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南北自驾记游(二)皖南川藏线

胡松鹤

<p>游毕弘愿寺,已是下午3:30,我们即刻上车,向青龙湾景区驰去。</p> <p>敬亭山到青龙湾,途经322省道、S81宣城绕城、S05宣桐高速、滨江大道、宁国大道、青龙东路、345省道,全程78公里。</p> <p>车驶上S05宣桐高速,天愈发阴沉。</p> <p>穿越S05宣桐高速上的落果树隧道。</p> <p>驶过青龙东路,到达皖南川藏线的东入口,S345省道的起点。</p> <p>皖南川藏线,又称“江南天路,皖南318”,东起宁国市的青龙乡,西至泾县的蔡村镇。因沿途经过皖东南最大水库和最大的原始森林,峭壁、平湖、森林、湿地、红杉、修竹。更有九曲十八弯的桃岭公路,绝壁深壑,山势险竣,上下盘转,蜿蜒绵亘。已日渐成为驾友们的网红打卡地。</p> <p>S345省道,道路逼仄,仅容两车对驶,好在青龙乡这一段,柏油马路平坦易行。</p> <p>我们穿行于群山中,天色渐暗,雨势渐大,益发聚精会神,小心驾驶。</p> <p>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p><p> 《望岳》唐·杜甫</p> 青龙湾 <p>S345一路伴随着青龙江,右边靠山,左边临江。山崖壁立,湖水清澈,山青水秀,蜿蜒曲折。</p><p>青龙湖码头,位于公路的左下方浅滩边。游客可在此登船游湖或上筏漂流。</p> <p>5点15分,我们到达今晚住宿的“乡味居客栈”。</p> <p>乡味居位于青龙乡龙阁村,背枕巍巍青山,前傍黝黝公路,地理位置甚佳。</p> <p>到达客栈,安置好行李,预订好晚餐,趁天色尚早,驾车向14公里外的惠云禅寺驰去。</p> <p>沿着S345省道向西驶出约9公里,过桥向南拐入无名道路,继续行驶5公里。</p> <p>惠云禅寺,位于青龙湾水库的秀云岛山巅上,掩隐于翠竹青松间。</p> <p>细雨绵绵,沿盘山公路开到山顶停车场,停车场门口的石牌坊和刻有“禅”字的巨石。</p> <p>惠云禅寺,始建于唐太和年间,宋代高僧宗杲禅师十三岁时在此寺出家。</p><p>2002年惠云禅寺移建于此。</p><p><br></p> <p>虽已过6点,寺门仍大开,迎接我们这些不速之客。</p><p>中间山门门额正中悬横匾,上题“惠云禅寺”,三扇山门上分别题“持戒”、“布施”、“忍辱”。</p> <p>山门背面题“禅定”、“智慧”、“精进”。</p><p>不解的是,山门正面题字是从右向左,而山门背面题字是从左向右。</p> <p>天王殿</p><p>中间高悬“天王殿”横匾,殿门两侧柱联:囊张兜率贮乾坤内院補居一佛地;山现须弥悬日月上方长绕四天王。</p> <p>大雄宝殿</p><p>重檐歇山顶,二层楼阁,面阔五间。檐下雕梁画栋,装饰富丽。</p> <p>站在秀云山顶俯瞰青龙湖。</p><p>烟锁雾绕重重山,波平浪静悠悠水。</p> <p>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p><p>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p><p> 《望天门山》唐·李白</p> <p>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p><p>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p><p> 《望洞庭》 唐·刘禹锡</p> <p>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p><p> 《江南春》唐·杜牧</p> <p> 山川秀丽竹叶青,人生最喜烟霞景。</p> <p> 苍松迎山客,林鸟啼晚风。</p> <p>下山时,天已全黑,沿来时路回客栈。临行前,打电话告知客栈老板准备晚饭。回到客栈,老板端上热腾腾的饭菜,三菜一汤:红烧鸭块、青莱炒石耳、丝瓜炒毛豆、蕃茄蛋汤。赶了一天的路,一路游览,人疲马乏,遇上可口的饭莱,不多时就碗碟朝天。抓紧休息,养精蓄锐,准备次日更艰难的行程。</p> 八面佛景点 <p>9月17日,中雨。</p> <p>晨起,雨中漫步。忽见公路对面,山峰时隐时现,烟雨笼翠,云雾飘渺,宛如一副天然的水墨丹青。美哉,大自然。伙伴们赶紧一起到对面拍摄美景。</p> <p>原来这里是S345上的一个景点一一八面佛景点。</p> <p>港口湾</p> <p>村口一棵八百来年的古银杏,老树发新枝,暮年焕青春。</p> <p>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p><p> 《过古人庄》唐·孟浩然</p><p><br></p> <p>八角水塘,这里地势低洼,承接了周围山上的来水,此景点叫做八面佛。</p> <p>如塘内水满,则可通过水渠流入港口湾水库。</p><p>港口湾水库,也称青龙湖,是以防洪、发电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电站装机两台,总装机容量为60MW。</p><p><br></p> <p>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p> 《题西林壁》宋·苏轼</p> 十里画廊储家滩 <p>回客栈用毕早餐,9点整,继续“皖南川藏线”之旅。全程经储家滩、方塘乡、板桥村、桃岭,至水墨汀溪,约96公里。</p><p><br></p> <p>沿S345行驶1公里,左转进入Z028,再行约1.1公里,到达储家滩。</p> <p>储家滩位居青龙湾下游,被誉为“十里画廊”,是个摄影创作基地。</p> <p>储家滩依山傍水,如诗如画,晨雾飘渺,如痴如梦。</p> <p>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p><p>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p><p>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p> <p>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p><p> 《山居秋瞑》唐·王维</p> <p>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p><p>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p><p> 《山中》唐·王维</p> <p>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p><p>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p><p>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p> 落羽杉湿地 <p>从储家滩,驾车折回S345,继续行驶约30公里,来到落羽杉湿地。</p> <p>落羽杉湿地,位于青龙湾水库的腹地方塘乡。</p> <p>两千多亩落羽杉整齐密集地生长于水中,与广阔碧绿的湖水交相辉映,真是美不胜收。</p> <p>落羽杉,又名落羽松,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5至50米。树干圆满通直,树冠多为圆锥形,树形美观。</p><p>(图片来自网络)</p> <p>入秋后渐次变红,浅红、深红、金红……</p><p>(图片来自网络)</p> <p>各种颜色相互交织,倒映于清澈明净的水面,恍若仙境。</p><p>(图片来自网络)</p> <p>落羽杉最精彩的时间很短。去早了,一片葱绿或红绿相间;去晚了,则红叶纷纷掉落。现在未到深秋,树叶还未变色。但是,虽未见到红杉变红,可望着远处的山峦起伏,宽广的水面浩浩淼淼,近处的杉树笔立挺拔,脑海中也能映现出蓝天青山、碧水红杉的大美场景,令人陶醉。</p> <p> 劲叶森利剑,孤茎挺端标。</p><p> 才高四五尺,势若干青霄。</p><p> 《栽杉》唐·白居易</p> <p>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p><p> 唐·李白</p> 方塘乡板桥村 <p>离开落羽杉景点,继续沿S345省道前行,约15分钟后,驶入方塘乡境内。</p> <p>路边小溪,流水潺潺。一桥如虹,横跨两岸。溪旁岸上,一座长亭,遮风挡雨,避阳防晒。</p> <p>老年村民们在长亭中打着纸牌,悠闲怡情,安享晚年。</p> <p>公路愈益狭窄,隔离黄线也消失了,路面恰恰够两辆车会车。</p> <p>从方塘乡至板桥村的路段,沿途景观开始发生变化。这里地处黄山与天目山两大山系的结合部,因而表现为喀斯特地貌特征。</p> <p>板桥村,位于旌德、泾县、宁国、宣城四县市的交界处。群峰林立,最高峰海拔1153米。</p><p>板桥村面积45平方公里,境内有皖东南最大的原始森林一一板桥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共有林地5万余亩,森林覆盖率95%。</p> <p>公路转过一个急弯,至板桥村的石壁山,石壁山壁立千仞,如巨屏横亘,危岩嵯峨,似巨石悬垂。</p> <p>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p><p> 《蜀道难》唐·李白</p> <p>板桥森林生态保护区是原始森林次生林,内有国家级一、二类保护动、植物三十多种。</p> <p>大雨中,一只大公猴蹲于路边乞食。</p> <p> 群峰露峥嵘,深谷如斧工。</p> <p>驶入板桥村,已是中午,选路边能停车的许家农庄用午餐。</p> <p>饭罢,参观许家山庄的客房,图为在四楼阳台上拍的照片。</p><p>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p><p> ……</p><p>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p><p> 宋·苏轼</p> 桃岭天路 <p>告別许家山庄,离开板桥村,前面就是桃岭。桃岭公路位于泾县汀溪乡,是皖南川藏线最精华之路段了。</p><p> </p><p> 峭壁参差十二峰,冷烟寒树重重。</p><p> 唐·牛希济</p> <p>路经“皖南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p><p>板桥为革命老区,红军、新四军曾在此建立革命政权。</p> <p>驶上“彩虹之路”后,雨越下越大,路越来越险。这里可谓是“皖南川藏线”最惊险的路段,好比怒江的72道拐。天路九曲十八弯,忽左忽右,急弯一个连一个,惊魂万分,险趣横生。</p> <p>转过一个小山头,已到最精彩的六道弯景点。</p> <p>六道弯观景台是最佳观赏桃岭天路的地点。</p> <p>烟雨笼罩群山,高压输电线钢架依细可见,公路延伸于前方,骤然拐了180°,大坡度向山下而去。</p> <p>虽是雨天,仍能清晰地看到天路在此山坡拐了六道弯。桃岭天路经过几座大山,海拔均在800米以上,上下盘转。上坡十多公里,又下坡十多公里。</p> <p>六道弯</p><p>(图片来自网络)</p> <p>这条路建于上世纪70年代,时任泾县县委书记王乐平带领桃岭人民靠一双手、一对肩,凭“愚公移山”的精神,历时四年多建成,结束了世世代代与世隔绝的状态。</p> <p>崇山峻岭风雨骤,奇峰怪石露狰狞。</p><p>悬崖峭壁随车行,一路行来一路惊。</p> <p>四道弯</p> <p>三道弯</p> <p>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p><p>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p><p> 《庐山瀑布》唐·徐凝</p> <p>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p><p> 《千丈岩瀑布》宋·王安石</p> <p>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p><p> 唐·张九龄</p> <p>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p><p> 《哨遍·为米折腰》宋·苏轼</p> <p>桃岭天路航拍图。</p><p>(图片来自网络)</p> 水墨汀溪 <p>下了桃岭天路到达苏红乡,离开S345,转入S208省道,驶了约17公里,转入020乡道,沿着崎岖乡路,到达水墨汀溪景区北门。</p> <p>水墨汀溪景区位于汀溪乡东南,包含大南坑景区、马家岭景区、桃岭景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景区内群山逶迤,地形呈峡谷分布。</p> <p>本想进去一游,不料由于连续大雨,山洪暴发,路遭淹没,景区封门,无奈只得向下一站一一查济古村进发。</p> <p>发送两张“水墨汀溪”的网络照片。</p> <p>从水墨汀溪景区至查济古村87公里,约需2小时15分。经020乡道、S208省道、S345省道、S322省道、064县道,到达目的地。</p> <p>下午5点半,到达查济古村。</p> <p>找了一家网上评分№5的同茂客栈住下,搬行李,停好车,在客栈点了晚餐,吃毕休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