1000个方言常用字词,并用方言编写《竹林方言三句半》供读者参考。</p><p class="ql-block">(5)关于1660年前后郑、贾、翁三姓相约迁入竹林湾的判断。①《归州志》载“明末诸寇出没,盘踞蹂躏数十年,百姓逃亡殆尽,康熙三年(1664)八月剿平巨寇”。②《郑氏支谱》第14页载:“16世郑克林咸丰十一年(1861)九月十六日午时生于纸坊铺竹林湾,享年78岁”,推测第10世启国约生于1660年前后,而《郑氏支谱》第11页载:“9世祖楚祥(生启国)迁纸坊铺竹林湾”。③白云寺河东与竹林湾阴坡两块石碑刻“我父之去也,乾隆三十二年(1767)二月二十三日申时告终,享年六十六岁,此我郑公茔也”。④竹林湾阴坡大沟边翁華墓碑刻“乾隆二十三年(1758)立”。⑤白云寺河西与大湾交界处有贾母墓碑刻“吾母生于乾隆癸巳(1773年)”“道光廿七年立”。⑥竹林一带传讲着郑、贾、翁结伴迁竹林,三辈人不分家、不开亲。综合前述六个方面的信息,可以判断:郑、贾、翁相约迁竹林湾的时间应为1660年前后。</p> <p class="ql-block">《竹林湾村志》编写过程中,我采访了刘海祥、乔能德等民俗协会成员,访问了黄大焕、乔能文、贾道银、郑杰应、黄永祥、黄顺祥、乔松贤、刘开德、乔能富、杜启林、杜发顺、乔士旺、谭家林、邓建礼、东丙南、李见修、郑邦元、翁清发、贾道云、郑邦应、杜支新、陈仁宽、刘呈祥、卢幼民、肖正元、张绪彦、黄家训、杜开绪、李胜德、卢作楚、李文質、刘青春、王德明、望作生、黄光英等;发函邀请王运会、黄鹤、韩永高、高琼、乔长春、乔艳辉、肖永阳、柳其军、谭家训、黄光州、黄廷红等提供相关材料;乔长庚、刘元均、陈远贵、刘军祥、卢大满、李吉华、肖正伦、胡朝英、陈少华、黄宗蛟、肖正明、赵宝星、韩庆东、王军、黄志祥、赵宝阳、鲁明东、杜琴、贾德华、向德旺、李明昌、尤启秀等提供了部分实物或照片;杜启胜提供了部分文字史料与航拍照片;陈功荣、赵玉明、汪春燕以及网格员提供了相关信息和文字传输服务;热心村民提供了传统农具、家具图片(志书中没有一一说明)。尤其是夷陵区档案馆原馆长欧阳运森先生提供了珍藏《郑氏支谱》、东皋冤案文书等宝贵资料;竹林湾原村民赵宝殿提供了翁、郑两姓始迁祖墓碑信息与部分史料;竹林湾原村民黄韬(荣祥)先生提供了部分文史资料与白云寺“窑、孔”信息;村志编写过程中,得到竹林湾村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长锋以及村两委的全面支持;村志接受夷陵区史志办终审之际,新任书记张友华主持评审工作并鼎力支持出版事宜;特邀三峡高中教师严华明、朱立谱曲与航拍。诸位厚爱与付出远非尺幅所能尽述,在此,向你们表示衷心地感谢!</p> <p class="ql-block">我1959年1月出生于竹林湾大队杨柳池生产队,是土生土长的竹林湾人。如今能利用退休时间为家乡做点事情,把竹林湾有据可查的360年历史与近7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文字记录下来,奉献给家乡父老乡亲,也算是惠及子孙之善举。我的初衷是以主编《竹林湾村志》为契机,尽可能多地搜集各方面信息再现历史,因此,本志在许多地方可能漫无边际。由于本人教学理科,文字功底浅薄,加之参考资料不足、深入采访不够,难免各种错误和遗漏,敬请读者谅解为盼!</p><p class="ql-block">《竹林湾村志》是奉献给竹林父老乡亲的一笔精神财富,也是奉献给走出家乡、远离故土的亲人们眷恋故乡的一份珍贵礼物。山村在改变,人员在流动。今天有了《竹林湾村志》,就留住了竹林的根,根在家乡永远都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