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旅游回眸(10)大足宝顶山石刻

悠然

2010年4月30日上午,我们参观宝顶山大佛湾石刻。<div>  宝顶山位于重庆市大足区龙岗镇东北15公里处,海拔527.83米。</div><div> 宝顶山大佛湾景区检票口外面有一尊塑像,他是宝顶山石刻的主建者,名僧赵智凤。</div><div> 赵智凤在宝顶山主持建造密宗道场,历时70年,到他91岁高龄圆寂,基本建成这座宏大的造像群。</div><div> 宝顶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有峨眉,下有宝顶”之说。</div><div> 宝顶山石刻在艺术上有重大发展,表现在佛教诸神的面部特征是中国人,而且佛、道、儒三教和谐共存,互相融合。</div><div> 宝顶山的石刻始凿于南宋年间,佛像分布在四周2.5公里内的山岩,主要集中在宝顶山的大佛湾。</div><div> 800多年的造像至今完好无缺,实属少见。</div><div> 宝顶山的石刻,在风格上和北山很不相同。</div><div> 宝顶山的刻像,大都是用一组一组的雕像,来连续表达一个又一个不同内容的佛经故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div><div> 大佛湾石刻由19组佛经故事组成,各种雕像达1万5千多躯,以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等最为著名。</div> <p>  在宝顶山大佛湾景区检票口外面左侧20米处,有一已倾斜,似乎摇摇欲坠的木楼,名叫万岁楼。历经五百多年风雨,仍巍然矗立。</p><p>  据《大足县志》记载:“其上原有‘当朝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牌位,故名万岁楼”。</p><p> 牌位今已不存。</p> 在宝顶山大佛湾右后侧有个川东古刹圣寿寺,始建于南宋,原寺已废,现存寺院为明、清建筑。<div>  圣寿寺在明、清时香火鼎盛。</div><div> 圣寿寺依山建造,庙宇巍峨,雕梁满目。</div> 圣寿寺门前有一圣迹池(俗称放生池),池内刻有释迦足迹一双,长四尺五寸,一说“大足”之名由此而来。 圣迹池 圣迹池 在宝顶山大佛湾景区检票口附近还有一个宝顶老街。 在宝顶老街附近有一个小佛湾。<div>  小佛湾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内院,大佛湾为广大世俗众生进行说教的外道场。</div><div> 释迦牟尼成道之处为道场。后借指供佛祭祀或宣扬佛法、修炼道行的场所。</div> 大佛湾位于圣寿寺左下方,是一个幽深的马蹄形山湾,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div>  宝顶山摩崖造像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情景广泛,几乎应有尽有,颇似一座宋代民间风俗画廊。它从各个侧面浓缩地反映了晚唐至宋时期的中国社会生活,使源于印度的石窟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此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div><div> 下图是宝顶山大佛湾景区检票口。</div> 进入大佛湾景区大门后,沿途有不少名家的题刻。<div>  下图是题刻“香焚宝顶”。</div> 在一堵石壁上,上面是同治年间大足知县王德嘉题写的圆润饱满的“宝顶”二字,下面是“福”、“寿”二字。 “福”,宣统年间涵若题刻。 “寿”,宣统年间龙必飞题刻。 儒、佛、道的哲学体系和思想观念各不相同。<div>  在中国历史上,三教进行了长期激烈的争斗。</div><div> 他们在争斗中逐步融合,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体。</div><div> 孔子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被尊为至圣先师,他所主张的忠孝伦理至今被中国人视为正统文化。</div><div> 佛教讲的是“吃得今生苦,修得来世佛”,佛祖释迦摩尼。</div><div> 道教为老子李耳所创,讲究“清静无为、大道无痕”,后来,李耳被道教信徒奉为太上老君。</div><div> 在刻有“宝顶”二字的石壁上,旁边有两窟雕像,左边一窟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div><div> 玉皇大帝是道教神话传说中天地的主宰。</div><div> 右边一窟左为伏虎山君,他是佛教中排名第十八的罗汉。右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李耳。</div><div> 两边的楹联是“道祖乘牛登岸上,山君伏虎镇桥头”。</div> 下图正中是“正觉像”,是赵智凤的老师五祖柳本尊的成佛像。<div>  在正觉像之右,有一通碑,名为《重修宝顶山圣寿寺碑记》。</div><div> 碑上追叙了大佛湾石刻的来历,简介了赵智凤的生平事迹。</div> 大佛湾石刻共19组,依次为:<div>  1.圆觉洞;</div><div> 2.牧牛图;</div><div> 3.护法神像;</div><div> 4.六道轮回图;</div><div> 5.广大宝楼阁;</div><div> 6.华严三圣;</div><div> 7.千手观音;</div><div> 8.释迦涅槃圣迹图;</div><div> 9.九龙浴太子;</div><div> 10.孔雀明王经变相;</div><div> 11.毗卢道场;</div><div> 12.父母恩重经变相;</div><div> 13.雷音图;</div><div> 14.六耗图;</div><div> 15.观无量寿佛经变相;</div><div> 16.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div><div> 17.地狱变相;</div><div> 18.柳本尊行化图;</div><div> 19.十大明王。 -</div><div><br></div><div> 1.圆觉洞。</div><div> 宝顶圆觉洞,以整块石头开凿。</div><div> 圆觉洞是大佛湾内最大的洞窟造像。</div><div> 洞口外侧伏卧着一尊雄狮。</div><div> 在佛教中,它起着使人正心不起邪念的作用,同时也象征佛说法如狮子吼,能威震四方,让众生豁然开朗。</div><div> 雄狮的背部出现了一条具有运动感的起伏线,使人看上去这狮子具有跃跃欲试的动感,这是在艺术造型上的成功。</div><div> 圆觉洞实行限量参观。<br></div> 圆是圆满、觉是觉悟,指修行者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界。<div>  洞口上方开一天窗采光,巧妙的解决了采光的问题。</div> 2.牧牛图。<div>  牧牛图可谓是宝顶山石刻中最具禅意的长卷式组雕,既有文人情怀,又有世俗欢乐,加诸佛家理想。</div><div> 牧人代表修行者,牛代表修行者的心,驯牛的过程即是修行者调服心意,悟禅入门的过程。</div><div> 下图为第一组“未牧”与第二组“初调”。</div><div> 下图左边是第一组“未牧”。</div><div> 佛家认为,人的心在未经过调服之前,就跟未经过驯服的牛一样,桀骜不羁,很容易随外界的干扰而波动,就像没有涵养的人遇到一点小事也会暴跳如雷,无法自控一样。</div><div> 第一头牛受到外界刺激之后冲出栅栏,正昂头犟项拼命朝山间狂奔,后面的牧人双手紧拽缰绳,正使劲地把它往回拉。</div><div> 下图右边是第二组“初调”。</div><div> 在牧人的强制和鞭策下,牛虽然并未显得驯服,但头已经开始勉强转过来了。</div><div> 这比喻在佛门清规戒律的约束下,放任顽化的心性开始得以收敛。</div> 第五组“驯服”与第六组“无碍”。<div>  两个年青的牧人,手握缰绳并坐在一起,正亲密地攀肩说着悄悄话。</div><div> 左边的牧人说得滔滔不绝,舌头都顶出来了。</div><div> 右边的牧人听得喜笑颜开,眼睛笑成豌豆角,嘴也笑得合不拢了。</div><div> 左边的牛也悄悄地凑过来,竖着耳朵,瞪大眼睛,正在偷听哥俩儿的秘密。</div><div> 右边的牛安静地跪在一旁饮水。</div><div> 在这里,牧人和牛的关系已显得轻松、和谐。</div><div> 牧人虽然还手握缰绳,但已经不用太去在意自己的牛了。</div><div> 这说明对心性的驯化已达到无拘无碍的程度,清规戒律的约束也正在趋于淡化。</div> 第十组“双忘”。<br>  牛不吃不喝温顺而卧。<br>  牧人怡然自得,敞胸露怀地在一棵大树下畅然酣睡。<br>  树上一只调皮的小猴倒悬而下去扯他的衣襟,他也全然不知。<br>  小猴在此代表外界的干扰和红尘的诱惑,这一切对牧人不再起作用,说明修行到此他已是心体澄静。<br>  到了这种境界,即使出入红尘凡世也无所谓,因为他的心性已经纯化透明、清净自由,外界的一切已无法干扰他了。 第十一组“禅定”。<div>  牛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修行者结趺而坐。</div><div> 比喻执着贪恋的心欲已全然消失,修行者的心性已化作清风,与大自然的林间翠竹,山岩清泉溶为了一体。</div> 3.护法神像。<div>  在佛教中,护法神就是保护佛国、护卫道场尊严的神。</div><div> 中国佛教寺院在入口处要塑护法神,以显示道场森严和邪恶不入。</div><div> 一般的寺庙都是四大天王、八大金刚以及韦驮天。</div><div> 宝顶山大佛湾别致地采用了释迦牟尼化身亲自率领八大菩萨位列两旁,也称天龙八部。</div> 下图左2是中间佛。 4.六道轮回图。<div>  龛中刻有一个直径为2.7米的圆形巨轮,名“六趣轮” 。</div><div> 六趣轮可分为四层。</div><div> 内层中心刻结跏跌坐的卷发修行者,从修行者胸部(圆心),发出六道毫光,直射轮外,将巨轮分为六份。</div><div> 按照佛教的说法,此轮是载人于三界六道中生死运转的车轮。</div><div> 在佛教看来,一切众生都处于因果轮回之中。</div><div> 生生死死,世世浮沉。</div><div> 做善事者随“善业”而上升,做恶事者随“恶业”而下沉。</div><div> 彼生此灭,如此反复,无有终了。</div><div> 佛教的一切理论都建立在“众生皆苦,苦海无边”这块基石上。</div><div> “六道轮回图”是佛教人生观的物化表述,具体展现众生痛苦的原因和“名状”。</div><div> 然而,佛教又认为,坠入轮回之中的众生并非无法解脱。</div><div> 轮外右上方刻有颂偈,意思是说,人们若要解脱人生的痛苦,首先要从去掉贪爱着手,只要息灭“三毒”,就能斩断烦恼,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得正果而成佛。</div> 5.广大宝楼阁。<div>  有一宝山,山中有宝髻、金髻、金刚髻三人居住。 </div><div> 由于笃信佛法,常效释迦牟尼普提树下悟道成佛,死后在埋骨的地方生出三根竹子。</div><div> 十月后,竹内各生一童子,于竹下结跏趺坐,成等正觉,三根竹子变成三所广大宝楼阁。</div><div> 造像上横排并坐衣装简朴的三人,便是宝髻、金髻、金刚髻。</div><div> 广大宝楼阁是一个能降诸魔,让刀山变宝山,能使兵杖变莲花的金刚不坏之地。</div> 6.“华严三圣像。<div>  在下图中,中为毗卢遮那佛,左为普贤菩萨,右为文殊菩萨。</div><div> 三者合称“释迦三尊”,又称“华严三圣”。</div> 文殊菩萨手捧高约二米的七级宝塔,手臂悬空支出一米多,塔和手的重量近千斤,八百年不坠,系巧妙利用袈裟支撑,将重力逐级传递至膝部、莲花座、地面的缘故。 华严三圣后壁凿圆形小佛龛81个,连同塔上小佛,整龛共刻造像119尊。 下图是文殊右侧之舍利塔。<div>  相传释迦牟尼遗体火化之后,出现一些珠状物,称为“舍利子”。</div><div> 后来德行较高的僧人死后,烧剩的骨头也称舍利。</div><div> 把这些烧剩的骨头或遗物埋在地下,在上面建起的塔就叫“舍利塔”。</div><div> 大佛湾内这座石刻实心舍利塔共三层,每层阁楼正中刻有佛像结跏趺坐,底层上部有“舍利宝塔”四字。</div><div> 宝塔飞檐翘角,琉璃筒瓦,外观为典型中国木质楼阁的建筑形式。</div> 7.千手观音。<div>  这座川派建筑里面,珍藏着密宗两大本尊之一的千手观音。</div> 下图为屋脊上的雕刻。 千手观音表示智慧普照、法力无边。<div>  这是一个非常壮观的雕像,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代表作品。是中国观音手最多的石刻造像。</div><div> 它的1007只手,一手一态,千手千姿,无一雷同。</div><div> 每只手都雕得纤美细柔,手里拿着斧头、宝剑、绳索等法器。</div><div> 千手观音造像高7.7米、宽12.5米,开凿于距现代800多年的南宋年间。</div> 8.释迦涅盘圣迹图。<div>  下图是释迦涅盘圣迹图,俗称卧佛,造像为半身像,长达31米,是大足石刻中最宏伟的一尊造像,在大佛湾内占据了最显赫的位置。</div><div> 释迦牟尼慧眼微闭,似睡非睡,体形丰圆壮硕,线条浑厚柔和,安祥地横卧于大佛湾,展示出涅槃那种不生不死的崇高境界。</div><div> 涅槃是佛教徒修行追求的最高境界,即达到肉身消失,不生不死的永恒状态,是修行者灵魂的永远升华。</div><div> 涅槃并非死亡,是一种对外界已无所需求的超脱生死的境界。</div><div> 涅槃前,众弟子由地下涌出,听释迦最后一次说法。</div><div> 在卧佛身前,躬身肃立着由地下“涌”出来的十四个释迦弟子,整个画面显得肃穆而宁静,不像其他涅槃造像那样具有恐慌气氛。</div> 9.九龙浴太子图。<div>  净饭王之妻摩耶夫人身怀有孕,出游兰毗尼园中,手攀树枝,太子悉达多从其右腋下降生。</div><div> 太子降生即能行走七步,步步生莲,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div><div> 时有九条神龙飞至太子头顶,口吐香水,为太子洗浴,诸天神俱来守护。</div><div> 本龛刻太子裸坐于浴盆中,顶上石雕九龙,正中巨龙口吐泉水淋浴太子。</div><div> 九龙之口,或含珠,或昂首,或张嘴,姿态各异。</div> 九龙浴太子图所在岩面原本有一自然山泉,终年飞泉直下,若不排走泉水,无疑会破坏岩面造像。<div>  聪明的古代雕刻大师们,巧妙的将九龙浴太子的佛传故事和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结合起来,在龛上部刻了九个龙头,正中巨龙张着的大嘴恰是山上泉水的出口处,涓涓清泉从龙嘴终年不息的喷出,沐浴着太子的全身。</div><div> 古代雕刻大师将人为雕塑与大自然美景相融合,浑然天成,其精湛艺术由此可见一斑。</div> 10.孔雀明王经变相。<div>  孔雀明王,一头四臂,为菩萨形,跨乘金色孔雀,故名孔雀明王。</div><div> 龛中的孔雀两翅张展,孔雀明王坐于孔雀背负之莲台上,面容慈祥。</div><div> 在佛教所有的明王中,他是唯一以慈悲相出现的,其他明王皆以愤怒相出现。</div> 孔雀明王能驱除诸般毒术,禳灾去祸。<div>  壁下刻有虎、狼、毒蛇等凶猛之兽,表示孔雀明王咒能驱赶他们,消灾免难。</div> 11.毗卢道场。<div>  毗卢道场为一平顶洞窟,窟门成长方形甬道,窟口外门楣上横刻“毗卢道场”四个大字,两侧刻有佛像。</div><div> 此窟为毗卢遮那佛为众弟子讲经说法的组雕。</div> 毗卢道场大门右侧下方是手持宝剑的金刚,身著铠甲,披巾绕身,纠纠英武,形象地再现了南宋武将们的风采。 12.父母恩重经变相。<div>  经变相就是指把经文的内容变成图像。</div><div>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观和儒家纲常伦理思想的核心。</div><div> 这龛《父母恩重经变相》,就是宣扬儒家孝道思想,歌颂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典范之作。</div><div> 它的出现,是中国哲学史上儒、佛、道三教经过长期斗争后相互融合的结果,说明佛教至此完全融入中国,由外来的宗教成为中国的一部分。</div><div> 父母恩重经变相是佛教中国化后的造像。</div><div> 父母恩重经变相上部刻贤劫七佛半身像,贤劫七佛指释迦佛及其出世前所出现之佛,他们都有名有姓,有出生的时间和地点,说明佛到人世间来都离不开父母。</div><div><br></div> 父母恩重经变相下部中央刻“投佛祈求嗣息”图。<br> 全龛造像的内容以中间一对夫妇“投佛祈求嗣息”拉开序幕。<br>  一对年轻夫妇,女的手捧香炉,男子虔诚地在炉上点香。他们在佛前焚香,祈求有后,希望得到孩子。<br>  按照我国的传统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认为没有孩子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所以他们在佛前祈求希望得到一个孝顺儿。<br> 父母恩重经变相下部左右有十组雕像,连环画式地刻出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儿女的过程,从怀孕、临产、哺乳到儿女长大成人,婚嫁、离别等,分别用十组雕像来表现,每一组表现一个主题,细致地刻画着父母的恩情。<br> 情节连贯,形象生动,感人肺腑。<br> 游人观看这里的石刻,仿佛在欣赏古代的连环图画。<br> 下图是怀胎守护恩。<br>  一位“转动亦难”的孕妇正坐着保胎,旁边有一侍女端着一碗保胎药在侍候她。<br>  母亲怀孕,身重如铁,为了保胎,还得吃保胎药,充分表现了母亲怀胎、护胎的精心。 下图是临产受苦恩。<br>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苦。<br> 孕妇被侍女掺扶着,以手抚肚,咬牙裂嘴作痛苦状。<br> 她身下半蹲着一位接生妇,正扎衣卷袖准备接生。<br>  旁边有一端公手执令牌,口中念念有词,为产妇驱邪,以保母子平安。<br>  我们至今还把生日称“母难之期”,可见母亲生孩子之不易。 下图是哺育不尽恩。<div>  一位丰腴健硕的母亲,正无私的袒露着双乳给孩子喂奶。 碑文刻有颂词:“不愁脂肉尽,唯恐小儿饥”,把母亲育儿的心情,以及母爱的博大深厚表现得淋漓尽致。</div> 下图是咽苦吐甘恩。<div>  母亲坐着,左手抱小孩置于大腿上,小孩右手拿着一个饼举至母亲胸前,作喂母状。</div><div> 饼上被咬出了一个缺口。</div><div> 这个缺口不是孩子咬的,而是母亲。</div><div> 那是母亲先尝尝这个饼是不是好吃,确认好吃了然后再拿给孩子吃,不好吃就留给自己。</div><div> 母亲吃的是粗茶淡饭,哺育孩子的却是甘甜的乳汁。</div><div> 母亲吃苦的,儿子吃甜的,表现出了母爱的无私。</div> 下图是生子忘忧恩。“<div>  初见婴儿面,双亲点头笑”。</div><div> 一对夫妇亲密相攀,正喜气洋洋地逗孩子玩耍。</div><div> 母亲面带笑容,左手抱着婴儿,与丈夫相对而立。</div><div> 丈夫左手把住妻子手臂,眉开眼笑。</div><div> 一般小夫妻结婚后都会产生一点矛盾,但一有了孩子,一切不如意之事皆抛于脑后,矛盾也无声无息地化解开了。</div><div> 孩子的到来使小家庭充满了无限的温馨与乐趣。</div> 下图是推干就湿恩。<div>  孩子晚上尿床了,母亲侧卧在一旁,双手把儿臀部置于床边,正要支起身来,小心翼翼地给孩子把尿,而儿子头枕母右臂,一会儿就仰卧酣睡了。</div><div> 母亲把孩子放在干处,自己睡在孩子尿湿的地方,表现出母亲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悉心的照料。</div> 下图是洗涤不尽恩。<div>  孩子的洗涤之事大多是落在母亲的肩上。</div><div> 小姑抱小孩在母亲肩上玩,姐姐拿着一朵花逗着弟弟,母亲在一旁坐着开心地洗着衣服。</div><div> 母亲虽每日辛苦搓洗,但只要看看孩子,听听他们稚气活泼的笑声,便觉得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了。</div> 下图是伪造恶业恩。<div>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为儿女杀猪宰羊热闹地办婚事。</div><div> 席桌后面坐着三人,中间为少年,两侧一为老年男子,另一为中年。</div><div> 桌左站一男一女,男执棒槌打,女挽袖帮忙,前面有一猪、一盆、一尖刀,表示办筵席杀牲。</div><div> 按佛教教义所说,杀生是造恶业。</div><div> 父母宁愿自己入地狱受苦,承担这份罪恶,也不愿让儿女沾杀生之罪名。</div> 下图是远行忆念恩。<div>  儿子背着褡袋,扛着伞,告别父母即将远行。</div><div> 父母扶杖送别,千叮咛万嘱咐,依依难舍,生动地再现了慈母那种“长亭更短亭”、“意恐迟迟归”的情怀,叫人看了禁不住热泪盈眶。</div><div> 下面的碑文写到:恐依门庭望,归来莫太迟。告诫儿女不要久久不回,免得妈妈依门盼望。</div><div> 这正是儒家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翻版。</div> 下图是究竟怜悯恩。<div>  “究竟”为极至、最高之意,“怜悯”就是“爱”的意思。</div><div> 佛教不提倡“爱”,因为爱什么就想得到什么,他们认为爱和贪没有区别。他们提倡对世间万物要同情和怜悯。</div><div> “究竟怜悯”的意思就是最高的爱。</div><div> 画面上,老父母横排并坐,儿子跪在他们面前,父亲正指着儿子,神情严肃地进行教育。</div><div> 这是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无私的爱。</div> 13.雷音图。<div>  雷音图借助道家的风、雷、电、雨、云诸神来表现自然神力。</div><div> 造像性格鲜明,想象丰富,使诸神如凌空而至。</div><div> 雷公兽首人身,手持巨槌,正旋转猛击七面连珠鼓; 电母表情威严,她直立于云端,正持镜闪电。</div> 风伯头戴幞头,飘衣扬袖,足跨弓步,正挟持着一个巨大风囊凌空布阵。 云叟身披云罩,作吐云布雾状;雨师为一慈祥老者,骑着一条飞龙,作随云施雨状。<div>  在雷音图的下还刻有一人,被熊熊火焰所围,面露恐怖痛苦之色。</div><div> 雷音图借助大自然的威力来推崇佛教的道德规范,强化孝道。惩罚忤逆不孝之子。</div> 14.缚心猿锁六耗图。<div>  此龛为佛教“心主宰一切”的图像。</div><div> 上部正中有一个卷发人,跌坐莲台上,怀抱宁静躺卧的猿猴。卷发人头顶上方横书缚心猿锁六耗六字。</div><div> 其左侧竖刻弥勒化佛四字,意指卷发人即为弥勒化身。</div> 弥勒胸部有两道毫光放出。靠天堂一边的毫光中出现“善、福、乐”三个字,靠地狱一边的毫光中出现“恶、祸、苦”三个字。<div>  意思是众生一切善恶行为由心支配,天堂和地狱仅一念之差,发善心就得福享乐升天堂,发恶心便招祸受苦下地狱。</div> 佛教把人身上的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合称为六根或六耗。<div>  这六根如果随意与外界接触,就会有色、声、香、味、 触、法这六尘来污染人的情识,迷住人的真性,让人产生各种欲念,导致各种行为。</div><div> 在卷发人所坐的莲台下,刻六条绳索,其终端各缚犬、鸦、蛇、狐、鱼、马六种动物。</div><div> 六种动物代表六耗。</div><div> 莲座下的六种动物都被绳子紧缚着,这表示六根不可放纵,必须“缚心猿、锁六耗”。</div><div>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会使心清静安宁。这是佛教“绝尘”修行的基本要求。</div> 15.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div>  它以饱满的构图,精巧的雕琢,琳琅满目的形象,为我们展现了当时人们理想中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盛况。</div><div> 在上层刻的是“西方三圣”主像以及极乐盛况。</div><div> 中间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专门接引众生往升西方极乐净土,亦称“接引佛”。</div><div> 左侧观音菩萨,观音是“大慈大悲”的象征,凡受苦众生,只要念其名号,皆能寻声前往拯救解脱。</div><div> 右侧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div> 16.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div>  佛教不提倡孝,认为父母与子女不过是须臾短暂寄住的关系,主张怨亲平等,认为僧尼应不事二亲,提出“沙门不应拜君亲论”,因而被儒道之人斥为“无君臣之义,无父子之情”,在中国这块历来受儒家学说熏陶的土地上,固然站不住脚。</div><div> 所以到唐以后,佛家就杜撰了一些佛的行孝故事来宣扬孝道了。</div><div> 这龛造像就表现了佛主释迦牟尼前世和今生行孝的故事。</div><div> 龛正中为释迦佛半身像,在其左右壁上,分上中下三层,图文并茂,共刻有12组释迦佛前世和今生因地修行、行孝、报恩的故事</div> 下图是吹笛女。 <div>  图片上方刻有婆罗门之女旃遮摩耶,俗称为吹笛女,属于六师外道中人。</div><div> 她黑发高簇,头微右侧,双目微闭,神情专注,纤手着笛,正撮口横吹,独自陶醉在悠扬的笛声之中,对眼前发生的事情置若罔闻。</div><div> 吹笛女手上弧行弯管的笛子叫弓笛,它比直管笛子的音色更为浑厚柔和。</div> 17.地狱变相。<div>  地狱变相反映的主要思想是灵魂不灭、轮回转世、善恶有报、惩恶劝善。</div><div> 地狱变相的造像分为四层,上部正中坐着地藏王,其顶上端坐十佛,左右并列坐十大冥王。</div><div> 十大冥王的左侧刻有一速报司,右侧刻有一现报司,从而构成阴曹地府的十二殿。</div><div> 下面两层是地狱里面的十八种残酷的刑罚,叫人看了不寒而栗。</div><div> 在封建社会中民众普遍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佛经教义难以理解。</div><div> 地狱变相的主建者赵智凤,用石刻图像的方式,把深奥的佛经教义形象化,的变得很容易为广大民众所理解、接受。</div> 中间端坐的是地藏王。<div> 地藏王手托摩尼宝珠,宝珠放出六道佛光,两道上天,两道入地,以示其智慧之心上至天堂,怜悯之心下及地狱,他在关注着地狱里的一切受苦众生。<div>  据佛经说,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表达了地藏王要度尽六道众生的坚定信念。</div></div> 第三层和第四层是阴森可怕的十八种地狱,它们分别是:1.刀山地狱;2.油锅地狱;3.寒冰地狱;4.剑树地狱;5.拔舌地狱;6.毒蛇地狱;7.剉碓(cuodui)地狱;8.锯解地狱;9.铁床地狱;10.黑暗地狱;11.镬(huo)汤地狱;11.镬(huo)汤地狱;12.矛戟地狱;13.铁轮地狱;14.粪秽地狱;15.饿鬼地狱;16.刀船地狱;17.铁围山阿鼻地狱;18.截膝地狱。 下图左上方的“业秤”,表示灵魂入地狱时要把生前所作的“业”钩在秤上称一称,看善业和恶业各做了多少。以示明镜高悬,量刑公平无私。<div>  右下方刻的是寒冰地狱,二男子赤身蹲于冰雪之中,冻得龇牙裂嘴、肌肉萎缩、浑身乱颤,其造型相当生动。</div><div> 正中是油锅地狱,一大油锅置于猛火之上,一马面卒正持叉搅拌,锅内尸骨累累。</div><div> 旁边有一人被鬼卒抓住头发正准备往锅里扔,那人吓得赶紧捂住双眼,以示惨不忍睹。</div><div> 右侧是刀山地狱。</div> 下图是刀船地狱。<div>  一船内刀剑密树,刀尖上戮有三人,痛苦万状,左上方刻有“自作自受,非天与人”八个字。</div> 在刀船地狱的上方,匠师雕刻了一位美丽、善良、淳朴的农家养鸡女。<div>  她发髻双挽,脸上弥漫着一种含苞欲放的微笑,正迎着晨光掀开鸡笼放鸡出来。</div><div> 首先出笼的两只鸡在争啄一根蚯蚓,其他的鸡都在争先恐后地往笼外钻……。</div><div> 整个画面洋溢着一种清新的乡土气息,充满了农家生活情趣。</div><div> 旁边的碑上刻有“一切众生养鸡者,入此地狱”。</div><div> 这龛石刻的背后还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div><div> 古时候,宝顶山有个养鸡姑娘名叫奚成凤,一家母女二人,住在宝顶山古佛寺庙门前不远处。</div><div> 有一天,奚成凤养的鸡闯进了古佛寺大殿,打翻了灯盏,整污了神龛,惹了祸。</div><div> 赵智凤大法师见状很生气,便说:“肇事之由,皆因养鸡开始。杀鸡、食蛋都是伤生之大罪,养鸡者有罪孽,死后要下地狱的!”并坚持要把奚成凤“养鸡伤生”的“罪孽”刻进“地狱变”。</div><div> 工匠领班刘思九不忍,就把养鸡女刻得很美、很善良。</div> 下图是黑暗地狱。<div>  一鬼卒提一人,正执锤击其双眼。</div> 下图左侧是矛戟地狱,一人单腿跪地,双手反缚于柱上,一马面卒正手持戟破穿其肚。<div>  右下方是铁轮地狱,铁轮下面有一人在辗槽内被铁轮所辗,正作哀号状。</div> 在下图中,一铁柱上置二铁轮,轮中夹一被捆之人,鬼卒正用匙舀铜汁灌入其口。 下图是截膝地狱。<div>  佛教认为,饮酒、劝酒、卖酒均有“罪”,均入截膝地狱。</div><div> 石刻通过“夫不识妻、父不识子、姐不识妹、兄不识弟”四组造像告诫众生:酒本无性,但酒后乱性,故当戒之。让人们在清醒时看到自己醉酒时的丑态,然后引以为戒。</div> 17.柳本尊行化图。<div>  柳本尊行化图主要反映柳本尊传教行化的内容。</div><div> 唐末五代正值战乱,天下瘟疫盛行,民不聊生,饥馑交迫。在这种的情况下,人们趋向祈求鬼神庇佑。</div><div> 柳本尊便乘机用密法和民间巫术结合起来,符咒化水为人驱鬼治病,并以自残苦行的方式来弘化密教,表现出一种“为普渡众生而忍受各种苦难,舍己为人,以拯救苦难中的黎民百姓为为己任”的精神。</div><div> 柳本尊以自残肢体、用秘咒为人治病等方式,弘扬密教,得到前蜀王王建的赞赏,被赐以“唐瑜伽部主持王”。</div> 柳本尊行化图全图展示的是,柳本尊为如来临世,化度众生而后成佛的过程。<div>  在柳本尊主像的两侧,排列着他的信徒,有文武官员,也有庶民百姓。</div><div> 柳本尊为四川乐山人,是唐末五代时在四川弘传瑜珈密教的一代祖师。</div><div> 柳本尊真名柳居直,因为“数至神异,人不敢称其名”,故号柳本尊。</div><div> 本尊就是佛教的祖师。</div> 19.十大明王。 <div>  十大明王造像刻于柳本尊行化道场的下方,这是全国石窟中唯一的十大明王像。</div><div> 所谓“明王”,是指佛、菩萨受大日如来教令,降伏诸恶魔时变现转化出的威猛忿怒形像。</div><div> 明王均作半身像,神情动态各异,极富有个性。</div><div> 明王们或一首四臂,或三头六臂,皆怒目攒拳,筋肉努张,威烈雄壮,充分显示出男性那种无穷无尽的潜在力。</div><div> 这里是全国现存有唯一的十大明王石刻。</div><div> 参观到此结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