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去上学》,你呢?

叶小珊嗳

<p> 《我爱去上学》是暑假就入的,买它的原因是这本书获得过博洛尼亚新视野奖,还有就是~家中有个准小学生👧~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跳过了幼小衔接准备期,跳过了参观小学的流程,跳过了大班下学期主题《我要上小学》,想着怎么的也得弥补一下,想着从怎么的也得从情感角度激发引导一下这个即将踏入小学的准小学生~</p> <p>  暑假就想读的书因为搬家等各种原因搁置,直到在小学生活开始后的第三周,Orange🍊提醒我还有几本没有拆封的新书没有读(估计是最近闹书慌了,自从有了自己的书柜后每天在那捣鼓半天,学校可以自带课外读物去,她几乎每天换一本)</p> <p>  没想到,原本觉得太对不起这本没在恰当时间早些读的书居然和orange小学生活产生了链接,三周左右的小学生活让小朋友基本上摸清了小学的流程,甚至说:小学比幼儿园和家里都开心。“语文课每周最多,樊老师是最辛苦的,每天见她最多;数学课我觉得很有趣,但是写数字有点无聊😏我还是比较喜欢算算数;戏剧课的男老师和我一样有酒窝,他姓“Ke”,所以大家都叫他“小蝌蚪”老师;曹老师请了我们四个小朋友做音乐小组长;体育课上会有羽毛球和跆拳道;自然老师会请我们去观察树叶…”每天回家都滔滔不绝。</p> <p>  因为有其他事情在忙,所以《我爱去上学》这本书基本上是由爸爸和orange读的,我在旁边略微听了一些,只见两个人断断续续看了4天左右,还意犹未尽的样子,于是我凑上去看了看,听了听,到底是什么这么吸引他俩?</p> <p>  原来两个人是对这一页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我起先没看懂这两人在看什么,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应的代表性logo挂钩,有🎵、🍎、🍃、🎨、🚀...Orange瞪大着眼睛一直和爸爸讨论着:这个🚀应该是阿蒙挂书包的地方,因为你看,这里阿蒙和一个大火箭稻草人手拉着手;嗯…这个有黑黑的帽子的挂钩到底是谁的呢?这顶乌黑的帽子上还有点什么标志;佐伊怎么穿的黑乎乎的,会不会就是她的呢?(以下省略500~1000字…)以至于后来她去拿了笔,给他们一一对应遍了号 😄</p> <p>⬆️看到这一页上用紫色曲线标出来的这部分了吗?真的感叹小朋友细心观察画面的能力。Orange告诉我,说:“妈妈,我数了一下,这里有18个夹子,应该也是那18个小朋友的,这些影子应该也是线索!”(双手赞同🤗,我!都!没发现!)</p> <p>  语文课上,闭眼聆听老师讲故事,在想象中飞往奇妙的地方~</p> <p>  数学课上,摆弄积木来数数,观察图形并按规律填空,认识钟表,玩购物游戏…(我们也玩了🤗)</p> <p>  美术课上,精心设计,制作喜欢的手工制品。细心的Orange还发现:其实,每张画面上都有这个班级的18个人!不禁感叹它设计得非常用心,前后的环衬上标注了18个孩子的名字,而且内文的每幅跨页图中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p> <p>猜猜面具下的又是谁呢?⬆️(有趣)</p> <p>  体育课上,穿着舒适的运动服,做着各种各样的运动~细心的你发现了吗?在这一页上大家都换上了同样的运动服,那么,还猜得出谁是谁吗?(探索精神超强小侦探Orange都对号入座了,还给我做了一一介绍😀)</p> <p>  翻到这一页,Orange是最激动的!“你看你看,我猜对了,这个黑黑的帽子真的是警察帽子👮,就是利亚姆的!~哦,怪不得佐伊穿的黑黑的,原来她在演“巫师”,她想做的是演员!</p> <p>📎— — — — — — — — — — —</p> <p> 最后,我想说,爸爸思路可以和妈妈思路互补,📖绘本是全世界的好朋友~</p> <p>— — — — — — — — — — — —</p> <p>  推荐指数:⭐️⭐️⭐️⭐️</p><p> 适合阅读人群:现大班小朋友、新一年级小学生及对入小学比娃还焦虑的妈妈们(爸爸毕竟焦虑的少🤫)</p><p> 整本书绘画风格明亮且温暖,每幅画面上都有着丰富的细节和元素让Orange的小眼睛咕噜咕噜来不及看,话来不及说(大概有太多共鸣~)</p><p> 最后的最后,想说:刚刚踏上漫漫求学之路,愿你永葆童心,永远澄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