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网上看到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杨西园村河道治理的报道,村里利用生物学原理把臭水浜变成清澈见底的景观河。</p><p>九月下旬,和生物组同事一起开车前往杨西园村,一探究竟。</p> <p>车停在杨西园村,一下车,我们仿佛进入一个小公园。</p> <p>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小河,此情此景,仿佛回到久违的童年,在清澈的小河里淴冷浴、捉鱼虾、摸螺蛳……</p> <p>陈巷浜的河面波光粼粼,河边碧草茵茵、水清岸绿。</p> <p>人在河边走,宛如画中行。</p> <p>你看,水体清澈见底,水草悠悠丛生。</p> <p>犹如一幅江南水墨画卷。</p> <p>河面如镜,倒影清晰,宛如茶卡盐湖的天空之镜。</p> <p>来到著名的网红打卡地——沈巷浜。</p> <p>全长600多米的沈巷浜位于杨西园村的核心区,整治之前河道两岸杂乱无章,污水横流,蓝藻泛滥,是一条发黑发臭河道。</p><p>经过生态修复,河道水体达到国家三类水标准。</p> <p>河边的一块“生态修复工程告示牌”揭示了其中的奥秘,河水清澈,取决于生态平衡。</p> <p>“沉水植物生态修复技术”:</p><p>以矮型苦草和其他沉水植物为主,构建“水下森林——水生动物——微生物群落”共生系统,通过水生动物、水生植物等形成食物链,恢复沉水植物主导的水体生态系统,在实现水质净化的同时把水体打造成集休闲、娱乐、人文于一体的水清气净的生态景观水体。</p> <p>沈巷浜河水中的水下森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p> <p>苦草——杨西园村河道中的主要功臣,四季常绿,景观优美。</p><p>苦草,俗称扁草,无锡人也称扁猪草。</p><p>苦草等沉水植物是水体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生产者,这些植物不但能吸收、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含氮物、含磷物),防止河底淤泥再悬浮,同时还能抑制藻类的生长,能显著提高河水的透明度和观赏价值。</p> <p>这是杨西园河道中的铜钱草。铜钱草可以净化水体,清洁生活污水,被称为天然净水器。</p> <p>河边的每个洗衣台旁边都种植了铜钱草,而且用滤网组成的软围隔把洗衣台的四周圈起来。</p> <p>软围隔的滤网将污染区和净化区分隔开。铜钱草分解了污染区内的油渍、厨余等污染物,净化了水质。</p> <p>铜钱草等浮叶植物从根系和浮叶背面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对上层水体有一定的净化力。同时又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了大量的氧气。</p> <p>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健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又被水生植物吸收和利用。</p><p>河道修复公司培育与调配了含多种有益菌种、用于底泥活化的微生物制剂。</p> <p>为了完善水下食物链,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修复公司在河中人工投放螺类、虾类、鱼类等。</p> <p>为了防止铜钱草的疯长,修复公司的工人经常对河道中的铜钱草进行修整。</p> <p>清理河道中的垃圾和落叶是河道维护的一项日常工作。</p> <p>杨西园的河道中还种有不少五彩睡莲。</p> <p>睡莲的根能把水中的微粒吸附过滤,根周围的菌类可分解水中有机质(包括苯酚等有毒有机质);它植株的整体都可吸收铅、汞等有毒重金属,从而使严重污染的水质得到净化。</p> <p>睡莲素有“水中女神”之称,它们扎根于水底,叶浮于水面,优雅绚丽的花朵创造出迷人的景致。</p> <p>杨西园的河道中还装有曝气装置及喷泉。</p> <p>曝气装置促使河水与空气接触,达到充氧目的;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河水悬浮体下沉,加强河水有机物和微生物与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河水中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有利于保持河道的生态平衡。</p><p><br></p> <p>曝气装置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p> <p>环境优美的杨西园引来白鹭栖息、觅食。</p> <p>杨西园村由于环境整治成绩突出,先后获得无锡市美丽乡村示范村、江苏省水美乡村、江苏省绿化示范村等荣誉称号。</p> <p>2020.3.20无锡市委书记黄钦视察杨西园村。</p> <p>黄钦书记视察杨西园村的河道环境整治情况。</p> <p>黄钦书记对于杨西园村的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给予高度评价。</p> <p>环境就是民生,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十八大以来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p><p><br></p><p><br></p> <p>杨西园村的河道修复是真正的惠民工程,绿水青山,造福百姓。</p><p>河道修复公司用技术优化了生态,用技术改变了环境。河流的外观变得美丽,内里变得清洁。徜徉杨西园村,让人想起了几十年前农村的好生态,而这正是老百姓所盼望的。能生活这儿实在是村民们的幸事。</p><p>为政府的英明决策点赞!为河道修复公司的精湛技术点赞!</p><p>相信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水清、岸绿、景美”的农村将越来越多,成为城市人所羡慕的“桃花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