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燃教研之光 新模式创希望之路——记烟筒山镇中心小学数学工作室小课题“磨课研课”活动

<p>  在教育教学探索的暗夜行程中,我们渴望有一束光照亮前路、点燃希望,使生命蓬勃,让众生雀跃。每一个教者都是探路者。烟小数学工作室在席艳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一条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之路。</p><p> 求索的征帆已悄然扬起,准备就绪……</p> <p>  2020年3月,磐石市教科书开启了“青蓝工程”培训计划,力求通过教研带动教师的成长,探寻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之路,推动课程改革的进程,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之乐学、善学、主动学。</p><p> 为此,烟筒山镇中心小学在韩雪梅主任的带领下,发动教师积极响应号召,申报小课题。我申报的课题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参研人员四人,他们是于金英、吕秋英、陈淑杰、李春艳老师。快乐的五人组合踏浪前行。</p> <p>  9月伊始“磨课研课”活动开始了。席艳老师先做了理论培训。从“课堂实施步骤,问题从哪里来,如何解决问题”几个方面系统地进行了讲解。参研人员认真听,仔细想,详细记,理论根植在头脑中。</p> <p>  课题组先从教案的撰写入手。因为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经享颐学院副院长蒋永贵提出:“讲课之前必须搭建好一节课的主体结构,即教案。主体结构科学合理,才会有一节精彩的课。”</p> <p>  课堂上的四位教师自信满满,全情地投入到课堂之中。她们与学生们共同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学生呢?更不一样了。他们真提问、真学习、真体验。一位又一位学生走上了讲台,体验到了当“小老师”的骄傲;一个又一个学生在小组内尽情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我们惊喜地发现教师的课堂模式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也随之变了。</p> <p>  磨课研课活动的开展推进了课题研究的进程。理论的研究离开了实践的探索,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也足以见得本次“磨课研课”的意义所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明确了问题从何处来,如何去解决。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是的,我们的问题是真真正正来源于学生心中的疑惑。从一节课的整体看,课堂呈现出三组问题串。开课时针对课题来提问,也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小老师汇报时,再次质疑,这一次直指教学的重难点;在课程结束时设疑“你还想探索有关××的哪些问题?”实现了问题的有效延伸,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从整节课来看,问题的清晰化让学生学得更加明白。</p> <p>  感谢所有领导的全程参与,谢谢你们为小课题的研究指点迷津。</p> <p>  小课题研究的过程是艰辛的,但当我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的时候,我们已收获满满。</p><p> </p><p> 所以让我感谢你</p><p> 感谢你成就了我</p><p> 让梦想披上星光</p><p> 所以是我陪伴你</p><p> 其实是你成就了我</p><p> 让我所有的付出都值得</p><p> </p><p> 教学研究的道路很长很长,让我们燃起教研之光,开创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新模式。</p><p><br></p><p>编辑:席艳</p><p>审核:韩雪梅</p><p>摄影:于金英 陈淑杰 张赫</p>

学生

课题

磨课

研课

课堂

教研

席艳

问题

探索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