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路小学多文本阅读课例观摩及讲座活动

东城区实验学校,孟倩

<p>  2020年9月30日,东城区实验学校语文老师来到了许昌市紫云路小学参加多文本阅读课例观摩及讲座活动。</p> <p>  上课伊始,王老师利用俄罗斯套娃,巧妙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接着不着痕迹地出示《房子里有箱子》,通过动作和声音的大小变化,让孩子在朗读中感受绕啊绕诗歌的变化特点。</p> <p> 王老师继续出示了意大利诗人贾尼 .罗大里写的《需要什么》:</p><p>做一张桌子,需要木头;</p><p>要有木头,需要——</p><p>那么,做一张桌子需要什么呢?</p><p><br></p> <p>  老师只出示了诗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让学生们猜测诗人会怎么写,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p> <p>  王老师继续给孩子们分享了一个绘本故事,题目是《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p><p>王师一边出示,一边让孩子们预测后面所要发生的事情。感受故事中绕的有趣好玩。</p> <p>  学贵有思,王老师引导孩子们发现其中的奥秘,在比较中发现异同:有的从里往外绕,有的从外往里绕;有的从上往下绕,有的从下往里绕。</p> <p>  “绕啊绕”的儿童诗,这节课扎实、灵动,有趣,令人欣喜。</p> <p>  第二节课是吴琳老师带来的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多文本阅读《爱国情怀》,以学习单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阅读,梳理主要内容。</p> <p>  为什么要把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呢?你想研究哪方面内容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章,用跳读的形式阅读文章,然后借助表格,对比发,提取关键信息。</p> <p>  吴老师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描写小红军倔强的重点词句,学生通过对这些词句的品读,对小红军的形象从整体上进行感知,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结合上下文进行揣摩、推敲,终于悟出了这些词语的运用反映了其匠心所在。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人物形象。</p> <p>聚焦爱国,思辨提升。</p> <p>  引发思考:你对多文本阅读有什么理解呢?</p> <p>  赵老师提醒教师要关注文体,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目前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p><p>1.教法不当,过度分析文本,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p><p>2.课程资源单一,阅读面窄小。</p><p>3.学法不当,被动的学习多,缺乏思考空间,扼制了创造力。</p> <p>赵老师对今天的两节观摩课进行详细点评</p><p>1.评课《“绕啊绕”的儿童诗》</p><p>提醒老师语言要有逻辑性,趣味性,要把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让孩子大方展示。在游戏之后进行分析比较,信息量太大,超出了低年级学生接受能力。建议游戏之后继续进行游戏,反复游戏后去发现共同点,既能让学生置身其中,又从游戏中发现规律,更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p><p>2.评课《爱国情怀》</p><p>建议:老师可以提醒学生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及时对学生回答做出评价。引导学生可以从选文,表达等方面做研究,提取关键信息。</p> <p>  多文本阅读课不仅能够激发孩子思考,也值得语文老师去思考如何在今后的多文本阅读课程中选择更优质的文本,引领学生在多个文本中进行更有意义的阅读。</p><p> 探索多文本阅读教学策略,旨在寻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我们将继续努力构建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多文本阅读课堂,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价值观念和阅读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p>

学生

文本

阅读

王老师

老师

出示

语文

游戏

阅读课

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