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校外课堂 探秘昆虫世界 ——2015级五班“玉蟲缘大麦虫养殖基地”研学活动

六年级五班

去年今日,我们穿上小军装,走进大马裕,体验了红军长征路。组织了一次非常完美而且收获满满的研学之旅。<br>  今年国庆刚放假,班主任张娜老师和家委会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后,选择了玉蟲缘大麦虫养殖基地去参观。大麦虫,俗称超级面包虫,国内刚开始试验养殖的新型饵料昆虫。大麦虫的幼虫含蛋白质51%,含脂肪29%,并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酶及矿物质磷、铁、钾、钠、钙等,营养价值高于其他饵料昆虫,养殖前景极为广阔。它不但可以作为高蛋白鲜活饲料,用于饲养金龙鱼、蛙、鳖、蛇和珍稀畜禽等,还可以当作高级菜肴供人们享用,宇航员的太空食品中就有大麦虫呢!这是一种怎样的高营养高蛋白虫呢?它的芳容如何,它的养殖过程又是怎样的呢?这次孩子们一起体验农村新型致富产业,走进校外课堂,探寻昆虫世界。<br> <p>  经过班主任老师和家委会成员的精心策划和安排,本着“自愿参加,安全第一”的原则,制作了活动方案、注意事项,组织学生报名并划分了小组。</p> 10月5日,我们又一次集合出发,走进玉蟲缘大麦虫养殖基地。参观之前,张老师先来叮嘱一下,一定“注意安全,文明参观”。 <p>首先,我们观看了《大麦虫养殖的选产片》,同学们认真观看,对即将看到的“虫虫”充满好奇。</p> 接着我们走进养殖间,基地的阿姨耐心给我们讲解,让我们认真的,近距离的看看这看似吓人的虫虫吧。 通过阿姨的介绍我们知道大麦虫的生活史有4种形态,卵、幼虫、蛹和成虫。你们一定以为我们看到虫子会害怕,那你就大错而特错了,我们是很勇敢的。 这是已经单独分离开,打算羽化的虫虫,每虫一小间。 这个是正在结蛹的虫,听阿姨说,蛹的营养价值才是最高的 刚刚羽化的成虫是白色的,慢慢就会变成棕色的,最后变成黑色的。然后雌雄虫交尾就可以产卵,繁殖小虫虫了。大麦虫的繁殖能力非常强,一只雌虫每次产十几颗卵,一生中可以生产400-1000颗卵。 为了避免高密度养殖,成虫吃卵的情况,工作人员采取内外两层套盒的方式,让成虫产的卵漏到外面的盒子了,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了,基地阿姨说下面的盒子每5天换一次。 看看,这是我们班的女生抓的虫子,放在本子上玩,一点也不害怕。 有的同学还把虫子放在手里玩,还有些同学抓了虫子放在盒子里,说是要回家以后养着玩。如果你没亲身经历过你一定不敢相信吧! 这些可爱的虫子,不光我们孩子感兴趣,很多家长也忙里偷闲陪我们一起参观呢!这是张誉仁妈妈拍到的虫子蜕皮,难得一见哦! <p>现在到了我们亲自品尝这种美味的高营养高蛋白虫虫的时刻了,好不好吃,看看我们品尝大麦虫的表情,你就知道了!走的时候妈妈还从基地买了几盒回家吃,真香,还有不同口味的!</p> 最后,我们还亲自体验了一下喂虫子的快乐。 参观的空隙,作为生物老师的王思琦妈妈还给大家普及一下大麦虫百科!原来大麦虫是黄粉虫(面包虫)和黑粉虫杂交出来的新品种。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等地,后经东南亚传入我国,是国内刚开始试验养殖的新型饵料昆虫。 大麦虫和黄粉虫主要有3个方面的区别:<div>1. 体型大小:大麦虫是黄粉虫的3-4倍。<br>2.经济价值:养殖成本相近,但售价大不相同。<br>同样的成本,大麦虫能多赚4倍的钱。产量是黄粉虫(面包虫)的5倍,营养价值更是远远超出黄粉虫(面包虫)。<br>3.成活率:大麦虫的体质特别好,比黄粉虫更耐活。<br></div> 大麦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历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与家蚕类似。而蝉和蝗虫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怎么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关键看什么!<div>她还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了如何让养殖的大麦虫化蛹?如何避免成虫吃卵?如何分辨成虫的雌雄?为什么大麦虫会一生蜕6次皮?养殖的大麦虫还会有哪些天敌?等等……<br></div> 参观结束,我们一起在《玉蟲缘大麦虫养殖基地》合影留念!<br><br>  美好的时光匆匆而过,今天,我们走进养殖基地,观察了大麦虫,了解了昆虫的生长周期,看到了它的不同形态。这让我们对生物更感兴趣了!我们把课堂搬到了户外。往后时光,我们更应该走进大自然的课堂,拓宽视野,了解更多的知识,走出更宽广辉煌的人生路。<br>

大麦

养殖

黄粉虫

虫虫

我们

成虫

虫子

昆虫

玉蟲缘

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