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钟情“皖南小九寨”</p><p><br></p><p> 一个“神奇的九寨”,成了人们心中的童话世界、人间仙境,多少游人对她如痴如醉,蜂拥而至!</p><p> 殊不知,我们家门口也有这样一个美若仙境的“世外桃源”,人称“皖南小九寨”的绝佳胜景!</p><p> 它就是浮梁与安徽祁门交界处的牯牛降。</p><p> 牯牛降,我是第二次来。记得初识牯牛降还是在本世纪初,那时她还是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家碧玉,一切都处原始自然中。当年盛夏的一天,我和同伴们攀爬于山涧湖水间,穿插于翠竹茂林里,那一湾湾碧绿渗出深蓝的湖水,那一片片绿意透着鹅黄的竹林,让我并不轻松的心豁然舒展轻盈。我惊奇于这一幅幅天然美景。</p><p> 一个机遇,让我去了一趟九寨,我惊呆了:牯牛降和九寨沟竟如此相像,一东一西,一大一小,天工打造了这样两处绝美的“人间仙境”。只是牯牛降的不见经传和交通闭塞,才使得它在那么一段岁月里深在闺中人不识。</p> <p>这是本世纪初我第一次来牯牛降,和好友叶道春的合影</p> <p> 而今天,牯牛降终于名声鹊起,逐渐成了与黄山相联的一张名片,成了皖南的一个热点景区,成了人们心中的“皖南小九寨”。</p><p> “牯牛降”是一个山名,全国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称“西黄山”。它是黄山向西延伸的余脉,面积10万余亩,以雄、奇、险、秀著称。最高峰“牯牛大岗”,海拔1727.6米。“牯牛降”之名如何来,一说是因为山势,从高空俯视,连绵起伏的山峦酷似牯牛顶天而立;一说是源于一则古老的传说,相传古时有一恶龙在此作恶,玉皇大帝派牯牛来到人间,最终降服了它,并将恶龙死死地压在身下。搏斗处遂成今之龙门潭,山也便成了“牯牛降”。</p><p> </p> <p> 感谢老天眷顾,出门时还下着绵绵细雨,行车路上雨就停住了,云层中也渐渐透出了阳光。当我们的车缓步开进牯牛降时,只见四面环山,雾色笼罩,山坳里稀稀落落地散布着几座房子,一片远古般的幽静。</p><p> 我们乘坐景区电瓶车循着漫游的山道,转入观音堂景区。已入深秋,该是牯牛降最绚丽的季节,枫黄渐露。斑斓山景的帷幕下,让波光粼粼的湖水尽显美色。我是个恋秋之人,可如今牯牛降的翩翩黄枫在我心里尽是暖暖的。不仅是秋色美了我的眼前一切,还有感情的融入和随行亲人的交流。</p><p> 我的家人们,以及夫人好友周素华、导游李春英都是第一次来到牯牛降。我做起了临时向导,开始了我们的“皖南小九寨”之旅。我们从上午到下午,依次走向牯牛湖、黑龙潭、牯牛湖瀑布、仙女潭浴场、小演坑峡谷、大演坑峡谷、双蛟吐翠、黄龙潭、潜龙谷、仙人聚会、黄龙坟、善庆禅院遗址、罗汉松等精华景点,亲身领略最美丽牯牛降的真实与自然。</p><p> 在我心里,牯牛降不再是一方沉寂的山水,她已成为我梦里的风景。人称她有“九寨之灵、黄山之奇、庐山之秀、神农之幽”,正因为它的风光旖旎,美不胜收,我钟情于她这里的一切:</p> 我钟情于她的“山之美” <p class="ql-block"> 牯牛降,山景不殊。景区中有大历山、骆驼峰、雪花尖、小历山等,其景色和黄山相似,集"雄、险、奇、幽"于一身。我们这些旅游人,说的是旅游,其实分明是想要去一个释放喧闹城市带来的压抑与烦躁,寻找那份宁静和爽畅吧。牯牛降,作为黄山西脉的延伸,同样是山色秀美,风景旖旎。却比黄山更佳的是,少了黄山游人如织的喧嚣,多了原始森林里的静谧,使得山水清音宛若世外桃源的牯牛降,更是我内心所向,它不失为一处舒展身心,寻觅宁静的绝佳去处。</p><p class="ql-block"> 牯牛降,她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所以有着类似的山石结构和地貌地况。牯牛降风景区的地质文化,也是其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无论就科学考察、科普教育、旅游观光,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牯牛降以峰为体,花岗岩奇峰林立,绝壁千仞,怪石嶙峋。牯牛石结构奇特,造型美观,鬼斧神工,或独立成景,或与青松相伴,均如诗如画,让人百看不厌。牯牛降天气一日数变,有"山中一日游,十里不同天"之说。晴时苍崖吐烟,雾霭升腾,云雾缭绕,绵延不绝,变幻万状,瑰丽神奇,一会儿似玉带,缠绕于峰峦山巅;一会儿似白絮,铺泻在峡谷缓坡。有时云带万里,让一座座山景如入仙境,蔚为壮观。</p> 我钟情于她的“水之美” <p class="ql-block"> 水,是牯牛降的魂。都说牯牛降的水有神韵,难怪人们会趋之若骛。</p><p class="ql-block"> 走进牯牛降,首先让我们亲吻的便是那蓝若明镜的水光潋滟的湖水,那欢快跳跃的四溅浪花的溪水。走进峡谷,那蜿蜒的小河,那湍流的清泉,不时擦碰到散立在河中的滚滚卵石,激起一簇簇白灿灿的水花,仿佛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欢快地演奏着迎宾之曲。</p><p class="ql-block"> 牯牛降之水,源于她常年雨量充沛,以致溪流纵横,溪水常流不断。潺潺流水,从山顶淙淙而下,遇有石壁断崖,飞泻直下形成一道道水瀑,大的如银河落九天,空谷轰鸣,水汽升腾;小的似白练轻垂,涓涓细流,如泣如诉。这里溪流纵横,碧绿清澈,在石凼平地,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清潭,晶莹剔透,异彩纷呈,如同一块块翡翠。</p><p class="ql-block"> 我们相继来到的牯牛湖、黄龙潭、潜龙谷、牯牛降瀑布,黑龙潭、仙女潭浴场,她们象一篇篇“水”的文章,写足了牯牛降水的宁谧。从浅绿到浓绿,从淡蓝到深蓝,随着时间上的推移和空间上的流动,让牯牛降的水变幻无穷、瑰丽无比,常常是各种色彩互相渗透、互相转化,使本来无色的水呈现出一片斑斓。她虽没有海天一色的浩淼,却温柔地张开双臂,无私地让蓝天和白云躺在自己的胸怀。从微微浅滩到静静深潭,处处澄澈见底。阳光照射下来,深深透进水底,尾尾游鱼,细影清晰洒落在潭底的石头上。这水,如果不是来自山林,哪会如此冰清。</p> <p> “平躺的水,一旦站起来,便成为奇观”。这似乎就是牯牛降瀑布的写照。如果说牯牛湖静得让人清沁,那四叠飞瀑则跳得使你激奋。这时你惊叹和赞佩的,是水的义无返顾和勇往直前:她不怯岩石的阻拦,无惧悬崖绝壁;飞穿过岩石的阻拦,迸发出自我的豪放;纵跃过悬崖绝壁,展现出磅礴的生命。这水,如果没有山林哺育,哪会如此活力。</p><p> 细品牯牛降的水,恰是默读我们的生活一般。徜徉这一静一动,心灵的洗涤,长久长久地感谢大自然的造化。</p><p> 来到仙女潭浴场,那更象是“水”翩翩起舞的舞台。她俗名为仙女洗澡盆,位于观音堂不远处的另处一幽谷中,传说天上的七仙女常在此沐浴。我们眼前仿佛显现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仙女们在开满荷花的水中独自沐浴,缓缓的抬起左手任由水珠从手臂上俏皮的溜走,而后右手轻缓地划过左臂,低头的那一瞬间,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那真真切切的是个不染世俗之物的仙女了。我陶醉了!</p> 我钟情于她的“林之美” <p class="ql-block"> 牯牛降地层古老,山高林密,地势险峻,保存着非常完整的天然森林植被,有“绿色的自然博物馆”之称。牯牛降中,因为有了茂密的树木,把所有景色装扮得如此瑰丽:这里,险峰沟壑、奇松怪石、烟云飞瀑、佛光晕影,自然景色十分灵秀;这里,有山有水,有动有静,既雄伟壮观又妩媚绮丽,既古朴宁静又生机勃勃。这是一处藏在山水里的户外休闲福地,她既是我国著名的综合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山岳型旅游风景区。这里,青山绿水相依,烟云变化无常,于险峻中见温柔,秀美中见恬静,奇幻中见优雅,生态环境极为优美。</p> <p> 牯牛降的“松”,不同凡响。她虽没有黄山上的松树名气大,却比其更多一份天然情趣。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松树,树冠如华盖,干枝似虬龙,或怪兽张牙舞爪,或仙女广袖轻舒,或蔓枝游龙走蛇,或针叶凤凰展翅,真是千姿百态。</p><p> 牯牛降的植被,美在四季替换,美在晴雨变幻。随着天气的不断变化,牯牛降的森林和山景时隐时现,变幻万状,瑰丽神奇,云蒸霞蔚。这种千变万化,着实让牯牛降的“林”,挥洒出了一幅美仑美奂的水墨丹青!</p> <p> 牯牛降的“竹”,洒脱不羁。这里的竹子,不同于别处的竹子,她装扮着观音堂景区美丽的景色,被称为“观音竹”。她生长在牯牛降深处,坚守在大演坑峡谷两岸;她以湖水为伴,以树木为伍,以庙堂为缘;她自然淡泊了一辈子,坦荡潇洒了一辈子,清静高雅了一辈子。这就是牯牛降竹子的生活,也是牯牛降竹子的精神,而竹子的精神,正是我们做人的向往!</p><p> 牯牛降的竹子并不孤单,她和其他树木组成了“茂林修竹”,似一对天然情侣,两情相悦,卿卿我我,缠绵数百年,不离不弃,给牯牛降带来了春之绿、夏之凉、秋之艳、冬之韵。如果说牯牛湖水给这片美景增添了三分灵气的话,那么成片的翠竹则给这带山水长了七分精神。</p><p> 竹子也是一种文化。自古就有“岁寒三友”(青松、翠竹、腊梅)的说法。苏东坡爱竹如痴,一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竹子蕴意如此高深精妙,让我们在牯牛降,于竹林之中小憩,拥抱竹干的气节,呼吸竹叶的清香,汲取竹子的精气神,深谙竹“友”之道。此时,我不禁忆起一首“竹”诗:“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心中赞叹起郑板桥的忧国忧民之情!</p><p> </p> <p> 我们告别了钟情的牯牛降,望着她的背影,我们依然沉浸在“小九寨”的美景之中。我和她的又一次相逢,让这方山水给我们长期在喧嚣之中换来了一时难得的清雅,也让我初读出人与自然的温情与和谐。即便是近二十年前牯牛降那个春绿的梦,也让我觉着此地虽是寂谧,但依然是我们心中温暖的风景。</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