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交融 大美运城

YY

<p>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约在557—580年间),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至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进攻中原,毁于兵,仅存故址。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其故址随之难以寻觅。人们只得以蒲州西城楼当作“鹳雀楼”,登临作赋者不绝。清初诗人尚登岸写道:“河山偏只爱人游,长挽羲轮泛夕流。千里穷目诗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楼”。《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城西河洲渚上,周(557—571年)宇文护造。”唐朝李瀚有《河中鹳雀楼集序》云:“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遐标碧空,影倒横流,二百余载,独立乎中州,以其佳气在下,代为胜概。唐世诸公多有题咏。历宋至金明昌时尚存。有河中府录事李逵书楼额。”元代王恽《登鹳雀楼记》云:“至元壬申(1272年)三月,由御史里行来官晋府,十月戌寅,按事此州,获登故基,徙倚盘桓,逸情云上,虽杰观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伟,云烟之胜,不殊于往古矣。”旧志云:“明初时,故址尚可按,后尽泯灭,或欲存其迹,以西城楼寄名曰鹳雀”。 </p><p>鹳雀楼景区</p><p>鹳雀楼景区</p><p>改革开放以来,重修鹳雀楼的呼声日益强烈。1992年9月近百名专家、学者联名倡议“重建鹳雀楼”。永济市于1997年12月在黄河岸畔破土动工,拉开了鹳雀楼复建工程的序幕,是此楼自元初毁灭700余年后的首次重建。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开始接待游人。 </p><p>约557-571年北周大冢宰宇文护军镇河外之地蒲州,始建鹳雀楼。</p><p>约704年前后唐朝才子王之涣游蒲州,登上鹳雀楼,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不朽诗篇。</p><p>1222年金元光元年,金兵与元兵争夺蒲州,“焚楼、橹,火照城中。”从此,鹳雀楼毁于战火,仅存故基。</p><p>1272年冬元朝王恽游蒲州,登鹳雀楼旧址故基,并写下《登鹳雀楼记》。</p><p>1992年7月永济县召开了鹳雀楼复建方案论证会。会议由国家著名建筑学家郑孝燮、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主持。论证会肯定了规划方案,初步选定楼址。9月,山西省计委、旅游局将“关于申请复全国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项目建议书的报告”上报国家计委和旅游局</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乘着大巴车,我们来到了鹤雀楼</span></p> <p>通过这次旅行,我懂得了许多永济文化</p> <p>室内的壁画</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e </p><p><br></p><p>【嫘祖养蚕】 </p><p>丝织绢,衣被天下,丝美中华。西周以来,人们奉嫘祖为中 </p><p>嫘祖系西陵部落首领,黄帝妥嫘祖为妻。首创养蚕制 </p><p>华母祖,尊为先蚕。嫘祖“养天虫以吐经纶,始衣裳而福 </p><p>万民”, 功高日月。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发现的古代半 </p><p>截蚕茧遗物,佐证了河东蚕绢业的悠久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