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非“三姓家奴”

独立寒秋

<p>俺叫“擀面皮”,姓“岐山”,曾用名“御京粉”或“御粉”,原籍岐山县凤鸣镇八亩沟。</p><p>近期,不断有人对俺进行人身攻击。不,面身攻击!说甚么俺贪图功名,竟不惜出卖祖姓,改投门庭,卖身求荣。不姓“岐山”,改姓“宝鸡”了!更甚的是,有人痛骂俺为“三姓家奴”。</p><p>奶奶的,混了一辈子,俺倒成反复无常的吕奉先了!</p> <p>列位看官!其实俺也挺委屈的。俺本身的血统说出来能将你们吓个半死,根本无需用“宝鸡”这招牌来装点门面。你们只需打问一下俺的乳名,那“御京粉”三个字,也该是止骂剂了!“御”和“京”两字,只要不太傻,你就该明白,格老子是皇城根儿,来自皇帝老儿左右。你们硬将“宝鸡”的破招牌往俺身上挂,说实在的,老子才不稀罕呢——宝鸡宝鸡,真将俺当成家禽场逃生出的了?!</p> <p>俺也算“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了!20世纪之前,你大爷俺也算得上响当当好汉一条。在皇宫中,伺候皇帝老儿和他们的大老婆小老婆上千年了。他们一直喊俺“御京粉”,有时急了干脆叫“御粉”。大爷俺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没经过?还稀罕你“宝鸡”这破招牌?大爷俺当年在皇宫中威风八面,那可比螃蟹还横。那些个达官贵人,王侯将相,佳丽三千,两天不见俺就有点失魂落魄!你说说,这混的算风生水起吧!</p> <p>俺之所以流落民间,失去高贵的血统,全拜那天杀的八国联军所赐。大家都知道,1900年京畿地区闹起了义和团,俺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义和团不知怎么搞的,整天与洋大人过不去。慈禧老佛爷估计当时发高烧了,竟莫名其妙地下令向全世界宣战。这老太太的举动惹得洋大人很是生气,便组织了甚么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要教训一下这不知天高地厚的贼婆娘。慈禧老太太这才醒过神——洋大人是不能得罪的,得罪洋大人的后果是严重的。老太太满头有发,遇事却没法了!只好跑路。老太太带着光绪皇帝一路颠簸西逃,没命地逃到西安,才招回了魂——洋大人原来只是来要钱的,不是来要命的!既然不要命了,一切好说,那就慢慢谈吧——“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嘛!</p> <p>在这段失魂落魄的日子里,一直负责为俺量体裁衣的人叫王同江,是皇宫中的厨师。那老王啊,便是陕西省岐山县八亩沟人。老王随皇驾逃到西安后,一看距家乡八亩沟不远,便向组织上打报告请假,估计以年休假的名义回八亩沟了。获批回乡后,组织纪律性有待提高的老王,无视知识产权保护,也不征求俺的意见,就发扬白求恩精神,将制作俺的12道工序无私地传给了八亩沟的乡里。</p><p>从此,八亩沟成了声名远扬的“御粉之乡”。</p><p>从此,俺便将户口从北京市迁到了岐山的公安派出所。</p><p><br></p> <p>流落八亩沟后,虽说稍稍有点委屈,俺总算豁达大度。那八亩沟虽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乡下小山沟,但也算得上钟灵毓秀。据记载,西周初年,八位叱咤风云的大学士曾埋葬于此,故名曰“八墓沟”。后来,村里人嫌“墓”字不雅,取其谐音叫“八亩沟”了。俺思量再三,虽然丢了北京市户口,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好赖还有西周初年的八大学士陪伴,俺以后也足以含笑九泉了!</p> <p>人怕出名猪怕壮。在安家八亩沟的岁月里,俺也偶有不舒畅的时候。随着八亩沟“御京粉”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周边四邻八乡取经的络绎不绝,这“御粉”逐渐传遍了岐山的大街小巷。在传经送宝的过程中,俺的名字也渐渐发生变化。八亩沟之外的人,取到真经后,根据俺的外型、特质,竟然另给俺取了个名字,形象地叫俺“擀面皮”。八亩沟人虽然曾抗争了几年,无奈乱拳打死老师傅。架不住外人人多势众,也只好勉为其难叫“擀面皮”。“擀面皮”在岐山遍地开花,大家就又叫“岐山擀面皮”。这名字改得十分勉强,俺强龙难压地头蛇,只好老脸一抹,认了!反正说到底,咱总算是给岐山的父老乡亲撑体面的,“岐山擀面皮”听起来也有提拔之意,也还算没辱没俺!</p> <p>令俺大惑不解的是,“岐山擀面皮”的名号俺已顶了大半个多世纪了,近期又有人打破了俺平静的生活。风传组织上慧眼识英才,决定要提拔重用俺,要调动俺的工作,还让俺改名“宝鸡面皮”后到市上工作。据说,组织上认为俺虽然“廉颇老矣”,也不能“饭否”,好呆还有点宣传利用价值。提拔俺就够了,却要俺改名“宝鸡面皮”,这让俺受尽了周围人的冷嘲热讽。大家痛骂俺最集中的话就是“三姓家奴”了,说俺先是“御粉”,后又成了“岐山擀面皮”,现在又华丽转身成“宝鸡擀面皮”了!都这么大年纪了,没羞没臊的,投靠新主子了!</p> <p>大家骂得不能说没有道理!我三次换名想赖也赖不掉,可谁又知其中的苦楚。俺听闻提拔之风后,曾再三向上级组织陈述,这提拔之事,就饶了俺吧!俺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提拔到市上也叫不上快。俺定居岐山一百多年了,故土难舍,周围全是熟人朋友一大堆,遇事也好照应。这么大年纪跑到市上图个啥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这话,闹着玩罢了。要前途没个前途,水土也不一定适应。还不如,将这机会让给其它年轻人,不!年轻食品。现在俺就别挪窝了,莫不如让俺继续扎根本土,为岐山的县域经济做点实事。再说了,“岐山擀面皮”百年老店,若提拔到市上,水土不服就误了大事!“岐山擀面皮”早已名满海内外,若再改个与“鸡”扯上关系的名字,江湖上没人理睬,俺这一世英雄岂不是全毁在那只“鸡”上?俺这么大年纪,儿孙满堂,再改个名字让后辈们笑话俺?也是输不起的年纪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俺身在岐山,就与这“山”结缘吧!就别再扯出只“鸡”了。颐养天年的时候,还瞎折腾个啥,更不想将这把老骨头扔在市上,就不去市上玩耍了。</p> <p>“我将真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俺多次向组织倾诉苦衷,组织上却一直不肯松口,说提拔俺改姓“宝鸡”有利于宣传擀面皮。俺思想上从未想通。俺千年底蕴,百年老店,全都与“岐山”有关。现在这只“鸡”猛然间跳出,要俺与她发生关系,真是头疼!百年老店,一世英名,怕要晚节难保了!</p> <p>难道,改个姓,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小样,换身马甲就成真神了?那沙县小吃,俺从未听说被改名、被提拔为“福建小吃”。那兰州拉面,也未改名和提拔为“甘肃拉面”。保定驴肉火烧,也未被整成“河北驴肉火烧”。至于重庆火锅,也从未有提拔为“西南火锅”的半点迹象。组织上虽然将它们边缘化了,但它们却生意兴隆,好得一塌糊涂。</p> <p>改名换姓就一定能扛起百年老店的厚重底蕴?桥梁工程专业曾为亚洲第一的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在合校潮中换了个马甲,摇身一变成了长安大学。结果,录取分严重下滑,不少人以为中国又添了所野鸡大学。大名鼎鼎的四川大学,当年与华西医科大学合并,顺便换了身新外衣叫“四川联合大学”。结果同长安大学如出一辙,最后狼狈地褪掉新衣,换上了旧衣裳才恢复了元气。内涵深厚的汝南,被组织上整成了驻马店,这就糟糕透了!城市的格局立马缩成了一个店,还只能驻马!雅致动听的兰陵,竟被糟塌成了枣庄,也不知那儿是有几棵枣树的小村庄?至于石家庄,不提也罢。反正,省会变成小村庄了,还遍地石头!不知“真定”地下有知,会不会气得砸烂棺材盖讨说法?</p> <p>有时候想想,能被组织上青睐有加,也算是祖坟头上冒青烟了!岐山的被整成了宝鸡的,“山”沟里的“鸡”一定会成为金凤凰的。估计水涨船高,岐山的一切都会进步的。岐山的名小吃被提拔起了宝鸡名小吃,岐山品牌提拔成了宝鸡品牌……当然,岐山的官员也提拔成了宝鸡官员……如此甚好,大家没费半份力,全进步了!</p> <p>只是,俺也担心出现尴尬的局面。俺老人家以百岁高龄落户宝鸡,二次创业,人生地不熟,生活也不习惯等等都不考虑,单是那能否保住百年老店的牌子,就够俺老人家喝一壶了!外地人想吃那擀面皮,在大街上一看那招牌——“宝鸡擀面皮”,无非是两种反应:懂行的人看了,噢!赝品,绝对的赝品!绝对是来蹭“岐山擀面皮”热度的;不懂行的一看,呀!原来是一家鸡食店!岐山的官员们也一定要找俺算账:奶奶的,你将俺们全整成了宝鸡官员,却空有名份,被兄弟县区的同僚们狠狠奚落了一通,说俺们全是假冒伪劣……</p><p>天可怜见!俺老人家还有活路吗?</p> <p>大爷俺真的不是惺惺作态,实在是憋屈透了!最近整夜整夜失眠。那愁啊,多得真可谓“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都一百多岁了,还被组织上提拔到宝鸡工作,又被年青一代骂为“三姓家奴”。难啊!俺真的是年纪大了不想挪窝,也不想到宝鸡去图虚名了!组织上若要提携后辈,大可考虑兄弟县区的。比如,将凤翔豆花泡馍提拔为“宝鸡豆花泡馍”;将麟游血条面提拔为“宝鸡血条面”。将扶风鹿糕馍整成“宝鸡鹿糕馍”。估计这些年轻人,不,这些年轻食品们会美得屁颠屁颠的。</p> <p>至于俺老人家,年岁大了,思想也就跟不上趟。一心只想着颐养天年,保住现有荣誉,不想让这百年老店砸在俺手里。</p><p>想想俺这一生,奋斗过,拼搏过,失意过,也辉煌过。现在,是收山的时候了!“岐山擀面皮”现在已进入了全盛时代,一年好赖也有6000万张以上的产量,给岐山的GDP也能贡献几个亿了!激流勇退,是俺最好的归宿。若再折腾到市上,搞不好砸了“岐山擀面皮”的金字招牌,俺岂不是岐山的千古罪人?那时,欲哭无泪,岐山没有GD只有P了!</p> <p>拜托了,诸君!</p><p>饶了俺吧!让俺无牵无挂回归岐山吧!“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p><p>俺是真心不想被提拔成“宝鸡擀面皮”的!</p><p>郑重声明…——俺非“三姓家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