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侗乡风情,读古镇故事】——21组首次自驾游

高原

<p>时间: 2020-9-20~23</p><p>线路: 广州→ 三江→ 黄姚</p> <p>  这次自驾出行是我们21退休组的第一次。其实去年7月我们就曾策划好了以自驾的方式组织一次省外活动,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搁置了,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更是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好在中国的疫情防控远比其他国家都好,所以我们在沉寂了一年后终于开启了旅行。</p><p><br></p><p> 此前拟定的线路是广西金秀,后因了解到景区内有一段路不久前被大雨冲垮了还在抢修,于是改为往三江侗族自治县、回程去黄姚古镇的线路。</p><p><br></p><p> 自驾游的旅行方式由来已久,早已被很多旅行者推崇,这也是一种生活体验,可以让旅行者更贴近真实、更接近自然。但这毕竟是一种安全系数要求更高、且多少有点奢华的体验形式,所以我们对此是慎之又慎,从行程策划、各项准备到具体实施,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都不敢怠慢,力求做到“往返平安,收获快乐”。现在可以说我们基本做到了。</p><p><br></p><p> 以下我们看图说话,随意而聊,用照片叙事。</p> <p>我们此行一共13人,分乘3辆车,每辆车都配置了无线对讲机,随时保持着联系。</p><p>这是途中在广贺高速怀城服务区休息,看上去大家的精神头都还不错。</p> <p>进入广西不久,路边就是这样的画面,典型的喀斯特熔岩地貌。亿万年前,广西地区还被大面积的海洋覆盖着,那时这些山体都是海底的暗礁岩石,随着地壳的上升运动,海水逐渐退去,才缓慢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地貌景象。所谓之“桂林山水甲天下”正是得益于地球地壳的这种物理变化。</p> <p>三江,我们来了!</p><p>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其“三江”得名于县境内的三条大江,即榕江、浔江和苗江,其中最长的是榕江。它们都属于珠江流域上游西江水系。</p> <p>夕阳下,三江风雨桥的瓦檐光辉</p> <p>站在风雨桥上俯瞰浔江</p> <p>长368米、宽16米、高18米的三江风雨桥,是世界上第一风雨桥。其双廊式建筑布局也是极为罕见的,比起电影《廊桥遗梦》中的那座廊桥,不知这座风雨桥蕴含着怎样的故事。桥下的那条大河就是浔江。</p> <p>我们入住的的侗乡国宾馆就在三江风雨桥旁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临江的客房坐在阳台上就能饱览江景,这次我们全部都住在江景房,很多江景照片是在客房阳台拍摄的。</p> <p>夜幕中的侗乡国宾馆</p> <p>三江风雨桥夜景</p> <p>三江的早晨</p><p>一早醒来,站在阳台望着江景,阵阵晨风吹来,好不凉爽,让人心旷神怡。</p><p>三江,我还会再来的!</p> <p>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和灵魂。这个呈金字塔型的三江鼓楼被誉为“世界第一鼓楼”,也是侗乡第一鼓楼。</p><p>三江鼓楼高42.6米,共有27层瓦檐,其楼内四根巨大的古杉木柱子直径均为80多厘米,树龄均在200百年左右。</p> <p>鼓楼为木结构,采用的是中国传统榫卯技术,整体没有使用一颗钉子,瓦檐为多角形,飞阁重檐,有塔形和阁式两种。其建筑工艺高超至极。</p><p>这是在鼓楼里面向上仰望塔顶的镜头,多么严谨的工艺!</p> <p>“喂!我在这” —— 瞧,她登上了第四层的木梯就这么兴奋。</p><p>鼓楼楼层由狭窄陡峭的木梯连接,越往上就越窄小,也显得更陡峭,一直通向最高的顶点,只有艺高胆大者能达到最高处。遗憾的是“三江鼓楼”现在不开放游客登顶了,这让我们失去了在绝顶之巅饱览三江风光的机会,也失去了证明自己是勇敢者的机会。</p> <p>这是放置在鼓楼第三层的大鼓,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击鼓的感觉,这次我们一行人中就有人过了一把击鼓的瘾,但如果在侗寨鼓楼,就不能这么随意击鼓了,因为鼓楼里的鼓是非常神圣的。</p> <p>程阳八寨景区的牌坊,在这已经能感受到浓浓的侗寨元素。</p> <p>值得大书特书的程阳永济桥,这可是世界四大历史名桥啊!</p><p>集廊、亭、塔于一身的永济桥(木石结构)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位于三江县林溪乡,建于1912年,用了12年的时间建成,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被誉为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p> <p>从另一个视角看程阳桥</p> <p>程阳桥上留个影</p> <p>马鞍寨鼓楼。这是个四边形7层檐的木瓦建筑,楼高近13米,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侗族阴阳和谐的原始宗教观念。</p><p>侗族人每个村寨都有各自的鼓楼,最初的用途是击鼓召集寨人共商大厦,相当于现在村委会办公的地方。如今大多成了老年人休息的地方,据说成龙曾在这里拍过电影。</p> <p>原“老铁支”的人在鼓楼前合影</p> <p>拾阶而上,颇有兴致。</p> <p>平寨小路边的雨荷。此时别处的荷花大都已陆续凋零,这的荷花依然盛开。</p> <p>平寨独柱鼓楼</p> <p>快乐的驿站。女士们走累了,在这歇歇脚。</p> <p>岩寨鼓楼</p> <p>布央仙人山位于三江县北部的湘黔桂三省交界地带,平均海拔600~1000米,这是个集自然风光、侗寨、茶山为一体的综合景区。</p> <p>三个“老铁”在布央侗寨前留影</p> <p>因有上面领导来视察景区,临时封闭了部份道路,不得已在路边的阶梯等待,请正在此处执勤的警察帮我们拍下了这张难得的合影照。</p> <p>布央仙人山茶园风光</p> <p>那边风景更好</p> <p>黄姚,我们来了。</p> <p>下午5点我们到达黄姚。入住古镇边的酒壶山宾馆(宾馆后面那座山就是酒壶山),这是一个中国庭院式的宾馆,古典而雅致,布满花园和池水。好喜欢这种风格的建筑,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在这,能让你寻觅到琼瑶小说里那种庭院深深、情意绵绵、浸润心灵的意境……</p> <p>一放下行李,女士们就迫不及待到庭院里嬉戏聊天。</p> <p>不愧是格格,宫廷信步走的那么遛顺那么飘逸。</p> <p>位于广西贺州地区东北部的黄姚古镇,发祥于宋朝年间,有着近千年历史。古镇多为明清建筑,内有八大姓氏,九个宗祠,两个家祠。古镇周围有酒壶山等九座山脉环绕,以及姚江等三条小河在此交汇,山水辉映,小桥流水,古树民宅,有点“清明上河图”的意境,虽不及它繁华热闹,却也不失古朴宁静。</p> <p>古镇内这棵有着近900年树龄的老树,见证了黄姚古镇几个朝代的历史,历经风风雨雨依然枝繁叶茂的挺立于这片土地,我感觉它更像黄姚当地的人民,深深迷恋着这片故土,植根于此繁衍生息,扎扎实实的生活。</p><p>镇里这般高大的古树好像有三棵</p> <p>看,在这棵老树跟前,8个人显得这么渺小,它的树龄等于这8个人年龄相加再乘以2,它所看到的历史远比我们要多的多,除了敬畏还能怎样?</p> <p>它那些垂向兴宁河水面的巨大树枝,仿佛时刻在向人们述说着古镇久远的往事。</p> <p>三条小河交汇于黄姚,穿行于古镇,这些立于河中的小石墩起了小桥的作用,也点缀了蜿蜒的小河。</p> <p>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黄姚虽属于喀斯特地貌,但山体构成中的土壤占比不算少,且该地区雨水充沛,山上的地表植被相当不错。看到的水色之黄是因为连降大雨所致,很多时候这河水还是清澈的。</p> <p>如诗如画的古镇,犹如一个世外桃源。</p> <p>这应该是还在发育或者正在萎缩的喀斯特熔岩石</p> <p>平日里,古镇街上时有儿童在玩耍嬉戏。</p> <p>镇上的小商铺也常有来光顾的游客</p> <p>人们穿行于镇上的小石桥,过着平和宁静的生活。</p> <p>随着慕名而来的游客逐年增多,镇上的居民也学会了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办起了各色各样的小客栈、以及各种商铺餐饮,很有些地方特色。</p> <p>其中不乏有各种小资情调的,试想一下,住在这是温馨还是浪漫?</p> <p>日落时分。古镇里的晚市夜宵开始张罗,悄然展开。几个朋友在这摆上一桌,点几个当地特色菜,再斟一壶当地的黄精酒,一定也很有滋味。</p> <p>就在这个晚市不远处,同行的仲焉老弟给我抓取了这个背影照,我很喜欢这张片子,恰如其分的表现了我的喜好,摄影人就是追着光线走的,哪里有光线哪里就有摄影人。</p> <p>夜市上的商品品种琳琅满目</p> <p>“酒不醉人人自醉”,夜色下,品尝一口当地的果子酒,那芳香口感没得说,于是</p><p>—— 老板,给我来两瓶!</p><p>古镇里像这样的酒屋作坊不少,当地盛产一种叫“黄精酒”的传统饮料酒,也是昭平“三宝”之一,它是由一种叫黄精的药材与酒泡制而成的。</p> <p>夜幕降临时,古镇偏僻处静悄悄。</p> <p>与市场规律一样,每逢淡季时,这些小客栈就是这样的状况。</p> <p>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是让大门紧锁</p> <p>当然,晚上还是要亮灯的,我想,一是装点门面,表示本店并未歇业; 二是点燃未来的希望。</p> <p>这是当年何香凝在黄姚古镇住过的房间。抗战时期,很多文人墨客和其他进步人士曾来过黄姚,其中有高士其先生、欧阳予倩先生等,那时黄姚的文化活动很是热闹。</p> <p>广西日报旧址。抗战时期,《广西日报》也曾在此办公。不仅如此,黄姚也曾是中共广西省工委所在地,抗战时期,中共广西第一任省委书记钱兴就在此坚持工作。</p> <p>昨日来时还是晴天,</p><p>半夜里开始下起了雨,</p><p>时大时小,断断续续,</p><p>雨滴打在窗外,沙沙响,</p><p>现在外面湿漉漉的。</p><p><br></p><p>此时楼道里空无一人,</p><p>大家都去哪了?</p><p>是冒雨去古镇了吗?</p><p>其实,雨中的古镇更有一种浪漫,</p><p>漫步在其中别有一番滋味,</p><p>只有懂的人才能品味她的意境。</p><p>……</p><p><br></p><p><br></p> <p>  四天三晚的广西自驾游即将结束,午饭后我们就要退房返程了。</p><p> 就“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而言,自驾旅行也许是最值得推荐的践行方式,21组这次还只是刚刚起步,相信大家也有了一些感悟。不知何时还能继续这样的旅行?</p><p><br></p><p> 再见了!三江</p><p> 再见了!黄姚</p><p> 再见了!广西</p><p><br></p><p> 来日,我们或将奔向更广阔的天地!</p><p><br></p><p> 高原-2020-10-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