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电忆旧之“三仙洞”往事(一)

白袍客

<p>“三仙洞”不是洞,只是一间普通的单身宿舍。</p><p><br></p><p>“洞”中住的也不是神仙,而是三个带点“仙气”的男子。</p><p><br></p><p>在南平话的语境里,“仙气”并非有神仙气质,或如神仙一般超凡脱俗乃至法力无边,而是指代某类举止言谈有些异于常人的人。</p><p><br></p><p>比如,某天在公交上,看到有人在大声朗读剧本,下车碰到熟人就可以说:“出鬼掉,今天车上碰到一个仙人,如何如何……”</p><p><br></p><p>比如,酒喝高了,有人会胡言乱语,甚至作出不可描摹的事,第二天醒来,酒友就可以说:“你昨晚喝得仙仙的,如何如何……”</p><p><br></p><p>所以,说别人“仙”,大抵相当于说此人“癫趴”“奇葩”云云。</p><p><br></p><p>三仙洞,位于南平电机厂单身楼的某间房;洞中的三仙,分别是王大麻子、黄二麻子黄干部,以及赵三麻子,也就是我本人。</p><p><br></p><p>单就绰号来看,这三位麻子确实是有些仙仙的。不过,今天的主角不是三仙,而是三仙洞的左邻右舍们。</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小瘦子”</u></p> <p>第一个出场的,是个女子,真名不详,似乎也不是南电的员工,严格来说也不能列入芳邻行列。但因为是个女子,又加上印象较深,所以优先让她登场,如此而已。</p><p><br></p><p>三仙洞对门,有一间小房间,住着的是水轮机车间的青工小A,真名也不可考。平时,我们和他都是点头之交,毕竟,不在一个部门,更不是一路人。</p><p><br></p><p>某天,突然听到小A房内,飘出阵阵银铃般的笑声,很显然是个年轻女子。三仙对视一眼,略有所悟,王大麻子鼻中“哼”了一声,鄙夷地说:“孤男寡女,同处一室,能干什么好事?”</p><p><br></p><p>第二天一早,对门开了,一个瘦弱的女子打着呵欠出来了。那是真的瘦弱,个不高就罢了,浑身真没有几两肉,那两条细细的腿,莫说不如鹭鸶,估计也就跟蚊子腿差不多。所以,王大麻子一见到她,立刻脱口而出:“小瘦子!”</p><p><br></p><p>小瘦子显然吃了一惊,等定下神来,看到体型壮硕的王大麻子立在眼前,也是脱口而出:“大胖子!”</p><p><br></p><p>两人忍不住哈哈大笑。</p><p><br></p><p>这样一来二去,王大麻子和小瘦子就熟悉了。</p><p><br></p><p>小瘦子没有正经工作,所以她的唯一身份,便是青工小A的同居女友。日常所做的,便是睡觉、做饭和做那事。偶尔,小瘦子也会来我们三仙洞串门,跟王大麻子说些不痛不痒的话。</p><p><br></p><p>那年,台湾歌手黄舒骏写了一首很著名的歌《恋爱症候群》,把青年男女从热恋到厌恶的过程写得淋漓尽致。比如这段歌词—<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经过一段轰轰烈烈热恋时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不久就会开始渐渐痊愈</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两人开始互相厌倦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互相攻击对方缺点</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所有甜蜜都随风而去</span></p><p><br></p><p>的确如此,似乎只过了不长时间,对门隔三差五就会传来哭声,早晨起来,看到小瘦子脸上挂着的,除了疲惫、憔悴,还有隐约可见的泪痕……</p><p><br></p><p>不久,小瘦子消失了。去了哪里,没人知道。</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u>小甘</u></b></p> <p>小甘的宿舍在三仙洞左边,算是三仙洞正宗的“左邻”。</p><p><br></p><p>小甘人挺帅的,瘦高瘦高,虽然胡须浓密,但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越发显得英气逼人。</p><p><br></p><p>小甘是樟湖镇溪口村人,会讲樟湖话,所以我们就认了老乡。当然,平时交往也仅限于打打招呼。</p><p><br></p><p>我们宿舍在一座小山包上,厂区在山脚下,上下班需要经过一段长长的斜坡。每天上班,就是一道颇为壮观的风景——几百上千人骑着自行车,从坡顶上呼啸而下。技术好的,就完全骑行,甚至不带刹车;技术不好,或者举止稳重的,就单脚踏在踏板上溜下去,一路上铃声响成一片。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实在太“拉风”了有木有?</p><p><br></p><p>当年,一辆好的自行车,比如“凤凰牌”或者“永久牌”26寸自行车,售价大概在三四百元左右,这对月薪不足百元的我来说,自然是“奢侈品”了。更何况,就算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得到,除非你在五金交电商场有熟人。所以,尽管我十分艳羡骑车的拉风,但始终买不起自行车。</p><p><br></p><p>有一天,午饭时间,小甘饭也不吃,蹲在门口唉声叹气。我随口问了句,小甘,怎么不吃饭?小甘一脸晦气地说,最近过倒霉掉,赌钱一直输,裤子都输没了,还有钱吃饭?</p><p><br></p><p>我也只能同情地叹口气,转身进三仙洞。小甘突然冒出一句,哎,你要不要买自行车?我这辆车,永久牌的,还很新,150卖给你,要不要?我摇了摇头说,老乡,买不起啊!小甘急了,算了算了,你新来的大学生,确实没什么钱。看在老乡面上,就110卖给你!</p><p><br></p><p>就这样,我拥有了人生的第一件奢侈品!</p><p><br></p><p>要说“永久牌”,那质量真是没得说,后来我离开南电在外打工,车子交给我岳父骑行,等我结束打工灰溜溜回到南平时,那辆自行车依旧在,骑行起来依然虎虎生风!<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待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