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记忆——马兰村往事

得翔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尘 封 的 记 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马兰村往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目录</span></p><p class="ql-block">页码/提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3 / 马兰村印象(代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8 / 前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1 / 一、七五三八部队与核试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7 / 二、尘封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 / 1、首爆穿云建奇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5 / 2、“零时”前后的飞行日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32 / 3、戈壁深处找“黄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37 / 4、运-5穿云取样的范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39 / 5、核试保障运输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42 / 6、为国家舍小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42 /〈1〉探亲休假被终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44 /〈2〉假期未到被请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46 / 7、生死之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49 / 8、核试经历、永生难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53 / 9、难忘的1976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58 / 10、爆心侦察、无畏无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62 / 11、青春无悔、生命无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68 / 12、核试花絮二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75 / 13、看电视、忆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87 / 14、“零时”前的惊魂一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92 / 15、六进爆心、传承担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98 / 16、战斗在氢弹烟云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01 / 17、从参谋参试,看所参所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05 / 18、一段难以忘怀的军旅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08 / 19、我参试,我自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11 / 20、尘封往事大家谈(1-41索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45 / 三、立功受奖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52 / 后记</span></p><p class="ql-block">155 / 附一:历任主要领导名录</p><p class="ql-block">156 / 附二:歌曲《马兰谣》</p><p class="ql-block">157 / 附三:中国历次核试验一览表</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电视剧《有个地方叫马兰》海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马兰村印象 (代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陈德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18年8月5日至20日,一群曾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驻守在新疆天山南北的空军老兵,开启了“重返新疆故地,再到东沟马兰”的寻梦之旅。8月13日,老兵足迹再留马兰,当年的神秘之所,如今的旅游胜地。由于笔者未能一同随行,虽有遗憾,但看着战友们发回的照片,尤其是在马兰军搏园前的留影,不禁使我想起了在马兰村那令人难忘的岁月,此篇《马兰村印象》,就算是对那遗憾的弥补,画饼充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马兰,也叫马兰村,代号“03”,位于天山南麓,博斯腾湖北岸,西邻库尔勒,归属焉耆回族自治县。在我国核武研发之初,这里原本只是仅有代号,没有名号的一块荒凉之地,后因这里的一种叫马兰的耐旱野花能在大漠戈壁这种恶劣环境下傲然生长而被以此赋名为马兰,或曰马兰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对马兰村的印象,始于1971年。那是从一航校毕业分配到7538部队后的第二年。当时部队领导鉴于我们在一航校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掌握的两种气象操作技能,便很快被安排进入战备值班队伍的名单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当时轮到战备值班时,就去地窝堡机场值守,一般一星期一轮,值班的主要任务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运输需要。如为新疆的经济建设提供紧急援助,为漫长的边防部队提供支撑服务,为核试基地提供运输保障等。在我记忆中,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头几年中,经常和机长刘祖建或王殿山、领航员李振平或杜昌忠、通讯员杜日秀或马玉吉等组成值班机组,我们运-5机组的值班人员同住一间宿舍,平时熟悉新疆域内航图,标注主要机场位置,为随时到来的飞行任务做好图上作业。也就在这种情况下,我用红蓝铅笔将东西向的“03”机场跑道按一级图例标注到了航图上,神秘的马兰方为印入脑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之后,有一次去喀什、和田等地执行任务,当飞机将临“03”之际,机长指着左前方告诉我,前面就是“03”。不一会,我们从“03”右侧通过,马兰村营房,水泥跑道,泛着波光的的博斯腾湖,尽收眼底。这方北靠天山,南近博湖,水草丰沛,马兰花开的宝地,就是我国核试验大本营——马兰基地。马兰,从跑道到北侧的营房,从博湖到四周的戈壁,一个实实在在的马兰,从此在我脑海中记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下图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战备值班机组在地窝堡机场,左起:杜日秀、刘祖建、陈德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后来,我有一次从地窝堡起飞,降落“03”,执行为“04”运送人员装备和西瓜的任务,开始对“04”有了印象: 它是马兰基地的延伸,是核试指挥的一线,因为邻近孔雀河,故而内部有一个孔雀般漂亮的名字——开屏。开屏机场是个东西向的小机场,碎石土质跑道,只能供运-5类小型飞机起降。这里的有些房屋,多半隐入地下,留少许窗口露在地上,门窗玻璃上均用纸条成米字状封贴,是为防被可能的核爆冲击波破坏。就在这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在“04”接待人员的安排下,去了一次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心参观,那被熔化扭曲的塔架、熔解变形的鹅卵石、寸草不长毫无生机的戈壁、荒芜恐怖、焦黑一片,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此后,又曾N多次着陆“03”,走进马兰,有时小住,有时路过。约上同伴,去小买部购物、进俱乐部看戏、到博湖旁赏景,听英雄之故事,在马兰村,留下了很快就被大漠风沙湮没的青春足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最后一次踏足马兰,是在我停飞以后。那是1976年3月上旬,我们乌鲁木齐场站部分人员奉命进驻马兰教导队,先后约有二十余天。在教导队期间,除了少量时间安排学习,大多在军训,手抢步枪各种姿势的射击训练,昼夜进行,还有四〇火箭筒射击。训练最后,安排实弹射击,检验训练成果。首先进行的是四〇火箭筒(教练弹)实弹射击。时间为1976年3月23日。当天有兴而发,《日记》留痕:</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靶场烟起卷尘土,火箭弹响震耳鼓。</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欲论神威向前看,目标炸处见功夫。</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四〇火箭筒实弹射击/1976.3.23于马兰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二天,手枪步枪夜间实弹射击,亦有《日记》为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夜靶记/76.3.24写于马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靶场上,灯闪闪,卧沙戈壁斗风寒。</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问问战士为的啥?笑语一声丧敌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细细想,苦苦练,吓得弯月不露脸。</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严格要求武艺高,再叫老修吃个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靶场上,灯闪闪,湖边射击正夜阑。</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听听开腔发言谁?飞弹出膛有神眼。</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教导队,日月天,十年征戎此一篇。</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保卫祖国为人民,百倍风寒心更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马兰村,因马兰花得名。马兰精神, 因马兰人的践行而彰显:</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马兰,这就是马兰。神秘在马兰,英雄出马兰,难忘是马兰,永远忆马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前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58年6月,毛主席一锤定音:“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从此,我国一大批顶尖科学家隐姓埋名,离开城市、告别亲人、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奔赴戈壁大漠,投身于核武器的研制工作。在周总理的挂帅下,聂帅领命,招兵买马,钱学森、刘杰等勇挑重担,身先士卒,大批科学家奉命加盟、不辱使命。于敏、郭永怀、王淦昌、程开甲、钱三强、邓稼先、周光召等科学家相继报到,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夜以继日,倾心投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的不朽功勋。于敏、郭永怀等二十三位“两弹一星”元勋,最终功德圆满,为世人敬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下图为二十三位受表彰的“两弹一星”元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然而,在这些大科学家大功臣的背后,还有成千上万的同样默默无闻干着惊天动地伟业的劳动者,他们之中有的是核试场上不可或缺的中间力量,譬如穿云取样者、布点回收者,有的是“零时”前后忙碌奔波的普通一员,好比打杂跑龙套,象空中运输、应急救险、后勤保障是也,有的则是现场指挥,谋划协调,譬如领队、参谋等等,每当核试任务下达,他们就会组队进驻核试基地,或开屏或马兰,抑或驻地待命,时刻准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就是一支鲜为人知却贡献巨大的航空兵运输机部队及其参试的指战员们。可以这样说,这支部队的诞生,就是伴随着我国核武器试验的开启而来的,也是因为我国核试任务的阶段性完成而被裁撤的。这支部队在其存续的短短二十三年时间里,参与走过了我国核武器试验的不平凡之路。君知否?塔爆空爆地下爆,侦察采样有功劳。“零时”前后最忙碌,立功授奖真不少。于是乎,氢弹钚弹中子弹,实验定型上导弹。多少英烈多少泪,换得重器定江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而如今,核试暂停,往事解密,基地开放,部队撤编。《马兰谣》、《有个地方叫马兰》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的电视剧,正向世人叙述着那些曾经的秘密,那些鲜为人知的马兰往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个地方叫马兰,藏在大漠戈壁滩。</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隐姓埋名人不识,做的事业不简单。</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个地方叫马兰,核试往事千千万。</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流血流汗流眼泪,任劳任怨任艰险。</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个地方叫马兰,感人故事道不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多少英烈多少兵,都为强军作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个地方叫马兰,试验定型原子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惊天动地干大事,隐姓埋名有信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上图为谢建中、徐林茂、李永飞等上海战友于2018年重回马兰村时在马兰红山军博园的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尘封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马兰村往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一、七五三八部队与核试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它昭示世界,中国有了自己捍卫领土完整、彰显国人尊严的国之重器——原子弹。从此,我国的核武试验工作,在“惊天动地做事,隐姓埋名做人”的马兰精神引领下,先后进行了45次核试验。在此期间,除了科学技术人员的卓越成就外,一支默默无闻的航空兵运输机部队,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支部队,就是曾被新疆自治区政府授予“振翅碧空、功垂天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独立第十一飞行大队(以下简称“十一大队”),代号7538部队(1965年成立初期通信用代号为空九军的7335部队7分队),即后续的空九军(乌指)航空兵运输团(以下均简称“运输团”),代号39991部队。这支部队从成立伊始,就注定要担负我国核武试验的相关保障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说,7538(39991)部队就是为了我国的核武试验而诞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下图为原七五三八部队大东沟营房</span></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七五三八部队主要领导与篮球队合影,后排左起第三依次为:副大队长付文德、大队长陈延顺、政委王贤、副大队长申凤章、副大队长王海、政治处主任郭振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那是1965年11月,曾经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心穿云取样的原空独三团飞行中队长付文德和李国玺、张仁仲、张克勤等,率两架直-5及其他参试人员奉命入疆;同时入疆的还有空独三团飞行大队长陈延顺,干部王良成、林万玉、谈锡余、李东升、张金鏊、沈秉文、胡国兴、白文蓬、周盛武及部分战士;再有王海从兰空率两驾运-5调入新疆,同时集结于乌鲁木齐民航地窝堡机场,共同参与组建了空军独立第十一飞行大队,首任大队长陈延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中为付文德。</p><p class="ql-block"> 下左图为张金鏊;下右图:左张克勤,右张金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从此,在以后的历次核试验中,每每少不了十一大队派出的机组人员,参与核试验爆前爆后的准备保障工作。从航测、布点、物资承运、人员输送,到爆心取样、伞弹搜寻,仪器回收等,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在戈壁爆心,在开屏机场,在马兰基地……为了核试,或往返搜索,或来回送达。但凡试验所需,机组能及,一声令下,即刻起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根据原运输团司令部作训参谋宋智民掌握的分析数据,</span><b style="font-size: 18px;">这支部队在存续的二十三年里,共执行核试任务34次,出动飞机达9000余架次,空地勤等参试人员超过1600余人次,总飞行时间有10200余小时,为我国的核试验任务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至1988年,随着我国军事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新疆军区陆军航空兵的发展需要,39991(7538)部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番号被撤,人员分流,其中相当部分飞机和人员调入陆航部队,继续承担核试的相关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综上,在7538(39991)部队存续期间,参与核试,从未间断,有数不清的空地后人员深入到核试基地、穿插于军事禁区,有说不完的核试花絮、英雄故事,更有大小奖励无数,荣誉光环不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 七五三八,一支永载史册的航空兵运输机部队,终将成为我们心中永久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胡国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下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图片和《人民日报》号外及</span>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模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二、尘封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但凡在我国核试期间去过马兰,到过核试基地的人,都不会忘记“</span><b style="font-size: 18px;">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烂在肚里,死了带到棺材里</b><span style="font-size: 18px;">”的训令,它既是军纪,也是政令,既是国家保密的要求,也是世界政治的无奈。故而,这一规定就是红线,不可逾越,就是铁律,不能违犯。多少年来,这一规定从未中断,无论老兵新兵,无论现役退役,还是军营地方,也无论身处何地,奉为何职,曾经的参试人员,只要涉核事宜,人人三缄其口,个个无可奉告。这是铁律规定所致,也是政治觉悟使然。可敬可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但是,随着我国1996年7月29日第45次核试验的结束,我国政府正式向世界宣布暂停核试验起,原本准备带进棺材、埋到土里的那些尘封往事,才逐渐被撩开那神秘的面纱。从而,我们这些曾经服务于8023部队的7538(39991)部队的参试人员,也勾起了对往事的眷恋和思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18年12月,这些曾经的老兵新兵在自己的微信群内,就当年参加核武试验的相关情况,点点滴滴挖掘,讲叙故事,揭密往事,晒出荣誉,发表感想,读来感人,当以铭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因为时下,核试人员聊核试,机密已经不机密。国防科研那些事,犹在眼前常思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笔者根据历次核试验部分参与人员的回忆,撰辑此文,揭开尘封的记忆,这既是对那些为核武试验勇敢献身、英年早逝的先烈们的缅怀,亦是在为我国的核武强军、中华崛起而感到自豪,更是对这段将要被埋进土里而永久消失的珍贵史料的挖掘和传记。尘封的记忆,将不再尘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下图为李国玺与战机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1、首爆穿云建奇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说起我国试爆的第一颗原子弹,举世瞩目,国人皆知。然而,你不一定知道在蘑菇云升腾之后,是谁第一个驾机直插爆心,成了为核爆试验提供空中大气采样和检测平台的幕后英雄?又有哪些机组、哪些勇士参与了穿云取样的惊人之举?时隔半个多世纪,他们现在怎样,是否安好?这里,我们将揭开当年参试人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烂在肚里,死了带到棺材里”的尘封往事,为你提供别样视角,解读参试人员的英雄壮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穿越时空,我们先来还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现场那些驾机穿“云”鲜为人知的往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开屏机场,是罗布泊旁孔雀河边的一个土机场,仅可供直升机和里-2、运-5等小型飞机起降,但是,就是这个看不起眼的小机场,曾是我国历次核试验的重要基地,对外代号“0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张仁仲当时在22号直升机前留影(新闻照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下图为李国玺在飞行前检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64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下午15时,距“04”以东约50公里左右的戈壁大漠深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此刻,位于“04”基地随时领命起飞的两个直升机组,已做好起飞前的一切准备,其任务特殊保密,两个机组各自领命,不可相问,同机人员也各自保密,不准打听,其相同之处,就是都有搭乘的防化兵和科研人员,以及神秘的大小仪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爆后半小时,原子弹所产生的光、波、热等杀伤效应虽然已经过去,但蘑菇云的残余烟尘,高温高危的放射性物质,充斥着核试爆区,呈现眼前的是死亡和恐怖,令人悚然胆寒,望而怯步。然而,此时此刻,早已振翅欲飞的第一架直-5正奉命起飞,机号22,机长付文德、副驾驶李国玺、空中机械师张仁仲、领航员王广兴,以及同乘的防化兵和科研人员若干。起飞后即朝着死亡恐怖之地的爆心方向飞去。他们统一身穿防化服,配带辐射测量仪,胸怀胆量与勇气,抱着必胜之决心,去完成核爆后的取样采集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从“04”到爆心区域,很快,用不了半个小时就到。正副驾驶按预定航线精心飞行,须臾就进入了后来被定为“永久污染区”的核爆禁地。这是核爆过后最先到访爆心的勇士,22号机围着爆心由外向内在百米高度盘旋,缓速飞行,取样采集工作有序开始。空中机械师张仁仲小心翼翼地打开舱门,顿时,原本就在头顶之上雷鸣般的轰响之声更加肆虐无忌,加上旋翼之风呼啸着爆后的烟尘,好象要将整机吞噬一般。再看看那刚刚被原子弹的强光、高温和冲击波熔化、摧毁、扭曲的铁塔、坦克、大炮、房屋、桥梁,真叫人不寒而栗。然而,凭着胆量和勇气,在防化兵战士的协同操纵下,他们用机载简易吊车,将采样用仪器探头稳妥地放到了机舱外面,采集百米爆心的核试数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爆心空域取样作业,始终保持高度百米,时而悬停、时而盘旋,抑或往返穿插,航迹贯穿爆心。爆后第一时间的第一手资料,就是爆心的数据,通过22号机组全体人员的努力,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精心操作,顺利完成了现场检测和样本采集工作。完成采集任务后,他们将采集的仪器探头等装在专用的防辐射箱内,封存带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而在“04”基地,另一架直-5(21号机)已经奉命待飞,在22号机回场后半小时,接到了塔台的起飞命令,任务与前机类同,也许就是时空位点不同而已。驾驶该机的机长张崇德,时任中队长,机组人员中就有后来十一大队的机务元老“三张”之一张克勤机械师。他们全都出色地完成了采样任务,平安返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机组返航“04”,没有欢迎仪式,没有鲜花赞歌,迎接他们的是严格的人机洗消,随后便安排住进了和静的一家陆军医院,对他们进行全面体检疗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之后,核爆指挥部在马兰召开庆功大会,对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的全体参试人员予以了表彰奖励。其中参加爆心取样的22号、21号两个直-5机组,分别给予了记集体一等功和二等功的奖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首爆穿云取样,其功可树,其名可彰。</b><span style="font-size: 18px;">首爆取样任务的完成,对于核试而言,只是刚刚开始,在此后历次核试中,都少不了取样人员的角色。而对于21和22这两个机组而言,顺利完成核试取样任务,既是他们为老部队——空独三团所交完美的荣耀之作,必将永载史册;也是为组建新部队——空军独立第十一飞行大队所作的开山之举,成为后继之典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下图左起胡国兴、张仁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下图为参加我国首颗原子弹穿云采样的付文德机组人员合影留 念。左起依次为:机械员陈中忻、田绍忠、飞行员副驾驶李国玺、空勤机械师张仁仲、飞行员机长付文德、领航员王广兴、特设师苏亚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下左图为张金鏊,下右图为胡国兴(左)与朱双全在“04”</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2、“零时”前后的飞行日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首爆穿“云”取样的两个机组,从核试基地撤下后,便直奔乌鲁木齐民航地窝堡机场,参与组建了空军独立第十一飞行大队。新组建的7538部队,借住民航机场,辗转阿苇滩,在乌鲁木齐八楼旁、二宫铁三中、铁路设计院等地都曾留下过他们的足迹,在大东沟、库尔勒,也是曾经的家。但无论部队安家何处,为核武试验的重任从未间断。每次核试序幕拉开,尤其是在“零时”前后,就会见到7538部队的参试机组和人员,忙碌在马兰、开屏等相关基地和核试场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里,笔者要向你叙述的是难得保存下来的老飞张忠红的《飞行人员工作日记》,解读尘封已久的参试经历,它记录了核试工作在“零时”前后参试老飞们的航迹历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飞行人员工作日记》,由兰州军区空军制发,用于老飞(飞行部队对飞行、领航、通讯等空勤人员的通称)的工作写实。在张忠红保存的这本《日记》中,记录了他们两次参试的基本情况,从中看到了7538部队参试人员的敬业精神,在任务动员,飞行准备,爆前演练,任务实施等各个阶段,都体现了他们勇于担当、任劳任怨、首当其冲、不畏艰险、精益求精的优良品格和军人气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张忠红的《飞行日记》影印件摘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前一次是1975年10月27日进行的一次小型地下核试验,即我国第17次核试验。《日记》还原了他们接到参试任务后的动员,“零时”前的试飞准备,以及完成爆后航测任务、安全返航的每个场景和航次、任务、时间等基本要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从1975年10月5日王海副团长作去“03”基地执行科学实验任务的动员开始,明确了机组成员,执勤飞机,提出了具体要求; 到10月27日地下核爆后的区域航测,直至11月1日返场结束,先后27天,在马兰26天,共飞行9个航次,总飞行时间23小时又1分,其中执行地下核爆影响区域实地航测任务3小时32分,记实虽然简单,却真实反映了参加核试航测的基本概况。为了便于了解,笔者将其列表归纳如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下图:蒙仕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可以说,通过这样对核试影响区域的地表地形地貌进行低空航测,是对地下核试验效应最有效、最直观的检测和评估。所得数据和资料,是这次核爆的成果显示,是实际效应对理论设计的诠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后一次是1978年3月15日第23次小当量核试验,《日记》更是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包括航线走向、飞行高度、空域气象、身体状态、飞行实施,讲评小结,甚至飞行任务中的密语代码等也有记录。如下表:</span></p> <p class="ql-block">  上图左起李志富、陈德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摄于临潼华清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由此可见,本次参试,前后共25天,飞行7个架次,空中时间10小时07分,其中有1小时10分是在“零时”后2个半小时从开屏机场起飞,前往核爆靶场执行航测任务,以采集爆后相关数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下面是3月15日的工作日记,其中这样记载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任务:04---&gt;〈空投〉/靶心---&gt;航测(13时“0”时/15:30起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实施:04--&gt;(空投)/靶心---&gt;返航(右座)时间:1:10’</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飞行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浮尘大,能见度差。去时偏右,飞过靶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因后舵工作机器故障从靶心返航。</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3〉回场着陆因没对正跑道复飞一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4〉着陆没放襟翼,V(速度)大,方向不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5〉飞行动作粗,有不少错忘苗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存在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叫错代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身体不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3〉罗盘有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从中可以看到,本次任务明确,是去核试靶心航测,但飞行实施有变,是因后舵故障无奈从靶心折返,未完成的任务,按当时规定,必由备用飞机接续完成。《日记》对因后舵及罗盘等原因影响正常着陆和飞行中存在的操作技术及身体不适等情况都有讲评小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同时,我们从《日记》对靶心气象的描述,仿佛亲临试验靶场一般:弥漫的浮尘烟云,能见度是可想而知的差,辐射危害则毋用置疑地大,而机组人员的勇气和担当却实实在在地在这。尽管无功而返,还是可敬可赞,因为它是构成我国全部核试的其中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下图为张忠红近照</span></p> <p class="ql-block">  <b>  3、戈壁深处找“黄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7538部队的参试人员中,同机随行的机务人员,除了做好飞机的机械、仪表、特设等的日常保障维护之外,还要身着防化服在核爆过后的第一时间内随机飞赴爆心区域,去寻找飞越爆心、穿云取样的伞降火箭弹头,找到后将其封装在专用防辐射铅桶之内安全运回。在参试搜寻人员中,风趣地将寻找穿云取样的火箭弹头称之为戈壁深处找“黄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寻找“黄羊”的事,通常有直-5机组完成。在7538部队存续期间,每次核试,只要发射了采样火箭弹,都有直-5机组参与执行搜寻火箭弹头的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回忆执行搜寻“黄羊”任务的情景时,无论空勤还是地勤,但凡参试人员,个个记忆犹新。团长宋济生如此,机械员卫伦亦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此,先说说宋团长的参试经历。</p><p class="ql-block"> 宋济生,运输团末任团长,直-5飞行员,多次参加核试任务,他回忆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参加过多次核试验任务,包括空爆,地爆,地下爆。因为次数太多已记不清了,只记得我做过的那些事,如:布点和回收,看地形,拍摄,运输,搜寻取样火箭等。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我国最后一次空爆(编注:即1980年10月16日),指挥部给我们机组下达的任务是,回收穿越蘑菇云后的取样火箭弹,试验一共发射5枚,任务是保证找回3枚,力争4枚,任务架次4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天,爆后2小时,我们从“04”起飞,直奔爆心,到达预定区域后,飞行高度保持100—150米,在空中很快就发现了4枚连着红伞的火箭弹。在返回的路上,我发现前方地面有一新鲜土堆,脑中一闪会是第5枚吗?于是操纵飞机落在土堆旁,机上的防化兵下去一看,果然是一枚没有开伞的火箭。由于我们只带了4只装火箭弹的铅桶,只得在地图上标好地理位置,再次返航回到“04”,加上油后带着一个铅桶起飞,用了不到1小时就将最后一枚取样火箭取回,提前超额完成任务,并节约了架次,受到指挥部表杨。机组荣立集体三等功,我个人也荣立三等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容易的,可谓“多快好省”完成任务,立功奖励无疑。但有时也一时难寻,只能在大概的降落区域反复搜索,直到完成任务为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图右起宋济生、陈德祥(2012年10月于泰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例如直-5飞行员于瑞琪就有一次艰难的找“黄羊”经历,他回忆说,先后经历过三次核试任务,每次任务大体相同,“主要任务:一是布点。即在零前一天到爆点下风方向,布采样设备。二是回收。即在零后第一天取回所布的设备。并找回原子弹爆炸时射向蘑菇云的火箭。”而在这三次任务中,最难以忘怀的是第三次。他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是1977年或1978年的7月到9月,机长于瑞琪,副驾驶张广聚,领航员是宋培礼还是杨世锦具体记不清,领队是李国玺和徐泽根。”由于第三次氢弹的设计当量是25万吨级,爆炸后增加一倍,回收的采样设备取样不成功,指挥部就下令找回所有火箭,我们机组在第三天才找回一枚取样火箭。落地时测试污染严重,为4伦,这枚火箭的采样为当时核爆炸参数提供了重要依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图:左为于瑞琪,右为张正飞</p> <p class="ql-block">  再如机务张正飞所忆那样,有一次和苟兴明等在一起寻找“黄羊”时,就没有那样顺利,空中一时搜索无果,不能满足任务要求,只能在预计落点下机寻觅,实行人海战术,去发现那些如上所说未开伞的、钻入地的,或被隐藏的火箭弹。他们身穿笨拙的防化服,地毯式搜寻,不达目标,绝不收兵,一旦找到,欣喜若狂,做出一些诸如随地小解(需解开防化服,遭到高危辐射)的出格之举,也无可指责,因为实在忍不了长时间的憋尿——难受,且一样危险有害。</p><p class="ql-block"> 找“黄羊”的故事实在太多,不胜枚举,以上只是冰山一角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图左起谢建中、张仁仲、白文蓬、张正飞,2017年3月相逢在上海交大</p><p class="ql-block">  下图:宋济生</p> <p class="ql-block">  <b>4、运-5穿云取样的范例</b></p><p class="ql-block"> 1964年10月16日直-5爆心穿云取样,可谓在我国核试穿云采样上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么,之后,王海机组在1967年底(也许是1968年)执行的那次核试任务,也不失为运-5穿云取样的成功案例。</p><p class="ql-block"> 据原运输团副参谋长陈志军回忆,当时进驻“04”基地,由11大队副大队长王海任机长,一中队陈志军为副驾驶,领航员张文明,通讯员汪亚明组成的穿云取样机组,就执行了一次穿云取样任务。他说: 在“起爆后,记不清过了多久,我们身穿防化服、头戴防毒面具、口袋装着辐射测量笔就起飞”,朝着蘑菇云刚刚升腾的地方飞去。此去任务,就是在规定的高度实时采集核爆数据。</p><p class="ql-block"> 飞机很快就来到核试区域,他们在爆点空域来回往返,高度从300米开始到400米、600米三个不同层面穿越爆后的残余烟云,由机载采样设备及科研人员获取相关数据。在每个高程穿越完成后,向塔台报告一次每人受到的辐射程度,然后爬高进入下一次穿越。</p><p class="ql-block"> 在核爆刚刚过去的空域,残留的蘑菇烟云依然恐怖笼罩,处处高危辐射,能见度极差,这对于飞行人员的任务完成,既是对勇气和胆量的挑战,也是对个人技术水平和机组协同能力的考量。然而,他们出色地完成了采样任务,因此机组人员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遗憾的是在个人档案中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不知何故?</p><p class="ql-block"> 下图:运-5型飞机</p> <p class="ql-block">  下图:陈志军</p> <p class="ql-block">  <b>5、核试保障运输忙</b></p><p class="ql-block"> 核武试验,它惊天动地,在其背后却是无数的隐姓埋名、无偿的任劳任怨、无悔的青春年华。其中,一支默默无闻的航空兵运输机部队,长期隐姓埋名,服务任劳任怨,二十三载青春年华,大多贡献给了核试事业。他们翱翔于天山南北,穿插在孔雀河畔,飞行在大漠戈壁,往返于核试场区。他们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7538部队的飞行机组。</p><p class="ql-block"> 在每次核试的相关运输保障工作中,爆前核弹部件的运送,是最重要的任务。据原运输团副团长谢建中介绍,在通常情况下,核弹地爆在就位前,都以部件形式在“03”存储,遇有核试任务时,再将相关人员和部件运往“04”、运往爆点,然后由21所科研人员现场组装到位。为了确保运输安全,在正式起运前要作运输安全性试验飞行,如抗震性,撞击性等,以保万无一失。因为我们就是这么做的。</p><p class="ql-block"> 在试验场区,在基地之间,象直-5、运-5这种小型运输机,正好发挥其灵活便捷的优势。故而,无论在物资运输、人员送达,还是后勤保障、抢险应急,都会大显身手,发挥作用。</p><p class="ql-block"> 比如在1970年的那次核试验中,有几名参试人员在核爆后因其躲藏的山洞被破坏,顿时鲜血直流,急需医治。此时正在“03”参试待命的55号直-5机组便即刻奉命起飞,第一时间赶赴事发地点,及时将伤员送往马兰医院救治。刘德邦在谈及执行这次应急救护任务时说:55号机械师为安文博 ,我是他的机械员。在这次执行核试任务期间,机械师安文博得了副伤寒,也是我送他住进马兰医院的。在核试一线,面对此类特情,时间就是生命,而参试待命的值勤机组,尤其是直升机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下图后排右一刘德邦,左一龙天银;前排左一卫伦,右一苟兴明</p> <p class="ql-block">  还有,如丁元森所说:有一次是在1971年11月初进场,12月末结束。运-5去了一架飞机,机长朱友富,副驾驶丁元森,领航杜昌忠和通讯姚永广。“主要任务就是往返于“03”和“04”二个机场运送物资和人员。”送蔬菜瓜果,军需给养,随叫随到,快捷运达。有时在任务期间,还承担贵宾迎送任务,如有一次运送前来参观核试验的陆军四师(驻库车)和六师(驻莎车)二位师长返回驻地,也是交办的任务之一。</p><p class="ql-block"> 总之,爆前爆后的核试场区,总少不了这支默默无闻的航空兵运输机部队的官兵们,他们忙碌的身影,帅气的英姿,永载史册。</p><p class="ql-block"> 下图左起徐广富、丁元森、倪惠林、宋长锦、戎贵生</p> <p class="ql-block">  <b>6、为国家舍小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而忘私”、“大公无私”、“一心为公”这些时髦且崇尚的口号,是共产党人的标志,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它是奋斗的目标、亮丽的旗帜。尤其是在那个“斗私批修”的年代,在参试任务面前,更是如此。这里要讲叙的二个小故事,体现的就是具有这样一种为国家舍小家、公而忘私境界的空勤人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探亲休假被终了,飞机接回排故障</p><p class="ql-block"> 故事主人公张仁仲,空军独立第十一飞行大队屈指可数的空勤机械师,时任机务中队副中队长,是我国首颗原子弹试爆后第一个进入爆心穿云取样的直-5机组成员之一,他和张克勤、张金鏊一起,被广大空地勤人员并称为机务元老“三张”。在我国早期的核试验中,他参加了第一次到第七次核试验,从不间断。之后,还不时为核试任务贡献才智,为我国的核试验任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0年10月国庆刚过,一天,正在河南安阳探亲休假的机务中队副中队长张仁仲机械师,突然收到部队发来的加急电报,称有紧急任务,电令立即结束休假,马上归队。并已经为其安排了次日早晨5点搭乘在郑州的空十三师的军机返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令如山,即使假期未满,但作为一名军人,张机械师二话没说,便匆匆整理行装,依依告别亲人,穿着便服连夜赶往郑州,必须保证赶在早晨5点之前到达。在空九军的妥善安排下,飞机从郑州按时起飞,在兰州又接了两位客人到酒泉,加油用餐,然后飞机直飞马兰,将其送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马兰,当时正在执行我国第十一次核试任务的51号机,因旋翼与发动机不能正常连接,几经检测,不知症结何处,眼看核爆临近,必须随时保持51号机组处于待飞状态,事情紧急,申凤章想到了技术能手空勤机械师张仁仲,于是就有了先前的那封加急电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刚到马兰的张机械师,顾不得旅途疲劳,问明情况,马上投入到了排除故障的会战之中。故障很快排除,大家的心情如释重负,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51号机又处在了良好待飞状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事看来不大,看似只是排除了一个故障而已,然而,它映衬的是革命军人的高度责任心和对核试事业急起直追的时代使命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中间为张仁仲,左谢建中,右徐林茂</p><p class="ql-block">  〈2〉新婚来队应相聚,假期未到被请回</p><p class="ql-block"> 李纪来,7538部队直-5飞行员,在他的记忆中,曾经三次参加核试,让他终生难忘。一次是在1976年元月,执行寻找穿越蘑菇云取样的火箭弹任务。还有一次是与郜清海机组一起在试验场区拍电影。而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1969年9月份那次,因是新婚妻子来队探亲,本该乐享新婚之喜,然事不凑巧,正遇核试任务而且是一周内接连两次核爆,这爆前的航测布点,爆后的回收取样,自然少不了7538部队的直-5、运-5的机组人员,于是乎,李纪来和其他领命参试人员一样,被通知参加执行核试任务,其新婚妻子被告知丈夫奉命外出执行不知归期的任务,只能无奈终止探亲,提前返回。李纪来回忆说:那次执行任务“记得是和王良成,机务是罗兴贵等一个机组,任务是在核爆区域航测。”那是“在我结婚不久,爱人来队,假期没到,部队就要求她提前离队,说我要出任务。”什么任务?自然不能相告,问也没用,铁律在此,谁敢越雷池半步,多长时间?也休想知道。</p><p class="ql-block"> 对此,李纪来每每想起,总感内心愧疚,这是作为一个新郎官对新娘子的愧疚,这愧疚透着欲说又止的无奈,透着军人对军嫂的崇敬。正如歌曰:“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p><p class="ql-block"> 此类故事,在7538部队还有许多。为了核试,可以新婚别离,只字不提; 可以放弃休假,基地当家。因为核试,多了许多清规戒律,少了不少亲情温柔。</p><p class="ql-block"> 参试人员,为国家舍小家,责任担当顶呱呱!</p><p class="ql-block"> 下图左起:徐永明、谢建中、李纪来、李永飞</p> <p class="ql-block">  <b>7、生死之间</b></p><p class="ql-block"> 卫伦的故事,当时在11大队机务人员中尽人皆知,从中看到了参试人员任劳任怨、不畏艰辛的敬业精神,看到了大队、中队领导对参试人员的关心和爱护,故事让人动容,不免使人泪下。</p><p class="ql-block"> 那是在1969年9月份,我国在这月连续进行了两次核试验,一次在9月23日进行的我国第一次2万吨级地下核试验,另一次是相隔6天以后的9月29日进行的我国首颗由轰炸机空投的300万吨级氢弹试验。据卫伦回忆:当时7538部队派出的参试机组中就有54号和57号两个直-5机组,一起进驻“04”基地执行爆前侦察布点、爆后取样回收的任务。他说:</p><p class="ql-block"> “54号机地勤机械员是龙天银,我是57号机械员”。还有罗兴贵、张金鏊机械师。“我们那次在‘04’戴着高度防护眼镜观看了核爆火球,当时我们身上有一种灼热感觉,火球过后又在猫耳洞下躲过冲击波”。“试验成功后,那天中午在‘04’基地吃的午饭,餐桌上摆的是国酒茅台,有九军政委李全春给我们敬酒,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在谈到具体任务时,他说:“我们在‘04’基地有两架直升机主要投放标本和收捡标本,前后有好多天”。“我们在‘04’基地时,每天早晚要吃二颗西药片,也不知何用。任务完后在‘03’大礼堂开了庆功会。我们57号机组荣获集体三等功。”</p><p class="ql-block"> 以上看似轻松简单的叙说,在其背后不知要付出多少艰辛和汗水,遭受多少让人想想都会后怕的核辐射,埋下多少日后不确定的病因。然而,诚如卫伦那样无数的参试人员,在忆及这段尘封已久的参试经历时,都那么地坚定而自豪,都为责任和使命担当。</p><p class="ql-block"> 再说完成参试任务后的卫伦,回到部队不久,就得了高辐射引起的败血症。由于那时没有自己的医院,大队卫生队将其送到了呼图壁陆军医院治疗。在陆军医院住了没几天,由于长期高烧,人已昏迷休克,处假死状态,鉴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和条件,院方认为已经死亡,遂将其送进了太平间。</p><p class="ql-block"> 好在大队、中队领导及时赶到,讨要说法,才将处于假死状态的卫伦从太平间中拉回,才有了如今的他。谈及此事,卫伦深情地说:“要不是领导的话,可能我就没有今天,我真心感谢十一大队领导和战友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后来在空军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终于治愈顽疾,回到部队,并调入内场定检中队,直至1975年光荣退役。</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笔者在想:倘若当时的大队中队领导不及时赶到并积极要求实施抢救,这假死或许就会成真。在这生死之间,领导的关心爱护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诚如卫伦自己所说,是“大队领导和战友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再倘若,卫伦没有参试,或者临危退缩,没有太多遭到辐射,或许也就没有前面的倘若。</p><p class="ql-block"> 在幸运和厄运之间,卫伦是幸运的!死神离他而去。古往今来,但凡生死之间,折射出人生的价值取向。参试人员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那种不畏艰辛、迎核而上的勇气,充分体现了一个普通战士应有的素养和觉悟,当以大力弘扬,点赞不止!</p><p class="ql-block">  下图:左是着军装的卫伦,右是卫伦近照</p> <p class="ql-block">  <b>8、核试经历、永生难忘</b></p><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岁月如烟,离开部队已近四十春秋的冉忠玉,每当谈起军营生活、参试经历,总象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记得那是在2018年5月,已过耄耋之年的冉大队长,坐着轮椅,在家人的陪护下,风尘仆仆,南下上海,为的是看看老部队的老战友,记忆宝贵的军营生活,记忆难忘的参试经历。他手持“爱派”(ipad),侃侃而谈,谈今朝,叙过往,其作派,既有老干部的沉稳,又具新时尚的风范,声音宏亮,中气十足。日前,又在战友群内,追思过往,回忆往事,尤其是参加我国第16次核试的经历,翔实可信,经他一提,那些近乎淡忘模糊的情节,如影重现,变得鲜活可掬,似在昨天发生一般。让我们跟随他的记忆,共同回顾难忘的参试经历。</p><p class="ql-block"> “回忆当年参加我国第16次核试验经历,永生难忘。”冉大的开场白,道出了参试经历在战友们心中的份量,他说:“那是1974年6月17日我国在罗布泊上空爆炸的100万吨当量的核弹试验。当时我们部队派出5架飞机(直-5三架、运-5两架)参加。”</p><p class="ql-block"> 对此,原运输团副团长谢建中在回忆此次任务时,同样记忆犹存,特别是对参试的大队领导和直-5空地勤人员,有较清晰的记忆,他的叙说,映衬着冉大的记忆:六月初,十一大队受领核试任务后,大队成立了由王海副大队长和郭振亚主任为首组成的领导班子。机务由副中队长冉忠玉带队;直-5飞行由徐泽根带队;在直-5地勤中,机械有我和崔小平,特设有刘补秀、梁昌裕,无线电是张启武和甘海明等。五个机组的参试人数,少则也有二十多人。</p><p class="ql-block"> 这次任务第一站从大东沟转场至马兰基地,第二站便落到“04”基地。“04”基地亦称开屏机场,这里是我国核试的前沿阵地和大本营。五个参试机组在执行爆前侦察布点、爆后采样回收任务时,就在此地完成起降。</p><p class="ql-block"> 冉大在谈及“04”的场区环境时,他说:“这地方自然条件很恶劣:一是温度高,六月份的地表温度在50°C以上,人们像热锅上的蚂蚁无处躲藏;二是空气干燥,行军水壶不离身,出汗不见汗,都被随时蒸发掉;三是风大,这里经常风吹石头跑,风沙打脸睁不开眼;四是没有淡水,饮水全靠外运。当时参试的战友们,就在这样一个‘地上不长草,天上没飞鸟,出汗不见汗,风吹石头跑’的环境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精心做好飞机的维护保障工作,确保其随时能飞,为核试作贡献,为祖国献青春!”</p><p class="ql-block"> 冉大还说:那次在“04”期间,由于天热干燥,在核爆“零时”前日,安排了一次去孔雀河洗澡游泳的集体活动,以洗去“出汗不见汗”的汗味,以解除工作紧张之疲乏。</p><p class="ql-block"> 到孔雀河游泳,现在听来似乎不可思议,仔细想想还有点后怕。说是不可思议,是因为现在的孔雀河,早已在中途断流,对于罗布泊而言已成奢望,如何洗澡和游泳?然而在当时,罗布泊尚未涸竭,孔雀河水未断流。说是后怕,是因为在当时,所有在“04”需要对被核污染的飞机、车辆装备和人员等,都要到207这个离孔雀河不远的洗消点去洗消,而洗消后的废水,都被排入了即将抵达罗布泊的孔雀河中,尽管上游之水还在下泻,但谁能保证核辐射物质不会随处滞留,想想能不怕乎?但是,当年安排去孔雀河洗澡、游泳,却是事实,悔也没用。</p><p class="ql-block"> 下图:冉忠玉</p> <p class="ql-block">  据谢团副回忆:那是在临近“零时”前日,因天太热,“04”又没水擦身。故而郭振亚主任向“04”后勤要了卡车,带着部分愿去孔雀河游泳洗澡的人员去了次孔雀河,一起去的有郭振亚、冉忠玉、谢建中、崔小平、梁昌裕、甘海明等20来人。孔雀河水深到肚脐,河床很硬,长有少许芦苇,水比较清。乍看清流荡漾、芦苇摇曳,难得一个消暑冲凉的好去处。下水一试,水是咸的,充满苦涩之味。孰不知,流到此处的孔雀河水,其实早已处在先前的罗布泊中了,岂能不咸不苦又不涩?罗布泊原本就是咸水湖,古时别称为“盐泽”。</p><p class="ql-block"> 我们洗、游了近半个小时,上岸后,乘着卡车又去了207洗消点,用少许淡水擦了擦身子,算是补了河水咸、苦、涩的不足。这次去孔雀河洗澡、游泳,在团历史上应是唯一一次,似乎有点苦中取乐之意,现在想想还真有点后怕。</p><p class="ql-block"> 冉大在介绍这次“零时”空爆的情景时说:基地组织参试人员,戴着高深度墨镜,在“04”实时观看了氢弹爆炸的壮观。在距爆心几十公里之外看那核爆火球,大小有初升太阳的数倍,还有热浪烤脸的感觉,光荣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经久不衰的欢呼声,回响在孔雀河畔。</p><p class="ql-block"> 然而,在欢呼之后,迎接他们的将是机组人员参加核试的重头戏,到核爆区域去完成数据采样、标本回收等关键任务。</p><p class="ql-block">  下图:运输团副团长谢建中</p> <p class="ql-block">  <b>9、难忘的1976年</b></p><p class="ql-block"> 1976年,在中国历史上无疑是应该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三位开国领袖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政坛暗然失色;这一年,十月风云激荡,一举粉碎了四人帮的篡权阴谋,大快人心;还有七月的唐山大地震,给人留下了抹不去的伤痛。 也在这一年,我国分别在1月、9月、10月和11月进行了四次核试验,核爆次数空前,其中一次还是500万吨级最大当量的氢弹空投试验,核爆威力空前。1976,难忘的1976年。</p><p class="ql-block"> 据宋智民、董庆树、王庆进等参试人员的共同回忆,对于1976年1月进行的第18次核试验,由于周总理的逝世,打乱了原定的核试进程,所以,大家对其都有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那年1月8日,参加我国此次核试验的运输团机组人员,先后按计划完成了进驻“04”基地的转场任务。按照以往惯例,参试人员进场后,都会进行核爆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熟悉爆心区域环境、空域情况、航线地标特征和相关协同配合等预习预演。然而,也在这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逝世。噩耗传到马兰,传到开屏,当时正在准备进行我国第18次核试验的相关人员,无不悲痛欲绝,自上而下哀声一片,原定的核试节奏被打乱推迟。</p><p class="ql-block"> 下图:作训参谋宋智民</p> <p class="ql-block">  司令部作训股的宋智民参谋在回忆该段经历时说:我们到开屏机场没几天,就听到周总理逝世的消息,并在周总理逝世头七的日子里,我们在机场旁边的大房子里,怀着沉痛的心情,和全国人民一道,为周总理开的追悼会。由于条件限制,周总理追悼会上用的照片,是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大幅照片,而佩戴的黑纱则用墨汁染成,一样寄托哀思。</p><p class="ql-block"> 周总理的追悼会以后,全国人民化悲痛为力量,在“04”基地的参试人员,同样积聚着力量,开始着空爆前的准备。据董庆树、王庆进回忆,当时有五中队副中队长廖定祥、领航员陈连波,还有姬维宏、陈国正、姜长春、杜振发等空勤人员都参加了此次核试。而机组的主要任务就是爆后72小时内的空中辐射侦察采样。到1月23日,3万吨当量的核裂变试验,在预定区域成功进行。核爆后的主要任务之一,就如李纪来所经历的那样:他和于瑞琪一个机组,去寻找穿越蘑菇云的火箭弹,找到伞弹后,随同的机务苟兴明等下去剪断降落伞绳,将弹头装封带回。</p><p class="ql-block"> 之后,在1976年进行的第二次核试,恰逢9月9日毛主席逝世,全国致哀,举世震惊。参加这次核试的张志浩在回忆这段难忘的参试经历时说:1976年9月我在机务大队任参谋期间,带领直-5三架即吴永海的44号机、蔡圣尔的46号机和李全发的52号机参加第19次核试验;接着在1980年我带机务三中队韦启利、苟兴明两架直-5参加了核试。飞行的是上街来的二大队的刘吉洪、焦仁旺等。1976年那次,因毛主席去世,核试验任务推迟,已进场的我们,在“04”先组织召开了毛主席的追悼大会,然后去完成指挥部下达的相关核试任务,至9月26日“零时”成功试爆局部熔解“特殊核弹”。</p><p class="ql-block"> 继9月核试后,又在10月17日和11月17日连续进行了两次,而当年11月17日的核试是我国最大当量的氢弹试验(代号712),公开报道的爆炸当量为500万吨。随队参试的宋智民参谋这样记忆着当时的情景:“当时我部参试飞机完成布点任务后,因开屏机场不在这次试验的安全距离内,故我们所有人员都后撤到距爆心约80公里的七分站,因这次爆炸是粉碎四人帮后的首次大当量试验,场区政治气氛很浓,戈壁滩上竖着巨幅标语‘坚决拥护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等”。“直-5直升机在七分站降落后,许多陆军战友围拢过来,好象他们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看过直升机”。</p><p class="ql-block"> 为了见证我国最大当量的氢弹空投试验,基地组织了参试人员实时观看。“当时带减光墨镜的可以面向爆心,没戴墨镜的背向爆心,36师两架轰-6一前一后,后面一架投弹的,读秒到起爆时,墨镜里看到的情景是,先看到一个小圆点随即变成月亮模样,又立即变为大火球,我们虽然距爆心有80余公里,但脸上脖子上有烘烤的感觉。后听说火球直径有35公里”。“记得这次空爆我部至少是4架直-5、2架运-5飞机参加,直-5布点、收点的任务很重”。</p><p class="ql-block"> 1976年的核试之所以难忘,就是因为它是我国核试进程中,在最艰难的一年内核爆试验次数最多的一年,达到了四次/年,并且以11月17日的最大500万吨当量氢弹空投爆炸成功圆满收官,岂能忘哉!</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马林德与宋智民相互交流</p> <p class="ql-block">  <b>10、爆心侦察、无畏无惧</b></p><p class="ql-block"> 在核爆参试人员的记忆中,但凡在核试场爆后半小时过后,所见的直-5、运-5机组,大多为11大队派出的侦察、采样机组,在执行侦察、采样的科研协同任务,他们为核试参数的取得,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从首爆穿云取样的付文德、李国玺、张仁仲机组,到王海、陈志军机组,以及任何一个执行类似任务的机组人员都有一种无畏无惧、有胆有识的勇敢精神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敬业品格。这里要叙说的这段往事,就是展现参试机组和科研人员对危险无所畏惧,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品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谢建中回忆,他先后多次参加核试任务。其中,在1971年913以后的那次,即1971年11月18日的我国第十二次核爆试验,记忆犹深。</p><p class="ql-block"> 据谢建中、黄能钦回忆讲述:这次核爆试验,因使用的是新型核材料,所以许多数据要通过爆后现场侦察采样才能予以验证。为了这次核试验,我们十一大队共去了五架飞机,虽说这样的核爆试验所要完成的任务,对于十一大队而言,这样的爆后侦察取样任务已见多不怪,轻车熟路,但对于谢建中来说,则是其当机械师后独立去执行核试任务的首次参试,没了师傅在场,难免心情激动,久久不能平静。当时他虽带着机械员刘同跃,同驻“04”,但未能随机协助,只能靠自己去独当一面。</p><p class="ql-block"> 按照“零时”前机组与21所科研人员达成的协同侦察预案,到时62号直升机将在爆心上空800米高度执行绕飞拍摄、取样,观察爆心实况,然后返回。</p><p class="ql-block">这日,他们和以往在爆心采样侦察机组一样,约在爆后半小时奉命起飞,62号机组由郜清海(左座)、黄能钦(右座),机务谢建中组成,载了21所7名科研人员去爆心实地侦察。</p><p class="ql-block"> 因是新的核试,21所科研人员对核爆结果的预判有二种不同观点,一种说威力很大,一种说没有达标。为准确了解掌握一手资料,需飞爆心上空实地观看。为防爆后核辐射,尽量减少辐射伤害,机上人员都按规定穿戴全套防护服,并随身配备核辐射监测仪。</p><p class="ql-block"> 当62号机飞抵爆心上空时,核爆所带来的残留烟云,高温余热,以及目力所及由内向外被高能高压所摧毁的各式目标物,能给人以惊怵窒息之感。</p><p class="ql-block"> 按照预案,谢建中负责为21所2名站立机舱门口负责拍摄和观察取样人员戴好安全保险带,随即将货舱可内抛门内抛打开,开始了空中侦察作业。其他科研人员按各自分工,靠弦窗位子坐下,通过两边窗口对爆心作观察记录。在爆心上空作业,要顶着多大的核辐射危险,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大家都心知肚明。然而,但凡参试人员,都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用当时主流媒体的话叫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机组开始在真高800米高度围爆心飞了一圈,因垂直能见度差而看不清楚地面目标,便要求降至500米,再绕爆心飞了一圈,21所同志说有些情况还是看不清。后经他们简短商量后,决定再降至300米真高,并切爆心小半径上空通过,但对于全体机组人员,意味着要遭到超大剂量核辐射的伤害。为了准确掌握爆后实情,对于科研人员这种无畏无惧、精益求精的态度,同样激发着机组人员的工作潜能,郜清海、黄能钦与谢建中之间,通过机内通话系统,及时将科研人员的诉求予以反映与沟通。继而从800米,逐步降至300米,在无时不刻遭受超量核辐射的情况下,全体机组人员密切协同配合,直到21所科研人员取得第一手满意的核爆数据为止。</p><p class="ql-block"> 由于机组人员密切协同,操纵飞机在真高300米,切爆心小半径通过,又绕爆心飞了一圈,实地看清了爆心场景,爆坑很深很深,四围沙石土堆高如小山,可见其核爆之威力,实为超强,正如科研人员所言:达到了设计要求。任务顺利完成,随后返航回“04”。</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图:郜清海</p><p class="ql-block">  谢建中回忆说:在“04”关机停车后,21所同志要求机组同志将随身带的二支剂量笔和胶卷暗盒拿出来检查,二支剂量笔均已指到头(大的二伦)。他们中一人将郜清海、黄能钦、谢建中机组三人名单记下,将三人随身带的剂量笔,胶卷暗盒登记后他们一并带走。而后我们开车起飞去207洗消站洗消飞机后返回“04”。在“04”空九军前指赵明副军长得知我们三人受了超剂量照射后,专门打电话向动物试验队要了条狗,让食堂杀后烧给我们加餐。这次受超剂量照射,我们三人成了榜上有名,国家绝密网上能查到。郜清海在河南,黄能钦在广西,谢建中在上海,转业回原籍,现均已退休。但每每想起这段往事,总能让人心潮澎湃,为之骄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图:黄能钦</p><p class="ql-block">  11、青春无悔、生命无怨</p><p class="ql-block"> 李东升副政委的参核参试回忆《亲历“两弹一星”升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年参核参试人员的辛勤付出,从“零时”前的勘察布点,苦练准备,到“零时”后的采样核查,临危不惧,亲历了“两弹一星”的升空,见证了大国重器的诞生,其所见听闻,亲历亲为,是缘分,是幸运,这既是其个人的荣耀,也是全体参核参试人员的骄傲,它是革命军人青春年华的绽放,是生命乐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窃以为:用著名军旅作家阎肃在《马兰谣》(见附二)歌词中的“青春无悔,生命无怨”来概括,再好不过。让我们不妨伴随着《马兰谣》的乐曲,去品味李东升副政委《亲历“两弹一星”升空》的初心韵味,去重温“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p><p class="ql-block"> 下面就是李东升副政委撰写的回忆文章:《亲历“两弹一星”升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亲历“两弹一星”升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李 东 升</p><p class="ql-block"> 在喜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我怀着自豪喜悦的心情回忆参加“两弹一星”试验的情景,将美好回忆定格在罗布泊。</p><p class="ql-block"> 我1959年“选飞”入伍,成为灵石、介休、孝义合并时唯一入选的空军飞行学员。在空军航校大浪淘沙,有百分之五十飞行学员因各种原因一批又一批、一个又一个地被淘汰,自己有幸闯关斩将,于1965年航校毕业,顺利改装直升机,成为首批进疆的飞行员,也是新中国建立后灵石县第一个飞上蓝天的飞行员。</p><p class="ql-block"> 在新疆曾先后四次参加马兰基地的原子弹、氢弹试验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科试任务。记忆犹新的是1966年12月28日有幸参加罗布泊场区进行的第二次塔爆核试验。</p><p class="ql-block"> 核试验组织十分严密。为保证核试验万无一失,各级建立领导小组,每项工作要落实到个人。马兰基地成立核试验领导组,空九军副军长李全春是领导组成员,任开屏机场总指挥,他直接下令调两个直升机组进场,飞机质量要最好的,机组搭配要最强的。指定直升机元老付文德副大队长任带队长机,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就是他的机组运到爆心的。这次我是副驾驶,大队领航主任张文明及机械师都参加过核试验,我和他们编在一个机组实感幸运。我们机组奉命于1966年12月上旬由部队机场飞到马兰基地的开屏机场,当日下午开屏机场总指挥李全春直接给机组下达代号为“4-2”任务: 一、将“产品”从开屏机场空运到爆心;二、“零时”后到爆心上空航测核蜕变;三、“零时”前后分别进行航拍。事后军机关的同志一直跟随空地勤机组参加地面准备制定详细的特情处置预案,进行地面演练,每项飞行任务都要经过地面考核和空中预演,提前好几天做好一切准备。当时保密纪律很严。“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子儿女”,“看到的不能说,不知道的不要打听”。起初我对“产品”也是一头雾水,不知“产品”是什么东西,因不准乱问,我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认识了“产品”的真实面目就是核爆炸装置,“零时”是核爆时间,场区一切实施程序都以“零时”为准。为保空运“产品”万无一失,把运送“产品”的飞机像专机一样对待,有专职的警卫看护,机组每天的外场工作和警卫有交接手续。飞机放飞检查需空九军工程部的机务专家检查签字。在“零前”七八天专门到爆心试飞一次,这里飞机降落条件太好了,降落场预先进行过平整、喷水、滚压,飞机起降时不起灰尘,从座舱内看地面清楚,这比平时野外训练和抢险救灾条件好多了,着陆时只要避开铁塔架就可安全着陆。“零前”穿上防护服在地面演练和空中试飞。穿上防护服操纵有点不便,防护眼镜的镜片容易出水雾,科试部门在镜片上涂点东西,一下子不出现水雾了。经过地面长时间穿上防护服演练,到空中飞行也得心应手,能正常操纵飞机。一切准备就绪就等“零时”的到来。在“零时”前的好几天一架运输机将“产品”运至开屏机场,随着又将“产品”装在我们直升机上,装卸工作紧张而有序进行,每个动作都规范准确,让我们现场看到了认真过细马兰作风。我们机组按照预定的程序开车滑行到跑道起飞,为防止飞机意外停车迫降,航线基本沿着通向爆心的公路飞行,空中能见度好很远看到了爆心几十米高的铁塔。按气象预报和空中实测确定着陆方向建立小航线,飞机在爆心旁预先准备好的降落场平稳落地,待“产品”卸下飞机立即升空返航,飞机返回开屏机场落地,副军长一行早已迎候在停机坪旁,代表马兰试验领导组向机组人员祝贺。这时专职警卫下岗回去,说明机组圆满的完成了运送“产品”任务。当飞机离爆心后,科试人员将氢弹装置吊装到塔顶,进行各种调试检查,整装待发,迎接“零时”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1966年12月28日兴奋地迎来了“零时”的到来,我们提前来到预定的观测区整齐地坐好,按现场指挥人员口令提前戴好防护眼镜,从广播里听到“零前”10分钟5分钟1分钟......随着“零时”的接近,场面一片寂静,我的神情也紧张起来,当听到“起爆”命令声心情一下放松下来,当视线里出现蘑菇云升起,顿时全场都沸腾了,我们机组运送的“产品”成功爆炸了,大家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共同庆祝第二次塔爆核试验成功。在欢庆之余,我们机组进行第二项任务航测核蜕变原始数据。塔爆试验地面和空中的放射性污染严重,我们穿上防护服带上剂量笔驾机飞向爆心,从不同高度不同方位实施两次航测。飞行中机组人员全神贯注地操纵飞机,保持航行诸元准确稳定,航行轨迹与预定的一致,为测得精准的核蜕变原始数据创造了条件。按要求每人带的剂量笔应不断检查,当吃剂量要超标时应立即返航,可机组人员没有一个观察剂量笔。完成航测任务返航到洗消站洗消飞机,机组人员简单冲洗一下完事大吉。第三项任务在“零时”前后分别进行航拍任务。“八一”电影厂的摄影师用安全带系住站在直升机机轮支架上进行空中抢拍。“零前”拍摄爆心附近不同距离布满的各种效验物,有飞机、机车、汽车和各种建筑物。“零后”拍摄各种效验物遭破坏的情况,爆心满地褐色,各种效验物面目全非。后来知道中央首长观看爆心场面的镜头我们也感到自豪。用塔爆方式成功进行了小当量氢弹原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氢弹设计方案可行、先进、简便。标志着中国突破了热核武器的技术难关。在参加空爆核试验时,有幸看到第一次塔爆的铁架像面条一样躺在地上,过去这里是禁区,现在成了人们参观的纪念地。</p><p class="ql-block"> 我和“两弹一星”有缘。我除参加第二次塔爆核试验外,还先后两次参加空爆核试验。1968年5月我又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圆满完成取样火箭回收任务,有幸现场观看导弹发射,当导弹直插云霄时把我的心也带上了太空,和第一次看到蘑菇云从地面升起一样,整个身体也要腾飞了,感到中国人腰杆子硬了真正地站立起来,伟大的钢铁长城又插上飞翔的翅膀!</p><p class="ql-block"> 回顾亲历“两弹一星”升空的经历,是艰苦奋斗精神谱写了人生道路,是党的光辉让自己从一个幸运接着一个幸运走来,奋斗无止尽,幸运不断来。心怀感恩心幸福在身边、幸福在心里,让我们沿着党的十九大开创的新时代为实现中国梦奋勇前进。</p><p class="ql-block"> 2017年11月</p><p class="ql-block"> 下图:李东升,左摄于1966年</p> <p class="ql-block">  <b>  12、核试花絮二则</b></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笔者将早些年根据孙西美战友讲述整理的两则核试小故事引入,它既是核试场上的花絮,也是核试禁地的真实。</p><p class="ql-block"> <b>★大河沿被盯</b></p><p class="ql-block"> 在天山南麓,博斯腾湖北侧,曾经驻扎着一支神秘的队伍,聚集着大批科技精英、高端人才和铁血军人,为的是贯彻落实毛主席关于:“搞一点原子弹、氢弹”和“我们要有原子弹”的指示,为的是强我国威军威。这里,就是我国核武器的摇篮——马兰村。</p><p class="ql-block"> 1964年10月16日下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马兰村东南的罗布泊旁试爆成功。从此,从马兰村到罗布泊这块无边无垠的戈壁大漠之地,被列为军事禁区,里里外外重兵把守。从而,便被世人广泛关注,更为敌特所觊觎,且如狼似虎,垂涎三尺。敌特们千方百计想着前往刺探军情,实施破坏。所以,这里的警卫十分严格,凡需进入马兰基地的,无论军人还是百姓,都要接受最严格的背景审查,以确保国防科研工程的万无一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河沿被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美记叙/得翔整理</p><p class="ql-block"> 大河沿站,是铁路兰新线上的一个车站,位于吐鲁番西侧。在南疆铁路尚未开通前,这里是前往南疆各地的交通要道。故而,马兰基地在这里设有兵站——招待所,负责进出马兰村人员的接待工作。</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年,我们十一大队派了一个机组前往“04”基地,任务是将一架故障的运-5修复后飞回,机组人员中,有十一大队的机务元老“三张”之一,具体是谁,我已经记不清了,是张仁仲?张克勤?还是张金鏊?(编注:经了解,应是当时的副中队长张仁仲。)</p><p class="ql-block"> 我们接到任务后,计划先从乌鲁木齐乘火车到大河沿,然后到兵站再搭乘8023的车前往马兰。然而,就在我们抵达大河沿站后,遇到了被误作敌特的困窘,行程受阻。</p><p class="ql-block">  那日,我们下了火车,直奔8023招待所,想尽快打探前去马兰的车辆安排。不知是我们的行为举止出了问题,还是军容风纪不够严谨,我们在大河沿的一举一动,已引起了8023招待所保卫人员的注意,被当作敌特嫌疑人员给盯上了。</p><p class="ql-block"> 当盯我们的保卫人员亮明身份,询查我们时,我们有点愕然,才如梦初醒,如实相告,而保卫人员恪守职责,再三盘问,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我们对保卫人员说,是奉7335部队之命前往开屏执行任务,并出示了相关介绍信函。然而,由于介绍信信函和落款是十一大队7538部队的,与我们说的执行九军的任务,有点象在“围棋盘里下象棋——不对路数”。这更引起了保卫人员的怀疑和警觉,竟把我们和上年发生在此地的同样冒充空军军官的美蒋特务案联系了起来。便马上采取措施,一方面电话联系马兰基地及相关部门,以求真伪,一方面看管和限止自由。由于当时的通讯条件的限制,对我们的身份确认,一直到半夜方才核查清楚,从而耽误了当天赶到马兰的行程,只能在招待所住下,到第二天才由基地安排车辆进入马兰。随后去“04”将飞机飞了回来。</p><p class="ql-block">  一场虚惊,折射出基地保卫人员对核试安保工作的严谨和认真态度,无可挑剔; 反映了马兰基地在强国强军路上的位置和份量,不可替代。一次被敌特,知道了敌特无处不在,“树欲静而风不止”,提高警惕,须臾不可松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马兰基地马兰花,马兰精神人人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国重器原子弹,国威军威保中华。</p><p class="ql-block"> 下图:孙西美</p> <p class="ql-block">  ★罗布泊禁地</p><p class="ql-block">  罗布泊,一个新疆南部的湖泊,在我国原子弹基地马兰村东南约300公里处。据《辞海》介绍,罗布泊蒙古语称为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古称蒲昌海、盐泽、洛普池、坳泽。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若羌县东北部。孔雀河从北面注入,呈葫芦形,面积3006平方公里,湖面海拔768米。由于河流改道及上游灌溉引水,湖水逐渐枯浅和干涸。据史料记载,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是著名的楼兰城,为古“丝绸之路”之要冲,上世纪60年代因塔里木河断流,罗布泊迅速干涸,至70年代初,罗布泊彻底干涸。 从此,罗布泊名存实亡,环境恶化,被称作“死亡之海”享誉世界。</p><p class="ql-block">  罗布泊,又因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此爆炸成功而威震环球,也因此及以后的多次核试都在这里成功爆炸而成为军事禁区。</p><p class="ql-block">罗布泊北戈壁滩,孔雀河旁原子弹。</p><p class="ql-block">马兰村中一声令,蘑菇云腾冲蓝天。</p><p class="ql-block">罗布泊禁地</p><p class="ql-block">西美讲述/得翔整理</p><p class="ql-block">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大慨是1968年或是1969年具体时间我已淡忘了,我们在马兰执行任务。</p><p class="ql-block">  一日,我们从“04”乘解放牌大卡车去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爆心原址参观探密,同去的还有13师的一个机组。大家都怀着好奇和神秘的心情,来到了这块当时还是绝密状态的核爆禁地。</p><p class="ql-block">  在那烧如铁块的、走起来咯吱咯吱直响的遗址上,只见那被熔化成面条似的原有百米高的钢铁架无力地瘫在地上,戈壁鹅卵石已没有原来的鹅卵形状,变得奇形怪状,环顾四周,一片焦黑,死一般寂寞。这都是当年那朵蘑菇云的杰作,其威力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爆心周围随便走走,看到形状奇异的石头还不时拾起把玩。由于距核爆时间才四、五年,其核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影响,也粗略知道一二,所在之处又是被称为永久核污染区的中心,所以也不敢过多停留,不久就返回“04”基地住所。</p><p class="ql-block">  从核爆中心原址返还,组织者带我们到一处军营地下室。那是一个饭堂,一个穿着破旧军棉上衣的老人端来饭菜,给我们享用。饭毕,那个送饭莱的老人给我们讲述了当年核爆时的情景。那么动听,那么感动。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他是空军的一个副参谋长,算是个军级干部吧。</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回到“03”招待所,防化连的同志带着仪器到我们住处,仪器一开,机子就吱呀吱呀直响,这时,只见防化连的同志马上严肃而认真地说:你们从里面拿了什么东西?快交出来吧!并讲了辐射危害性和长期性。我们见此阵势,面有惧色,相互看看,心中还在嘀咕,是谁呀?须臾,领航员杜昌忠很不情愿地交出了一块乌黑如铁、大小如鸽蛋的东西,我们都吓了一跳。事后,我们问他,他微微一笑,说是好玩,想留个纪念。听了防化连战士的介绍,才感到事情的严重。如果在参观前有此一课,该有多好呀。其实,这种地方是永久的核污染区,不去为好,要去,定要防护在先。</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要说说这个老杜。虽然老杜在2014年已罹患肺绝症病故,但是,那次我们一起在“03”执行任务,又一起进核爆心参观,以至无知地捡拾被重度核污染的石块的场景,时常会浮现眼前。在痛心反思之余,再道一声,安息吧! 我的好战友!</p><p class="ql-block"> 这个山东老乡,病故在枣庄,我曾看过他两次。可他病故那天我刚去乌鲁木齐,没缘相见,成了终生的遗憾。他患病时曾从枣庄到济南,为参试参核人员待遇跑过几次,到了也没享受到参试人员应有的待遇。他曾打电话给新疆老姬,要求出具相关证明,未果而终。我转业时从九军开了参试参核证明材料,也给他弄去,以求旁证。结果也无济于事。</p><p class="ql-block"> 现在,他走了,他带着遗憾走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核试烟云已经消散,许多核试往事渐渐远去,乃至淡然忘却。但是,我们必须牢记,正是因为有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才得以打破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经常被美帝等核大国核讹诈的被动局面。为纪念这个伟大事件,后来在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地方,即原子弹爆心位置树立了一块纪念碑(如下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图于2017年10月19日摄于上海交大宾馆。前排(左起):陈德祥、沈云武、孙西美、谢建中、杨雅轩;后排(左起):刘志超、郑永富、李永飞、何传玉、宋智民</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13、看电视、忆历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央视播出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和《马兰谣》、《有个地方叫马兰》等电视剧,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向世人展现了原本尘封的“两弹一星”往事。从高层到基层,从北京到马兰,从大科学家到小技术员,从领袖人物到普通一兵,充分诠释了包括“马兰精神”在内的“两弹一星”精神。这些以史实为依据拍摄的展现“两弹一星”精神的电视剧,对于曾经涉足马兰,参与过“两弹一星”科研任务的7538(39991)部队的指战员们来说,有着别样的亲切感、情怀恋。看电视,忆过往,心潮澎湃,只为曾经亲历,难免浮想联翩。现在要推荐的几个小故事,就是“看电视,忆历史”的产物,并以《口述历史》的形式予以呈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看电视,忆历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毛健</p><p class="ql-block"> 昨天下午打开电视,正在播放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刚好讲到1969年的两次核试验。作为当年的亲历者,引起我的极大兴趣,搜索到回放,将这一段反复看了多遍。对于当时年轻小兵的我,一点也不知道高层的大背景,半个多世纪来也闻所未闻,没想到那次任务有如此之大的意义,如今看到仍激动不已。大体内容如下,愿与各位分享。</p><p class="ql-block"> 1969年3月,珍宝岛的战火使国际形势十分紧张。苏联的勃列日涅夫准备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并将时间安排在中国国庆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鉴于苏联偷袭的可能性很大,风险很大,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建议国庆节时天安门群众活动不要搞了。毛主席听了汇报,表示不用怕,集会要搞,我还要上天安门。如果不放心,我们是不是可以也放两颗原子弹,地上的地下的都来一下,并且秘而不宣,触动触动洋鬼子神经,让他们也紧张几天。时间安排上不要早也不要晚,国庆节前几天挺合适。</p><p class="ql-block"> 根据中央的安排,9月23日和9月29日,我国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又一次高爆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在世界各国都为中国担忧可能遭到核打击时,中国却在相隔很短的时间内成功地进行了两次核试验,大大出人意料,并且不同以往地秘而不宣,这使得美苏等大国都云里雾里摸不到底。特别是勃列日涅夫认为,中国已经做好了核大战的准备,这是在作战前演习,真打起来对谁都不利,于是决定取消原有打算,并向部下表示到此为止。就这样,一场核战争的阴云被毛主席翻云覆雨的巨手化解了。</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作为56号直升机机组成员,参加了这两次试验,特别是我们机组承担并顺利完成将装有地下核试装置的大木箱从机场运送到试验场的专机任务,还记得那时的立功奖品是袖珍版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诗词,那可是至高无上的奖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年10月24)</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海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口述历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毛健</p><p class="ql-block"><b> (一)难忘的第一次</b></p><p class="ql-block"> 1969年秋,第一次到基地执行任务,有些事记忆深刻,特别是此行还立了功。还记得那时的立功奖品是袖珍版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诗词,那可是至高无上的奖励。</p><p class="ql-block"> 那次先在M机场住了几天,主要任务是为首次地下核试验提供运输服务,由我们直升机56号机组把“真家伙”从机场运到现场。当时的阵势可谓难得一见。头天下午要完成所有飞行准备,并经过试飞,保证飞机处于最佳状态。此时,停机坪的警卫工作也增加了保卫干事承担。次日一大早,再次按规程做飞行前检查,不时有领导模样的首长过来,反复强调要“认真细致、万无一失”,气氛比往日飞行紧张许多。一切就绪后,开来一辆小型卡车,一群身着工厂工作服的技术人员从车上搬下一个大木箱,在我们机务人员的配合下,将木箱从大开的飞机后舱门装入,并固定牢靠。一切就绪,飞机按时起飞。在停机坪上等候的我们,神情都很严肃,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今天专机任务的“乘客”是何方贵宾,尽管谁也没见到其真容。直至飞机按预定时间返航,大家才松口气,踏实下来。不久,前方传来消息,整个任务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到K机场执行另一项任务。在从M机场到K机场转场时,领导安排我与另外两位同志乘吉普车过去,让我们体验场区之艰辛,这也是我此后多次执行同类任务中唯一一次乘车的经历。路上颠得厉害,帆布篷的吉普车又不严实,灰尘不少,行进中我们还几次看见奔跑的黄羊,一路荒凉。在K机场住的时间较长,刚到那儿的头两天,领导安排我们参观了以前的爆炸试验场,对试验任务有了大致了解。K机场条件十分简陋,食用水要从外面拉来,且略带咸味;洗漱用水也是取自远处的河水,用以前试验时用过的小艇当儲水罐存放。</p><p class="ql-block"> 其间,曾遇到过一场很厉害的大风,风的强度已不记得,用“飞沙走石”形容尚不及意,拿《西游记》中的文字描述绝不过份。有两点至今难忘。一是大风吹得人站都站不稳,眼也睁不开,被吹起的石子打到小腿上生疼;二是风停下来才发现飞机前后起落架下部迎风面的漆都被打掉,像抛光过。</p><p class="ql-block"> 说到辐射沾染,以前也有一些常识,但到了那儿就会感到防不胜防。例如,执行任务回来,虽说飞机要洗消,但只是用汽油枪喷洗,汽油挥发,尘埃上哪儿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既来之,则安之。更何况使命光荣,不少战友想来还来不了呢。</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件事令人难忘。试验当天清晨,气象站释放观测大气球,气球充气时,要用大伞布罩着。由于机场简陋、人少,我们一大早都去帮忙压住伞布四周。听说气象站站长可是个人物,以前的一次试验,总部首长作决策时,问到天气变化走势,站长技高胆大,作出判断,且敢用性命担保。我见到他,好像是四川人,虽貌不惊人,也让我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这次任务所见所闻与经历,使我对责任担当、吃苦奉献、认真细致等有了深刻理解,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受益多多,得到继承发扬。</p><p class="ql-block"> 下图:给参试立功人员毛健的奖品《毛主席诗词》</p> <p>  <b>(二)派克钢笔</b></p><p> 1970年年初,领导让我代理67号飞机机械师,深秋或初冬时又去老地方执行专机任务。我们从乌鲁木齐民航机场起飞,第一站抵达M机场,在那儿停留多久已经不记得,反正当天没走。</p><p> 空闲时,政治处副主任的林友贵(一口浓浓的胶东话,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老同志,大家私底下都叫他林老头)叫我一起去军人服务社。平时我与空勤同志往来不多,更何况是政工领导,当时有些纳闷。到了服务社才知道,他推荐我买一支美国的派克钢笔。在那个年代,能买到派克钢笔确实是件稀罕事,当然很有吸引力。只是价格不菲,每支要50元,而当时我的津贴每月才10元(入伍第三年内地8元,新疆比内地多2元),在我表示舍不得购买时,林副主任还是极力鼓动,一再说“你喜欢读书,用得着,反正你也不缺钱”。想到参军时,我把上学时用的英雄金笔一直带在身边,已经挺不错了,也就没再掏钱。</p><p> 当晚,琢磨白天去服务社的情景,才恍然大悟,“莫非是要提干”。因为当兵才两年半,3年服役期未满,原先没去想,还没有思想准备……</p><p> 这次任务也完成得很好,只不过当时已不搞立功授奖,叫“统一纳入评五好系列”。这次在外一个多月,完成任务之后回到乌鲁木齐,还真是当了干部,一次就拿到两个月的津贴,一个月的钱买支派克笔还有富余。</p><p> 下图为“直-5”型直升机</p> <p>  <b>(三)橙色降落伞</b></p><p> 就是1970年秋冬这次任务,我们从M机场待了两天就飞到K机场,任务同以往差不多,主要是取样器的布点与回收。</p><p> 在一次回收飞行前,我们机组的四川籍机械员苟兴明也想去,他和我是同一年兵,虽然读书不多,但人很聪明,干活也卖力气,大家相处不错,我很想为他进步创造条件,经领导同意就一起去了。</p><p> 发现取样器后,飞机就近着陆,当防化兵去取样操作时,令我意外的是苟兴明竟然捡拾取样器降落时的橙色降落伞。我不让他拿,他非要拿,我很生气。“别球呵呵的,你的手刚拿过降落伞,又去扶着小弟弟尿尿,看你以后怎么结婚生子?”他看我真急了,又有这句话起到震慑作用,才没把降落伞捡回来,后来听说他还就此事悄悄问过几个同志有何危害。</p><p> 过去了很多很多年,苟兴明的小儿子大学毕业,追随女朋友到北京工作,好几次来看望我,小伙儿像他爹,长得很帅。他还有一个哥哥,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南京,并在那儿成了家,苟兴明两口子和女儿一直住在广元。“或许当初他不摸那个降落伞,几个孩子都会成为博士”,我不知道对那次取样时“吓唬”他,是该自责还是庆幸。</p><p> 下图苟兴明</p> <p>  <b>(四)特批的1971</b></p><p> 1971年的“913”事件震惊全世界。当时的空军是重灾区,全军停飞,乌鲁木齐机场停机坪的警卫全部换成了陆军战士值勤,气氛最紧张时飞机定期运转也不能启动发动机,只能用手扳转散热叶轮,勉强起到润滑设备的作用。</p><p> 国庆节前后一直政治学习,大概10月中下旬的一天,我们接到通知,又要去执行任务,并被告知这是全军禁空期间起飞的军机,是叶剑英元帅亲自签批的。当时我是67号直升机专机的机械师,我们打头阵,随后又去了一架或两架,记不清楚了。</p><p> 那次任务好像是地爆,除当时重大历史背景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加上不是第一次去,同以往参试任务大致相同。</p><p> 印象中,这次任务之后在年底前还有一项任务,中间是否回乌鲁木齐然后再去已不记得,或许一直在基地等待。此次任务是强-5飞机空投小型核弹,正式执行那天由于保险装置问题未能按计划投放,飞行员成功带弹着陆。当时我们机组也在机场,着实紧张了一阵子。只记得强-5飞行员是一位少数民族兄弟,当时好像是飞行大队长,为此立了大功。</p><p> 1972年的元旦,我们是在基地过的,几天后强-5飞机投弹任务顺利完成,还上了前面的欠账。我们的配套任务也很圆满,返航乌鲁木齐。</p><p><br></p><p> <b>(五)有惊无险</b></p><p> 1972年初春,我们67号飞机再次承担专机任务飞赴K机场。</p><p> 在一次完成取样器的返航途中,从驾驶舱与客舱的联络窗口传来一张纸条(67号是客机,客舱与驾驶舱不通),告知液压系统转换灯亮起,副系统开始工作。这种情况过去不曾遇到。如果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整个飞机将很难操纵,后果不堪设想。</p><p> 按照规定,机械师在地面试车时,要检查液压系统转换开关正常与否,在空中没必要也不允许有此动作。空中若出现副系统工作,最担心的是液压系统的某个部件漏油,一旦液压油不足,麻烦就很大。</p><p>此时,正在试验场区,迫降检查显然不可能。我从飞机两侧的舷窗往外看了又看,没有发现甩油痕迹。想打开客舱顶部减速器的检查窗口,但看到坐在旁边的防化兵同志,怕引起他们紧张,于是用手模了摸窗口盖的缝隙,没有发现漏油,踏实一些。于是,写了一张纸条传给驾驶舱,大意是“柔和操作,注意观察”。过了不到二十分钟,上面又传来纸条“恢复正常”。</p><p> 那天的飞行觉得时间特别长。返航后,飞机在停机坪上刚停住还没关车,我就爬上驾驶舱一看究竟。原来是为了防止阳光刺眼,飞行员在拉下遮光镜时,碰到了顶部仪表操作盘上最外侧的液压系统转换开关,后来飞了一段才发现这次误操作。“TMD”,除此之外,我啥也没说。事已如此,为不使来执行任务的战友扫兴,我没到领导那儿去告状。毕竟有惊无险,平安就好。</p><p> 下图:爆塔与直-5</p> <p class="ql-block">  <b>14、“零时”前的惊魂一刻</b></p><p class="ql-block"> 史孝祥,1971年宁波镇海兵。在任机械员、机械师、分队长、副中队长和大队长时期,先后6次参加核试工作,其中在任机务分队长、副中队长期间,有二次参试还是机务领队。在他记忆中,随机参加过空爆和地爆核试验。每当重温那到爆心取样的无畏,去观摩空爆瞬间的兴奋,和参加立功表彰大会的激动,总能让其回味无穷,且历历在目,而令其终生难忘的,要数1977年9月那次在“零时”前试飞中的空中停车、成功迫降的经历。下面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他回忆说:</p><p class="ql-block"> “1977年9月中旬,我们机务三中队的9701和9702号直升机接到去马兰执行任务。9701号机械师是王家才,9702号机械师是我。我们到马兰后,直接参加了“零时”前的试飞,记得那是9月14日上午,进行任务前的再一次试飞。我的9702号机在前,9701号机在后,任务是从马兰到核试爆心按既定航线试飞,机上除机组成员外,还有同乘进行熟悉观察爆区地形地貌的军队科研人员。</p><p class="ql-block"> “在返回途中,当时高度2700米,我突然听到一声爆响,接着飞机开始急剧抖动,一股白色浓烟随即从发动机处往机身内外飘过。如此突发变故,作为机械师的我知道,这是发动机出故障了。</p><p class="ql-block"> “之后,直升机便失去动力,开始快速下坠。但是,由于机组人员面对突发事故沉着应对,处置及时得当,故而抖动很快就好了许多。这时,我往机窗外一看,下面全是高低不一的山头,看不到一处平地,心想,这下完了!这空中停车,处理不当,就会机毁人亡,真让人不寒而栗。面对如此场景,大家心情都非常紧张,我就告诉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坐在自己位置上抓牢,别怕,要相信飞行人员,会处理好的。</p><p class="ql-block"> “事后知道,当发动机故障后,机长林万玉、飞行员张宏志、领航员包润友心中也明白,是发动机故障,空中停车了。好在正副驾驶深谙空中停车的处置之要,当直升机失去动力,只能靠旋翼的自转来保证其安全着落,所以他们遇事不慌,一边冷静处置,一边寻找迫降地块,在窗外高低不平的山谷中寻找相对平整的着落地,由于他们的冷静处置,有效控制了直升机的坠落速度。一直到快接近地面时,才有点失去控制,于是就象秤砣一样,直接撞向地面,由于剧烈的撞击,使机上人员一下全都失去了知觉。</p><p class="ql-block"> “飞机从出故障到落地也就短短的一二分钟时间。不知过了多久,我第一个醒来,一看飞机已安全落在山坡上,赶紧打开机舱门,跑出外面查看坐机情况,还好损伤不重,就赶快把四位研究人员叫醒,跑到离飞机的安全地方,怕飞机再次发生事故,这时飞行人员也都从驾驶舱下来了,身体受了点轻伤,所幸人员都安全。</p><p class="ql-block"> “过了一些时候,我们觉得飞机安全,不会发生其它事故了,就走近飞机查看飞机详情,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飞机刚好落在了一块不大的山坡上,飞机二个前起落架深深埋在土中,左起落架已变形,发动机报废不能用了,无线电、特设等其它尚好。机长马上联系9701号机,告知我机失事,让他们赶紧向基地领导汇报我们的状况!</p><p class="ql-block"> “ 9701号机向领导报告后,又返回来,随机来了乌指的郭副军长、特设师沈云武、无线电师覃瑛等,然后,把9702号机的飞行人员及研究人员送回马兰。后因天气突然变坏,下起了小雪,时间又到傍晚,为了安全,飞机来不了了!我们只好留在事故现场过夜。那天晚上,郭副军长同我们一起在飞机上过了一夜,晚上我们都没吃的,附近又是无人区,且外面还下着小雪,还是郭副军长身上带了几块饼干,我们一人吃了一块,就这样我们在又饿又冷的飞机上过了一夜。</p><p class="ql-block"> “由于再过二天就要进行核试验,该机必须在此前修复,否则,该机只能充当核爆的效验物了,因为此处还处在核爆的杀伤范围内,面临被报废的现实。所以,乌指与运输团领导决定要在二天内将该机修复归队。因此,第二天一早,我们团就派修理厂何传玉机械师等人,带着发动机等附件来到了事故现场,我们加班加点,克服各种困难,更换了发动机、起落架等,仅用了一天多时间修复完好,在核试验的前一天安全飞离了事故现场,平安回到了参试岗位,保证了17号的核试验的正常进行。对此,我们机组被马兰基地授予集体二等功一次,会后基地为机组人员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下图:史孝祥</p> <p class="ql-block">  机组人员面对突发的空中停车事故,能正确处置,化险为夷,成功迫降,避免了一次坠机事故的发生,值得褒奖。</p><p class="ql-block"> 事后查明,这次发动机空中停车是120厂因为解决直-5发动机夏天飞行出现高温,制造中将二个主缸活塞外壁打上麻点,又没加厚活塞壁,引起五号缸活塞在工作中破碎,导致曲轴将机匣打坏停车。原因查明,教训深刻,一方面厂家整改,一方面空军通报,同型发动机全部停飞。杜绝后患。</p><p class="ql-block">  下图:史孝祥在工作</p> <p class="ql-block"> <b> 15、六进爆心、传承担当</b></p><p class="ql-block"> 在核试场区,人们关注爆心位置,因为它是每次核试的坐标中心,经纬所在。在这里,核爆威力最大,温度最高,辐射最强。空爆时,蘑菇云在此升腾,冲击波光辐射向外扩张,杀伤力势不可挡;地下爆时,山崩地裂在这轰鸣,震波传四方,山川被改样,破坏力巨大,攻击范围内无一能幸免。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要想知道核爆的精确结果,详细数据,去爆心采样则是最可靠可行的做法之一。</p><p class="ql-block"> 故而,在爆后的爆心及周围,总有勇敢的机组人员驾机飞往爆心,来回穿梭,执行采集数据样本,寻找采样火箭弹,回收测试仪器设备,侦察爆后地表实况等的任务。每次都有,无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次次的爆心采样任务中,有直-5首爆穿云,向死而生的付文德、李国玺、张仁仲机组,有运-5无畏无惧,协同完成采样任务的王海、陈志军、张文明、汪亚明机组。以及其他执行同样任务的机组人员,无论空勤地勤,还是科研协同人员,都为了一个共同的强国强军之梦而奋斗不息。</p><p class="ql-block"> 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资深的直-5飞行员,曾在六次参试任务中六次飞向爆心,完成爆前布点、“送蛋”和爆后取样、搜寻等任务,他就是1964年入伍、1967年1月从三航校毕业分到十一大队三中队,师从直-5元老谈锡余,职至运输团副团长,转又调任乌鲁木齐军区直升机大队大队长和八航校副参谋长的老飞姬维宏。</p><p class="ql-block"> 在他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他6次飞向爆区的基本概况。从副驾驶开始,跟着前辈学习,一俟学成,便独当一面,继往开来,传承担当,接力参试,诚如《马兰谣》所歌,那是“一代代的追寻者”、“一辈辈的科技者”不懈的追寻与奉献,一茬接一茬地完成了光荣的核试任务。</p><p class="ql-block"> 下面就是根据姬维宏自述整理而成的他六进爆心的概要,如下表:</p> <p class="ql-block">  从表中看出,他先是徐泽根的副驾驶,两次飞向爆区,一次取样,一次“送蛋”。然后便出任机长,完成了四次飞向爆区布点、取样、遥测等任务。</p><p class="ql-block"> 下面的故事,就是反映他和机组人员“零时”前后在爆区工作和生活的场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送蛋”</p><p class="ql-block"> 时间:1969年9月23日“零时”前,他第二次作为徐泽根的副驾驶执行核试任务。</p><p class="ql-block"> 这次任务由九军郭副军长亲自下达:由驻地“03”向位于山区的地下爆洞口运送一样重要东西。郭副军长介绍说:这样东西用汽车运送,因为怕山路震动不安全,所以要用直升机专机运送,但也要防止震动颠簸和碰撞刮擦,因为它金贵无比。</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个金贵无比的东西,参试人员都心知肚明,核弹是也,只因当时的保密纪律所限,不说而已。对此,就有人诙谐地将运送核弹称之为“送蛋”。</p><p class="ql-block"> 在“03”基地,首长们不仅提出了具体的安全要求,送达时间,还事先赶到处在山区的地下爆洞口,安排指挥着陆场事宜,亲迎核弹到来,确保万无一失。</p><p class="ql-block"> 机组人员接受“送蛋”任务后,针对夏季高温,山区海拨高,有效载荷低,加上山间气流不稳定,着陆场地狭小等特点和东西娇贵,怕颠怕摔,非得小心谨慎地加以伺候不可的秉性,分头研究落实措施,设想所有细节,制订特情预案,以备不时之需。为此,机务人员精心维护,轻装减负;对那金贵无比的东西,在装机时小心翼翼,轻拿轻放,稳妥第一;在机舱里,寸步不离,一路贴身守护;飞行员图上先飞,熟记参数,柔和操作,确保东西安全送达。</p><p class="ql-block"> “送蛋”任务看似轻松,其实责任重大,来不得半点马虎疏忽。由于全体机组人员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顺利完成“送蛋”任务。</p><p class="ql-block"> 但在完成任务返航时,由于气温升高,加之山间气流紊乱,起飞时非但得不到有效提速,反而要下沉,只得顺着山沟往下溜,当时大家都盯着外面,大气不敢喘一下,好在紊乱之气流只是局部影响,感觉要出事时却又马上好转,升力十足,紧张情绪顿时释然。这种如坠如摔之感,凡经历过来之人,必将终身难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沙尘暴</p><p class="ql-block"> 在核试场区执行任务的时间里,面对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袭扰,也是常有的事,姬维宏讲述了他遭遇沙尘暴的恐怖一幕。</p><p class="ql-block"> 那是1976年6月,机组驻扎“04”,除了爆心采样,还有实施空中遥控遥测。按参试计划机组准备起飞实施遥控遥测任务,却遇到了40米/秒的沙尘暴,铺天盖地,如移动之高墙呼啸着压了过来,沙石被大风裹挟,离地一米多高飞袭,若遇障碍必击之,沙石大风让人只能靠墙勉强前移,眼眯着闭着,头躲着防着,任凭老天发威、肆虐无忌,持续造次三天。面对如此境况,不是万般无奈,就不轻易出门。而机务人员,为了守护直升机的安全,在风暴中能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直升机位移、损毁等在空军史上曾经有过的事故,整夜地守护在机舱内,饿了啃点干粮,吃点罐头,为的是能时刻关注战机安全,但愿机体无恙,待晴日,再行振翅,翱翔碧空。</p><p class="ql-block"> 三天后,沙尘停歇,风暴作罢。经检查,直升机除机身下部油漆被飞沙走石撞击侵蚀外,其它均无大碍,布点、遥测任务随后顺利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诗有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姬维宏的参试经历,既是他个人的履历记录,也是7538部队全体参试人员的如是缩影。</p><p class="ql-block"> 经过核试场上的历练和爆心烟云的考验,一代又一代的空地勤技术骨干得到锻炼成长,在老师带学生,师父教徒弟的带教中,在这参试人员的成长之路上,收获的是责任担当和品质传承。</p><p class="ql-block"> 正如姬维宏叙说的那样:在早期的核试任务中,参试的空勤人员基本上有陈延顺、付文德、李国玺、王良成、林万玉、徐泽根、谈锡余、郜清海、李东升、张文明、杨文忠、包润友、彭仁炯等;参试的机务人员则是张仁仲、张克勤、张金鏊、白文蓬、罗兴贵、沈秉文、周盛武、胡国兴等。他们都是空地勤元老。根据任务需要组建参试机组,进场执行参试任务。</p><p class="ql-block"> 待1964年一批新生力量如姬维宏、索汉贵、于瑞琪、赵美山、杨均元等分到部队后,在前辈们的带领下,开始接触核试任务,先是副手,再为机长,可谓火线练兵,继而接替传承。</p><p class="ql-block"> 之后,有生力量不断输入,航校毕业的,上街调入的,使得可参试力量不断增强,保证了核试参试人员的后继有人,以完成基地下达的核试任务。</p><p class="ql-block"> 而运-5队伍亦然,从王海率机加入,到一期期、一批批新人的入列,可参试力量同样日益壮大。从空勤“老八名”、“中八名”到“新八名”及其后来者,以老带新,传承担当。</p><p class="ql-block"> 他们在训练中成长,在核试场上成熟。无论空勤地勤,不管教官学员,还是师父徒弟,传承担当,弘扬着马兰精神,薪火相传!</p><p class="ql-block"> 下图:姬维宏与战机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b> 16、战斗在氢弹烟云中</b></p><p class="ql-block"><b> </b> 氢弹,在核武器家族中,其威力要比原子弹威力强大得多 。所以,几个拥核大国,在成功爆炸原子弹后,就相继拥有了各自的氢弹。但是,由于他们的氢弹结构据说极不稳定,且维护成本高昂,相较数量庞大的原子弹而言,再去保存氢弹,就有点得不偿失之嫌了。故而,在对等裁核时,也就将其摆在首位了。然而,在中国的核武库中,却还保存着据说是当今世上仅有的30枚氢弹。这得益于我国的氢弹之父于敏的巨大贡献。他的这一功绩,无可替代,举世无双,当居二十三位“两弹一星”元勋之首,被授予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于敏当之无愧。</p><p class="ql-block"> 由于氢弹其强大的杀伤和破坏力,大大提升了我国的核威慑能力,有力地捍卫着祖国安全。</p><p class="ql-block"> 时空回到1967年6月17日,在于敏的攻克下,我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上空用轰-6空投试爆成功。</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我国氢弹之父于敏及首颗氢弹爆炸形成的蘑菇云</p> <p class="ql-block">  而参加这次氢弹首爆取样任务的机组,其成员既有参加过1964年10月16日我国首颗原子弹爆后驾机取样的直-5元老付文德,且同样担任机长,而不一样的是,机组其他成员都作了更新,包括11大队成立时从空独三团调入的副驾驶谈锡余,机务元老“三张”之一的空中机械师张金鏊,还有一名邹姓的防化部队科技人员。 </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副驾驶谈锡余,如今在谈到这一颗氢弹时,有着比他人更深切的体会,因为他和他的机组成员们为这颗氢弹的数据采样、精确获得,和1964年10月16日我国首颗原子弹爆后穿云机组一样,付出了极大的勇气和胆魄,同样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p><p class="ql-block"> 由于氢弹的威力远远大于原子弹,且我国这颗氢弹的当量达到了301万吨,已经超过了首颗原子弹3万吨当量的百倍,加上氢弹威力本身已数倍于同当量的原子弹,其杀伤力及辐射伤害的程度可想而知。然而,为其爆后采样的机组人员,依然决无反顾,在爆后待火球消散,便驾机进入氢弹的残留烟云之中,去完成首颗氢弹爆后的数据采集任务。</p><p class="ql-block"> 谈锡余在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这样说:</p><p class="ql-block"> “我们飞机里安装着许多测量仪。当时空爆后,火球消散,就起飞穿烟云取样,来回各一次。完成任务后,着陆在洗消站,对人员和飞机进行洗消。当时我们身上带的辐射剂量表指到了顶。因此,付文德身体受到严重影响。当时马兰基地总指挥是聂荣臻元帅,任务完成后聂荣臻元帅为有功人员(机组)举行盛大庆功宴。我们机组荣立一等功。”</p><p class="ql-block">  在谈到当时的参试人员时说:除了我们这架采样的直-5外,“另外还有一驾备份机。”并且表示:“1965年以后历次核试,只要付文德飞,(我)就一直是付文德的副驾驶。记忆早期核试中,陈延顺、付文德、王良成、李国玺、徐泽根、林万玉、郜清海等都去过马兰和‘04’。此后,等姬维宏他们那批飞出来后,也有不少人去执行马兰任务了。机务上,早期有张仁仲、张克勤、张金鏊、白文蓬、罗兴贵、沈秉文、胡国兴、周盛武等去得多。1970年后,1966年和1968年新同志上来了,他们就去得多了”。</p><p class="ql-block"> 氢弹威力巨大,而为氢弹试爆成功付出了心血的科学家和广大的参试人员,一样功劳巨大。</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谈锡余夫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17、从参谋参试 ,看所参所谋</b></p><p class="ql-block"> 核武器试验,作为国防科研一项绝密的重大攻关项目,从上到下、方方面面,但凡涉及,都不折不扣地去确保任务完成。</p><p class="ql-block"> 在过去的每一次参试任务中,不论部队驻守何地,也不管学习训练有多忙,保证完成参试任务始终是第一位的。在这里,少不了部队领导的重视,每次都是派出强有力的参试人员,领导带队,党员带头,业务骨干挑重担,技术尖子攻难关,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核弹炸响,定型列装。</p><p class="ql-block"> 为了这个目标,在我们的参试队伍中,领导带队出征,参谋参试协同,与所辖机组的空地勤人员一道,鏖战核试场,决胜在“零时”,服务于基地,保障到随时。</p><p class="ql-block"> 现在,笔者在此要推荐给大家的是奋战在核试场上的参谋人员,他们协助领队,服务保障。他们精兵强将,履行着上情下达,领命安排,组织指挥,保障服务的使命,虽不去爆心穿云取样,却在整个“零时”前后的时间里不可或缺。</p><p class="ql-block"> 下面就是五次随队参试的原运输团司令部作训参谋宋智民从组织指挥层面讲述的参试经历。他说:</p><p class="ql-block"> 我想从整个核试工作组织指挥层面谈点个人的感受:每次试验,空军会在“03”(马兰)设立指挥部,在“04”(开屏机场)设立指挥所,我参加的5次核试验中(1975年10月17日,小型地下核试;1976年1月23日,地下核试;1976年11月17日,当量最大氢弹试验;1978年10月14日,杆轴方式爆炸的地下核试;1979年9月13日西大山地下核试验),乌指(空九军)领导的是分管作战、训练的副军长郭子潭,下面有韩所长,作战处处长王嘉陵,作战参谋宋维海,保卫处刘处长(山西人)名字叫不上了,航行处薛参谋等。我的工作是领受任务后协助团带队领导(我去的几次基本都是李国玺老首长带队),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一是制订好此次任务实施方案即各项飞行任务出动计划(每架次出动时间、机组人员安排、任务性质内容)。二是制订好任务看实施中的特情处置方案,主要是三个怎么办?发动机停车、通讯联络中断、迷航等。三是协助指挥员做好飞行的组织实施。协调气象、雷达、航行、通讯、后勤保障等相关部门做好每一场次、每一架次的飞行保障工作。</p><p class="ql-block"> 这其中有三件事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第一件是1976年即最大当量氢弹试验,因为协同单位多,收、布点任务特别繁重,故下达任务被安排在马兰基地举行。我们在会议室坐好后,郭子潭副军长随后进入会场的,见我旁边有空位,就坐下了,我觉得我一个小参谋挨领导坐不对劲,便拿起放桌面上的笔记本另挪座位,谁知郭副军长一把抓住我的左肩,幽默的说:“别挪啊!我又不是老虎,会吃人”,随后从上衣口袋里陶出一包“软中华”,分给在坐的与会人员。当时郭副军长给大家的印象是非常随和、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p><p class="ql-block"> 第二件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地爆试验,记忆中团领导由付文德副团长带队,一大队由龙政委带队,领航员有杨世锦、高钢练,飞行员大多想不起来了。那天“零时”(起爆时间)定在中午,通常爆炸当天,要求选择稳定的西风,以期爆后蘑菇云能沿河西走廊向东飘移,所以场区有任务的站、点,参试人员被安排在罗布泊以西地域,以尽量减少核污染对人员的伤害。但这次试验爆后当天就风向倒刮,大风肆虐,吃晚饭时我们每口饭都是夹着砂子吃下肚子的。这场大风持续到深夜,入睡时(当时我和几个领航员同居一室,其中有杨世锦、高岗练,还有几个我记不清了),因房间里灰尘太大,我和杨世锦戴着“苍蝇鼻子”(一种有两个圆型组成的简易防毒面罩)睡觉的。</p><p class="ql-block"> 第三件是1978年杆轴方式的地爆,那天现场由直-5直升机把钻机设备(应该是钻杆)运到山头,此时三机部的一位副部长,名字记不住了,一定要搭直升机上山头看看,我部在场人员无奈,只好依了,事后我部领导受到上级的批评,说我们没有安全意识,未经请示报告就随意让部长级的领导搭乘直升机去山头。</p><p class="ql-block"> 核试中还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情景只能永远留在脑海中。让我们为献身国防的“两弹一星”的元勋、功臣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也为我部因多次参加核试的老领导陈延顺、付文德、李国玺以及因受核污染而英年早逝的战友们致以深深的哀悼!</p><p class="ql-block"> 我的参试经历,和为中国革命而献身的先烈们比、和全军挂像英模林俊德比、和我部这么多多次参核而冲锋在核试一线的战友们比,我做的工作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但对我个人而言,参试的经历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罗布泊(开屏机场)是最能体现人生价值的地方。能为国防科研做出自己的微薄贡献而感到自豪与骄傲!</p><p class="ql-block"> 尽管由于多次参核留下了肺部钙化、结节,甲状腺结节(三度),肠道腺瘤(曾手术)等病症,据医生说这些病与核辐射直接相关。但我觉得,对一个曾经宣誓过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共产党员来说,这些疾病都算不了什么!真正欣喜、自慰的是:工作得到了肯定,受嘉奖8次,其中参核受奖4次,一辈子能有机会为国防事业贡献过力量而终身无悔!</p><p class="ql-block"> 下图左起:周三标、宋智民、谢建中</p> <p class="ql-block">  <b>  18、一段难以忘怀的军旅记忆</b></p><p class="ql-block"> 都说有段当兵的经历,就有了终生引以为豪的荣耀。那是因为曾经当过兵,少了一份遗憾,多了一份磨炼。可以这样说,当兵的经历,是人生中最弥足珍贵的财富——使命和担当,而当兵参加核试的经历,则更是让人终生难以磨灭的军旅情怀——圣神而光荣。原空九军保卫处干事汪永祥的这段《难以忘怀的军旅记忆》,记录的就是这样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军旅片断——参试经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难以忘怀的军旅记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汪永祥</p><p class="ql-block"> 每每谈起马兰往事,便勾起了我对参试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在7538部队期间,我曾4次到“03”执行任务,主要是1973年到1976年那个时段。其中3次空爆、1次地下核试。执行过运送科研人员、低空观测摄像、穿云取样、搜寻小火箭弹、运送器材设备等任务。在“04”参观过科研所养的小白鼠等试验用动物,在孔雀河洗过澡,吃过马兰的鲤鱼和五道黑,尝过被那边蚊子叮咬的味道。总之,到那里执行任务倍感光荣,是人生中最神圣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1980年调到空九军保卫处工作后,又于1982年、1984年随程银甫两次去马兰参试,主要负责参试空军部队的空中防线和安保工作。</p><p class="ql-block"> 在马兰执行任务共受到三次嘉奖,在1976年1月的核试验时,机组立集体三等功,地勤组成员除我之外还有王江、王守善、龚恒朝等。</p><p class="ql-block"> 我个人参试情况,在档案中有记载,转业时部队也出具证明,放入了档案。应该说,参加核试验是我们军旅生涯中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它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国防科研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伟大历史。</p><p class="ql-block"> 关于具体参试情况,记忆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舱门自开,有惊无险;二是转圈搜寻,导致晕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舱门自开,有惊无险</p><p class="ql-block"> 1975年10月,我国成功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我有幸到马兰去参加了这次任务。爆炸的头一天,王江带我随机到爆点运器材设备,并配合工程人员撤离。当时,我们的直升机降落在人工平整出的一块平地上,由老大哥部队的人员手抬肩扛地将设备搬进机舱。之后,直升机起飞后在垂直升空前飞时,“啪”的一声,舱门突然自动打开了,顿时引起乘机的工程人员一阵惊恐。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王江机械师即刻大喊:大家不要动,不准靠近舱门处。并随即将这一特情报告机长,谨慎驾驶。后来,我们安全降落到“03”,在37师111团修理中队把舱门修好后,下午又继续参加了运输设备的任务。我们在检修舱门时才发现舱门上有碰撞痕迹,分析是因设备较大较重,在抬设备登机时不慎碰撞到了舱门,使其关键部位变形,从而导致舱门空中自动打开,好在有惊无险,未影响后续参试任务的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转圈搜寻,导致晕机</p><p class="ql-block"> 1976年1月23日的核爆成功两小时后,我随机进入爆心,参加低空测试。第二天接着参加回收取样工作。直升机在百米高度回旋,靠飞行员目视地面搜寻橙色或白色小降落伞,发现了就由我们下去取回放入储存罐内。这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既要承担被核沾染的风险,又要冒着寒冬和直升机旋翼的劲风吹袭。前三颗火箭弹的回收还算顺利,就最后一颗火箭弹寻找遇到困难,好长时间搜寻无果,便降低高度,在低空不断地回旋转圈,仔细寻找,都没有发现目标,反复的来回转圈,把我们的头都转晕了,也把我早上吃的饭都吐了出来,这是我第一次晕机。幸好随后就发现了一个小白点,降落后下机一看,还真是挂着取样火箭弹的小降落伞,藏在一个低洼的地方,已被风沙吹的卷缩在一起,所以很难发现。</p><p class="ql-block"> 事后,于1月26日在马兰指挥部召开的庆功会上,因出色地完成爆后穿云取样和搜寻伞弹等多项艰巨任务,我们机组荣获了集体三等功。我记得飞行员是李纪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图:汪永祥(右)和战友与战机合影</p><p class="ql-block">  <b>19、我参试,我自豪</b></p><p class="ql-block"> 但凡参试人员,都因有幸参加核试而感到无比自豪。诚如原运输团政治处主任王庆进所说的那样:“每位参加过核武试验的战友”,回忆起当年那段参试的时光和经历,“心中定会产生自豪感”,真可谓“我参试,我自豪”。</p><p class="ql-block"> 王庆进,1968年入伍,1970年加入十一大队,直-5飞行员,系运输团最后一任政治处主任。他在叙述自己参试的那段时光和经历时这样说:</p><p class="ql-block"> “当我看到战友回忆在核试场释放探空气球,战友们用身体来压住探空氢气球的情节时,我想到我也是参加者之一,因为风太大,怕氢气球被大风吹飞,影响气象探测;当每次看到侦察采样飞机沾染严重需要洗消的叙述时,我就想到了我和李文坤、高钢炼一个机组,在东大山地下爆炸后钻进烟尘云中去完成取样任务的情景,当时因辐射污染严重超剂量,飞回马兰后不让降落在跑道上,而是落到远离停机坪的地方进行了洗消,第二天才牵引回停机坪上。事后,马兰空军指挥所给了我们机组集体嘉奖表彰。”</p><p class="ql-block"> 在谈及其他战友的参试情况时,讲述了老战友陈国正机长的一些参试情况:</p><p class="ql-block"> 陈国正,1962年入伍,直升机飞行员,甘肃天水人,外号“坦克”。</p><p class="ql-block"> 1976年元月那次空爆,他和姜长春(副驾驶),杜振发(领航员)等一个机组,陈国正是机长,杜振发回忆所说起的“来回飞了几个圈儿……,‘葡萄’(注:趣称核辐射)吃了个够”,“辐射监视仪都爆到头儿了”的,正是这个机组。他们那次的任务是寻找回收穿越蘑菇云的火箭弹,和其他穿云采样人员一样,都遭受了超量辐射。</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飞机落地后,防化兵对该机进行了例行洗消。那次宋智民参谋参加了,军领导是郭副军长,团领导是李国玺。</p><p class="ql-block"> 因为核辐射过量,陈国正执行任务后没有多长时间,肝脏就查出了问题。所以,后来在东沟时整天熬药吃药,无奈在1979年就停飞了。转业后40多岁就去世了(编注:据其爱人杨建荣叙述,陈国正于1988逝世,时年44岁)。姜长春也查出来贫血,不久也停飞了。</p><p class="ql-block"> 王庆进主任接着说:</p><p class="ql-block"> “十一大队延续至运输团,在参加国防科学试验任务中,不知有多少人为此做出了贡献,现在难以全部统计了,因为时间过去越久,参试的老同志离世的越多,有些事情经过就难以落实了。</p><p class="ql-block"> “感谢战友们为老部队提供了那么多的珍贵的参试资料,真实地记载我们曾经为国家做过的贡献,我想每位参加过核武试验的战友看过之后,都会勾起对那段时光的回忆,心中定会产生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我参试,我自豪!这是所有参试人员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政治处主任王庆进</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20、尘封往事大家谈(1-41)</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家谈索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1〉李少康〈2〉吴永海 〈3〉张庆云〈4〉邹昌田〈5〉周三标〈6〉杜振发〈7〉胡文亭〈8〉龚焕〈9〉张志浩〈10〉安有臣〈11〉张正福〈12〉宋培礼〈13〉李东升〈14〉孙西美〈15〉陈清贤〈16〉马绍业〈17〉李春武〈18〉张忠红〈19〉于保华〈20〉李生贵〈21〉彭仁炯〈22〉王定全〈23〉刘德邦〈24〉李庆安〈25〉梁昌裕〈26〉余胜利〈27〉李永飞〈28〉刘祖建〈29〉杜日秀〈30〉陈俊魁〈31〉周利民&amp;龚焕〈32〉张祥才〈33〉史孝祥〈34〉陈安贵〈35〉崔红书〈36〉牛茂清〈37〉李德孝〈38〉龙天银 〈39〉张新普〈40〉宋培军〈41〉王金友&amp;张新普</span></p><p class="ql-block"> 谈起当年的核武试验,凡为过来之人,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当马兰村不再神秘,成为供游人参观游览的军博园; 当核试基地不再核试,成为提高国人国防意识的教育基地; 当我国于1996年7月完成第45次核试,向世人宣布暂停核试的那一刻开始,那<b>“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烂在肚里、死了带到棺材里”</b>的保密铁律,开始松动,马兰基地、开屏机场,逐渐撩开了神秘的面纱,原本准备烂在肚里、埋进土里的那些往事,借助战友群的平台,共同记忆那段参试经历,不忘初心,依然如故。</p><p class="ql-block"> 而今,谈起那些年、那些事,想起那些人、那些话,重温参试经历,其主要情节一幕幕再现,经众战友相互提点,记录历史,还其本原。下面的这些记忆摘录,或长或短,三言两语,和前面所述一样,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战友们神秘的参试经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1〉李少康(1988年运输团撤销后,调往新疆陆航部队,后出任陆航学院副院长):</p><p class="ql-block"> 我参加了我国最后一次核试,1996年7月29日,我们米-8直升机在爆心上空距地面100米进行录像和数据采集。当时参加试验的人员都填了参试表,放入档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吴永海:</p><p class="ql-block"> 1980年第27次核试验,我团去三架飞机,蔡圣尔一架,我一架,李全发一架,由张志浩带队。李全发执行任务回来后半年时间就得再生性障碍贫血,也就是白血病,在部队住院四年左右,好转后转业,可惜蔡圣尔、李全发,50多岁就病故了。我的飞机号是44。当时去的特设是颜承生,无线电肖万金,还有王先清等。另外还参加一次地下核试验我团去了二架飞机,我的记忆中那个山头,叫东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张庆云:</p><p class="ql-block"> 关于参加核试,我去过两次,一次时间不记得了,是57号机,当时还有机械余致平、特设张建新、无线电邹昌田,由飞行员林万玉带队。还有一次是1971年9月13号林彪事件,那天核导试验是从湖南打到“04”靶场,结果未打中。我们飞机准备起飞,结果因禁空未去,在马兰等了10天左右,最后,周总理命令开禁,去寻找打偏的导弹。</p><p class="ql-block"> 下图张庆云</p> <p class="ql-block">  〈4〉邹昌田(无线电师):</p><p class="ql-block"> 关于我参试情况,大约有3次,第一次印象很深,后两次细节记不起来了。我参加的第一次是1970年11月14日氢弹空投试验。当时我们独立第十一大队派有4至5架直-5从乌鲁木齐民航机场起飞,到马兰机场停留,后又从马兰直飞“04”机场(那是个土机场)在那里住了近月余。在爆炸前还组织我们全体人员到爆心参观,还参观了陆军设在“04”的医院,该医院全部养的是狗而且都有档案,全部供试验用的。我们任务是在氢弹爆炸后磨菇云升起,我们的飞机从观看的山头起飞,到爆心找取样伞降火箭弹,找到后装桶运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周三标:</p><p class="ql-block"> 至于参试情况,我的记忆集中在1969年至1972年间。因为我当时在机务三分队,参试任务的机务领队总是张克勤。1969年至1970年时,我是特设员,均是特设师周盛武带我去的。1970底我提干后,特设是我一人去,想不起有其它特设人员。机械的除张克勤外,另有罗兴贵、于树元、苟兴明、刘德邦、毛健、龙天银、吴高美、韦启利等,可能还有,但记不起来了。无线电总是常金友,后来可能是覃瑛。飞行的记得有李国玺、林万玉、徐泽根、姬维宏、王良成、李纪来、杨均元、孙敦传、郑永富、于瑞琪等,其它人也想不起来了。我参试情况只记得是我国首次地下爆、轰-6飞机和强-5飞机空投等几次。</p><p class="ql-block"> 下图周三标</p> <p class="ql-block">  〈6〉杜振发:</p><p class="ql-block"> 直升机穿蘑菇云,我参加了。……在宣布起爆的同时,我们从“04”起飞,准时到了爆炸上空。来回飞了几个圈儿,那时候儿叫“葡萄”吃了个够。给的那个辐射监视仪,都爆到头儿了。我们落地后军副军长还打了那个空军的科研组长,说你赔我的飞行员,其他的我都记不清了。穿蘑菇云确有此事,我一辈子都不会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7〉胡文亭:</p><p class="ql-block"> 我先后参加核试验两次,时间是1970年8月30日至10月24日、1971年11月7日至12月31日。第一次是和王良成副中队长、李行治一个机组(机号记不清了,但绝不是白色的63号),当我们傍晚到达“04”机场时,发现停机坪上已有直升机,回到住处时,看到了先期到达的飞行员:李国玺中队长、索汉贵、汪道斌、钱则明、吴仁杰、领航主任张文明和包润友,我被安排和汪道斌、李行治一个房间,在试验过程中除和王良成外还和钱则明执行过几次任务;第二次,我仍然和王良成,李行治一个机组,当时,飞行三中队去的人员比较多,有李国玺中队长,刘万新指导员、郜清海、索汉贵、汪道斌、陈清贤、牛茂清、孙敦传、钱则明、吴仁杰、黄能钦、张文明、包润友、宋培礼,主要执行了布、收测量仪器,运送危险品,特别是爆后半小时,就进蘑菇云底端进行收集数据,这次飞行的是和王良成,领航员是李行治 ,低空进去后能见度非常差,机舱里都是什么人不太清楚。在试验中分别和黄能钦、钱则明多次飞行过。运-5我印象深的有梁振保、丁元森、姚永广、那永波、李振平,马玉吉也有印象,不太准确,运-5参加人数也不少,他们主要往返于“03”与“04”之间,所以印象不深。</p><p class="ql-block"> 所谓穿磨菇云,是爆后半小时起飞在磨菇云的下面穿过测量感染数据,三十七师的飞机从爆炸的顶端穿过,俗称穿磨菇云。</p><p class="ql-block"> 下图:胡文亭</p> <p class="ql-block">  〈8〉龚焕:</p><p class="ql-block"> 1970年11月14日的氢弹试验,我也参加了。当时我们运-5有2架飞机参加。由钟德亨带队,机务总负责是三分队的张分队长。试验当天,因为直升机组有现场任务,提前准备了好几天。</p><p class="ql-block"> 任务完成后,回部队时,因为有很多领导要回乌鲁木齐,乘坐飞机的都满了,我们十来个当兵的就坐陆军的卡车回部队。翻天山时冻得不得了。话都说不出。开了12个小时才把我们送回部队,炊事班做了热汤面吃了才缓过来。11月翻天山,记忆深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9〉</span>张志浩:</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是1976年9月,机务我带队参加第19次试验,苟兴明在,飞行的是二大队刘吉洪,焦仁旺,其它不记得,这次因毛主席去世,任务推迟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是1980年10月,第27次核试验,部队正好搬家库尔勒,我带队去的,飞行的是三大队的,其它也记不清了。</p><p class="ql-block"> 而我亲自参加的两次都记不清了,吴永海可能记得比我清楚,其它的就记不起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曾任机务大队长、运输团副参谋长和新疆军区直升机大队副大队长的张志浩</p><p class="ql-block">  〈10〉安有臣:</p><p class="ql-block"> 我也参加过核试验,其中有两件事终身难忘。当时,我们两架运-5先进驻马兰机场,向开屏机场运送物资。那一天上午待命在营区散步,突然发现正在飞起落的111团的飞机全部停止了飞行,后来知道飞机出事了,飞行员壮烈牺牲。午餐时,看到有一张餐桌上一个座位还摆放着碗筷和水果却没人吃饭,心情无比沉痛。这是其一。第二件事,两架运-5进驻开屏,后来又来了两架直-5,那几天有一头黄羊掉进了菜窖,由于怕污染,赶紧放走了。记得机长有丁元森,其他人记不清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1〉张正福:</p><p class="ql-block"> 档案记载1979年元月乌鲁木齐空军指挥所给我们机组集体嘉奖。</p><p class="ql-block"> 我参加的应是第25次(1978年12月14日)地下核试验,带队宋济生机长,他们机组副驾驶石庆双,领航员周怀修。我们机组张正福机长,副驾驶魏守业,领航员高钢炼,机械师蔡圣尔(转业到无锡市公安局约2015年病故)。乌指有个处长总带队。存留照片一张。</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张正福身着辐射防护服留影</p> <p class="ql-block">  〈12〉宋培礼:</p><p class="ql-block"> 参加核试验寻找穿蘑菇云采样火箭弹的任务全部都是让我们7538和后来改为39991部队的空地勤人员包下来了。我连续多次都是和于瑞琪机长在一架飞机上执行搜索寻找火箭弹的任务,次数最少三次以上。在“04号”执行任务前必须要换上黄白色的防核灰尘污染服装,任务完成后还要到指定的地方专门清洗消毒。想想当年参加了那么多次的核试验任务,直接受到核污染源的辐射,却把我们部队排除在参核部队之外,真是让人无法理解。</p><p class="ql-block">  〈13〉李东升:</p><p class="ql-block"> 十一大队参加马兰核试验首当其冲,直升机元老付文德、李国玺、张仁仲机组荣幸地参加了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地面塔爆试验,机组荣立一等功。他们在开屏机场住帐篷5个月。1965年5月14日我国成功进行原子弹空爆试验,从空军独三团来的三架直升机参加核试验后留在新疆。1965年11月空军选调三个直升机组进疆,优先从参加过核试验的人中挑选。空勤6人:付文德、李国玺、王良成、林万玉、谈锡余、李东升。地勤11人:张仁仲、张克勤、张金鏊、胡国兴,沈秉文、朱双全、白文蓬、罗兴贵、周盛武、崔治国、伍刚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4〉孙西美:</p><p class="ql-block"> 1977年9月份那次核试验,我也参加了,印象很深。因为完成任务回部队,大东沟机场22号晚上出了一等事故,本来安排23号回,因一等事故就没让回,到24号才回来的。回来后到部队才知道22号夜航王海、徐广富牺牲,所以印象很深,很难忘掉。</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2017年10月孙西美夫妇到上海看望战友</p> <p class="ql-block">  〈15〉陈清贤:</p><p class="ql-block"> 在1971底或1972年初(具体时间已经记不清了)和李副团长一起穿了防化服参加爆心试验的。还有一次具体与谁和时间也忘记了,回忆不起来了。我1964年当兵1967年去新疆,1983年初转业回广东中山。现在身患双肺肺气肿,己有十多年了,很痛苦。医生说属于呼吸系统病,和试验核爆吸入有害物有关系。现在一直在看病也不能多活动。情况就是这样。谢谢宋参谋操心和费力了,不管上级部门如何处理和承认不承认这批老兵的事。我从心里真诚的感谢你们一起在帮忙做这件事情的兄弟们!再一次万分感谢你们这些有心人!祝你们好人一生平安!</p><p class="ql-block"> 下图:2013年上海战友探望陈清贤,左起施锦州、徐林茂、陈清贤、陈德祥、李永飞</p> <p class="ql-block">  〈16〉马绍业:</p><p class="ql-block"> 现把我参加的二次核试验情况回忆如下:第一次是在1971年11月初进场,12月末结束。运-5去了一架飞机,机号和地勤人员记不清了,空勤人员有朱友富、丁元森、杜昌忠和姚永广。主要任务是往返于“03”和“04”二个机场运送物资和人员。这一次直-5大概去了2—3架,空勤我记得有王良成、胡文亭、索汉贵、汪道斌等人。九军是赵明副军长现场指挥。兰空是马宁副司令员现场指挥。</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可能是1973年6、7月份运-5机组有徐广富、丁元森、领航是温长柏、通讯可能是于福强。这次在“04”时间较多,主要是训练核爆半小时后沿下风方向,测不同高度、不同距离放射性沾染程度,这一期间运-5那永波和侯国清曾到“04”送过补给。当时直-5在现场的王良成、汪道斌、包润友等。这次任务结束后我们运-5送前来参观核试验的陆军四师(驻库车),六师(驻喀什)二位师长回驻地,这一点印象较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图左起:马绍业、艾尔肯、姬维宏、谢建中、艾力、徐林茂</p><p class="ql-block">  〈17〉李春武:</p><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去720执行任务是1973年,李红宽安徽人(分队长)替机械师去的,后来刘德邦(广元人)机械师带我去过。</p><p class="ql-block"> 那年(可能1976年)去两架执行核试验任务,机号4641号我是机械师,那架是龙天银(广元人)机械师,飞行员都是河南调过来的,叫不上名。当时从陆军某团(河静)操场起飞,往720送蔬菜,龙天银那架先起飞,飞机起飞后失速掉在操场边环绕杨树林带里,削断128棵10米多高的杨树,我就在现场。当天丁团长驾机带机务中队长王文林赶到,把那坏飞机从地面牵引到马兰机场。</p><p class="ql-block">  〈18〉张忠红:</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要谈记忆,我现在对转业到地方工作这些年的经历几乎都忘了,唯独对30多年前在部队和战友们在一起的那近20年的经历,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p><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是跟陈志军副参谋长去马兰参加核试验,以后多次参加。期间我们曾拉着九院的人员穿着防化服,在核爆的同时从马兰机场起飞去指定的区域探测;我们返航时全身汗水,在机场清污和脱了防化服后,除了张爱萍以外的国防科委的几位副主任都到机场迎接我们;我还记得我们曾降落并住在“04”,游览了“04”附近的沙漠并乘车去过靶心和地爆的山洞口附近;还有一次从靶心返回“03”途中,我们的一架直升机迫降在一个山头上,我们盘旋观察没事以后才返航;在1975年10月那次核爆成功后,我们参加了在马兰大礼堂举行的庆功会,我们机组就安排在张爱萍等首长主桌的旁边,张爱萍曾在宴会前即兴赋诗,让我们不要骄傲翘尾巴,那张参加宴会的票我还保存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图左起王海、陈志军、张忠红</p><p class="ql-block">  〈19〉于保华:</p><p class="ql-block"> 1966年十一大队参试有直-5三架,运-5两架。60号机是张克勤、杨德超机组,立集体三等功,62号机是白文蓬、于保华机组,立集体三等功。十一大队参核人员立集体三等功。聂帅在三号基地开庆功会,机务杨德超,飞行员姬维宏代表十一大队参加庆功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李生贵:</p><p class="ql-block"> 记得大概是1972年到1974年之间有两次去过,在“04”和马兰间送人、送设备,来回几次。总觉得神秘,不知是干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1〉彭仁炯(原作训股长、领航员):</p><p class="ql-block"> 我记忆中参加过的核试有第6次即1967年6月17日,第9次即1969年9月23日,第10次即1969年9月29日,和第12次即1971年11月18日。大致就是这么多,其它我也记不太清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图原作训参谋宋智民(左)拜访彭仁炯(右)</p> <p class="ql-block">  〈22〉王定全:</p><p class="ql-block"> 记得跟随刘永邦空勤机械师参加过一次地爆。</p><p class="ql-block">  〈23〉刘德邦:</p><p class="ql-block"> 周三标、张正飞同我去过两次,还有胡嘉申,当时是我机械员。</p><p class="ql-block"> 李春武、胡嘉申、宋培军、谢松仁、柴水甫、侯永君先后都跟我去过,还有霍小龙。</p><p class="ql-block"> 张正飞、李春武、罗兴贵、毛健、王江、王家才、庄恒定、李相德、吴高美、赵改现、苟兴明、于树元、韦启利、施学明、邵来升、李洪宽、常金友,先后都同我去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图:刘德邦</p> <p class="ql-block">  〈24〉李庆安:</p><p class="ql-block"> 本人是第26次参加的试验。机号4321号专机任务。无线电师肖万金、特设师王先清、机械员孔祥来。三大队飞行员少数民族一个机长是北京的什么海,那时他有照相机。</p><p class="ql-block">  〈25〉梁昌裕:</p><p class="ql-block"> 那是1973年,三百万吨当量,全军定型试验。我原来记的有误,以为是七四年的了。也去孔雀河游过泳。兰空司令杨焕民还到“03”招待所来看望过我们。我参加的应该是1973年第十五次核试。</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梁昌裕</p> <p class="ql-block">  〈26〉余胜利:</p><p class="ql-block"> 当年参核我和于瑞琪一个机组,当时还有十三师的女飞行员,于瑞琪经常和她们开玩笑。</p><p class="ql-block">  〈27〉李永飞:</p><p class="ql-block"> 关于核试验之事,我其中有一次记忆深刻,具体哪年记不起了。我是和直-5找火箭头取样,机长四中队长徐泽根,副驾驶不是很清楚了,好象是王庆进。那次任务很顺利,一回就找到了。但那次受污染很严重,飞机没落地,测量仪器在地上就响了。我那次很受伤害的,因为找到火箭以后放在铅桶里,就放在机后舱,我当时不在意就坐在了桶上。后来想想有点后怕,这次试验预定这天天气不好,按照预定时间推迟到上午十一点多才投爆的,这次氢弹试验,任务完成后过几小时后下了特大暴雨,据说这是试验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下图:李永飞</p> <p class="ql-block">  〈28〉刘祖建:</p><p class="ql-block"> 去核试验基地和林友贵去过,还和梁振保去过,什么时间?还有哪些人?记不清楚了,不管怎样,我们在7538部队的友谊,我没有忘记。</p><p class="ql-block"> 下图:刘祖建</p> <p class="ql-block">  〈29〉杜日秀</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训令现在记忆犹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烂在肚子里,死了带进棺材里。不是现在已解密的话,的确不敢讲。特别是我和朱友富、刘法祥、李振平在1972年上半年去“04”执行完任务后,回家休假,我大女儿都出生八个月了,进去后一切中断联系,杳无音信,回到大队也不能乱讲。</p><p class="ql-block"> 下图:杜日秀</p> <p class="ql-block">  〈30〉陈俊魁</p><p class="ql-block"> 1969年9月下旬,我国进行两次核试验。一个是首次地下核试验,另一个是首次用轰炸机空投氢弹。我参加了后一项任务的完成。领导动员说,两次试验都是“首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一定高标准严要求完成任务。回顾当时情况,记得去两个机组。54号好象付文德副大队长是机长,龙天银是机械员。57号林万玉机长、陈俊魁副驾驶、包润友领航员、张金鏊机械师、卫伦机械员。空地勤及防化人员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圆满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进驻“03”后,用好多天时间进行政治教育和严格保密教育。传达周总理三句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带进棺材里。当时领导还说,不要向爱人吹枕头风。核试验可能影响自身健康或后代。如果牺牲了,也不对外宣传,做无名英雄。领导强调,互相之间,不要问别人做什么,要认真把自己的事做得万无一失等等,气氛比较紧张。林万玉机长为57号空勤组念毛主席“保守秘密慎之又慎”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语录,要求保证任务圆满完成。接着,机组进行分工,副驾驶负责空中操纵飞机,看好高度、速度等飞行诸元,操纵飞机平稳。机长负责对外联系和观察,并操纵飞机起降,负责与后舱勾通情况。领航员掌握飞机位置,配合机长对外搜索,协助联系后舱。</p><p class="ql-block"> 我们提前从“03”拉实验动物、鸟类等活体和其他东西布点投放,同时熟悉航路及试验场情况,并在“04”住了3或是4个晚上。29日,氢弹爆炸,避开光辐射和冲击波后,起飞去爆心取样。核污染严重,能见度低,扰动气流大,飞机操纵困难。我们空中精准操作,尽力保持平稳状态,按时到达,由机长操纵平稳着陆。</p><p class="ql-block"> 现场一派狼藉,目睹了氢弹核爆后的场景。构筑的设施被摧毁,放置的坦克、火炮等大型武器装备和布置的一些其他东西大都没了踪迹。隐藏较好的猴子、鸟类等也有死伤,有的没了踪影。那些实验器材、仪器和发射的火箭弹等由防化兵取回交给地勤放置在后舱。飞机安全起飞返回,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紧张情绪得到缓解。</p><p class="ql-block"> 10月2号在“03”会餐,吃空勤灶,喝茅台酒,大家放松心情。10月3号召开总结表彰大会。空九军李全春政委宣布,核试验由周总理亲自指挥,科研和参试人员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任务。决定给机组记集体三等功。核试验任务,大约持续二十几天时间。</p><p class="ql-block"> 〈31〉周利民&amp;龚焕</p><p class="ql-block"> 周利民:龚焕上午好,1970年核试特设是你和黄成义呀,那无线电是谁?飞机应是三架,22号,25号,26号。机械人员陈文贵、周利民、高学庆、孙德福、于海生,还有一人想不起来了。直-5有毛健。宗德亨当时是咱分队长。因为在“04”时我们几人经常是赵副军长天天练的陪练。球场上连赵副军长都把于海生叫“二杆子”,因他玩兰球时也不把副军长当首长。官兵很和谐,记意深刻。</p><p class="ql-block"> 龚焕:无线电好像是王孝信和叶长春。</p><p class="ql-block"> 周利民:理论上差不多,都是一分队的。真不敢确认,只能好象了。</p><p class="ql-block"> 〈32〉张祥才:</p><p class="ql-block"> 我就是周利民和龚焕在群里聊天时谈到的那个无线电员,我是张祥才,1969年兵。我去马兰两次,去库尔勒120团耕地式找导弹残片一次。</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1969年至1973年间,曾和运-5的21号、23号、25号飞机执行核试任务,机械师分别是李元、高益正、周利民。记得清楚的一次是好多大军区的领导乘坐吉普车前往马兰试验场参观。还记得在库尔勒那次查找导弹残片任务时,天气很热,机内温度达50°C左右,飞机超低空飞行,轮胎架上还挂了一些刚发黄的麦子。还有一次核试验成功后,一起观看阿波罗号飞船科技片。</p><p class="ql-block">  〈33〉史孝祥:</p><p class="ql-block"> 我参加核试任务约有6次,主要集中在1975年、1976年、1977年和1983年这几年中。 </p><p class="ql-block"> 记得参与的直-5有9503、9505、9506、9603、9701、9702等机。本人曾任过9503、9506、9702号机机械师。在任分队长,副中队长时各带队一次参与核试任务。运-5每次也有一二架参核的,机号记不清了! </p><p class="ql-block"> 直-5地勤人员参核的主要有:张金鏊、罗兴贵、苟兴明、刘德邦、王家才、赵改现、沈云武、王金有、曾令国、何传玉等。运-5与空勤人员记不清了。</p><p class="ql-block"> 记忆深刻的主要有:</p><p class="ql-block"> 1、直接参加过地下核爆,空中核爆现场观摩各一次。 </p><p class="ql-block"> 2、随机穿越磨菇云取样一次。</p><p class="ql-block"> 3、在“04”基地参加过一次由张爱萍部长设的庆功晚宴。</p><p class="ql-block"> 4、在1977年一次执行核试任务中,本机组(9702号机)空地勤人员荣获集体二等功一次。</p><p class="ql-block"> 下图:史孝祥(左)和战友们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34〉陈安贵:</p><p class="ql-block"> 我参加了1977年9月那次核试验。机组荣立集体三等功。飞机号记不清楚了,大概是48号机,人员也不记得了,机组任务是爆前布采样点,爆后回收穿蘑菇云火箭弹头和布点的样品。那次两架直-5,二三中队各一架。其余参试人员一个都记不清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5〉崔红书:</p><p class="ql-block"> 我大概参加过3 次,分别在1978年、1979年、1980年间。好像分别和金德宝、陈文生、胡广忠等参加。还立过一次三等功,受过一次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6〉牛茂清(运输团副团长,飞过直-5、伊尔-14等机型):</p><p class="ql-block"> 我在1977年至1980年期间,带机组去马兰(“03”、“04”)参加核试验共三次,其中有两次空爆、一次地爆。主要是在核爆后及时飞到爆心取样、测量数据、寻找空测弹……。由于完成任务出色,受到上级好评,荣立集体三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三次。我不清楚朱宗章去马兰几次,但是我记得至少和朱宗章同时参加过一次空爆试验。记得和我一起多次执行核試任务的有张广聚、冯国光、杨世锦等战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图:牛茂清近照</p><p class="ql-block">  〈37〉李德孝</p><p class="ql-block"> 我1970年1月分配到十一大队,一直到这支部队解散,与这支部队共存近二十年。我的青春年华,和战友们一样献给了这支部队。在部队期间,多次往返参与完成“03”、“04”基地的核试相关任务。</p><p class="ql-block"> 在我印象中,参与核试验的飞行机组人员,除大家提到的外,还有许明远、万敦培、李义先、王天宝、徐绍才、胡广忠、周子明、宋维秀、李德孝等战友。记得战友们在1970年4月2日、4月13日至5月11日 、1970年10月、1975年11月、1978年等时期中,多次往返执行参与“03”、“04”的运输保障任务,保障提供马兰核试基地科研技术人员补养供给,如蔬菜、水果、日常生活用品、运送科研技术人员、急救人员和援助边防各部队等项任务。</p><p class="ql-block"> 印象深刻的是1970年10月底,同机长许明远,领航员张中法及通讯、机械等一行六人,从库尔勒机场,运送库尔勒香梨前往“03”、“04”基地,记得那天天气特别冷,衣服穿的很少,我们都冻坏了,我感冒身体欠佳,同时飞行条件恶劣,但机组全体人员一起积极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安全飞行,圆满完成了任务。</p><p class="ql-block"> 我每每想起战友们参与核试验那时的努力奋进,那般青春必胜信心,真让我怀念、激动,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代人,努力过!奋斗过!艰难困苦过!奉献过!经历过祖国奋发图强的时代!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为世界和平,中国强大,让祖国人民安居乐业,完成核试验任务,功不可没!我们这代人,更为这支神秘的航空兵运输机部队完成历史使命,作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下图:李德孝</p> <p class="ql-block">  〈38〉龙天银:</p><p class="ql-block"> 我参加核试验有三次,最难忘的是第一次,是和卫伦那次。记得空九军政委从“04”回到“03”后在庆功会上说,周总理在北京指挥这次核试验,打电话表扬我们参试人员。会上,我们9504号和9507号两个机组分别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p><p class="ql-block"> 9504号机机组有冼益洪、乐妙龙,飞行员我只有印象是胡文亭。</p><p class="ql-block"> 由于当时保密严格,并要求每个人必须承诺遵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死了埋到棺材里”纪律。现在本人档案里找不到任何关于参加核试验的资料,包括机组三等功的记录,是这么多年地方民政局迟迟不给我认定参试人员的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 下图:龙天银</p> <p class="ql-block">  〈39〉张新普:</p><p class="ql-block"> 因时间太长记不太清了,但有两次比较清楚,就是最大当量试验和毛主席逝世时的那次试验,参试的机械师有庄恒定、汪永祥,还有咱分队广西的那个机械师,我想不起名字了(注:应为广西的机械师韦启利),机械员有我和龚恒朝、肖定民,特设员有杨养味。我是那次发现排气管重大故障立了个三等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0〉宋培军:</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庄恒定、苟会章、贺志忠好象是1978年底去的“03”,韦机械师、张新普和我是1976年10月去的。</p><p class="ql-block"> 我只去过一次,且有机组受奖表为证。只是受奖表上写的是参加国防科研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1〉王金友&amp;张新普:</p><p class="ql-block"> 王金友:想了一下,实在想不起来了,什么时间到马兰去执行任务,只记得我确实去过,依据我评技术职称(助理工程师)的档案记载,我是1983年7月至9月到马兰执行国防科委科研任务。只记得有余陪军,苟会章肯定是到马兰执行任务了,因为他儿子苟航航有点痴呆,我和会章还说过多次这事,是不是因为他受到了核辐射引起的下一代有残疾。</p><p class="ql-block"> 我还记得是1975年蓝田县兵,好像叫高新养,名字是否准确不敢肯定,新普应该能说得清楚。是得的白血病。</p><p class="ql-block"> 张新普:名字是叫高新养,蓝田县史家乡东山村人,最多当两年兵,去马兰核试验回部队后得了白血病,在乌鲁木齐空军医院住了不到一年病故。我们蓝田兵复员转业回来好几人死于癌症,有苟会章、田新正、黄日士、田增陆、张彦斌等。</p><p class="ql-block"> 下图:宋培军的参试奖励登记表(左)和李占停参试奖励登记表(右)</p> <p class="ql-block">  综上,在众多的尘封记忆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上世纪中叶,一群满怀报国志向的革命军人,为了我国的核武事业、强军梦想,驻扎戈壁大漠,隐姓埋名,任劳任怨,不忘初心,无私奉献,谱写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人们不会忘记,历史定然铭记,这段难忘的军旅记忆,这群无私无畏的核武参试人员,这支“振翅碧空、功垂天山”的航空兵运输机部队。</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根据回忆复制的照片,非实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立功受奖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历次参试任务中,由于参试人员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指挥部交给的各项任务,许多机组和个人获得了不同层级的表彰和奖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例如:</p><p class="ql-block"> 十一大队副大队长付文德、李国玺和机务元老张仁仲,因早期出色地完成第一次核爆后的爆心取样采集工作,其参试的22号机组荣获国防科委授予的集体一等功奖励,并由张爱萍将军及基地司令员亲临授奖。</p><p class="ql-block"> 据副政委李东升回忆:在“1967年6月17日,付文德、谈锡余、包润友、张金鏊参加氢弹空爆试验,机组荣立一等功。</p><p class="ql-block"> “在阿苇滩时,运-5一个机组因穿云取样也获记集体一等功奖励。”可惜已经记不清是哪个机组、哪些人员了?</p><p class="ql-block"> 在以后的核试中,受到表彰嘉奖也是常事。如在1969年9月的那次核试中,十一大队派出的57号机组也因成绩显著而获得集体三等功奖励,对此,机务人员卫伦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据龙天银回忆,在他第一次参加的核试任务中,全体机组人员齐心协力,卓越地完成参试任务,受到了周总理的关注,在“03”基地开庆功会时,军政委在会上宣布说:周总理打电话给我们,表彰9504号和9507号参试机组,并分别给各机组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张忠红保留的《日记》中,记载了参试的蒙仕良机组在1975年10月27日(第17次)“零时”前后执行核试任务的全过程,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参试人员在完成任务后受到了科委和基地领导亲切接见、设宴款待和表彰奖励的热烈场景。</p><p class="ql-block"> 据其《日记》记载:在这次小型地下核试验中,以蒙仕良为机长,张忠红为副驾驶,及领航员陈连波、通讯员杨德胜、机械师顾汉江、无线电师侯坤及另两位机务人员组成的22号运-5机组,在27日“零时”后不久,便飞赴爆心执行侦察任务,历时3小时52分。事后,(27日)炊事班热情招待;(28日)科委和基地领导朱光亚,张正寰及基地张司令员的亲切接见,并在马兰村招待所隆重设宴招待有400余名参试人员代表出席的庆功宴会; 之后,(29日)马兰村核试临时党支部总结经验并提出表彰人员名单;再后,(11月1日)在凯旋返回东沟驻地时,在机场就受到部队官兵的热烈欢迎。次日,即11月2日下午,在地勤食堂召开表彰大会,空九军政委李刚和团长陈延顺、王政委及场站领导等都莅临会场,对参试获奖人员予以表彰庆贺:林万玉机组因在该次核试中迫降成功、化险为夷而被记集体二等功,王殿山、王良成、于树元则被树为学习典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8023部队为李国玺同志颁发的集体一等功证书影印件</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张仁仲(忠)及8023部队为张仁仲同志颁发的集体一等功证书影印件</p> <p class="ql-block">  下图就是由张忠红难得保存下来的当年参加在马兰村俱乐部召开的核试表彰会的入场卷</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参试立功获奖机组授奖当时拍摄</p> <p class="ql-block">  再有,在宋济生提供的奖励材料中,1980年10月16日核试“零时”后,因在回收取样火箭弹中多快好省地超额完成任务,机组和机长个人均受到了三等功奖励。</p><p class="ql-block"> 还有陈志军、牛茂清、王定全、吴永海、李占停等都曾获得表彰奖励,有的进了个人档案,有的不曾留痕。</p><p class="ql-block"> 纵观十一大队走过的这二十三年参试历程,涌现了这无数立功受奖的参试机组和参试人员,一等功者有之,如付文德、李国玺、张仁仲、谈锡余、张金鏊等,二等功者不乏,像林万玉、张宏志、包润友、史孝祥、张克勤等便是,三等功者更多,王海、陈志军、张文明、汪亚明、宋济生、牛茂清、李纪来、史孝祥等等,都是。还有嘉奖表扬之类和难以计数的无名英雄。</p><p class="ql-block"> 总之,这许许多多因参试获奖的机组和空地勤及保障人员,实乃不胜枚举。从国防科委、马兰基地到空九军(乌指)、十一大队(运输团),有记功有嘉奖,或书面或口头,<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其获奖者,</span>都是参试有功之臣,历史定会铭记。当然,那<span style="font-size: 18px;">难以计数的无名英雄,人们也定然不会忘却。</span></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回顾参试往事,其中故事让人感动、精神激励后人,荣誉发扬光大。窃以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等二等三等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因为参试而光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嘉奖表扬也一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荣誉光环都相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蓦然回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防科研那些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真值得永远歌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马兰开屏那些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犹如激情火样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核试场上那些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今再回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多少往事记忆中。</p><p class="ql-block"> 下图所列就是卫伦、宋济生、牛茂清的获奖登记表、证书及给王定全奖品等的影印件。</p> <p class="ql-block"><b>  [后记]</b></p><p class="ql-block"> 在本篇即将搁笔之时,传来了让人心痛的消息,即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心穿云取样的一等功获得者李国玺同志,于2019年2月13日凌晨3点50分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7岁(1932.10~2019.2)。噩耗传来,原空军独立第十一飞行大队暨新疆空军航空兵运输团的战友们,纷纷表达了哀悼之情,花圈挽联肃默,音容笑貌犹存。正如老领导副参谋长陈志军的挽联所述:</p><p class="ql-block"> 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不免想起了这些年来因参试而染病的战友们,有的已先后作古,驾鹤西去;有的至今重病缠身,患怪病绝症者不在少数。如一等功获得者首爆穿云取样的机长付文德亦已离我们而去;二等功获得者张克勤、林万玉也已先后离世;还有在本文中已经先后提到过的陈延顺、杜昌忠、白文蓬、蔡圣尔、李全发、杨均元、王海、徐广富、陈国正、刘吉洪、庄恒定、徐绍才、许明远、胡广忠、万敦培、李振平、马玉吉等参试人员也都先后去世。其他的如王子弟、胡大元、颜国富、谢乐田、何光成、高子贵、廖孝全、黄跃强、杨春成、王小武、梁治理、朱玉、谢垂番、孔令福、印逢元、王长根等,也都告别人寰,与世长辞。在上述这些已经逝世的战友中,肯定还有许多精彩的参试往事未被知晓,无奈只能随着生命的消逝埋进土里,永远尘封。</p><p class="ql-block"> 这里,我要特别一提的是,在自李国玺逝世后的一年多来,又有余胜利、李纪来、龚焕、杜日秀等参试战友因病离世,昨日还在战友群中一起为《马兰村往事》奉献记忆,而今却阴阳两隔,音讯绝决,真乃痛哉,惜哉!</p><p class="ql-block"> 在这些逝去的战友中,有的熟悉,曾朝夕相处,亲如兄弟,有的并不知晓,却曾相逢,有的虽未谋面,却或早或晚都曾为参试奉献。在这些战友中,有空勤飞行人员、也有地勤机务人员,有机关领导干部、也有基层普通一兵,不论职务高低,也不论岗位差异,都曾在那个诡秘又神秘的地方,参与过那些机密加绝密的核试任务,它是那个火红年代的精神寄托,更是为国为民的青春付出。奉献既担当,当仁不让,牺性乃荣光,传世流长!这些远去的英名,我们不该忘记,决不忘记!</p><p class="ql-block"> 在此,我们寄托哀思,不忘初心。回首往事,挂念战友深情。真可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岁月无情人有情,真诚祈祷慰英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今参试过来人,只愿新政暖人心。</p><p class="ql-block"> 最后,《尘封的记忆》能成篇,得到了战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尤其得到了李东升副政委和谢建中副团长等的帮助指点,在此深表谢意!在文本的校对上,宋智民、马林德、李本元等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一并感谢!在这里,要谢谢战友们的记忆奉献,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还在浮现,笔者将继续关注,加以充实完善,让尘封的记忆不再封存,但愿能为同样已经远去的空军独立第十一飞行大队留下应有的史料,为被裁撤的秘而不宣的空九军(乌指)航空兵运输团记住往昔,记住这支贡献巨大又鲜为人知的空运部队。〈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年11月26日于上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1月26日修改于上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2月3日于上海</p><p class="ql-block"><br></p> <p>  下图为电视剧《马兰谣》海报</p> <p class="ql-block">【附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一大队(运输团)历任大队长(团长)、政委,副大队长(副团长)、副政委,参谋长、主任一览:</p><p class="ql-block">★大队长(团长):</p><p class="ql-block">陈延顺、丁兴福、刘全秀、李璋、宋济生。</p><p class="ql-block">★政委:</p><p class="ql-block">崔治珍、王贤【注】、张根顺、郭振亚、鲍湧、吴西杰。</p><p class="ql-block">★副大队长(副团长):</p><p class="ql-block">王海、申凤章、付文德、王文林、姬维宏、刘全秀、李璋、谢建中、牛茂清、李春福、于乐洋。</p><p class="ql-block">★副政委:</p><p class="ql-block">叶志明、王贤、林有贵、郭振亚、晏慎邦、李东升、金正日、温长柏。</p><p class="ql-block">★司令部参谋长:</p><p class="ql-block">马林、刘贵林、关朝栋、王文林、姬维宏、陈德义、宋济生、陈世运。</p><p class="ql-block">★政治处主任:</p><p class="ql-block">徐永增、郭振亚、聂幼树、伍贵生、吴西杰、徐仁成、王庆进。</p><p class="ql-block"> 【注】王贤曾二度出任政委,第二次在张更顺之后接任政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二】歌曲《马兰谣》</p> <p class="ql-block">【附三】</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