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晓看一江朝阳,夜观荧荧灯火,雾湿花红,风扶柳绿,一处美景,两处闲情,最是田园美景。”这样的美景,我已盼望许久,今天终于能一饱眼福。白天迎国庆,晚上过中秋,中秋、国庆,是同一天,合起来就是:中国,在这个家与国撞个满怀的日子,我携妻儿去外祖母的家乡———汉阳。</p><p> 汉阳是一个千年古镇水码头,位于眉山市青神县岷江古水道旁,我们从乐山开车抵达不到一个半小时,经过汉阳电站,看到了江水的清澈,远山的晕染,雾气缭绕,如一幅山水泼墨,也如人间仙境,这就是有名的汉阳湖景区,这样的美景不得不让我们停车观赏。</p><p> 女儿和妻子走在前,我跟在后面,她们忽然停止,站在芦苇之中,不由的让我吟诵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妻子此刻手指正指向池中一物,口中好像在讲着什么,讲得那样的投入,那样的耐心,此时此景,不由的让我想起了他———少年苏轼。</p><p> 你喜欢苏轼吗?他是仁者、智者、勇者,是千古风流人物,也是世间翩翩惊鸿。他乐观豁达,超然洒泼,一身正气,至真至纯,而这一切都可都来自于童年时代的那一份伟大馈赠。</p><p> 1037年,苏轼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一门三父子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在苏轼少年时期,父亲苏洵,喜欢游学,常常不在家,于是两个儿子的家庭教育,就全都落在了母亲程夫人的身上。据《宋史》记载,有一天,陈夫人陪十岁的苏轼一起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名士,是一个刚正高洁,有澄清天下之志的官员,然而受人排挤,陷入党争。最后,为救同僚,不惜赴死。在赴死前,范滂与母亲诀别,怎料范母深明大义,反过宽慰范滂,为自己的理想付出生命不应有恨。读到此处,小苏轼慨然叹息,便问母亲“我想成为范滂这样的人,母亲会同意吗?”程夫人打量着儿子,欣慰笑道,我儿能成为范滂,我怎么就不能成为范滂的母亲呢?其实中国历史上很多伟大人物,都离不开母亲的教育和影响。岳母刺字,画荻教子,还有苏轼的母亲,这都是母教的仪范。所以苏轼的一生,不管遭遇了多少贬谪,他的理想操守始终没有改变,这种意志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了。虽然苏氏教子已不在,但是眼前一幕,就是最好的传承。</p><p> 汉阳湖的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依依不舍地离开。到达大哥家后,在吃饭之时,大伯对我们聊天中的一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女儿却以充分的理由与大伯辨论起来。由此又让我联想到苏轼与刘微之的一段故事。</p><p> 那是苏轼在眉山城西的寿昌书院学习的时候,师从刘微之。有一天,刘微之在课堂上朗读了自己写的一首诗《鹭鸶》。“鹭鸶窥遥浪,寒风掠岸沙。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众人皆为赞叹,唯独苏轼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雪片逐风斜”并不妥当,因为他仔细观察过鹭鸶归巢,发现它们的羽毛并不会随风飞扬,而是落在巢边的蒹葭上,所以他认为应该改为“雪片落蒹葭”,更为贴切。刘微之不但不生气,反而大喜。从教多年,从未见过如此聪敏,而又有个性的学生。你看,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性格形成的所有线索,都是可以追溯到童年的。日后的苏轼在朝堂上面对天子,依然是直言不讳,坚持己见。彼时的刘微之不曾想到他的学生,他日后会贵为天子之师,也会沦为阶下之囚。人生起伏,仕途跌宕,皆起源于这一腔少年意气。</p><p> 这就是少年苏轼,少年早为,直言不讳,坚持己见,豪迈旷达。忆村美景令人醉,偏偏少年江中游。</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