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和她的家人 杨小涟

杨小涟

<p class="ql-block"> 母亲和她的家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听妈妈说过很多次,她的外公(外祖父)是清代翰林。年轻的时候,对这些也不当回事,当我退休以后,母亲也快九十岁,对于这些事情越来越感兴趣,于是又问了母亲很多她外公和她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1949年11月桂林解放,年仅16岁多的母亲参加了解放军,因为参军时间是新中国建立以后,母亲没有享受到离休待遇,虽然遗憾,但她想的开,说自己是搞个技术的,有没有离休待遇无所谓。毕竟她是高级工程师,享受高工待遇。</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地道的桂林人,出生在桂林,生于1933年农历八月。原来叫周百年,后改名周作。在中学时,她就想改名字,我外婆不同意,说父母取的名那能随便改。母亲的奶名叫小娃娃,据说小时候大大的眼睛,头大,活像一个洋娃娃,很可爱,亲戚们都叫她小娃娃,就这样一直叫到参军。</p><p class="ql-block"> 从记事起,母亲家一直在桂林一带居住,小学是在平乐,中学是在桂林市里。日本打到桂林时,国民党实行焦土抗战,人们都逃到乡下,就像电影里的那样背着包袱、挑着担子,母亲一家人也回到了老家独峰村(距离市区二、三十公里),日本投降后才回到桂林市。小学毕业后,母亲考入了桂林女中(后改名为桂林师范女中),当时桂林只有两三所公立学校,考上女中可以免费上中学,母亲告诉我:“当我到学校看见榜上有名时,我飞跑着回家告诉母亲这一好消息”。母亲家的经济状况,在那时已经不太好。虽然在老家有些田地,但是入不敷出。与中学同班同学相比,属于较差的。饭还能吃饱,但零花钱是分文没有。住的是竹篱笆墙竹子盖的房子,在城里很少见,同学家住的瓦房特别让她羡慕。我母亲的父亲叫周志安,那时候已70多岁,为了养家,依然在法院当差,话极少,对小孩一句话都没有,去世时同学们还给母亲家捐了钱。母亲的妈妈叫石淑贞,是家庭妇女,认识字,她的父亲(母亲的外公)石成峰(石成峯)是清朝翰林,有三妻四妾,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娘家男系没有什么后人,只有她和母亲外婆两人相依为命。在母亲没出世前,母亲的父亲曾当过百色县长,是一个清官,至今老家的人还说那里葬着一个清官,就是指他的墓。我在2000年后,曾去扫墓祭祖。</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外公石成峰,是同治十三年甲戍科(1874年)的进士,在北京国子监里的进士题名碑上有他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文献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年),身在广东的康有为因《新学伪经考》一书遭到守旧派弹劾,背上“惑世诬民,非圣无法”骂名,书遭焚毁,并失去了在广东讲学的资格。终日郁闷中,一位家在桂林的门徒――龙泽厚出现了。龙泽厚邀请老师前往自己家乡讲学,既开发民智,又可散散心。对那“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康有为早已心驰神往,立即欣然允诺。这年11月,康有为乘船经梧州抵达桂林。出于对当地“名流”的尊重,康有为到桂林第一件事,就是登门拜访当时统领桂林学界的四大书院山长――孝廉书院山长周璜、经古书院山长龙朝言、宣成书院山长石成峰、秀峰书院山长曹驯。四人均为清朝翰林,在地方上声誉很高,先后拜访这四人。母亲的外公是宣成书院山长,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当然规模要小得多。</p><p class="ql-block"> 另外,据 山西《翼城县志·荒政》载:光绪三年大旱成灾,抚宪(巡抚)曾公奏请拨给帑银五千两,麦种银三千两。荞麦籽种三十六石,江广漕粮三千五十石,东漕小米四千一百石,赈麦七百石;五年谕,新荒无主招佃共地二百三十顷八十七亩二分,应完钱粮停征四年。又拨发耕牛九十九只,驴八十三头,马四十六匹。六年谕,拨给无主荒地籽种银二千一百两。钦差阎公敬铭,于三、四二年,拨赈麦二百石,发给棉衣六百件,吴太史(按:指吴元炳,时任两江总督)拨高粮〔梁〕一千八百三十九石四斗。县令石公(按:即石成峰,广西临桂人,进士,庶吉士)捐赈银五百两,合邑商民捐赈银八千五百三十两。这段记载说明,母亲的外公热心公益事业,山西发生大旱灾,他慷慨捐出白银500两。有这么一位太外公,作为后辈我为他骄傲。</p><p class="ql-block"> 母亲自述了当年 参军的过程:1949年11月第四野战军41军解放了桂林,母亲16岁,她参加了解放军,入伍到41军随营学校。参军前,在桂林女子中学念书时,她就参加地下党组织的读书会,她的启蒙老师叫文绣章,后改名文立。文绣章向学生讲国民党如何腐败、解放区如何好,她后来去了桂北游击总队。母亲和廖安茜、庆翠珍等一些激进的同学,在松坡中学一位地下党员的领导下,学习大众哲学、新民主主义论等进步书籍,还参加了反内战、反饥饿游行。</p><p class="ql-block"> 参军后,到了革命队伍里,母亲欣喜万分。一次领队的问她:“参军要行军打仗,你怕不怕”,她坚定的回答:“不怕”。有一次连队包饺子,南方兵不会包,包出的饺子煮出来全烂了,但大家吃得依然很香,火热的部队生活使得年轻的她如鱼得水。在桂林待了一段时间后,部队要东进,就是要步行走到广东,多数时间是走路,个别时候坐汽车。行军时,母亲体力好,不但背自己的背包,还抢着帮背别人的背包。每天早上六点钟吃早饭,吃完了用漱口缸再装上一缸饭菜出发,到了中午,听到司号员吹号,就沿着公路边停下,拿着缸子吃饭,吃得香的很。晚上宿营,住在老乡家,在地上铺上稻草打开背包就是床。有时夜晚也行军,走在甘蔗地上,经常摔跤。终于走到了目的地广东潮安枫溪村安营扎寨。在潮安县的那段时间,白天学习政治,讨论发言,讨论的话题是“日本投降是不是美国原子弹炸了广岛才投降的”,有人认为是,有的人认为不是,争论得很激烈,后来的结论不是。晚饭后的活动是唱歌、扭秧歌,过着像解放区一样的生活。在那花样年华的年纪,母亲在部队大家庭里成长。母亲的战友张君榕回忆:“我们和你母亲是同龄人,桂林解放我们16岁,我和高雨苍在桂林广西大学附属高中读书,我们的老师是广西大学学生,桂林解放后,广西大学学生会地下党带着我们二十几个同学参加了41軍,参軍后跟你母親一起背着背包行軍从桂林走到梧州,1950年元旦是在梧州过的,然后乘船到广州,再到惠州万年村41軍随营学校学习,万年村是个很大的地主庄园,我们四中队学员都住在地主家里,屋子前面是一个晒稻谷的广场,四周有很多荔枝树,中队集中在广场听报告上大课,然后分班分组围坐在荔枝树下讨论。”</p><p class="ql-block"> 1979年,我到桂林陆军学院通信大队学习,在桂林学习期间,我周日常去看望亲戚。母亲姐姐叫周芝荇,那时身体很好,是小学老师。姨父叫张国燮,1943年毕业于广西大学,他的父亲张德润,是石成峰的学生。解放后,由于政治运动太多,使姨父有了想法,干脆辞去了公职。姨妈靠小学老师的薪水,把四个孩子培养成人,其中两个上了大学,大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让我惊讶的是,姨父(张国燮)的外公也是石成峰。石成峰兄弟二人,两人共生有十九个男孩、十九个女儿。姨父母亲叫石温贞,排行十三,我妈叫她十三姨妈;母亲的妈妈叫石淑贞,排行十九。她们是亲姐妹,同父异母。姨妈的三个儿子比我大很多。头次去姨妈家,她做了很多好吃的菜招待,芋头扣肉是桂林名菜,姨妈做的很好。三个表哥也一起来,围坐在桌前,其乐融融。那时,舅舅也在,但是身体不好,没有和我们一起吃饭。姨妈家住在正阳路,是桂林的市中心,房子不大,养了不少花,很有生活情趣。</p><p class="ql-block"> 在我学习期间,母亲曾来桂林出差,我陪她逛市区,她带我来到她上学的地方,讲述她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姨妈的三个儿子都在桂林工作。大表哥張家璠,是广西师范学院(现在叫广西师范大学)的老师,那时候四十多岁,能喝善聊,半斤三花酒没事。他编撰的《桂林史话》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本介绍桂林历史的书籍,成为当时桂林导游人手一册的畅销书。他后来成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二表哥家琦,在公安系统工作,后来又到供销合作社搞销售,见多识广,酒量也很好。三表哥家旋,在工厂工作,不久前才从郊区龙胜县上山下乡回城。家旋表哥说我们家六十年代来桂林,爸爸请亲友吃饭,满满的一桌美食,让他印象深刻。我上小学时,我外婆去世,我们一家人一起来桂林,我留有印象的是参观芦笛岩溶洞,里边的灯光一闪一闪,有一个蛇头不时出现。这是五、六岁时来桂林的记忆。家璠表哥说了很多家族成员的故事,可是我当时搞不清楚谁是谁,都没记住。舅舅雪阳是位值得一说的人物,他的故事,可以写一篇小说。大表哥的儿子张俊杰是桂林师范学院的教授,他说:“我听家父说过雪阳舅爷爷和莫乃群有过交往。舅爷爷很有才,在家里就是我和他交往甚多,很和善,可惜年纪太小,很多事已经记忆不清了。他读的书,都是马列著作,比如《国家与革命》《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等。留下大量读书笔记。他去世那年,我考大学,他病重前我都没有去看过他,至今都感到很愧疚。临终了一段时间,我才知道,可惜没把他的笔墨保存下来。他有两件事记忆深刻,第一件事,记得有一年来了两个外调人员找他,我带他们找到后,我好奇,想在旁边听,他说,小孩子不懂大人的事,你走开。让我离开。第二件事,他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小林林,中国变修了,怎么办?唉,是时代毁了他。”母亲曾说:“当年他若是在香港不回大陆,命运会好的多”。</p><p class="ql-block"> 姨妈活到近八十岁,晚年喜爱养菊花、赋诗,养了不同品种的菊花且一一赋诗,给我看过,可惜没有留下来。三表哥告诉我,姨妈去世时,留给三兄弟每人一笔钱,每人只有5元钱。</p><p class="ql-block"> 去年10月29日,我代表父亲出席“解放军报原总编辑杨子才先生著作捐赠仪式”活动,活动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举行,出席仪式的有广西师范大学苏桂发副校长和宣传部、图书馆的领导。为什么要给桂林捐书?父亲跟我说,由于桂林是他当年所在部队41军解放的城市,又由于数年前,广西师范大学曾邀请他来校讲学,与老师和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故他在耄耋之年,决定将自己的作品二十余种,总计约600万字,赠送给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以便全校师生阅览指正。我跟桂林的情缘,与父母在桂林的故事,随着时间流逝,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淳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杨小涟,男,1960年6月出生于广州市东山区,就读于广州市八一学校、广州市培正中学、北京市154中学,1977年1月从北京市入伍到广东汕头55军164师,1981年毕业于桂林陆军学院。1988年入职中国旅游报社,在社会服务部、副刊部、新闻部、商品导刊部任记者、编辑,出任副主任、主任。出版过《清代民窑彩瓷500图》,合作出版《诗海觅珠集》。广西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其父杨子才曾任解放军报社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其母周作外公石成峰为同治十三年甲戍科(1874年)进士,清末翰林,担任过桂林宣城书院和桂山书院山长。</p> <p>母亲年轻时</p> <p>父母年轻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第二排左五为母亲周作,时年17岁</p> <p>北京国子监元明清三朝进士题名碑,同治同治十三年(1874)甲戍科拓片,石成峰的名字位列其中。我花了很大功夫终于买到此拓片。</p> <p>父母前几年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2年作者(后排左4)与姨妈一家人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