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失落和自信(散文)

旺旺旺旺

<p>  看到一个微信名,美其名曰“好好的活”,初看名称不错,话语也对人生充满了自信,可就让人心里觉得特别别扭和不舒服,既简单又经常习惯使用的语气助词“的”,怎么就这样给用歪了呢?而且还是用在发自内心、心仪向往、自己喜爱的另用名上!</p><p> 出发点勿庸质疑,善意也在情理之中,或许是其根本就不懂,或者是习惯使然所至。可用者无心,观者有意,只要稍微有点文化素养的人,都会发现这样一种怪诞的现象:有些主流媒体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譬如打开电视机,屏幕上的字幕解说词在语气缓冲和连接上通篇只会用个“的”,该用“地”和“得”的地方一语以贯之“的”;报刊上铅印的文字,不乏也有“的”、“地”、“得”不分,乱用滥用的现象出现,如“好的很”、“用的着”、“慢慢得走”等等。</p><p>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其实数不胜数,不胜枚举。记得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参与编辑一本水电移民搬迁的书籍,把每篇作者用错了“的”、“地”、“得”的地方全部一字不漏地修正了过来,没想到书籍出版时,那被修改之处被所谓的“总编审”全部“还原”,弄得面目全非,自己也变得狼狈不堪,似乎猛然间变成了不会断文识字的“文盲”,而那个别真正的文盲却还洋洋自得,闹出笑话却浑然不知……</p> <p>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重温《三字经》里“孟母三迁”的典故,寓意深刻,让我们受益多多,也深思多多。它既是告诚我们“人生识字糊涂始”的深刻道埋,更是要求我们跟着孔子这样的仁人、圣人、智人去学习,一丝不苟地学好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学好为人处世做事的道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儒人”,而非欺世盗名、眼高手低的“文庸”。</p><p> 悠久的中华文明,孕育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化,我们的华夏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创造了一些流传至今还广为传颂的成语典故和诗词歌赋,闪耀着古代劳动人民聪明和智慧的光芒,如家喻户晓的成语“破釜沉舟”、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还有一些如几乎横贯《诗经》全篇的语气助语如“坎坎伐檀兮”中的“兮”,不是作者无事乱编乱造,随意编加的,而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中用歌声调缓和语气,增加韵律,缓解劳动艰辛的一种节奏和停歇的和缓音符。</p><p> 如今,广告上、小文中,把一些经典中华文化弄得面目全非。为增加广告声量和吸引人的眼球,有些广告商干脆把许多词语和成语应有的深层次文化内涵糟蹋得邋遢不堪,如把“划地为狱”变成“画地为油”等等,让人看后不禁陷入深深的困惑和思考之中……</p> <p> 也许,“的地得着了过”这六个语气助词仅仅只是璀璨夺目的中华文化的一隅,但如果少了它或滥用它,不可想象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因为我们每说一句话语,每写一段文章,都少不了有它们的陪伴:播音员少了它,会读得缓不过气:报纸和各类文体上少了它和错用,很容易会被当成文盲或半文盲。因为,我们说话唱歌需要停顿、缓冲和润滑,而语气助词,就是最好的语言助力器和润滑剂。</p><p> 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现在有的公文或新闻通稿,应该且必须使用“的”、“地”、“得”的地方几乎全被“抹”去,仅用标点符号去作充饰和停顿,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文化失落感。更有甚者,以不用语气助词为荣,大放厥词,俗不可耐,甚至还把以商品的形式交给那些一窍不通的文化“擀面棍”去当吹火“吹”,临了又返回交给文化人来“把脉”,还以“文人”自居,简直荒谬至极!</p><p> “没文化真可怕!”在有些短视频或幽默短文中已被批得淋漓尽致,体无完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其实,窃以为,没文化并不可怕,怕的是不把文化当回事,不敬畏、不学习中华心优秀传统文化,没有文化自信心、自豪感、感召力和对中华文化的敬畏和膜拜。领导也好,凡人也罢,而要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首先必须端正不学无术的态度,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从语气助词学起,从学会做人学起,从踏实做事学起……(写于2020年10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