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青海行(二)冷湖探秘

一帆风顺

<p>9月20日是我们青海游的第五天,下午向冷湖进发时遇到从未见过的沙尘暴,既紧张又兴奋🥰</p> <p>9月21日D6 冷湖</p><p>冷湖镇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西州西部,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地处甘、青、新交界(北与新疆、甘肃接壤),隶属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距州府驻地德令哈市464公里。平均海拔2733米。冷湖是蒙古语,意即"冰冷的湖泊",冷湖原本是无人区,1954年,地质队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发现了一个淡水湖,湖水很凉,于是就称其所在地为冷湖,冷湖镇亦因此而得名。此次青海行冷湖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它的石油基地遗址、火星营地、俄博梁雅丹群都令人惊奇、震撼并心怀敬畏。</p> <p>冷湖是典型的雅丹地貌,荒芜干旱、少雨多风、寸草不生、鸟兽绝迹,鲜有人烟,被称为“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但这种地貌又与火星地貌特征类似,因而冷湖镇又称为“火星小镇”。</p> <p>195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19军第57师转为石油工程第一师,1958年9月13日,这些石油人在冷湖发现了第一口标志性油井"地中四井"。紧接着各路勘探队伍逐渐向冷湖集中,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到1959年底,冷湖油田年产原油近30万吨,约占全国的12%,成为继玉门、新疆、四川之后的第四大油田。年底,冷湖炼油厂炼制的成品油开始运往西藏,供应边防部队用油。1959年青海石油勘探局从大柴旦迁至冷湖,冷湖地区石油职工迅猛增加到2万多人。20世纪60年代,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冷湖油田步履艰难。1977年西部尕斯库勒油田诞生和80年代敦煌油田基地建成,数万名石油职工家属相继东迁,1992年由于没有新增储量等原因,大部分油田停产,青海石油管理局迁至甘肃敦煌,石油基地人去城空,冷湖镇也随之逐渐废弃,目前镇里常住人口据说已不足800人。</p> <p>火星一号公路起点</p> <p>火星一号公路实际上是大货车开出来的一条从西台吉乃尔湖至冷湖镇的便道,全程96公里都是很难走的碎石路,也是盐泥夯实而成的最“咸”公路。</p> <p>在美轮美奂的盐湖美女争相出镜,到了粗犷苍凉的地方帅哥要一展身手了。</p> <p>走了约半小时的搓板路到达冷湖石油基地遗址。</p> <p>现今只剩一片废墟的冷湖石油基地遗址,曾被称为西北的小香港。冷湖镇因石油而兴起,也因石油而衰落。这个鼎盛时曾经有五、六多万人口的繁华小镇,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逐渐从沸腾走向寂寞,因油而盛,油竭城空。</p> <p><br></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堆积的黄沙之中,一排排荒废的建筑、零星散落的残破物品及斑驳墙体上褪色的革命标语,令我这个在单位大院里长大,幼时随父母单位多次搬迁的人,感受到了似曾相识的时代气息。</p> <p>遗留在废墟中形形色色的生活用品,每个使用过它的人背后都会有一串故事。</p> <p>见到一只童鞋</p> 开车换一个区域 前面拍的是生活区,这里应该是办公区、商业区、娱乐区。 <p>航拍中可以看出这个石油小镇面积非常大。在遗址中细细寻觅可见当时银行、礼堂、影剧院、车站、公园、酒店、客栈一应俱全。这个快被世人遗忘的地方,是青海超小众的景点,尽管它离现今的年代并不久远,但眼前唯有那一排排鳞次栉比的断壁残垣在向天地间默默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和现今的苍凉。</p> <p><br></p> <p>据说这里原来是影剧院</p> 这里可能是个广场 这里是工商银行 这里可能是饭店 <p>这墙壁上面还有个编号</p> 据说这里原来是公园 <p><br></p> <p>为了柴达木石油工业发展与建设,许多老一辈的石油人将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都奉献在这里。为中国石油献出的生命不在少数,但据说柴达木盆地是最多的。两次驱车经过公路边的烈士纪念碑和墓地,感慨万千。</p> 中午回冷湖镇吃午饭后再次出发,走了近两小时的搓板路,奔向火星营地。 火星营地位于柴达木盆地边缘的冷湖镇,此处“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四季少雨雪,风吹石头跑”。置身其间,只见茫茫戈壁,黄沙漫天,举目四望,除了一片黄土,再无其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这里雕刻成了人迹罕至的无人区,成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火星营地外观科幻感十足、内部设施完善,有睡眠舱、卫浴区、餐饮区、咖啡吧、活动中心、办公室、厨房等设施,住宿床位模拟太空舱,一人一舱,类似胶囊酒店,一晚1000元,比来前听说的1200元还便宜了。 <p><br></p> 客舱 看到一对情侣在风沙中拍照 <p>公共厕所</p> <p><br></p> 继续出发奔俄博梁 <p>冷湖俄博梁雅丹地貌,是一个尚未开发的“魔鬼城”,“俄博”也叫“敖包”,海西州是蒙古族自治州,蒙古语是“堆子”的意思,顾名思义,俄博梁就是一个高出周围平地的巨型“敖包”梁子。俄博梁的雅丹令人震撼,不仅规模宏大,峰峦连绵,而且其中的单体雅丹造型各异,千姿百态,险峻嶙峋,构成了一座天然的雅丹地貌博物馆。只有自驾,只有四驱,才能进去欣赏到这大漠之中的美景,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抵达核心区至少三小时 <p><br></p> 看看这都像什么?反正景区还没开发,任由自己凭空发挥。 <p>还有鼻子有眼的</p> <p>体验到最原始、最狂野的极致风光。</p> 在大漠中与风沙搏斗的勇敢的骑士。 9月22日D7 冷湖—德令哈 <p>途中拐进枸杞地</p> <p><br></p> 途经可鲁克湖旁的红草地,没拍到鸟拍到一群肥羊。 <p>傍晚到达德令哈</p><p>德令哈是蒙古语“金色的世界”的意思。</p><p>德令哈市建政于1988年,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常住7.3万多人口, 市区海拔2980米。几天来一直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里转,今天终于走到州府了。</p> <p>9月23日 D8 赴西宁机场,</p><p>途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第一次知道这里也有个海南。</p> <p>海南再见👋</p> <p>青海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