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我们须谨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匠心之美

<p>  民以食为天——人民赖以生存最重要的即为粮食,我们当思一米一粟来之不易。</p> <p>  毛泽东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到,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p> <p>  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到“勤俭持家久,诗书济世长”,无一不证明了勤俭节约对国家、家庭的富裕起着决定作用。</p> <p>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德。一切贤哲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p> <p>  勤俭节约是一种精神。“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小,中华儿女在这首惜粮诗中长大,深知粮食的来之不易,当以节俭为道。</p> <p>  我是国旗下的少先队员,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让我明白了勤俭节约是一种责任,应当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更深刻的了解了粮食从播种到上桌的过程中,时刻在衡量每个人对节约粮食的感悟。</p> <p>  试想,我们每个人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张纸,我们学校两千多人,可以节约多少资源?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年轻的心就不会躁动,才能理解“父母养育辛苦,报恩唯有读书”的全部内涵。</p> <p>  在此,我提倡:培养良好的道德,构建节约型校园,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节约用餐,提倡低消费,不盲目攀比,不铺张浪费,拒绝零食。</p> <p>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携手并肩,强势开展节能、节用、节支增效活动,增强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创造节约方法,规范节约行为,把“勤俭节约”当作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道德楷模,成为一个高质量生活的幸福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