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9月24日下午,在秦子敬陪同下参观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博物馆。</p> <p>兵团文化红色游览景区由内蒙古兵团博物馆,兵团战士雕像,石浮雕,原一团建筑群几部分组成。</p> <p>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建筑群(一团团部旧址)</p><p>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p> <p> “兵团战士”石浮雕于2011年6月23日建成,石浮雕高3.5米,宽13.6米,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石浮雕刻画了47名栩栩如生的兵团战士生产、生活的生动画面,艺术地再现了兵团战士战天斗地、屯垦戍边的光辉历程。</p> <p>内蒙古兵团博物馆始建于2008年,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2015年4月,磴口县政府拨款两千万元,对场馆进行的进行旧址修复,改扩建,等工程建设,并于8月20日正式向游人开放。</p> <p>献给建厂初期的创业者。</p> <p>兵团人在内蒙古“屯垦戍边、亦兵亦农”,树立了“艰苦奋斗,屯垦戍边、奉献青春、坚韧不拔”的兵团精神。</p> <p>博物馆一层大厅展示的是钢枪和铁锹组成的图案,钢枪代表着兵团战士保卫边疆的武器,铁镐代表着兵团战士建设边疆的工具。</p> <p>一楼第一展厅。屯垦溯源 使命召唤</p><p>我国屯田事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蒙古的屯田戍边始于秦朝,西汉以来,屯垦戍边就是稳定边疆、保家卫国的千古之策。</p> <p>秦、汉、唐的垦区示意</p> <p>秦、汉、唐的垦区面积</p> <p>曹操屯田</p> <p>明代河套屯田</p> <p>兵团组建 凯歌赴边</p><p>一师三团中心组讲用稿</p> <p>一楼第二展厅:自力更生 建设家园</p><p>女战士军大衣</p> <p>供给制标准</p> <p>备战备荒 保卫边疆</p> <p>一楼第三展厅:战天斗地 垦拓荒原</p> <p>图中间是三团八连朱小莉</p> <p>二楼第二展厅:激情历练 自强不息</p> <p>测量用的经纬仪</p> <p>水准仪</p> <p>医用显微镜</p> <p>打字机</p> <p>放大机</p> <p>电话总机</p> <p>背负式机动弥雾喷粉机。</p> <p>铡刀</p> <p>木车轮</p> <p>油灯</p> <p>电影放映机</p> <p>二楼第二展厅:建制撤销 谱写新篇</p><p> 与时俱进 勇立潮头</p><p> 深情眷恋 真情回馈</p><p>三团学生窦建评捐赠照相机</p> <p>兵团董副司令员的军装</p> <p>赵康捐赠的《大漠留㾗屯垦志》</p> <p>1971年兵团篮球队,后排左2是三团通讯员纪铁成</p> <p>兵团篮球队1972年合影</p> <p>纪铁成</p> <p>室外展出轮式拖拉机</p> <p>解放牌汽车</p> <p>推土机</p> <p>一团团部办公用房。</p> <p>一团战士住的拱顶住宅。</p> <p>原一团四连浙江系战士,现任中冶集团总裁的沈鹤庭。先生捐建的“兵团战士”雕像。它寄托了兵团战士对这片热土魂牵梦绕的牵挂,表达了乡亲对兵团战士永恒的记忆和深深的惦念。</p> <p>沈鹤庭撰写碑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