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br></h2><h2><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中秋月圆——</span></h2><h2><br></h2><h2><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听一个与月有关的故事</span></h2><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7, 181, 74);"> 🌝王跃生</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87, 107, 149);">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悟事人非</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2020-10-01</b></p><p><br></p><p><br></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编者按:</b></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大约一个多月前, 王跃生学兄给我发来一篇《感恩的力量——在何正良全国散文一等奖作品〈娘月亭〉座谈会上的发言》, 重磅推介我们共同的学友何正良获2019年全国散文一等奖的作品《娘月亭》。读毕,顿有震撼之感。今天,丹桂飘香又中秋,花好月圆遥相思。我将这篇写中秋、寄相思的散文推出,希望在这个皓月当空的月夜,与广大读者分享这份别样的相思之情,同时寄托我对已故35年母亲的思念。</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有关王跃生学兄的情况,我已在此前推文中有过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重点来讲讲散文《娘月亭》的作者——何正良学兄。</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36年前的初秋,我和正良成为我军培养军事记者的首届新闻专业院系的学友。70名来自全军的学员,其中50人是军队各级机关的新闻干部,军报和各大军区、军兵种报社记者编辑,我是20名战士学员之一。从海拔5000多米高喀喇昆仑走来的正良,个子不高,被高原紫外线晒红的脸庞,皮肤虽显得干涩、粗糙,但刚毅的神情显示着坚定、执著;大大的眼睛透视出锐利和自信!干练、利索、睿智,是我对学兄的印象。</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开学一段时间后,我逐渐了解到学兄的经历:1979年从长沙入伍,来到杳无人烟的西北边陲重镇——喀什,成为曾被毛主席嘉许的“进藏先遣英雄连” ——36127部队一连的一名戍边战士。在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被称为“万山之祖”的昆仑高原,正良学兄与艰苦为伴,与死神为伍,独忍孤独寂寞,挑战生命极限,在西北边陲奉献13年,美好的青春撒在了昆仑山,也在军旅履历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美篇章。</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从戈壁、沙漠、昆仑山考入南京政治学院的学兄,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两年中,他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以战胜风雪高原的勇气,攻坚克难,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勇攀知识高地,用扎实的新闻理论根基、敏锐的思想水平、过硬的文字功底,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干部。从分手时学兄在毕业纪念册上写给我的地址(新疆莎车县36220部队政治部宣传科)中,我得知他又回到了老部队。从这里开始,在新的起点上,他一步一个台阶成长为部队的团级领导干部,转业到地方后,又走上省会城市公安局长的重要岗位,不断刷新着人生的新高度。</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009年10月,母校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组织我们首届学员搞了一次“25年我们重相会”返校团庆活动,我和正良学兄得以见面相聚。官至长沙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学兄,在我看来,还是当年那个朴实的高原战士,还是那个和同学们亲如兄弟的好战友,还是那个正直、正气、好学,有追求、有梦想的奋进者!</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为人之本在于“孝”。在古代,君臣之孝便是忠。因为无论哪朝哪代,这都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核心。“忠”“孝”文化延续到现在,依然可以理解为:人能孝亲,方有爱国之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孟子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亲,不可以为子”,这就是“孝”。从《娘月亭》一文中,我感受到的是正良的大爱大孝!在他身上,对父母、对人民、对祖国的爱是一致的,这是正良之所以成为好儿子、好军人、好局长,好人的最好诠释!</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天上的圆月啊,为我们的母亲皎洁!</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田兆广</span></p><p><br></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感 恩 的 力 量</b></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在何正良全国散文一等奖作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娘月亭》座谈会上的发言</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王跃生</span></p><p><br></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没有比人更高的山,</i></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没有比脚更远的路。</i></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没有比母爱更深邃的星辰大海,</i></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没有比感恩更崇高的人类情感。</i></b></p><p><br></p><p>这是在我多次拜读了2019年全国散文一等奖作品《娘月亭》后的感悟,我愿意把这一点感悟奉献给《娘月亭》的作者,也是我亲爱的同学<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何正良</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有理想的人,一生都在攀登一座又一座山峰,一生都在用脚丈量着伸向远方的路。</b>而正良的攀登之路比一般人更艰辛。他少小时期家境贫寒,经常为吃一顿饱饭,中秋时吃上半块月饼,而辛勤劳作。而这不能阻挡一家人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一道向繁荣富强的目标冲击。可以说正良是饿着肚子,以优异的成绩读完高中走上乡村教师的岗位,这也是他登上的人生的第一座小山。而母亲的大爱和眼光,却鼓励孩子不要停下来,要走出山村,去吃更大的苦,走更远的路。于是正良一路颠簸十几天,来到几千里外边防高原,前后一干就是13年,他以坚定的信念,挑战风雪高原的生命极限,用100多次立功受奖,站上了5000多米的喀喇昆仑,站上了人生更高的山峰。正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里,坚持不断的学习,终于考上了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首届新闻系,从此一路行稳致远,成为优秀的新闻干事,成为部队的领导干部,成为优秀的公安局长,等等,跨越着人生一座又一座的高峰。如今他又用一生的厚重积淀,写出了全国散文一等奖作品,登上了中国散文文学的新高峰。所以我坚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p><p><br></p><p>我在想,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作者的并不高大的身躯不断创造出苦难辉煌?当然,从大了说,是毛泽东的思想,为我们古老民族注入了全新的、也是最先进的,最强大的精神基因,是毛泽东的旗帜在引领着他。从小了说,则是伟大的母爱,在滋润激励着作者。而且我想,中华母亲是5000年不间断文明滋养孕育的母亲,相比世界上的各民族的母亲们,中华母亲更有韧劲,更有内涵,更有眼光,更加伟大。作者正是充分汲取了中华母亲的力量,才使得自己内心强大,前无困难。正如作者在散文中写的那样:<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每每此时,我明明感觉明月的清辉好似娘的手在轻轻地抚慰着我。娘那温情似水、温婉如月的目光,让我不管多苦都昂着头挺起脊梁,坚毅的挺立在高原边防,战胜着自然和人生的孤苦寒凉。”</b></p><p><br></p><p>母爱是伟大的,但他的儿女并不能自然而然的理解传承,它需要人类的另一种情感作为媒介,这就是感恩之情。感恩,是对母爱的回馈,是对母爱的响应。母爱与感恩的互动方能产生核聚变式的巨大能量。一篇《娘月亭》,为何能产生如此大的反响?拨动每一位读者的心弦?我认为正是因为感恩之情这根红线,贯穿了通篇,串起每一个文字。作者写道:<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我自参军至今,走戈壁,越沙漠,闯昆仑,之所以历经生死而没有倒下,是因为一个朴素的信念在支撑着我,一定要挺住,一定要发奋,一定要做出样子,为娘争气,报答娘的厚爱。”</b></p><p><br></p><p>从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娘月亭》的作者一生都在感恩,一生都在前行,在感恩中前行,越走越好。作者曾给我讲了另一个小故事:在作者当上公安局长后,他的村里有一名老阿婆,八九十岁了,过生日时正良都要带上厚礼,看望老人,为老人做寿。因为在正良十岁时,家里揭不开锅,母亲让她借点米,他走了七八家都没有借到,因为家家都困难啊,走到当时还是大婶的这位老阿婆家里,大婶把米缸底子里一点碎米全刮出来给了这个十岁的孩子。半个世纪过去了,当了公安局长的孩子,心中时刻挂念着老阿婆,他觉得那一捧碎米,是永远报答不完的深情厚义。</p><p><br></p><p>这就是感恩,这就是感恩的力量,这是一种源自母爱,又响应母爱,融于血液,落实于一言一行的自觉的行为,是与母爱相得益彰的另一种人类的崇高情感。感谢作者,感谢《娘月亭》,让我的心灵受到如此强烈的震撼,得到了深深的感悟,他将令我受用一生,并化为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p><p><br></p><p>最后我期望亲爱的正良同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在未来的60年,保重身体,天天开心,为我们创作出更加脍炙人口的好作品,攀登更高的山峰。</p><p><br></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延伸阅读:</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娘 月 亭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长沙市公安局何正良的中秋忆母随笔</b></p><p><br></p><p><br></p><p>又到中秋,月儿又圆了。我又想娘了。</p><p><br></p><p>中秋之夜,我回到流沙河老家,坐在屋后山上为娘而建的“娘月亭”上,明媚柔美的月光尽情地挥洒在四周的山林。娘在对面竹山里永远地睡着了。远山近黛、层层叠叠、树影婆婆,朦胧中好似娘正微笑着向我走来。我与娘、亭与月、故乡与边塞……历历往事,伴着泪水不觉间涌上心间……</p><p><br></p><p>娘15岁嫁入何家,那时家中仅有两间破旧的茅草房,真是徒有四壁,一贫如洗,烂木板床上的补丁蚊帐都是娘用稻草搓成的绳子撑在四根竹竿上。为了撑起这个家,娘白天忙农活,夜晚在那盏煤油灯下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针线活。我们10口之家的衣服鞋子几乎全是娘一针一线缝缝补补做出来的。娘每晚熬到深夜,再挤到一堆儿女睡觉的床上,生怕哪个睡不好,一会儿给我盖被子,一会儿抱起妹妹,常常通宵睡不到两个钟头,以致后来长期神经衰弱。</p><p><br></p><p>上世纪60年代常闹饥荒,娘四处筹米借粮,有时家只剩下几把碎米子,娘磨成粉放水里煮成粥,从阿婆(奶奶)、爸爸分起,再到6个儿女,轮到自己锅里什么也没有了,娘只舔舔粘了一点米粥的饭勺就算是一顿饭。记忆最深的是,每当我年幼的弟妹因饥饿哭喊时,娘就宽衣把奶头塞到孩子的嘴里,有了娘的奶头,弟妹再饿也不哭闹了。我们每个兄弟姊妹吃娘的奶水都吃到两岁左右,吮吸得娘脸色发黄、消瘦乏力。娘就是这样一把屎一把尿把我们6个儿女抚养成人。</p><p><br></p><p>家贫本来是读不起书的,但娘常说:“养崽不读书,犹如养只猪”。不管多苦多穷,娘也要想尽一切办法送我们上学。记得1975年我收到高中录取通知书时,父亲发愁5.4元学费,不想让我继续上学了。娘就带我白天黑夜挖香附子(一味中草药),加上平时攒下的鸡蛋,共卖了2.4元。娘把钱送到学校,请求先收下儿子读书,而后设法补交学费。不宽裕的班主任刘老师看我娘忠厚可怜,主动捐出3元让我如愿上了高中,我刻苦读书,成绩优异,高中一毕业就被选拔成为民办教师,之后入伍提干,逐渐为解除家中困境尽了力量。</p><p><br></p><p>娘这辈子活得刚强,内心又极为善良。她疼儿疼女,疼所有的人。那时逃荒客多,只要有可怜人到家中讨饭,娘总是要从全家人的嘴里挤出吃的给他们吃,并坚决留他们进屋过夜,逃荒者临别时常给娘下跪道谢。2008年汶川地震,娘不仅自己带头捐款,还发动25个儿孙捐款。在娘生命的几十年里,总是想着别人的困难,而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乡邻送她几个鸡蛋,她要积聚鸭蛋去还。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世上没有哪个人没有困难的,晓得的一定要去帮一帮,哪怕是说上一句暖心暖肺的话。有能力助人是福气啊!”</p><p><br></p><p>娘在世时重视中秋,爱赏月亮,说一家人就是要像十五的月亮一样圆圆满满。每逢中秋月圆之夜,娘都要带着儿女登山看月亮、数星星。那时没什么旅游项目,赏月便成为我们全家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最佳选择。记得大概是我12岁的那年中秋,娘用鸡蛋卖的钱换回了10多个当时十分稀罕的宁乡工商联出品的月饼。夜幕降临后,月儿升起、繁星点点,母亲牵着裹了“三寸金莲”小脚的奶奶,喊着儿女到自家茅草屋后面山上的一块晒谷坪上,老人坐到竹床上,晚辈一屁股坐到地上,娘分给我们一人一块月饼,每个人吃得喷香喷香。这时,娘就要给我们讲嫦娥张果老的故事、讲古人的励志故事、讲娘的娘——我们的外婆如何当童养媳、手上无力就用脖子挂炉锅的辛酸往事。我们倚在娘的身旁,爬在娘的腿上,靠在娘的身上,听娘喋喋不休地讲这讲那,那种温馨、那种甜美、那种无忧无虑……至今忆起仍让我心里暖暖的。记忆里,几乎在家的每个中秋之夜,娘都要带我们到屋后山这块坪里赏月怀古。</p><p><br></p><p>还有一个无法忘怀的中秋之夜,是1977年,那时我高中毕业就参加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宁乡田坪水库建设。我个子不高,但能挑100多斤的担子,我每天从田坪水库指挥部步行约8公里挑水泥到排门渡槽,挑满1000斤算一个工日。这活很苦很累,手脚都被水泥浸烂裂血口,但我愿意干,因为可以在干活中捡点包装水泥的牛皮纸。我每挑一次水泥,都细心地从水泥堆里捡出牛皮纸放到住处——一个肖姓老乡的猪栏屋棚顶上。中秋之夜,我用捡的牛皮纸卖到杂货铺,换回了9个白面馒头。当时馒头也是我们家的稀罕物。我请了假趁着月色一路小跑赶30多里山路送回家中。当时娘正和亲人们坐在屋后山晒谷坪里,娘接到我拿回的还带有热气的馒头,泪水就下来了。她心疼地摸着我的头,又端盆水帮我清洗因搬运水泥被浸烂的双手。之后,娘带着大妹福香送我回工地。一路上我牵着娘的手,走在月儿照耀的山路上,虽然非常劳累,但在不知不觉间就走完了30多里山路。娘将早已准备好的月饼一点点塞到我嘴里,这个夜晚呀,崎岖的山路感觉是那样的平坦,月儿是那般鲜亮,心儿是那样醉人,世界是那样美妙…… 这一夜的月亮照亮着我前行的每一个日子,温暖着我的整个人生……</p><p><br></p><p>“人不出身身不贵。”娘就是用这句话劝导父亲同意我放弃教师岗位参军入伍的。我从长沙乘闷罐车一路西行,过武汉、经郑州、到西安、出兰州、穿越杳无人烟的河西走廊,7天7夜终抵吐鲁番,再然后乘10余天的大卡车终到西北边陲重镇——喀什。正所谓“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我被分配在英雄集体——曾被毛主席嘉许的“进藏先遣英雄连” ——36127部队一连。当时正值中越自卫还击战开战,战备训练异常艰苦,我所在部队是负责中印边境戍边守卡的,新兵训练结束不久即奔赴喀喇昆仑高原执行任务。被称为“万山之祖”的昆仑高原,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冰雪覆盖的山脉占40%多,是地球上除南北两极之外最大的冰雪之乡。这里一年中有8个多月大雪封山,使我们的哨卡与世隔绝,我们吃的是脱水干菜和压缩饼干。但为了祖国的安宁祥和,我们在这“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六月飘大雪,四季穿棉袄”的高原寒区搏击艰难困苦,挑战生命极限,忍受孤独寂寞,无怨无悔尽责。艰苦环境尚可强忍,而每逢夜晚尤其逢年过节最最难抑的是思乡想娘。每年到了中秋,我都要将不轻易舍得吃的铁皮盒桔子罐头朝南摆上,举起右手向天地行军礼、向明月行军礼、向娘和亲人行军礼。我知道,这个晚上的这个时辰,我的娘肯定在屋后山晒谷坪上朝西摆了月饼在祈求天地神灵保佑她远行的儿子工作顺利、安康吉祥。后来探亲得知,娘岂止是中秋之夜,而是每月的初一、十五,娘都要在屋后晒谷坪装香上供祈祷儿的平安,面对着西北的方向千万遍地呼喊着我的名字。那时娘有8个多月连我的信都收不到,音讯全无,娘只有用这种传统的方式牵挂着心心念念的儿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和娘关山阻隔,天各一方,我也是在这万山之祖的高原,拜请头顶上共拥的这轮圆月千里万里寄相思,转达对娘、对家乡和亲人的想念。我常在哨位旁呆呆地望着茫茫天宇,望着远处的雪峰群山泪流不止,时不时大吼几声“娘,您都好吗?崽在高原边防想念您哪!”“娘啊,您要保重好身体,要等着儿子回来报答您哪!”</p><p><br></p><p>每每此时,我明明感觉,明月的清辉好似娘的手在轻轻地抚慰着我,娘那温情似水、温婉如月的目光,让我不管多苦都昂着头挺起背梁,坚毅地挺立在高原边防,战胜着自然和人生的孤苦寒凉……</p><p><br></p><p>在西北从军的13个年头,娘亲手给我写过近400封家书,封封都是我的精神粮食。有一年在喀喇昆仑守防,大雪封山解冻邮包送来时,一次竟收到妈妈的27封亲笔信,我在这期间也正好写了近30封书信托邮差寄出,真可谓母子连心。我在边疆还收到娘一针一线纳就的53双鞋垫和11双布鞋。我自参军至今,走戈壁、越沙漠、闯昆仑,之所以历经生死而没有倒下,是因为一个朴素的信念在支撑着我:一定要挺住,一定要发奋,一定要做出样子为娘争气,报答娘的厚爱。</p><p><br></p><p>终于等到1983年年初,戍边守卡四年后组织上批准我探家,从乌鲁木齐上了火车就抑制不住兴奋,5天4夜到达长沙,一路上几乎没怎么睡觉。当我突然出现在屋前山坳上时,娘正挑着一担水往家走,听到我急促的喊声,娘水桶一丢,急匆匆往山坳奔来。我喊娘,娘喊崽,我们高兴得哭成一团,娘就像小时候带我赏月一样把我搂在怀里抚摸着,不停地说:我的崽回来哒,崽受了大苦哒,崽有出息哒。</p><p><br></p><p>探亲的日子,天天伴着娘,娘问得最多的是我在边防的生活,我尽量拣好的讲,但看到我因高原折磨而只有不到100斤的黝黑的身体,娘就心疼起来,总是说:“娘让你去了那么苦的地方,娘对不起你啊!”之后,娘的家书就多了一项内容,问我何日能还乡。“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道出了我娘这一段时期的内心渴望。我从中更深刻理解了母爱的内涵。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离娘越远,就越是想着怎么报答娘。月夜、高原、哨卡,我常常凝望着家乡的方向,在心底喊着娘:“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我没有辜负娘的一片苦心。我两次考入军校,先后100多次立功受奖,我的每一张立功喜报都给娘带来万分的喜悦。</p><p><br></p><p>1991年,在组织的关怀下,我终于费尽周折调回湖南省军区机关工作——离娘只有2小时车程。回到家乡的每年中秋,我和娘就相聚在屋后晒谷坪的空坪上,和娘一起回味着儿时的往事。尽管我已结婚成家,但每次回到家里, 娘都给我煨鸡蛋,依然像照顾小孩一样疼着我。而我也乐于在娘的面前做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小孩。正如季羡林老先生所言:“世界上无论什么荣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p><p><br></p><p>娘尽管晚年过得体面,但终因一辈子为儿女过度操劳,得了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十多年四处寻医问药不得要领无法治愈,于2010年正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一年,娘才73岁呀!娘曾说,尽管身体不好,也要等正良崽有了50岁以后才能走。往年我生日一般都要陪着娘,但2010年我生日这天因要组织一个重大活动无法回去。娘一大早要妹妹拔通我的电话,哽咽着说:“崽呀,今天你50岁了,娘不能到长沙为你过生日,你工作压力大,半百的人了,要晓得照顾自己呀”。并安排妹妹将一只炖好的土鸡从乡下送到我家里,同时交给我10000元钱。说我平时节俭,要我自己去买一件好一点的衣服穿,留作念想。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我50岁生日的第二天,娘就撒手西归了。娘一辈子为了儿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为我想了这么多做了这么多,真叫我肝肠寸断哪!</p><p><br></p><p>岁月无情地渐渐逝去,对娘的思念却渐渐浓稠。为了纪念并教育后人永远感恩娘的恩德,我们兄弟姊妹合计,请了乡里两位土工匠在屋后山上原来娘初一、十五烧香磕头、中秋带我们赏月怀古的地方,建起了一个亭子,名曰:“娘月亭”。并题联于亭子两侧:</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娘如月毕生辛劳甘洒光华照儿女,</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月如娘无怨付出愿扬清辉耀乾坤!</span></p><p><br></p><p>今夜,月华如水,清静悠远。娘啊,儿好想再躺在您的怀里,吃您亲手喂的月饼呀!您回来吧,和您的儿孙们一起到“娘月亭”来赏月吧!</p><p><br></p> <p> (照片来源于网络)</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简介:</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王跃生,1958年出生,祖籍安徽巢湖,出生于南京。1977年入伍,138师新闻干事,1983年调入济南军区前卫报社任编辑,1986年10月调任解放军报社编辑。1992年转业后任新华社江苏分社现代快报副主任,1997年自主创业,2006年创办北京龙凤呈祥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拍摄了《海洋朋友》《毕业总动员》《深宫秘笈》等电影。</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