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黄山的怀抱里,藏着两颗文化的瑰宝——黟县与歙县。黟与歙两个字,宛如深山中的隐士,字字珠玑,却鲜为人知。我曾数次踏足皖南,却总是对这两字的音读和意涵捉摸不透,仿佛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文字游戏。记得上一次漫步在皖南的古道上,同行的朋友也和我一样,对这两个难念的地名感到困惑。于是,他巧妙地将黟县唤作“墨多县”,如此一来,既避免了读音的尴尬,又不失地方的特色,真是一举两得。然而,这样的巧思在歙县便行不通了。歙字,左半边让人费解,右半边却是人尽皆知的“欠”。尽管我们都熟悉“欠”的模样,但歙字的全貌,却像是一幅未完成的画,缺少了关键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安徽,这片孕育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热土,自然不乏一些生僻而古老的字眼。徽墨、歙砚、宣纸,这些文化瑰宝,都是从这片土地涌现的精华。因此,地名中夹杂着几个生僻字,也就不足为奇了。此番再访皖南,我在网络的海洋中搜寻黟和歙的真谛。原来,黟即是黑,它与远渡重洋而来的乌木有着不解之缘。而歙,除了常见的读音之外,还有一读xi,意为收敛,如同古人云:“欲歙之,必固张之。”皖南不仅是我心灵的归宿,更是祖辈生活过的故土。它与江西、湖北接壤,承载着我家族历史的片段。如今,我更应铭记这两个字,它们不仅是地名,更是连接我与先祖的纽带。在黄山的云雾缭绕中,黟县与歙县如两颗璀璨的星辰,指引着我探索这片古老土地的奥秘。而我,也将这份知识,如同传家宝般,珍藏在心。</p> 宏村 塘模古村落 鱼龙宫 太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