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徽州印象

五洲留痕

<p> 撰文 五洲留痕</p><p> 摄影 五洲留痕</p><p> 自上世纪70年代到安徽插队、学习、工作,在这个“第二故乡”经历20多年,后来回到上海工作至退休,再到2020年,前后50年了,皖南的徽州,已经去过N次了,历久弥新,这是一个去不厌的地方。</p><p> 不平静的庚子年,又想去徽州了。在当地忙碌工作的老友也力促想法成真。</p><p> 9月20号,我们夫妇俩与老友曹大师夫妇结伴前往“世界最安全的地区(徽州)”。</p><p> 此行还到了泾县、旌德和绩溪的一些景点,虽然在今天的行政区域划分中它们已不属黄山市(原徽州地区)管辖,但还是公认的古徽州地域。</p> <p> 徽州 天人合一的如画外貌,</p><p> 徽州 深厚凝重的文化内涵。</p><p> 身在徽州就绕不开古村落,用旅游的眼光而言,徽州的3000多座古村落无疑是其魂所在。</p><p> 商业与文化的相辅相成,曾经使得徽州在各个领域独步天下,独领风骚,也奠定了如今我们所能见到的徽州古村落的格局。</p> <p>  车出上海城往西,走沪渝高速经湖州、广德,在誓节枢纽接溧宁高速往南,再经宁国、绩溪,最后走205县道到达第一个住宿点~东黄山城堡酒店。全程约430公里,车程近5个小时。</p><p> 东黄山度假酒店雅致而现代,在程总的安排下入住银杏楼,豪套过于奢侈,豪标设施足够享用。5年前在酒店的玉兰楼住过,印象很深。</p><p> 该酒店现属光明集团管辖,是一个仿加拿大木结构建筑群,被誉为“安徽的上海,黄山的欧洲”。</p> <p> 城堡酒店所在地即原上海黄山茶林场。酒店周围古树群簇拥,季节性鲜花盛开,四季皆宜住、赏。</p><p> 此时正是桂花绽放,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花香,热情的服务员还不忘在客房中插上新摘的桂花枝。</p><p> 还想推荐食在酒店。坡上的莴苣餐厅因故闭门,大门旁路边的茶花餐厅有美食:土鸡炖菌菇、臭鳜鱼、水晶肉、酱猪脸、笋干焖肉、刀板香、臭豆腐……,徽菜飘香,养胃养生。人均/餐约80元。</p> <p> 城堡酒店的后山是夏家湖,周围森林环绕,正是栗子丰收季,俯身可拾。</p> <p> 城堡酒店的半山腰有个平台,是观景佳地。俯瞰城堡酒店和205县道两侧的乡村田园风光,秋收了。</p><p> 白墙黛瓦,徽风神韵。</p><p> 酒店外围的小路连通箬岭古道,可通往歙县许村和旌德白地。当地朋友介绍,徒步半天可到达许村的,一路风光很好,如果要想少走一程,可以从许村开车到茅舍(接应点)。</p> <p> 东黄山旅游度假区(上海市黄山茶林场)坐落于环境优美宁静的黄山风景区东大门。度假区内自然、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围绕海派文化、知青文化和茶文化,打造休闲度假生态区。</p><p> 205县道两侧的原茶林场场部,依然是如此安静,只是几十年前的建筑物又增添了一分陈旧色彩,如果没有频繁奔驰的重载卡车,数百米长的昔日“知青街”往往空无一人。</p><p> 二周前,几位老同学在此逛街,当地老人开口就询问:“你们是老知青吗”?我们在茶花餐厅用餐,有上海同龄人过来询问:“你们是几连的”?似乎如老李同学所言,寂静的东黄山度假区是老人和老知青的天下了。</p> <p> 原茶林场场部机关大门。</p><p> 早已人去楼空。</p><p> 据我表哥说:当年,我的大舅因工作之系,每年乘坐局里的吉普车从上海到茶林场数次之多。</p><p> 农场、知青、劳作……这一切,记忆永存。</p> <p> 从场部大门往北,沿途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属静安区卫健委管理)、派出所等。再过去数百米,公路的西侧就是西潭古村了。</p><p> 上图是西潭的航拍照片。具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典型的徽州民居特点。</p> <p> 西潭村中存有多幢徽派古民居和庙亭。</p><p> 上图是红庙(明代建筑)和500年树龄的红豆杉。</p><p> 还有汪家大祠堂等可游览。有兴趣者可以找找穿村而过的徽青古道。</p> <p> 西潭,仅剩不多的老人和妇女了,同国内绝大多数未加开发的古村古镇的现状相似。</p><p> 绵绵细雨中,村民们只能是自寻乐趣了。</p> <p> 在西潭村口遥望,远处的黄山诸峰云卷云舒!</p> <p> 第二天,阴、时有小雨。</p><p> 从城堡酒店到泾县查济。</p><p> 古有诗云:十里查村九国烟,三溪汇流万户间。</p><p> 古村始建于隋初,兴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废毁于晚清及近代,至今已有1380余年的历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景观村落。</p> <p> 查姓居民其始祖是唐朝时兼任宣州、池州两州刺史的查文熙,往返两地必经查济,其甚为喜爱这块深山合围、溪流奔涌、土地肥沃之地,卸任之后在此定居,查济逐渐由一个荒僻小村演变成远近闻名的大村落。明清两朝,查济村出了七品以上官宦士子129人。</p><p> 曾有四大书院设在古镇四方。</p> <p> 查济~一个被岁月浸润的古村。</p><p> 它位于安徽宣城泾县的查济村,是黄山脚下最后的古村。沿溪而建,小桥、流水、人家。若不是被几个画家偶然发现,可能至今仍保持着桃花源里隐逸的安闲。</p> <p> 陈丹青有诗云:“青山横西郭,泉水绕查村”。</p> <p> 村门、宝塔、牌坊、庙宇、社坛、祠堂、古桥、民居、古井…如同露天博物馆,每时每刻无声地向人们讲述查济的故事。</p> <p> “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环绕万户间。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p><p> 游客的脚步:沿着许溪河逆流而上,所有景点都可以尽收眼底。</p> <p> 这里曾经有108座庙宇,108座祠堂,108座桥梁,历经几百年岁月的风雨摧残,如今大半残破,却依然是当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元明清三代古民居群。</p><p> 几乎所有的明清建筑都雕梁画栋,翘角飞檐,其中德公厅屋、诵清堂、爱日堂等宅院更是高大宏伟、结构精致。</p> <p> 穿梭在溪水两旁鳞次栉比的民居群,黛色的屋瓦、灰白的马头墙,凝重而稳固,查济在变古屋依然。房檐、柴门、青瓦、浮雕,盛开的野花,飘袅的炊烟,自由自在。</p> <p> 查济设有游客中心和停车场,在进村道路的右侧叉路旁,距左侧村道约500多米,游客需在中心购买入村门票后乘景区电瓶车抵村口。</p><p> 我们不明就里,到达售票处才知道年满65周岁者免票,而且非旅游旺季,允许我们的车开到村口停车场,真好。</p><p> 村口广场上有赖少奇手书的“安徽美术家村”的巨大石碑,以及新建的查济美术家画廊。经过不开张的小摊位区(游客太少之故)就是许溪河了,沿许溪河逆流而上,一直到2里外的村口桥,查济的所有值得参观的景点都在河道两侧。</p> <p> 雨中查济,特有韵味。</p><p> 时间宽裕,游人很少,真是惬意。</p><p> 推荐近村口“财神桥”旁,机动车道与许溪河相交处的“悦客居土菜馆”,栗子鸡块太好吃了。</p> <p> 在查济享用美味农家午餐后,驱车前往太平湖风景区。</p><p> 沿途驶过了广阳村,看到了陵阳的路牌,又想起几十年前,数次乘坐在老式大客车中或小车中,在太平湖渡口摆渡,经过路况不及今日乡道的省级公路干道,穿过广阳、陵阳的往事。</p><p> 那个年头,每次经太平湖摆渡回铜陵,总会买上几条十分+十分新鲜的湖鱼,回家后现食加爆腌(那时还没有冰箱啊)。</p> <p> 贴上这张照片也是回忆,数年前的一次自驾游宿在太平湖,我们与老钱夫妇就住在高楼的高层,是房东出租房,看湖景的地方。</p><p> 天色不佳,湖光山色无精打采,游船也停摆了。我们驱车返回城堡酒店,再选美味徽菜用晚餐了。</p> <p> 第三天,阴有雨。</p><p> 今天的计划是上午游江村,下午访名人故里~上庄。</p><p> 江村 风水宝地</p><p> 位于旌德县城西南15公里的白地镇江村。村落就是景区,以徽文化研究、明清徽派建筑、江氏宗谱和民俗风情为主。风景区占地面积9.2平方公里。江村自隋末唐初建村至今已1300多年,明清时常住人口曾达8万之众,人称“小杭州”。</p><p> 现今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p><p> 村口广场竖立着江上青烈士的全身塑像。</p><p> 我们还是享受免票待遇。</p> <p> 村口为聚秀湖(明代1465~1488挖掘成湖),湖边立有文昌宝塔和世科牌坊,湖的两侧有狮、象两山护卫,形成山环水绕、聚风敛气的风水格局。</p> <p> 走进古村可见父子进士坊,两座石坊相距约百步,进士坊所在处为老街,全长350米左右,沿街是前店后坊式商铺,明清风貌的马头墙、蝴蝶瓦。老街分三段,呈南北走向,走到尽头街口正对江氏宗祠。老街的西侧为孝子祠。</p> <p> 江氏宗祠,坐西北朝东南,面阔七间,拥有四进两厢两明塘三天井,总建筑面积1236平方米,其中第一进在民国时期被烧毁,由祠前广场、泮池、门厅、天井、享堂、廊庑、寝楼组成,该祠集砖木石雕工艺,技艺精湛,是典型的徽派古祠堂之一。</p> <p> 村里古祠有8座,尚存完好无缺的古祠3座:“江氏宗祠”、“溥公祠”和“明孝子文昌公祠”,还有几处典型的民居如“黯然别墅”等。还有进修堂、笃修堂、汉白玉牌坊等。</p> <p> 独特的风水、昌盛的文风,“高官代代有,人才辈辈出”。</p> <p> 江村孝行、青史留名、古来昭传。江氏宗谱历经千载,全套22本,被史学家称为中国三大宗谱之一(另二家为曲阜孔氏、爱新觉罗氏族)。名人有民国北京市长、代总理江朝宗,民国安徽省长江亢虎,胡适夫人江冬季,江泽民的父亲江上青等。2001年时任主席江亲临。</p> <p> 自然景观:金鳌飞瀑、双溪夜月、江村云海、箬岭晴雪。</p> <p> 村落一角是江泽涵故居,清代,前后两进,上下堂间、厢房、边屋共计14间。江泽涵1902年出生在此,并度过童年,为数学泰斗。</p><p> 附近是江冬秀故居。</p> <p> 雨中离开江村,导航前往上庄。</p><p> 绩溪县上庄镇上庄村。距县城38公里。全村总面积174平方千米,辖有4个自然村,15个村民组,农业人口2300人。山多地少,林业资源丰富。一脚踏四县:西接太平,北交旌德,南临歙县,自身绩溪。</p><p> 就在近余川村的路边选了一家饭店午餐,特色就是仅有一份的小溪石板鱼,每条长约6~8厘米,鱼鳞闪亮,烹饪后十分鲜美。</p><p> 车就停在饭店对面“胡开文墨厂”的院子里,照片就是厂房了。</p> <p> 原称上川,清乾隆后改称上庄,别名八都。襟山带水,是群山环抱的一块大盆地。村北是1000余米高的竹竿尖山峰,清碧的常溪水流向村南,穿过杨林桥婉蜒东去,汇入新安江。“其山清以旷,其水环以幽”,系上庄的神韵所在,村内苍深曲折,石板道婉娫,古民居错落有致,白墙黛瓦在苍松翠竹的映衬下引人入胜。</p><p> 在此居住数百至上千年的居民中以胡、汪、程、柯、王等五姓居多,名人辈出:清光绪兵部主事胡宝锋,台湾知州胡铁花,大学者胡适,当代著名的诗人汪静之,胡开文墨店,汪裕泰茶号,程裕新茶号……</p> <p> 走进古村,村口就是古水口,溪水湍流,沿河畔前行即可寻到胡适故居了。</p> <p> 上庄的胡适故居为清光绪3年~6年(1877~1880)所建,是胡适先生的父亲胡铁花所建的两进一楼通转式结构居所。</p><p> 前庭有天井、厢房,上为“通转楼”,楼下是堂屋。后进为内庭,厅堂数间。建筑上精雕细琢,房屋内陈列胡适家书,社会名流题赠的字画以及当年物景等。</p> <p> 沙孟海亲题的“胡适故居”牌匾。</p><p> 胡适先生出生在这里,娶妻在这里,为母奔丧在这里,上庄故里,是对他有着深远影响的地方。</p><p> “百年唯斯人,来自古村落”。这,就是文化与教育之魅力所在。历史上,古徽州出了多少名人啊。</p><p> 一位近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是一位有重大历史贡献的人物。</p> <p> 国民政府所赠的大匾,上书“持节宣威”四字。</p> <p> 胡适先生手迹。</p> <p> “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太熟悉了。乡土之情浓郁,风格跃然纸上。</p><p> 总体而言,这里简陋、简朴。</p> <p> 这是胡开文故居。</p><p> 在河边的小墨店里,曹老师选购了一块高档超细徽墨,用于其微雕作品。</p><p> 数十年前我就知道,我的铜陵老同事和老友吴•胡夫妇的祖居就在这里,游上庄的当晚我方从老友处得知,河畔的山坡上就是吴的长眠之地(他因病已故),而他家的新居就在河边。故友已去,悼念之。</p> <p> 上庄 石家村航拍照片。</p><p> 石家村背倚旺山,面朝桃花溪,坐南向北!据说因为石氏起源于甘肃武威,如此奇特布局是为了不忘北方的故乡。</p><p> 村落以旗盘式布局,因为石家是因战功起家的,布局模拟行军大营的格局。</p><p> 又有一说为:其先祖当年与赵匡胤结为棋友,后人就以房屋、街道、溪流为棋格,建成这座纵横有序、方正整齐的棋盘式村庄,故又称“棋盘村”。</p> <p> 石家村就在上庄村落群的县道旁边,很容易到达。</p><p> 在古村中东走西逛,外来的游客仅仅只有我们四人,偶尔才遇见了几位头发花白的村民。太安静了。</p><p> 一个颇具特点的古村。</p> <p> 村中有帅印塘,系石氏祖先石守信的帅印扩筑而成,故名印墩,印墩上有两株柏树象征印柄,对面是叙伦堂遗址。</p> <p> 第四天 多云。</p><p> 今晨退房,与城堡酒店说再见了。往南去歙县,宿黄山市高新区,会见老朋友。</p><p> 先到许村。</p><p> 上为航拍许村全景。</p><p> 许村,系歙县许村镇下辖村,中国传统村落。位于歙县西北21公里处,相距热门景区呈坎仅不足10里路程。</p> <p> 许村核心景区俯视:西溪奔流,在不远处与东溪合成富资水(即升、昉二溪合并成富溪水)折向西南,中央是高阳桥(东西走向),桥东是大观亭和双寿承恩坊,桥西不远是东西走向的许村主道。主道北侧空地是农商银行门口小广场,可以看到我们的白色座驾就停在小广场西边。图右侧西溪岸边就是午餐的餐馆~西溪云庄。照片右侧尽头仅见一角的河桥桥逸是大巴停车场及团队主入口。</p><p> 许村,源于东汉,古称富资里。</p><p> 许村四周环山,为山间小盆地,北依箬岭、金屏两山,南迎天马、蒲山,东文峰,西武山,承“风水”理论,整个村落布局保留着“临水而建、双龙戏珠、倒水葫芦”的基本风水态势。</p> <p> 我们在许村领导及地导的引导下,下车后直接走进高阳桥,进入许村最精彩的部分。</p><p> 高阳廊桥,位于许村西溪之上,初建于元代,开始是双孔石墩木桥,明代弘治年间改为石拱桥,1557年重建,改号高阳桥,1718年(清康熙57年)再修。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桥上有廊,廊内有7间,两侧有坐凳,中间和南侧有佛座。</p><p> 廊桥设窗且形状不一。高举相机拍下窗外美景就是许村美景之一。见下图。</p> <p> 高阳桥的开窗很有讲究,用以调和廊内气压,窗形喻意“兄弟同心同德、一心一意”之义。</p><p> 廊桥墙面和天花板上彩绘游龙飞凤。</p><p> 桥廊为宋式官帽造型,稳稳地戴在平顶之上。</p> <p> 大观亭。</p><p> 在高阳桥之左,一座三滴水亭榭建筑,嘉靖十六年(1537年)建,清康熙二十二年(1633年)重修。亦已成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p><p> 底层为八边边形,每边长3.5米,占地64.6平方米。西临升溪,东近昉溪,两溪交汇于亭南,人称“二龙戏珠”。亭为砖木结构,三层楼,下二层高11.75米,第三层为虚阁,为四边形。</p><p> 翼角飞翘,风铃叮当。</p> <p> 五马坊。</p><p> 位于大观亭北侧,因古代太守或知府的雅号叫“五马”。</p><p> 此坊为四柱三间五楼,宽8.2米,高9.7米,由砂岩雕刻而成。牌坊上的“哺鸡兽”是明代早期建筑的重要标志。国家重点文保单位。</p> <p> 双寿承恩坊。</p><p> 建于1570年,四柱三间五楼,底座和四柱选用本地花岗岩,撗梁石雕部分用的是红岩。整座牌坊雕刻有“松鹤延年”等12组图案。</p><p> 被纪念的许世积乐善好施,其时夫妇两人皆80岁,于是朝廷旌表他俩“人瑞之侣”,赐建此坊。</p><p>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p> <p> 大邦伯祠。</p><p> 别称“品祠”,俗称“官厅”,因古代称州牧、刺史、太守为“邦伯”、“邦宪”等。</p><p> 建于1539年,耗时7年,为东支二十世祖汀州太守许伯升所建。2006军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内存历代历朝匾额多块及其它文物。</p><p> 为三进五开间,总深约60米,总面积862平方米,砖砌门楼,四柱五檐。</p><p> 曾经是方志敏烈士之红十军团部驻地。</p> <p> 许家泽故居,一门五博士之家。</p><p> 在许村,这座宅院并不稀奇,令人尊重的是一门出了五位博士!令人惊讶的是当你站在院落中,将指南针对准北零度时所显示的地理座标(见下图)!很神奇啊。</p><p> 部分已改建为民宿。如在这里住下,不知能否沾点学术之气?</p><p> 历史上,许村就是“徽州第一进士村”。</p><p> 教育,树人、立德、传承、强国。</p> <p> 许村现有保存较好的明、清、民国及现代传统建筑近百幢。</p><p> 其古建筑群在歙县排第一。</p> <p> 走走逛逛就将近午餐时间了。就在这家临河的“西溪云庄”,许村镇的建中书记在百忙中陪同我们进餐,再次致谢。</p><p> 炖鸡汤、油豆腐烧肉、笋干烩肉、红烧豆腐、炒青菜、蒸饺、徽州炒饭……大饱口福了。那个鸡汤就是小时候的味道,老时光的味道!还有那盆徽州炒饭,是此行程中最最好吃的一次。</p><p> 前往黄山市高新区(近高铁黄山北站),梅林大道旁的泽梅轩精品酒店就是我们此行的第二个住宿点。</p><p> 加上一句:泽梅轩酒店的总台工作人员接待我们时带着口罩,指导我们扫描展示了个人的行程码。这是在徽州游走的一周中,唯一的一次看到有人带口罩。</p><p> 徽州,拒病毒于门外。</p> <p> 在酒店稍事休息后,在刘先生的陪伴下前往西溪南村游览。</p><p> 西溪南村,又名丰溪、丰南,位于黄山市徽州区西南,距岩寺5公里,始建于后唐。</p><p> 在这张航拍图中看,溪水(丰乐河)在村口分成两条小溪而后又汇聚成一条,在分开的溪水中有一个小岛,岛上草青树茂。</p><p> 村民引丰乐河水入村,兼顾灌溉和饮用,留下了五座古堨(即堰的意思),下图是其一。</p><p> 老刘介绍,今年徽州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这里一片汪洋,成了泽国。</p><p> 丰乐河、枫杨林、湿地构成了现实版的世外桃源。</p> <p> 西溪南村,曾收藏过清朝大内一半精品!曾经是中国收藏界的圣地。</p><p> 它们的主人便是西溪南余清斋主人吴延、吴国逊兄弟俩,唐伯虎、祝枝山、陈继信、董其昌等大家都是他们的常客。</p> <p> 西溪南村背倚凤形山,面临丰乐水,千峰万壑,溪泉众多,良田美池,茂林修竹,曾拥有著名的“丰溪八景”、“溪南十园”。</p><p> 史上,西溪南村经济发达,文风昌盛。</p><p> 太平天国时期,西溪南惨遭屠村,村中建筑被焚毁殆尽。除了老屋阁、果园、绿绕亭外,再无完好古建筑。</p> <p> 西溪南,曾为“歙邑首富”。</p><p> 中国史上,潮商、晋商和徽商号称“三大商帮”。经商之人“以儒道经营”的商业道德理念和积累的巨大财富,被后人津津乐道。</p><p> 徽州多古道,也应是与徽商勤奋、商业发达相关。 </p> <p> 绿绕亭。</p><p> 始建于南宋,重建于明景泰年间,清代多次重修。</p><p> 历史上每次重修都会在梁架上留下墨书题记,如下图所示。</p><p> 可见美人靠,穿斗柱式,蝴蝶布瓦。</p><p> 上海世博会的安徽馆中,就有这座绿绕亭的同尺寸仿制品,可见此亭的历史地位。</p><p> 国家重点文物。</p> <p> 老屋阁。</p><p> 初建于宋,现为明代中叶建筑,徽派建筑的鼻祖。西溪南仅存的古迹之一。国家重点保护之文物。</p><p> 从建筑风格上看,它与经典的徽派建筑有所不同,还看不到马头墙的身影。</p><p> 原本是吴氏的私家宅院,有幸保存至今日。只是没有开放。据老刘介绍,宅内其他文物几无,重在建筑本身,专家最感兴趣。</p> <p> 西溪南距高铁黄山北站仅2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古村业已进入开发、推广过程,投资者也早已看中了这里的商机,宾馆、酒店、会所、民宿已初具业态。</p> <p> 当晚,鹏程兄在梅林大道“徽三说”餐馆设宴为我们接风。</p><p> 数十年的友谊愈陈愈浓。席间结识了鹏程兄的几位休宁高中同学,各路大神。</p><p> 美酒佳肴衬托,纵论人生快事,酒不醉人人自醉!</p> <p> 第五天 多云。</p><p> 执行计划,去石潭古村和阳产土楼。</p><p> 道路顺畅,一直驶到石潭村叉路口,导航似乎跟不上了,下车问路得知,左进古村右路上山。山上是什么?纯朴的村民对此问有点难以作答了。我们立马决定:先上山。</p><p> 经过石潭村停车场和治安所,过桥时遇见当地小车,驾车的小哥姓方,见我等外乡游客便热情邀请去他家看看风景,并互加微信。这2分钟引出新的故事。待我后表。</p><p> 山路狭窄崎岖,难在会车,所幸车辆很少。一直驶到下汰观景台。</p> <p> 下汰观景台,就是这般模样。</p><p> 观景台前却是风光无限!楼上那张照片就是在观景台拍摄的全景:蓝天白云,翠绿山峦,S形的碧绿溪流逶迤欢淌,徽式民居如珍珠般散落山水画中。</p><p> 观景台周围没有村落,下汰村在山脚下。</p> <p> 这就是下汰村。</p><p> 下汰村周边遍种油菜,花开时节,游客慕名而来,最佳观景处当然在山上了。只是人多车多时,上山实在困难。</p><p> 观景台旁的山路还通往家朋,又一个近年名气爆棚的村落。</p> <p> 将油菜花盛开的色版镶嵌到片中,想象一下那时的景色。春色斑斓,游人如织。</p> <p> 将下汰村一角拉近至眼前。</p> <p> 从包场的下汰观景台原路返回,车子就停在石潭桥头边。</p><p> 闲着的老人和摊主说,看油菜花的那段时间,你们的车跟本就开不上来,桥上街上到处人满为患。</p> <p> 安乐桥横跨华源河两岸,河水清澈。</p><p> 我特地寻到了曾经的4个古埠头(船码头)之一,哪里还有半点痕迹。想当初,商业发达,徽商从水路过石潭经新安江到杭州,这是是重要通道。</p> <p> 石潭为低山丘陵地貌,海拔122~200米。石潭村中民宅抱华源河而筑,依后山而居,从天然的河水为脉,交错的街巷为径,以小巧自布局的徽州建筑院落为肌,安居乐业。</p><p> 至今,村口存有古祠堂、古水口、古庙、古桥、古埠头等。</p> <p> 叙伦堂,建于明嘉靖年间,五楹三进,有房梁100多根,号称“百梁厅”。精湛木雕是稀世珍宝了。</p><p> 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p><p> 面临古街,高大的宗祠与狭窄的古街相存相容。</p><p> 宋建炎年间(1137年),石潭始祖吴启公长子吴唯迁居到石潭村。</p> <p> 春晖堂,又名“上门祠堂”,建于明代的1621年,后于1802年重建。</p><p> 叙伦堂与春晖堂相邻,是两座吴氏兄弟祠堂。</p> <p> 至善堂,已变身为村委会,大门闭着。</p><p> 古老的石潭村,老宅已遍体鳞伤,它还能支撑多久?</p><p> 老宅虽已破旧,生活气息不减。</p><p> 愿古村安好。</p> <p> 坡山村。相见恨晚。</p><p> 话题又扯回到这里,我们在石潭村外与路遇的方先生建立了联系,离开石潭时辰尚早,决定去坡山。事后证明这个决定是多么恰当!</p><p> 导航坡山村,途中经过霞坑再上山,进入坡山风景区门卡,过村委会后连上小方手机,直驶到他家门口的停车场。</p> <p> 百度介绍:坡山村,以壮阔的云海云雾,配以春天的油菜花、夏天的向日葵、秋天的贡菊花、冬天的雪景和油茶花,造就其大美风光遍全年,尤其是壮观的云海云雾景致夺人眼球,叫人谓为惊叹。</p><p> 坡山村海拔400多米,四面环山,谷底是昌源河,四季水分充足,形成独特的地理小气候,水蒸气极易聚集,产生四季各异的云雾奇观。“村在云雾中、云雾在村口”。</p> <p> 这是我要向朋友们推介的“水墨山川生态农庄”,一家宜居宜食宜观景宜拍大片的农家乐。</p><p> 新识的方先生是大厨,接受过正规培训。那天中午,我们需要午餐,方师傅立马下厨,半个小时后香味扑鼻的三菜一汤上桌:嫩笋红烧肉、农家豆腐、现摘小青菜、一品什锦锅,而且给了优惠价,比盒饭还便宜了。几分感动。</p> <p> 小方家的农家乐建筑,我走进坡山村在合适的角度用长焦拉的。</p><p> 楼房总高七层,平地以上四层,依山坡负三层(自住房)。蓝色大玻璃装修的是地上一层,为餐厅及公共娱乐场所,以上三层均为标房,共25间,令人称赞的是每个客房层都有巨大的风雨观光平台!面对开阔而大气的山谷和群山,机位的绝选之地。</p><p> 等待午餐时,热情豪爽的大管家方女士(方师傅之母)领我们参观了各房客房,间间明亮、整洁、无异味。</p><p> 价格?每人每天食宿150元。</p> <p> 坡山村一角。</p> <p> 坡山村近年来名声大噪,成为美好乡村之最。</p><p> 村里有多家农家乐,走过路过观察,每家均可开门观景,但我首推“水墨山川”。</p> <p> 与曹老师约定,择合适时节再访坡山入住坡山。</p> <p> 离开坡山,前往阳产土楼村。</p> <p> 阳产村,地处皖南山区的群山之中,是一个依山而筑的小山寨,地势高,交通不便,流年之中形成了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质朴壮观的土楼群。</p> <p> 土楼是阳产村最大的特色,一座座、一排排,密密麻麻。</p><p> 山民就地取材,采周边青石铺路架桥,取红壤木材筑巢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渴饮山泉饿食五谷。</p><p> 阳产土楼是徽派建筑的又一奇葩,是徽州山人智慧的结晶,是落后生产力与高度文明两者奇特的融合,是东方土生建筑文化艺术的殿堂。</p><p> 居民多姓郑,宋时由歙北迁移至此而居。</p> <p> 傍晚时分,耶稣光下,土楼大美。</p> <p> 阳产美景。</p><p> 一种乡土美感,如画的意境,雄浑之气势。</p><p> 全村有八处摄影点。</p><p> 据山村老汉介绍,这些年来,村里的年轻人都下山了,有些土楼出售给了外来投资者,有些开设了民宿,然而每晚住宿得成百上千元,这也太贵了。没有考证。我当时在思考,住在条件相当简陋的土楼中为了什么呢?是休闲还是创作?</p> <p> 阳产村里不少土楼门旁墙上钉着铭牌,上书屋主的姓名,但绝大多数已门上挂锁,人去楼空且趋破败了。保护土楼空宅面临挑战了</p> <p> 要走进阳产村,导航会将你引至山下的游客中心,在那里换乘景区的五菱之光面包车上山到村口停车场,每人车费30元(含上下),权当门票了。</p><p> 五菱车驾驶员说,因为上山路很窄且弯道多,曾允许外来私家车开上山,但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剐擦事故而堵塞交通。也确实如此,小五菱车会车时都必须择点避让。</p><p> 景区小车工作到下午5点,下午5点到晚8点仅有值班车,再迟就只能住山村土楼了。</p> <p> 离开阳产后返回泽梅轩酒店,入餐厅晚餐,精点徽菜,价廉物美。徽州人真有口福啊。</p> <p> 第六天 多云。</p><p> 方向是休宁木梨硔和祖源。</p><p> 木梨硔,一个高高在上的小山村,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全村52户,166人,以林、茶为业,有少许梯田种水稻和油菜,引山泉水入户,自给自足。</p><p> 对面的山当地人称为“前山”,山上建有观景台。揽古村全景只能踏上观景台,别无他处。 </p><p> 木梨硔云海已经传名,一年中几乎有一半天数可见云海,尤其是在雨后及雨后次日清晨。</p><p> </p> <p> 地属休宁县溪口镇。</p><p> 生态绝佳,地形独特。地处山脊,三面悬空。全村呈骆驼形。“黄山最美的高山村落”,海拔约千米。徽风古韵浓郁。</p><p> 木梨硔村庄较小,和詹家山、白石坑、花桥等几个自然村并成一个行政村。小汽车只能到詹家山,然后步行1.5公里上山,约800级台阶。</p><p> 停车场只是一块山腰间的较大平地而已,目测也就是能够停放20至30辆车吧(当地牌照具多),真不明白山上留宿的不少游客是搭乘什么交通工具到达詹家山的?</p><p> 这个小小的停车场兼具上下山货物和游客的集散功能。</p> <p> 在木梨硔拍云海的最佳时段是天色微亮的清晨,因此就必须住在山村中。</p><p> 好在木梨硔大概有一半的村民开办了农家乐,住上数百人已不成问题,食宿费用并不贵。要考虑到山上所需的米面肉奶、一张纸一寸棉等等生活物品都是靠本村或附近山民一斤一袋地挑上山的,包括扩建新居的原木房梁(山上禁止砍伐)。</p><p> 勿依赖网上的推荐,什么哪户农家乐最大最好等等,这里的农家乐规模都不大,食宿条件相当,都是开门见山可观光的。</p><p> 行动不便者可联系滑杆,行李多者可预约挑夫。</p> <p> 请点开放大,照片中间就是木梨硔观景台。每天凌晨天色未亮时,这里就已经挤满了摸黑走15分钟羊肠小道,来自山村民宿中的各路游客和摄影师们。</p><p> 面积约20平方米的观景台真的容纳不下太多的观光者,尤其是前排位置,我猜想得半夜占位。概因想要拍摄“玉带缠腰”、“云上山村”、“云中古村”等景观,必须身处观景平台。观景台的上下山坡无立足之地,两侧小道都被树林遮挡了。</p> <p> 我们从观景台下来,进入小山村,到处看看,与村民唠叨唠叨,与上海、安徽、南方北方的游客交谈交流。</p> <p> 经过这家“云莲客栈”门口,曹老师观察到其晾挂的火腿和咸肉很是“入眼”,于是入内就餐。</p><p> 喝茶(山泉水泡生态茶)小憩不久,客栈女主人烹调的四菜一汤上桌,食材取自门口的火腿、咸肉,储存的笋干、豆制品和鲜肉,新摘的香菇和青菜。美味源自食材!收银188元,太值(记住是在山上)。</p><p> 老板娘说,第一波晒秋已收场了,晒的是辣椒、板栗、黄豆、芋头等等,第二波上场的是罗卜等。因为木梨硔的民居门口,家家户户都有晒秋的平台。每年的晒秋也是山村的一大特色。</p><p> 木梨硔人祖祖辈辈引用山泉水至今,是真正的天然神水。</p> <p> 木梨硔到祖源,车程约20公里,都是山路,驾车小心。</p><p> 祖源村,位于休宁溪口镇西南,辖6个村民组,276户908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偎依在海拔685米的插角尖山腰。2019年12月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p><p> 始建于宋代。</p><p> 生态绝佳之山村,流泉飞瀑、粉墙黛瓦、徽风古韵。拥有水口、古桥、古民居、古树、思贤岭等历史文化景观。</p><p> 航拍祖源。</p> <p> 村口,翰林阁,周围是古水口、古树群、红豆杉、祖源堂。</p><p> 正值收稻时节,广场变身为晒场。</p><p>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个字出自这里,被毛大帅评为“九字国策定江山”。</p><p> 相传当年朱元璋大军久攻鄱阳不下,朱亲自来此寻访徽州谋士朱升寻求对策,朱献计九个字、摆“螃蟹阵”,后来朱元璋大胜,朱升后亦成为开国谋臣。</p><p> 祖源存有思贤岭、思贤亭,流传着礼贤下士之故事。</p> <p> 祖源村的这棵红豆杉是古村开建时所栽,已有1200多年,其胸围达近5米,高约27米,系徽州红豆杉之王。</p><p> 红豆、香樟、枸粟、枫香,原始生态保存完好。村民之祖先就立下血誓来保护山林。</p> <p> 秋收。</p><p> 在田里忙碌的大多是中年以上的妇女。</p><p> 祖源村周围有100多亩梯田,但已不再耕种,荒芜了。也许,劳动力不够了,留守古村的老人们食量有限,无需更多的粮食了。</p> <p> 山间马帮。很罕见了。</p> <p> 时光流转,徽州古村落的原味逐渐消逝,但即便如此,白墙、黑瓦、三雕、笔墨、纸砚这些典型的中式美学符号,仍是人们挥之不去的徽州记忆。</p><p> 徽州印象,流传全球。</p><p> 传承和保护,我们共同努力。</p> <p> 黄山高新区、首康医院附近的“陈家饭店”值得推介:老母鸡汤(招牌菜)名不虚传,尽尝美味。</p><p> 感谢鹏程兄设宴饯行,汤行长精心点菜,休宁的几位摄影家作陪。</p> <p> 此次9月下旬游徽州,正是旅游淡季,几大优势凸显:</p><p> 尝遍徽州美食,无论是在酒店还是农家小灶或是景点饭馆,不紧不慢,满足味蕾。</p><p> 住宿相当舒适,城堡酒店和泽梅轩酒店,硬件不错,软件亦佳。</p><p> 旅途十分顺畅,尤其是崎岖的山区小道,车多必堵。</p><p> 天气合适,间歇秋雨中,徽州古村落和山区味道更浓。</p><p> 游人稀少,时常有“包场”的感受,观景、拍照随心所欲,更无“预约”一说。</p><p> 又在徽州,体验更深一层。</p> <p> 从徽州回家后,在太太的督促下,临时起意写就这个美篇,仓促之中难免有错误,请读者见谅。</p><p> 谨以本篇致谢鹏程兄及多位新识朋友;致谢程总及城堡酒店员工;致谢建忠书记等徽州新交;还有行程中遇见的仅一面之交的热情好客的徽州民众等等。身在徽州的你们,诚邀天下友,推介古徽州。</p><p> 谢谢同行的曹老师夫妇,老友真情,大师镜头下的徽州美丽不凡。</p><p> 愿我们的皖沪两地的同学同事朋友们身体健康,快乐天天!</p><p> 写完本篇,正是2020国庆长假期间,祝愿国泰民安!</p><p> 五洲留痕 2020.10.0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