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网络图片)</p> <p>原定春节隆重推出的大片《夺冠》,本来早早定了票,先睹为快。结果……</p><p><br></p><p>晚了大半年,终于看了,特地选在IMAX映厅,过瘾。后睹亦快!</p> <p>近年从未如此期待一部电影。想想,与当年观看女排夺冠实况转播的难忘情景有关。</p><p><br></p><p>大四,有天下午打饭时人头涌涌,都是男生。我以西北女汉子的蛮勇,贴墙挤进去,给同室女生递出一盆盆饭菜。</p><p><br></p><p>然后端着同往一墙之隔的华师附中走去,一个同班女生住在那里。家有电视,黑白且小。边吃边看,心提到嗓子眼儿,无滋无味。</p><p><br></p><p>打得艰难,胶着状态,“东洋魔女”个头不占优势,眼神凶狠。彼此分数咬得很紧,一直拼到第五局。</p><p><br></p><p>“铁榔头”郎平一下下跳进来狠命扣砸,真怕累趴了。二传手孙晋芳,队长张蓉芳,一传手翻滚垫球起死回生,个个都不孬。</p><p><br></p><p>最后,两分之差,险胜。</p><p><br></p><p>我们“嗷”地一声,差点儿把空碗抛起来。回到校园,处处洋溢着欢快欢腾,个个发自内心地自豪,为中华民族。</p> <p>我们赢了!好象不是一场球,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疑,中日之间,血海深仇,几代人。这回总算赢了。</p><p><br></p><p>当时就这思维,简单笼统,上纲上线。回想起来,女排姑娘们,真是压力山大。背负着民族历史去打球,还是体育赛事么?</p><p><br></p><p>片名由《中国女排》改为《夺冠》,改得好!它不是平铺真叙起落输赢的流水帐。前后两场重头戏,1981年首次夺冠,2016年里约的大翻转。时隔35年。</p> <p>在袁伟民(吴刚饰演)“不要命”的虐训下,女排队员汗水血水加泪水地苦练,首战告捷,再接再厉,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五连冠”,当世无双,赶上乒乓球了。</p><p><br></p><p>这段辉煌在片中只占了三分之一时长,剩下的,主要是女排怎么在之后的挫折中再度崛起。</p><p><br></p><p>道理是一样的。创业难,守业更难。各路对手虎视眈眈,将我方强势队员特点吃得很透,一一破解,优势不再。一败再败,最差名列第十。</p> <p>影片有两个主线人物贯穿:郎平、陈忠和。前者皆知,先队员,后教练。</p><p><br></p><p>陈忠和个子矮,早年间是郎平她们的陪练,与日本女队员相仿。现实中,后来当了主教练,曾在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夺冠。之后没戏了。</p><p><br></p><p>其实郎平在1995-1998也出任过中国女排主教练,取得两亚一季的成绩。片中跳过这一段,直奔三十多年后——2016年的里约“夺冠”。</p> <p>2013年,郎平任教的美国女排战胜陈忠和与中国姑娘,遭到观众的唾骂。她受不了的,不是白眼和骂声,而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内心拧巴。</p><p><br></p><p>美国输了,作为教练说不过去;中国输了,作为华人,特别是曾经的主攻手,情何以堪?</p><p><br></p><p>她决定留下来,顶着重重压力,背水一战。为了女排,为了中国,也为了自己。</p> <p>这时,有新意有深度的看点才出现了。</p><p><br></p><p>上任执教前,在与体委等相关领导谈判中,她提出几点惊世骇俗的看法和要求。归纳起来,就一点,要人性化!</p><p><br></p><p>要对运动员的一生负责。谁都清楚,这是个吃青春饭的行当,就那么几年。“五连冠”全参与的,就一个梁艳。要成为优秀的运动员,首先得是一个优秀的人。</p> <p>对比前半部分的残酷训练,这显然是有针对性的。生活中的郎平不是说说而已,有着切身体会。用女儿白浪(饰演青年郎平)的话说:她脖子以下没一块骨头是好的。</p><p><br></p><p>为什么会去美国当教练?百度上有一说,她在美国治疗,医药费昂贵,没得报销。美国女排伸出橄榄枝,替她买单,条件就是……</p><p><br></p><p>于是出现了她带着美国女排,在北京打败了陈忠和执教的中国女排。场面尴尬,两个老搭档,冤家路窄!</p> <p>三十多年过去了,社会环境变了,成长背景变了,价值观念变了,生活经历变了……还有人把一场比赛和国家、责任、意义绑在一起,压上沉甸甸的心理砝码,不顾生理极限去拼搏么?</p><p><br></p><p>如果说,青年郎平打球时,扛起的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杠铃。现在她要面对的新新一代,则处于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失重状态。</p> <p>一上任,她先问队员,喜欢排球吗?不喜欢可以走人,强扭的瓜不甜。</p><p><br></p><p>她推心置腹地对女孩子们说:“过去的包袱我们扛,现在你们只管放开了打,享受运动本身”。</p><p><br></p><p>第一代女排接受的口号是,“中国女排,没有你,只有我们”。集体主义,不单是这项运动的合作协同性,也是一种人生价值定位,没有个人主义的一席之地。</p><p><br></p><p>然而,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个体。最重要的事,莫过于生死。而这两样,都是独自面对的。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不会浑浑噩噩跟“他人”一样地混日子,因为“他人”不会陪你走到生命终点。海德格尔说。</p><p><br></p><p>教练郎平,不象袁伟平,大年三十都不放松。训练结束,你们走吧,可以去谈恋爱。</p><p><br></p><p>她关心个人的心理和生活。主攻手朱婷家庭生活困难,才来打球,总比打工强。偶像就是教练。郎平说,你很优秀,做你自己就好,不必象我。</p> <p>这种宽松的不玩命的训练,也能夺冠吗?她心里有数,她走过这条路,作为球员和教练。</p><p><br></p><p>最后在确定参赛选手时,她居然不让技术最棒的队员上场,而是换了新手。理由是:人家盯得最死的,就是熟悉的主力套路,早有防备,要出其不意。</p><p><br></p><p>最终在里约奥运会上,小组赛都失手的颓势下,最后一场淘汰赛中,她临危不乱,坐镇布局,一再强调“打出自己的节奏”,主动出击,敢打敢拼,“爱拼才会赢”。</p><p><br></p><p>拼,就是一个精气神!古云,“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的名言:你可以消灭我,就是不能打败我。同理。</p><p><br></p><p>为了感受这种精神气场,她把年青人带到老女排简陋的训练馆,面壁。墙上,被排球砸出的凹印,密密麻麻。</p><p><br></p><p>夺冠与否,不再是成败得失的唯一标尺,而是生命的体验过程。赢,赚了;输,拼过。</p> <p>郎平答外国记者的一句话,让我解了多年的疑团。</p><p><br></p><p>为什么中国人把一场球赛看得那么重?因为我们内心不够强大,所以看得重;等我们心里强大了,就会看轻了。</p><p><br></p><p>今天,我们不至于内心脆弱得连一场球都输不起吧?</p><p><br></p><p>让运动员享受体育本身的乐趣,不要再用家国情怀的重担压碎他们的骨头,后半生只剩下拼搏的回忆和一身病痛。甚至丧失健康,早早离世,如片中的陈招娣。 </p><p><br></p><p> 这是一部好电影,它告诉观众,短暂的人生中,真正值得一搏的东西是什么,还有怎样去搏。</p><p><br></p><p>当然,你要用心体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