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我心飞扬

<p>  北京来了又去,似乎没有过多的吸引力了!这个国庆节,如果不是因为孩子学习出现状况,我们也不会特意出行。或许因为小洋洋要写作业,也就不能随意逛了。这种感觉还是蛮惬意的,不用赶行程,不用忙乎,也不用呆在家,既是出行又是休养,见到老大,陪着老二,很知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p><p> 国庆遇中秋,在首都过,蛮好,一家人会和时也是晚上10多了,数语过后就睡觉,千里之外带的月饼也被搁置在脑袋后面了!</p><p><br></p> <p>10月2日早晨5:40,不经意间睡醒了,简单洗漱后,信步游走于前门到煤市街,没有意识的走向天安门方向,越来越近时,脚步已坚定的奔向广场升国旗方向。</p> <p>  过完安检口,已听到国歌声响起,原地行注目礼,内心不由得心潮澎湃,为之感动和振奋~我爱你❤️中国!</p> <p>  远看似乎观看升旗仪式人不是太拥挤,走近才发现依旧是人山人海中穿梭,回来问老公“天安门广场能容纳上百万人吗?”答曰:没有那么多。那为什么每次观看升旗仪式,我都觉得有上千万人呢?</p> <p>  作为国网员工,看到总部办公大楼还是有国网情结滴。</p> <p>  2号,一家人兜兜转转从前门改住到西郊宾馆,吃饭,看电影,逛街……某人深夜返校,终有一天,即使你千里之外奔赴在他身边,咫尺之间不能时刻相见相处是一种什么滋味呢,体会了,知道了……唯愿他好就行。</p><p> 3号,6点起床,步行清华大学外围,虽不能进校园,绕行在外围,感受同孩子在一个城市,一所学校的空气蓝天,也是一种满足的享受。</p><p> 南门也是第一次的记忆……</p> <p>  虽是清早,偶遇一个母亲,带两个7岁左右男童在这里张望,嘴里讲着激励的语言,手里的手机忙碌着拍照留影,天下父母都有一份美好的期许。</p><p> 忽然想起第一次带嘉伟去清华参观时,那是他9岁那年暑期的事了,多年以后他在校内学习,我在校外绕行(疫情阻隔了),看着这个母亲的殷殷期盼,我多想大声的告诉她:我儿子在里面呢。好多时候,真实的表达会被误读,好吧,我既是世人,就的从流入俗,对吧?</p><p> 当初的期盼,无意成真,如今,我的孩子,妈妈希望你越来越好!莫负时光,莫负韶华!</p> <p>  这小家伙是MiNi的原始版,演化到现在,怎么看还是原始版经典。付先生直奔北京卡森店,不经徘徊,直接选定胡椒白,适逢假期,海关通关手续、税务发票、保险等都在休假,直接开回去的计划改为拖到银川再接车了!</p> <p>  话说美食的治愈功能蛮强大,地道的北京味风卷云舒后,美好与希望继续着。</p> <p>花了70元造次出来的臭美大辣椒</p> <p>  10月4日,欢乐谷一日游,小朋友尽选刺激项目玩,为娘的一个中年妇女什么过山车,冲浪,极限冲锋,激流勇进……我容易吗!</p><p> 晚饭,某人客串一下,算是对我们有个交代吧!谁让人家课业忙碌为重呢!一家人骑着电动(他爹和他妹),自行车(他妈),将他送到学校门口,分别时,他妹说:“哥哥加油,我也加油”。目送他的背影驶入校园,不知道他离去的心情,只愿“功夫不负有心人”。</p> <p>  海洋馆里最触动心灵的生物</p> <p>  10月5日,海洋馆,动物园未留影,溜溜达达从早上8点出门到晚上7点多南锣鼓巷、什刹海、烟袋胡同,2.8万部……</p><p> 小洋洋每个角落都怕被遗漏,熊猫馆、大象馆、两栖动物馆、火烈鸟、犀牛河马、猴山,熊山……逛吃逛吃,爆肚、冰淇淋、糖葫芦、杂酱面、糯米糕、奶茶……</p><p> 怎么感觉有种复仇似的进行式啊……</p> <p>  什刹海这个时期,这个角度盖了。</p> <p>  吸引我的不只是歌声,更多的是岁月的印记</p> <p>  10月6日,晚上7点多回到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