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自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我来农场时,刚好18岁。在之后的六年中,我把“农场知青”生活中的那些珍贵的历史片段记录下来了,浓缩成这篇重要的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几年来,我通过走访当年共事的知青,已将的六街农场知青这个特殊团体的经历,撰写成五万余字的《石屏六街农场知青纪实》,收录在《石屏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113一一152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农场知青”这一特殊的团体在上山下乡过程中的劳动、学习、生活比较典型,有丰富的内涵,值得探讨,值得称颂。《石屏六街农场知青纪实》通过“农场知青”的劳动、学习、生活历史片段,真实的向我们展现出“农场知青”在艰苦条件下的思想表现、劳动改造过程,值得一读。</p><p class="ql-block"><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刘菊芬</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吴玉仙</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后凤华</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七“姊妹”</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每当打开知青像册,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我就心潮澎湃、思潮起伏……我仿佛又回到四十七年前,置身于那个使我们每个人都终生难忘的人生场景。</p><p><br></p> <p class="ql-block"> 在云南省的南端,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边地小镇——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是我在这个少数民族居住的高寒山区的一个大队农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一段不平凡的知青历史。</p><p class="ql-block"> 1973年6月底,我高中刚毕业,就与同学们一道在“县知青办”的领导下集训,深刻认识、领会这场史无前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月5日,我们一行24人被“县知青办”安置到本县的龙朋公社六街农场安家落户。</p><p class="ql-block"><br></p> <p> 刚到农场的第一天,大家聚集在院子里,听公社赵书记致欢迎词,听大队领导介绍农场概况……</p><p> 领导们慷慨激昂的讲话深深地感染了我。我顿时兴奋起来,坚信来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凭着我们的革命激情和一腔热血,很快就可以改变农场落后的面貌,实现学生时代的理想。</p><p><br></p> <p> 六街大队位于石屏县北部山区,距县城55公里。大队辖六个自然村。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p><p> 六街农场位于核桃园村与六街村之间。场部设在一座简陋的四合院内。四合院四周是粘土筑成的墙。院子前面有一块空地。空地前有一大块稻田,稻田旁有一条小河。院子后面有一条通往巴窝大队、桃园大队的大路。</p><p><br></p> <p> 四合院的右厢房作厨房、保管室。左厢房的前面没有遮挡,用来放置农具。正三间用作男知青宿舍。</p><p> 每间宿舍有一道篾笆门。宿舍里四壁空空,左面和后面是筑墙,墙上没有窗子;右面紧靠着中间的一间,是用篾笆来隔开的,从透亮的篾笆缝可以清楚地窥视到隔壁的一切,同时也可以清晰的听到隔壁的一切响声,在这里毫无任何隐私可言。屋顶的瓦是干洒着的,几缕光线从瓦缝中照了下来。居住条件是十分艰苦的。</p><p> 在院子里吃过晚饭,已是夜幕降临,除男知青外的其他人陆续离开场部。热闹的场部逐渐安静下来。天色暗沉。场部没有电灯,四处黑黝黝、静悄悄的。</p><p> 我们洗漱完毕,回到各自的宿舍里聊天。谈着谈着,有的人上床躲入被子里;谈着谈着,有的人不知不觉地睡着了。</p><p> 第二天破晓,我起来推开“篾笆门”一看,外面一片白雾茫茫……我们艰苦的知青生活已经开始了。</p><p><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农场指导员在教知青育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街大队农场创办于1972年,原先有二十余亩台地,前来劳动的贫下中农来自大队管辖的12个生产队。</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农场后,大队领导不但为农场委派了指导员、场长,从各生产队重新抽调贫下中农,还抽调了六街、核桃园、邑它得三个集体户的知青来农场劳动。人员从原来的十几名,一下子增加到三十多名。在大队杨支书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开拓出四十余亩台地来,满足了当前栽种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几年里,我们先后在地里种过玉米、小麦、旱谷、荞麦、黄豆、萝卜、油菜,以及三七、烤烟、茶叶等作物。此外,我们还先后种了数量不多的油花生、油橄榄和小葵花等油料作物。</p><p class="ql-block"><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知青袁素华驾驶拖拉机在犁地</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繁重的劳动</b></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栽种</span></p><p> 当年,每到播种的季节,驾驶员开着“丰收35拖拉机”在台地上来回耙地。我们则在旁边你追我赶地栽种。在天干物燥的天气栽种,拖拉机耙地时叶片翻滚飞扬起来的尘土和着大风吹来的尘土,拼命地朝我们的脸上扑,吹黄了我们的头发、眉毛,从领口往衣服里灌。汗流浃背的我们时不时用袖口擦一擦脸上的汗,结果脸上弄得花里胡哨。大家仍然干得热火朝天。</p><p> 收工回到宿舍,打水来洗,鼻孔里厚厚的一层泥土。汗淋淋的身上早已黄汗自上而下流淌,时而可见细小的土粒。</p><p><br></p> <p> 当年,在天气炎热的季节里,一些“农场知青”在台地上劳动完后,会到台地旁边大龙树下的飞来石上乘凉、休息。</p><p> 这张照片,便是当年梅新华和周云华两人到大龙树下休息,在飞来石上留影。</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当年砍“三七”杆的路</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栽“三七”</span></p><p> 1974年年底,农场开始栽“三七”。栽“三七”需要很多搭遮阳棚用的“三七”杆和长茅草。场领导给我们下达了定额,每人每天交六根符合标准的“三七”杆。每人每天交350斤长茅草。</p><p> 砍“三七”杆、割长茅草要到邑它得村后面的龙朋与新城交界的深山中,以及桃园方向的老黑山、桃园大冲去。因为路途远,我们常常天不亮就出发,几个人结伴而行。</p><p> 来到深山中,我们往往要下到很深的谷底,钻树丛、绕刺蓬,四处寻找符合标准的“三七”杆,砍下来以后费力地将它们抬到半山腰,捆成一担后,沿着山间的羊肠小道往农场走。</p><p><br></p> <p> 割长茅草也不容易。长茅草东一丛西一丛,我们在树丛中钻来钻去,东边割几根,西边割几根,许多人被锋利的茅草划破了手,划破了脸。使人担忧的是,在割茅草、割绿肥的日子里,我们经常碰到蛇,有的女知青吓得尖叫,有的女知青吓得哭嚎。</p><p><br></p><p> 有一次,我们十多个知青蹲在摇摇晃晃的拖拉机挂箱里,来到“竹园”割长茅草。大家跳下车来,就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割的割,抱的抱。</p><p> 突然,一个女知青尖叫起来……有一条上半部直立的蛇在茅草丛中望着她。女知青吓哭了,旁边的男知青迅速跑上前,将蛇打死。女知青不敢割草了。胆小的男知青也不敢割草了。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我们几个胆大的男知青在前面割茅草,其余的知青在后面抱,很快把拖拉机的挂箱装满,拖拉机开走了。我们接着割茅草,一直到傍晚装满第三车茅草,大家累得筋疲力尽。几个走不动路的女知青只好冒着生命危险爬上堆满茅草的挂箱,高高的坐在茅草上面随拖拉机离去。 男知青则拖着疲惫的步子,从“竹园”走上公路,经大锥栗树抄小路到挑“三七”杆的半山腰,沿着山间的羊肠小路摸黑走回农场。</p><p><br></p><p> 一天,有两个外出割长茅草的女知青到天黑时仍不见回来,大家很着急,连忙分头去找她俩。找到后才知道,她俩为了完成任务,将割下来的长茅草全部装入篮子。挑起来走路时才觉得担子太重,又舍不得丢掉。一路上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她俩走一段路,歇一会。为了完成任务,她俩咬着牙玩命的往农场走,那里还顾得上天黑路远。</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建造宿舍</span></p><p> 1974年,为了落实知青政策,改善住宿条件,大队领导决定在场部后面的空地上为“农场知青”建两排瓦房。</p><p> 我们几个知青来到台地上边的山坡上炸石头。在老知青龙建国的带领下,我们打炮眼、装火药。龙建国十分勇敢,一个人亲自点火药线,还几次排除了“哑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出色地完成了炸石头的任务。</p><p><br></p> <p> 1975年1月27日,我们坐拖拉机出龙朋公社大锥栗树,来到新城公社地界上的国有林。拖拉机从林区路盘旋而下,在一道山梁上停了下来,前面没有路了。大家低头往下一看,山势陡峭,谷深望不到底,满目皆是高大、茂密的松树。</p><p><br></p><p> 大队杨支书点名叫我、文书和一个农村的壮小伙四个最强的劳力组成一组,专挑那些大木料抬。</p><p><br></p><p> 坡陡没有路,我们连拽带跌来到谷底的地带,捆紧木料后,支书和壮小伙在前面抬一根杆,高大魁梧的文书和我在后面抬一根杆走。没有路,我们手脚并用,用手抓住陡坡上的松树杆、丛生的灌木或凸出来的石头往上爬;抓不到攀缘物时,就停顿一下,手靠在陡坡上,用鞋尖迅速在陡坡上蹬出一个很浅的小土窝来,鞋尖踩在小土窝上,借助脚的力量往上爬。三四百斤的一根大木料,大部分重量往往落在文书和我两个人的肩膀上。与其说四个人抬木料,不如说支书和壮小伙在前面拽,文书和我在后面送。每当肩膀上的重量猛增,在肩疼、腿抖的关键时刻,我总是咬紧牙关,憋足劲头,挺过一次次难关。当大家累得气喘吁吁,爬不动时,我们就在陡坡上停下来歇一歇,肩上的杆不能放,双手还得拽紧捆木料的绳子,防止木料往下滑。上下几转,筋疲力尽,我这个19岁就能在崎岖的陡坡上挑两百多斤重担的小伙子也难以承受这样的重体力劳动。</p><p><br></p><p> 大家负重而上,徒手而下,来来回回搬运木料。我看见很多人都是自己一个人抬木板。偶尔也有两个人抬一根木料的。不经意间,我看到一个男知青眼里噙着泪,与我擦肩而过;很多知青挥汗如雨,脸色沮丧,脸上都很脏——那是用沾了土的手在脸上不止一次擦汗留下的痕迹。我不知道自己的脸上怎么样,低头看了看,衣服、裤子上已是泥土累累。</p><p><br></p> <p> 傍晚时,领导留下几个男知青来看守木料,领着其余的人回去了。我们很快将“罗锅饭”做了出来。大家狼吞虎咽,将饭吃个精光。</p><p><br></p><p> 天黑后,我们点燃熊熊的火堆。大家蹲的蹲,坐的坐,聚集在火堆旁烤火。在寒冷的冬天,“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烤了一会儿,我的胸前热得淌汗,背后却一直凉飕飕的,一直冷到后脑勺。我只好将背转向火堆。不一会儿,背上烤暖了;胸前的热汗却变得冷冰冰的,将胸膛和衣服粘在一起,很难受。我用手把粘连在胸膛上的衣服揪起来,抖一抖,将它们分开来,这样感觉舒服一点……顾此失彼的我就这样翻来覆去地烤,弄得很疲惫。</p><p> 劳累了一天,许多人已有睡意,大家把自己准备好的仅有的御寒用的旧衣裤拿出来,穿在身上打起瞌睡来。我也把带来的两件外衣,一条外裤穿在身上御寒。有个知青蹲在我对面打盹,蜷曲的身体时而往前倾,时而往后摆。当身体不平衡时,他突然一怔,立马恢复原状。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只见他的身体往一边倾倒,倒下去的他坐起来揉揉眼睛,睁开眼看着大家,一脸茫然的样子。</p><p><br></p><p> 下半夜,天气越加寒冷,寒风一个劲往脖子下钻,我们时不时看一看天色,巴望天亮的我们在寒冷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p><p><br></p><p> 大队杨支书、带队干部老赵身先士卒,大家干劲十足。经过三天的努力,我们将木料全部搬上山梁。大家累得全身疼痛,四肢不听使唤。很多人向下望望那深深的谷、陡峭的坡,心有余悸。</p><p><br></p><p> 我们在深山连续干了三天、守了两夜的几个男知青终于得到了解脱。我最大的奢望是:三四天内不要有任何人来打搅我。我不吃不喝也无所谓,只图舒舒服服睡个饱觉。</p><p><br></p> <p> 在这次建房中,我参与了炸石头、下石脚、筑墙、解板、铺瓦一—自始至终的一切劳动。使我刻骨铭心的是,我不但经历了打炮眼、炸石头的危险,而且还手脚并用从深谷往上抬木料。这是我一生中干过的最苦最累的工作。</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当年在这个院子里排练文艺节目</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农场文艺宣传队</b></p><p><br></p><p> 七十年代初,不但物质贫瘠,而且精神文化也十分匮乏。在龙朋很难有看电影的机会。只要有哪个寨子要放露天电影的消息,远近寨子的人往往不顾天黑、路远,翻山越岭走上几个小时的崎岖山路也要赶去看电影。而看一场文艺演出的机会更少。</p><p><br></p><p> 我们到农场的二十四个“特殊”知青,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同时,还肩负着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重任。我们来到农场两个月,二十个知青就组建了六街农场宣传队。何买仙任宣传队队长。宣传队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许多人身兼数职,大家集思广益、尽心竭力地振兴六街农场宣传队。</p><p><br></p><p> 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热血沸腾的我们紧跟形势,创作出农业学大寨、计划生育、晚婚晚育等内容的许多文艺节目。主要有相声、对口词、快板、花灯剧、表演唱等几种形式。</p><p> 我们不但将当时流行的《姐妹们去晒战备粮》、《坑道食堂》、《不忘阶级苦》等“表演唱”拿来重新编排,还排练像《白毛女》这样的经典歌舞剧的选段。此外,何买仙还向贫下中农学习“烟盒舞”、“海菜腔”,编排出具有知青特色的“烟盒舞”。</p><p><br></p><p> 每天晚饭后,大家刚放下碗筷就集中起来排练节目。遇到例会或临时会议时,开完会再继续排练。背台词的队员和乐器组的队员围坐在火塘边,借着昏暗的火光来看台词,熟悉曲谱。舞蹈组的队员则在院子里跳来跳去,以此熟悉动作。我们经常排练到晚上十点多,大家热情高涨,真是乐此不疲。</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周云华</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梅新华</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段红丽</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当年看过的样板戏书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当年听过的部分唱片</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p><p> 我们外出演出,常常是在农场吃完晚饭后匆忙走路赶到演出地点,演出结束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又赶回宿舍。记得有一次,劳累了一天的我们临时接到演出任务,只好振作精神出发。在深夜演出归来的路上,很多队员全身困乏,眼睛难以睁开,只好走几步路,闭一会眼睛,靠听前面的脚步声走路,结果有疲惫不堪的队员摔倒了。我们停了下来,让难以睁开眼睛的队员在后面拽着前面队员的衣服前行。</p><p><br></p><p> 每次演出结束回到农场,饥饿的我们来不及卸妆直奔厨房,将保管员叫起来给我们称饭。我们往往顾不上热饭,也顾不上嘴唇上的口红,三下五去二把冷“光光饭”塞进肚子;当没有剩饭时,我们就煮面条吃。我们往往等不到面条熟就挑起来往嘴里塞,塞完后直奔宿舍。个别队员脸、脚不洗就倒在自己的床上。</p><p><br></p><p> 第二天早上起床一看,未卸装的脸上抹得像大花猫,枕巾、被子染成五颜六色。即便如此,我们早上还得下地干活。</p><p><br></p><p> 六街农场宣传队代表着六街大队,我们不但在本大队的各村寨演出,还多次到龙朋公社的礼堂、巴窝大队、桃园大队以及老石冲部队驻地演出。附近群众听到六街农场宣传队前来演出的消息,早早的就来到演出地点等候。我们演出时,常常出现观众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的盛况。我们的文艺演出,深受贫下中农的喜欢,大家也因此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p><p><br></p><p> 1975年我们曾经代表全县知青在石屏电影院参加全县文艺调演。我们获奖的相声、“烟盒舞”等三个节目又在县电影院广场向全县人们进行汇报演出。我们表演的节目,赢得观众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p><p><br></p><p> 六街农场宣传队承担着六街大队宣传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的重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大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们每天都要干劳动,每天都要利用休息时间来排练。我们克服队员少,乐器差,没有扩音设备的困难,通过刻苦排练,提高表演水平,圆满地完成了大队领导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p><p><br></p><p> 六街农场宣传队的文艺节目不断地上演、渐渐深入人心,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增进了知识青年与贫下中农、人民解放军的友谊。</p><p><br></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艰辛的学习</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b>烧火塘是当地人民的习俗。每天傍晚吃过饭,我们就来到左厢房下,围坐在烟熏火燎的火塘边,认真聆听领导读报纸,讲政治……在进农场一年多的日子里,几乎天天如此,从不例外。直至后来分定额干劳动,大家完成劳动任务后回来的时间晚,领导才将每天的例会改为周会。</p><p><br></p><p> 散会后,宣传队的队员留在院子里排练文艺节目,到晚上十点多钟才解散。</p><p><br></p><p> 女队员一走,场部逐渐静了下来。这里前不沾村,后不着店,没有电灯,四处黑黝黝的,一到晚上就没人来串门。男知青纷纷回到拥挤的宿舍,摸索着点亮自己的柴油灯。洗漱完毕,我们看书的看书,睡觉的睡觉。</p><p><br></p><p> 累了一天,我回到宿舍,照例要在小柴油灯下自学一小时左右才睡觉。每当点亮柴油灯时,呛鼻刺眼的柴油味顿时弥漫开来;昏暗无力的光只聚集在灯花周围,在微弱的灯光下看书,离远了看不清楚,挨近了又烟熏火燎。遇到刮南风时,夜风会从“篾笆门”的缝隙中钻进来,吹到无力的灯花上,风中摇曳的灯光忽闪忽灭,我只好将背移到“篾笆门”方向,挡住来风。</p><p><br></p><p> 恼恨的是,在天热的夜晚看书,可恶的蚊子总是在人的周围飞来飞去,伺机咬上几口。昏暗中看不清蚊子,用手驱逐它们功效甚微。只有等它咬在皮肤上,我感觉皮肤刺痒时用手掌心打下去,时不时能打到一只带血的蚊子。被咬的皮肤刺痒得难受,我只好从嘴里吐出一点吐沫来,随手抹在刺痒的皮肤上,等睡觉时再涂一点万金油。蚊子太多时,我只好趴在床上,头露在蚊帐外面看书。晚上看书勉强凑合,在书本上记笔记就只能胡乱涂画了。</p><p><br></p><p> 所以,我经常利用午休的时间来自学。没有桌子,我将单人床上的垫单掀开一半,将书本放在垫棉上(因为床板凸凹不平,垫着油布也无济于事。),坐在洗脚用的小木凳上来学习。遇到阴天,或光线微弱时,我就将自己的蚊帐撩到帐顶上来看书、写字。白天能舒舒服服的坐着学习,与晚上在柴油灯下学习相比,对我而言,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也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p><p><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当知青时随身携带的书籍</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在指导员李华的领导下,我们成立了农场通讯组,并创办了农场墙报,不定期出专刊。我负责画刊头、插图。王琢负责写刊头的大字。我们将大家交来的信笺粘贴在厨房屋檐下左侧的墙壁上,四周还贴上精心制作的彩色纸条。大家抬着饭碗走出厨房时,往往站在墙报前,边吃边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期墙报的作品题材主要是诗歌和散文。大家有感而发,从不同的侧面全面地反映出六街知青农场的整体风貌,表现出“农场知青”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p><p class="ql-block"><br></p> <p> 当年知青段心波用这本笔记本从墙报上摘抄下农场知青的诗歌和散文(知青刘美仙珍藏)</p><p><br></p> <p> 在农场期间,许多知青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来加强自己的思想改造。他们中,有的人记日记,有的人写心得,有的人还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通过学习,“农场知青”的思想觉悟迅速提高,成为遵纪守法、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积极奋进的人。</p><p><br></p> <p> 知青梅新华当年用过的笔记本,它记录下自己当年的思想改造过程。</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艰苦的生活</b></p><p><br></p><p> 在物质匮乏的七十年代初,每个知青随身携带到农村的东西都很少(大部分人只有一包行李和口缸、脸盆等洗漱用具),大家都很穷。</p><p><br></p> <p> <b>1973年下乡时,县上发给每个知青一条毛巾(后凤华珍藏)</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知青戴过的手表</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当年用过的镰刀</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在七十年代初,很多商品都是按计划供应,凭票购买。农场每月发给每个知青30斤饭票。</p><p><br></p><p> 当时农场的经济条件差,要办好伙食纯属空话。农场的菜地里种什么菜,农场食堂就吃什么菜。要吃多少饭,就交多少饭票(交一斤米的饭票,称两斤二两饭给。)。后来,新来的场领导嫌用称称饭“麻烦”,改用勺来舀。农村来的炊事员看人舀饭。舀给部分知青的饭的数量不够,大家敢怒不敢言。菜少,饭不够吃。吃粗吃饱都达不到,生活十分困难。</p><p><br></p><p> 一天晚上,在宿舍里闲聊的谢兵、邓黎明和王翔三个男知青感到肚子饿,四处找不到吃的东西。亟不可待的谢兵想起家在巴窝大队黑泥田的外婆来,三个人商量了一下,拿上手电筒就朝十多公里外的黑泥田奔去。在谢兵的外婆家吃饱饭,三个人走了近两小时才回到农场。还有一次,江金波和另外的两个男知青也跑到巴窝大队的亲戚家去吃饭。</p><p><br></p><p> 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期,加之劳动强度大,发给的口粮,显然不够男知青吃。大家印象最深的是,我和王强先后与其他男知青打赌,一餐吃下两斤米的饭。我俩分别将四斤四两饭吃了下去,赢了在场的男知青。</p><p><br></p><p>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大家每天吃两餐饭,平时没有任何零食吃。早上和下午外出干活,忙于干活,不觉得肚子饿。可是一到晚上睡觉前,常常肚子饿。只好到厨房去,叫保管员称冷饭给我们吃。一碗“光光饭”接了过来,往往是三下五去二、囫囵吞了下去。这样做,每个月的30斤饭票不够男知青半个月用,只能自己想办法(部分男知青只有依赖节衣缩食的父母亲寄点钱粮来补贴。)。</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当年用过的两根布腰带</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p><p> 在一年四季中,虽然农场的菜地里先后栽过四季豆、京豆、南瓜、苤蓝、白菜、茄子等蔬菜,由于菜栽得少,我们每人每餐经常只能吃一个菜(一勺或半勺),好容易遇到吃两个菜的日子,犹如过年过节一般,打了一次“牙祭”。有时干劳动回来晚了,菜吃光了,只能吃“光光饭”。</p><p><br></p><p> 口粮不够吃,菜少,肉更少。农场养的猪少,每年过年时才杀一头猪。杀猪时,大队领导以及各个生产队的干部都集中到农场来,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餐。剩下不多的肉则炼成油放入瓦罐,精打细算的保管员每天舀出一点油来应付。平时菜里油水少得可怜,不但吃饭时没味道,很多人还流清口水。</p><p><br></p><p> 有一年,杀过一头猪后,炊事员将吃剩的几根猪骨头放到撮箕里,抬到猪圈顶上,准备烧骨头灰(做肥料)用。很快,我们吃的菜里没有油水了,每天都是清水煮菜。带队干部老赵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担心干重体力劳动的知青的身体被拖垮。他思量再三,不得不将猪圈顶上的那一撮箕猪骨头抬到厨房里,倒在锅内加水煮开,直到水面上出现星星点点油水,才将骨头捞出来放回原处,再用那些骨头汤来煮菜。过后,他再次把这些猪骨头拿去煮……谁也说不清这些猪骨头到底煮过几回??!在当时十分困苦的情况下,带队干部为了尽可能维持我们的身体需求,这样做实在是迫不得已。我们能吃到清汤寡水的骨头汤煮的菜,还得感谢关心、爱护知青,和我们同甘苦、共命运的带队干部——老赵。</p><p><br></p><p> 一天下午收工后,我和四个男知青来不及吃晚饭,冒着连绵细雨赶往甘寨坝心去看溶洞中的钟乳石。顺便在岩石上捉回来40余只蝙蝠来炒吃。</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当年用过的邮票和袖珍日历</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我们这一批自幼在父母亲呵护下成长的年轻人,刚出校门就来到农村独立生活。</p><p><br></p><p>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为了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改造好自己,我们天天出工,哪怕生病也不例外。尽管多数知青与居住在县城里的父毌只隔55公里,有事有病,逢年过节我们还是不能回家(为了执行“在农村过革命化的节日”这一神圣的政治任务。),主要靠写信与父母联系。</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民兵训练归来</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p><p> 六年里,农场里发生的奇闻逸事多不胜数,一部优秀的长篇电视剧也难以将它包罗。</p><p><br></p><p> 知青生活虽然离我们已经三十余年了,但那火红的年代,沸腾的劳动场面却难以忘怀!</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石屏县第二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龙朋公社全体代表</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红河州知识青年代表会石屏龙朋代表</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石屏县出席云南省知识青年党代会代表</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石屏县知识青年户长学习班</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石屏县第一期美术学习班</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石屏县拖拉机手学习班</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成绩与荣誉 </b></p><p><br></p><p> 六街农场作为石屏县唯一的一个“知青点”,成为全县关注的“焦点”。县领导,公社领导经常来农场检查、指导工作。带队干部老赵长期驻扎农场,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六街大队杨支书经常到农场来参加学习和劳动;李华副支书长期在农场参加学习和劳动。</p><p> 由于领导抓得紧,管得严。我们一边繁忙地完成着劳动任务,一边紧张地完成着排练和演出任务。我们一年360天几乎都在劳作,大部分知青全年满勤。</p><p><br></p><p> 六街大队领导不把知青当成一般的劳动力使用,十分重视知青的培养,陆续派知青到县、公社参加各类会议,参加各种学习。</p><p> 周云华任大队妇女主任、农场副场长。</p><p> 梅新华任大队贫协副主任、民兵副营长。</p><p> 袁素华参加过“石屏县拖拉机手培训班”的培训学习,成为石屏县第一个女拖拉机手。</p><p> 何买仙参加过“石屏县文艺节目创作培训班”的学习,任农场宣传队队长。</p><p> 作者参加过“石屏县讲革命故事学习班”、“石屏县第一期美术学习班” 的学习,任龙朋公社“贫下中农管理商业”副主任,在六街中心小学代过附中班的课。</p><p> 凡此种种,都是上级领导给予“农场知青”的关怀、支持、鼓励和荣誉。</p><p> 自作者在六街中心小学代课后,何买仙和王琢也先后在六街中心小学代课。</p><p> 自袁素华开“丰收35”拖拉机后,王强、林凤琼也派去开“东方红75”履带式拖拉机。</p><p> 许多知青都轮流放过牛羊。</p><p> 每个女知青都轮流干过炊事工作。</p><p> 六年来,“农场知青”的足迹遍布六街大队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劳动和汗水,艰苦的生活和劳动锻炼了我们的身体,磨练了我们的意志。</p><p> 六年来, “农场知青”推动了六街大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六街农场的知青文化对龙朋公社乃至石屏县的思想文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成为石屏知青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br></p> <p> 我来农场时,刚好18岁。在之后的六年中,我把“农场知青”生活中的那些珍贵的历史片段记录下来了,浓缩成这篇重要的文章。</p><p> 读一读这篇文章,看一看当年留下来的这些照片,听一听当年唱过的那些歌,想一想那一幕幕如火如荼的劳动场面,一幕幕夜以继日的学习场景,如诗的岁月荡气回肠;想一想夜奔二十里只为吃饱饭,反复煮骨头为止清口水,如歌的岁月凄美苍凉。我们不会忘记过去,一路走过的风雨,只会让人更留恋、更珍惜。</p><p><br></p><p> 知青生活像一杯酒。有往事下酒,一壶寡淡无味的酒,可以喝出香醇悠长的滋味来。</p><p> 知青生活像一杯茶。有往事相伴,一壶香中泛苦的茶,可以喝出幽香久远的滋味来。</p><p><br></p><p> 生命只有一次,知青生活的时光无法从头再来,它将同青春一起珍藏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回忆往事,我们没有虚度灿烂的青春年华。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人生的秋天。不管我们中每个人当年的感受如何,现在的境遇如何,经历蹉跎岁月的我们,更应该热爱生活,在有限的人生旅途中,绽放自己的辉煌与绚烂的生命。</p><p><br></p> <p> 几年来,作者通过走访当年共事的知青,已将不同寻常的,独树一帜的六街农场知青这个特殊团体的经历,撰写成五万余字的《石屏六街农场知青纪实》。它通过“农场知青”在六街农场上山下乡的劳动、学习、生活历史片段,真实的向我们展现出“农场知青”在艰苦条件下的思想表现、劳动改造过程。 </p><p> “农场知青”这一特殊的团体在上山下乡过程中的劳动、学习、生活比较典型,有丰富的内涵,值得探讨,值得称颂。</p><p><br></p><p>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仅只是一段历史,它的文化内涵,它的时代意义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p><p><br></p> <p> 2012年10月2日,中秋节过后的第三天,二十多个从各地赶回石屏的知青,来到六街农场与贫下中农相聚。</p><p><br></p> <p> 喜出望外的杨支书看到与自己朝夕相处了6年,分别了三十多年的知青前来病床前探望自己,心情十分激动,感到十分欣慰。作者摄下这帧珍贵的杨支书和知青畅谈的照片。</p><p><br></p> <p> 联谊会上,大家边吃边聊,作者代表筹备组、村委会支书代表村委会致欢迎词。原大队副支书,农场指导员李华通过回顾历史,充分肯定和赞扬了“农场知青”在上山下乡期间作出的贡献。那一件件催人泪下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说者动情,听者动容,大家感慨万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p><p><br></p> <p> 知青邓黎明、贫下中农杨文、知青周云华相继为大家唱歌助兴,将联谊会的气氛推向高潮。</p><p><br></p> <p> 今天,我们欢聚在一起,三十年多年分别,说不完的话;三十多年分别,道不完的情,都融进一碗碗的酒中,大家互相祝福。岁月远走,真情永存。</p><p><br></p> <p> 夜幕降临了,一轮明月升上天空,此起彼伏的歌声经久不息……</p><p><br></p><p> 在农场的日子,虽然平淡,但很真切,令人感怀!这次相聚,我们一起重温了那段走过的日子,一起回忆了那段蹉跎岁月,同时也加深了这一段特殊的感情。</p><p><br></p><p> 久别重逢,两天的聚会虽然短暂,但留给彼此的是更加深远、更加长久的怀念。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