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手术患者处理流程

李毅

<p>1、 在急诊科测量体温(如已入院,在病房测),体温&gt;37.3℃,病情容许情况下,急诊科(或病房)做相应处理,并告知手术室。</p><p>2、 急诊手术到手术室病人入口处时再次测量体温,询问病史、接触史,体温&gt;37.3℃,查看肺部CT(手术医生或麻醉医生),如有毛玻璃样改变,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手术处理流程。</p><p>3、 如病情危急,来不及做肺部CT的发热急诊手术,参照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手术处理流程执行。</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术前准备:</b></p><p>(一)患者转运</p><p>1、 接送疑似新冠肺炎手术患者的转运车应专车专用,转运车上应铺一次性防渗透铺单,并标注“新冠肺炎”标识,手术结束后做好转运车的终末消毒。</p><p>2、 转运过程中,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在病情许可情况下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用一次性防渗透铺单覆盖全身。</p><p>3、转运疑似新冠肺炎手术患者人员(手术间内巡回护士)应做好自身防护。</p><p>(二)手术间、物品、人员准备</p><p>1、将手术安排在负压手术间内进行,把接患者平车放在手术间内。在手术间门上贴上“疑似新冠肺炎”。</p><p>2、精简手术间内物品,移走不需要的仪器设备、物品,遮盖不易清洁的物品表面。</p><p>3、根据手术需要,备齐本台手术用物,尽量避免术中开门取物。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p><p>4、巡回护士设2名,分别在手术间内外供应。精简参加手术人员,非本台手术人员禁止入内。</p><p>5、医护人员如有皮肤破损、呼吸道感染不得参加手术。参与手术人员必须戴一次性帽子、一次性防护服、防渗透胶鞋、双层手套(罩住防护服)、N95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面罩、鞋套。</p><p>6、提前配好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用于术后浸泡手术器械、擦拭物表。</p><p>7、使用电动负压吸引器,且至少配备两套,术前根据容积加入5000-10000mg/L含氯消毒液。</p><p>8、手术间内准备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利器盒、标本袋、含氯消毒剂、器械浸泡容器、各类清洁工具、封扎带、标记贴等。</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术中防护:</b></p><p>1.手术间和缓冲间的门保持关闭状态。</p><p>2、手术间人员术中不得走出手术间。</p><p>3、非全麻患者,术中应全程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如为全麻,应在气管插管与呼吸回路之间放置一次性过滤器。</p><p>4、手术中减少和避免一切污染。传递锐器时采用无接触式传递方法,避免发生锐器伤。</p><p>5、各项操作动作准确、轻柔,尽量减少对环境和物表的污染,一旦被污染应随时处理。</p><p>6、术中手术团队应密切配合,切忌忙中出错,避免不必要的职业暴露。</p><p>7、巡回护士监督手术间内所有人员的感染防控技术,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纠正,防止发生手术人员的职业暴露。</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术后处理:</b></p><p>1、 外巡回护士和麻醉师做好防护送病人回病房。患者转运应继续使用术前所用的转运车。在转运途中,根据病情患者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p><p>2、 标本:用三层标本袋或专用容器密封盛装,放置时做好隔离技术操作确保外表不被污染,注明“疑似新冠肺炎”标识,并用专用容器密闭,并电话告知病理科有关事项。切除的组织及坏死肢体等按医疗废物处理。</p><p>3、 器械:应遵循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的原则。将手术器械置于盛有含氯消毒剂 5000~10000mg/L的密闭转运箱内,再放入双层防渗漏收集袋,采用鹅颈结式封口,分层封扎,包外标注“新冠肺炎”标识,并注明开始浸泡时间,浸泡消毒时间应为60分钟。并提前告知消毒供应室。</p><p>4、 医疗废物</p><p>①手术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均视为医疗废弃物,应按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p><p>②放入双层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中,采用鹅颈结式封口,分层封扎,如医疗废弃物中包含大量血液、组织液等液体,可额外增加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层数,防止医疗废物泄露。同时,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外标签内容除常规信息外还应标注“新冠肺炎”标识。</p><p>③离开污染区时对医疗垃圾袋表面采用10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p><p>④医疗废物除常规要求外,要单独暂存,优先转运,严格交接记录。</p><p>5、 锐器放在利器盒中,盒外标签内容除常规信息外还应标注“新冠肺炎”标识。利器盒一术一用,术毕将利器盒封闭,出手术间时外面再增加一层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采用鹅颈结式封口,分层封扎,包装袋外标注“新冠肺炎”。</p><p>6、少量布类直接按医疗废物处理。</p><p>7、手术平车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p><p>8、地面物表使用有效氯2000~5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保持30分钟后用清水拖地;器械车、仪器设备、操作台等表面,使用有效氯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保持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p><p>9、擦拭物表的抹布、拖把头,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不再使用。</p><p>10、全麻患者术后按照规范消毒麻醉机。</p><p>11、按规范脱去防护用品。</p><p>12、做手卫生(快速手消含酒精或过氧化氢)。</p><p>13、关闭机组,可用喷雾消毒器喷洒3%过氧化氢或0.2%过氧乙酸,喷雾用量按10ml/m3~20ml/m3(1g/m3)计算,消毒2小时。手术间均至少关闭2小时以上再重新开启层流与通风。</p><p>14、通知设备层技术人员,及时更换过滤器,擦拭消毒排风口、回风口与送风口。</p><p>15、空气、表面采样、培养,培养结果合格后,方可使用。</p> <p>1、 术后,患者检查结果未出来之前,参与手术的所有人员进行隔离。</p><p>2、 患者检查结果显示阴性,解除隔离。</p><p>3、 患者确诊为新冠肺炎,或者不能排除新冠肺炎,应进行隔离14天。隔离期间每日监测体温并记录,出现异常及时上报,就行治疗。</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穿脱防护用品顺序:</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b>进手术间手术台下人员</p><p>进手术间手术台下人员</p><p>出手术间手术台下人员</p><p>出手术间手术台下人员</p>

手术

新冠

废物

肺炎

医疗

转运

患者

疑似

人员

含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