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风送爽,金桂飘香,月满中秋。在这团圆的节日里,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班开展了一系列“迎中秋,颂传统”主题教育活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亲子灯笼</b></p> <p> 中秋节做灯笼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除了中秋节要做灯笼,挂灯笼,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也会挂灯笼。</p> <p> 小朋友把灯笼做好后,带回幼儿园,由老师帮忙挂在长廊上。你看,小朋友们看着自己做的灯笼,多兴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粘贴画“小兔子吃月饼”</b></p> <p> 粘贴画不但提高了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还可以使幼儿增强注意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本期美术活动结合了中秋节元素,我们一起完成了可爱的粘贴画“小兔子吃月饼”。</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了解中秋节的来历</b></p> <p> 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p><p> 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之后,便奔月亮去了。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叫做“中秋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做月饼</b></p> <p> 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在幼儿园,可爱的小朋友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虚心地向老师学习如何做“冰皮月饼”。虽然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做月饼,但每一位小朋友都做得有模有样,看起来美味极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吃月饼</b></p> <p> 在这天,每位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一个月饼,与班上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月饼有大的、有小的、有圆的、有方的……各种各样,形态不一。通过这次有意义的活动,小朋友们不但品尝到了月饼的“美味”,更感受到了与同伴分享的“快乐”!</p> <p> 本期“迎中秋,颂传统”主题教育活动,不仅让孩子了解了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激发了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体会了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更让孩子们从中体验到虎门镇中心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温馨与快乐。</p> <p> 撰稿:张老师</p><p> 摄影:张老师 Mia老师</p><p> 2020年10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