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北京秋天的好天气,赶在国庆节前,参观了一直惦记的博物馆,徐悲鸿纪念馆就是其中之一。<div>提前预约,10点开门,馆内参观的人极少,这让我静静欣赏,慢慢享受。</div><div>坐落在新街口路北的徐悲鸿纪念馆,已经是三易其址了。最初是在徐悲鸿生前最后居住的四合院内(东受禄街16号,北京站北面),故居后因修建地铁被拆除改建在新街口,前些年新街口改扩建又重新修建了这栋新馆。新馆四层楼,相对其中的馆藏应该算是挺宏大的了。</div><div>馆前是徐悲鸿的全身雕塑。馆内1~3层是基本陈列厅,展出的是徐悲鸿的作品。这些作品是徐悲鸿去世后,他的妻子廖静文捐赠给国家的,是家中留存的全部徐悲鸿作品和藏品。</div> <p>第一展厅 生平与故居</p><p>首先看到的是徐悲鸿的生平年历。</p><p>189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自幼随父亲学习诗文书画,父亲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p><p>1915年考入法国天主教会主办的震旦大学(现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p><p>1917年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回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p><p>1919年携夫人蒋碧薇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br></p><p>1927年回到中国,开始在国内投身于美术教育工作,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br></p><p>1945年与蒋碧微女士离婚。1946年1月,与廖静文女士结婚。<br></p><p>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全国文联的全国委员、文联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和北京市人民政协委员。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br></p><p>1953年病逝于北京。<br></p><p>傍边是徐悲鸿千辛万苦收藏的《八十七神仙卷》。</p> 《八十七神仙卷》据传是唐代画家吴道子首绘,为当时寺庙道观壁画的“蓝本”,后被历代画家临摹学习。<div>《八十七神仙卷》画面纯以线条表现出八十七位神仙出行的宏大场景,形神刻画细致入微。所画人物笔势圆转,衣带飘举,世称“吴带当风”。<br></div> 徐悲鸿用过的印章,其中既有自刻印,也有诸多同时代名家所刻的印章。 虽不懂金石刻印,但看看这些图案充满中国文化独特的美感。 展厅中复原了徐悲鸿左后居所的屋景, 苏联雕刻艺术家赠送给徐悲鸿的列宁和托尔斯泰面模(1934年赠)。<div>徐悲鸿戏称自己是中国拥有列宁真像的第一人。</div> 托尔斯泰面模。<br>真人脸面上脱下的面模,珍贵收藏。 <p>第二展厅 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性绘画创作</p> 《愚公移山》1940,布面油画<div>画面最左边的女子是徐夫人廖静文的肖像。</div> 《田横五百士》1930,布面油画<div>法国学院派主题,史诗性历史事件。</div> 画面中间着黄衣服的是徐悲鸿自画像,蹲着的女子是廖静文。 不屈的田横 《徐夫人像》纸本炭笔水墨,1943<div>廖静文1923年生于湖南(比徐悲鸿小28岁),193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南京),1946年1月与徐悲鸿结婚。</div> 《扶猫人像》1924,布面油画<div>蒋碧薇与徐悲鸿</div> 《读》 《蜜月》 《持扇人像》1920,布面油画<div>蒋碧薇(?)</div> 《泰戈尔像》1939 《泰戈尔像》1939 《泰戈尔像》1939 《徯我后》1933,布面油画 徐悲鸿自画像 《日暮倚修竹》1944,纸本水墨 《跨犊儿童》1943,纸本水墨 《鲁迅与瞿秋白》(未完成草图)20世纪50年代,纸本炭笔 《骑兵英雄》1950,布面油画 《毛泽东与人民》草图 《女人坐像》1936,布面油画<div>蒋碧薇(?)</div> <p>第三展厅 写生入神——徐悲鸿笔下的动物、花卉、</p> 《印度牛》1942,纸本水墨 《新生命活跃起来》1934,纸本水墨 鱼鹰1937,纸本水墨 《鹰杨》1939,纸本水墨 《双猫》1944,纸本水墨 《无题》<div>马的姿势很奇特。</div> 《斗鹰》1939,纸本水墨<div>眼睛和鹰爪表现鹰的凶悍。</div> 鸡群 《鹊飞》1943,纸本水墨 《鹅闹》1942,纸本水墨 《木棉》1940 《自写》1938 《饮牛》20世纪40年代 《奔马》1942 《秋树》1938<div>总以为徐悲鸿是传统的学院派画家,画的的都是经典主题。这幅画虽为秋树,有具象之名,却有有一些抽象画的感觉。</div> 《双马》1939<div>公马翘首远眺,母马低头嗅草。</div><div>画外还有一马?</div> <div>第三展厅 妙造自然——徐悲鸿的风景题材绘画</div><div><br></div>《鸡鸣寺道中》1934<div>画面重在表现层次与光感之美。</div> 《黄山》1939 《西天目山老殿》1934 《银杏树》1943 《喜马拉雅山之二》1940 《月色》20世纪30~40年代 第三展厅 翰逸神飞——徐悲鸿的书法 《鲁迅语联》20世纪50年代<div>这幅作品长期悬挂于徐悲鸿故居的客厅。</div> 《课子图》1901,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 作 <p>纪念馆四层展出《在神不在貌——从任伯年到徐悲鸿》</p><p>徐悲鸿是个人收藏任伯年画作最多的艺术家。</p><p><br></p><p>任伯年画像</p> 《人物》任伯年<div>徐悲鸿称之为“此真神品也”</div> 《人物》任伯年 《钟进士》1929,徐悲鸿 《胡公寿夫人像》1868,任伯年 《女娲炼石》1888,任伯年 《世代书香》1989,任伯年 《梅花庵》任伯年 《仕女》任伯年 《梅妃》任伯年 《小红低唱我吹箫》任伯年 《东山丝竹》任伯年 《雄鸡木槿》徐悲鸿 《麻雀芭蕉》徐悲鸿 任伯年画作 《凌霄》任伯年<div>喜欢这幅作品的创意和构图</div> 任伯年花鸟画 《三鹅》徐悲鸿 《落花人独立》徐悲鸿 《秋日泊舟》任伯年(徐悲鸿补人物) 《松石图》任伯年 《松下高士》任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