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中醫之旅——我不是藥神

無國界針灸及中醫

无国界中医之旅——我不是药神 <h1>寫這篇文章的時侯剛好是“我不是藥神”這套電影上影之時,相信有不少朋友都已經看過這套電影。不知道電影在國內的醫藥界甚至普羅大衆心中留下了多少的漣漪?多少的感嘆?多少的無奈?以至國家總理——李克強也要出來喊話:「一定要把關乎民生的藥物價格搞下去,癌症用藥一定要降價!」先不談這樣的措施是否來得太遲,或者有沒有效!最重要的還是那份決心,那份為民生大衆利益著想的心!<br><br>“我不是藥神”就是一套真人真事改篇的電影,講述一個白血病患者在為了治療癌症的昂貴藥物發愁之時,如何挺身而出為同樣受苦受難的一群病友去印度買一些便宜的仿製藥物。卻可惜觸犯了當今普世價值以利益主義來定位的藥商權益,甚至是國家法律!那究竟是國家的問題,藥商的問題,還是病人的問題呢?真是一種很深刻的無奈!!!<br></h1> <h1>話說印度,我也去過兩次,對於當地的癌症專利藥的市場也有些認識。確實在印度仿生藥的市場很大,因為首先他們人口衆多,人均收入處於第三世界水準,太多人買不起正價的專利癌症藥品,那仿生藥品就大量應運而生,而且價格相當平宜,往往是正價專利藥的百份之一或更少。其次是仿生藥物受到印度政府和大藥廠的認可生產,目的是要造福貧困的第三世界民衆。結果當然也成為全世界貧困人民的救星!<br><br>在旅途當中,很容易就會認識到一些有趣或者有著特別經歷的旅行者。“我不是藥神”中的經典人物——“陸勇”我就遇上幾個了,他們都是一邊旅行,一邊幫人家做代購,而印度抗癌藥物往往就是他們其中主要的業務。<br><br>在這我不想介紹他們的業務是如何運作的,因為這跟我書中的主題沒有多大的關係。反而我想探討一下這件事情對於中國人民,甚至全世界貧窮的民衆究竟有多大的受惠?<br>以前大家可能就只知道“印度神油”。現在有了“我不是藥神”這套電影,我們就知道了這現代版的“印度神藥”——癌症仿生藥《格列靈》,雖然代購價是正版的百份之一甚至更低,但其療效往往能達到正版的99%。皆因仿生藥的所有制作程式都是以正版生產線作業,只不過生產過程不需要前期醫藥公司的大量研發投入,和試驗。亦即是說印度的仿生藥就只有生產線,而沒有研發中心。其實這是否反應了藥廠前期投放的所有資源,在印度會白白浪費呢?此話亦不全中,因為在印度生產的仿生藥其實也不是最先進的,藥廠集團才不會放著這麼大的利益而把肥水流入外人田呢!<br><br>每隻專利藥物通常在國際上有20年的專利期限,過了就隨意誰都可以仿製,但當然這種藥還有沒有更生跌代更有效的新產品就要看研發中心的能力了!而印度能生產的仿生藥要不就是快專利到期,要不就是藥廠已經賺翻了,再或是藥廠已經有了更新跌代的新藥!但無論是那一種,對於貧窮無助的病患和家屬來說,價錢和藥效還是明明白白的(副作用就另當別論了!),當然沒法抗拒!<br></h1> <h1>再看看國家醫療政策為何會使這麼多人吃不起藥?要冒著犯法的風險去“取西經”?這等事情確實一言難盡……我在國內學醫多年,也多少感受到這種“無奈”!自中國加入WTO後,就要跟著世界貿易法則來玩,對藥廠專利需要加以保護,這無錯!新藥物進入中國這麽龐大的市場,需要有更多的國內人口實驗數據,尤其是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了,飲食作息的習慣也不像從前了,醫療檢測的技術提升了,癌症的發生和發現率也大大提高了。如果這些新藥物在中國人的效果沒有現代數據的支持和保證,也就是對國民的不負責任。這也沒錯!病人想活,但又買不起正版藥物,想從印度買一些負擔得起的“印度神藥”,這也都是無錯的呀……<br><br>所以最後只想說的是這套電影的出現,換起了國內衆多人民對現行醫療用藥制度的關注,甚至驚動了國家總理都要出來喊話。也可反過來証明現在的醫療體制有多麼的不完善,需要改革的地方還有很多呢!<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