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毓秀湖畔苍松傲立,翠柳成荫。在杨柳枝畔掩映下,有一座古朴端庄的烈士纪念碑,记录着67年前七位为共和国解放事业而牺牲的兰大英烈。他们分别是:陈仙洲、程万里、魏郁、焦洁如、陈敬宇、李承安、杨怀仁。在风云激荡的时局中,以兰州大学七烈士为代表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开展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斗争,最终为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p> <p> 秋风瑟瑟,秋雨连绵。9月30日,在第七个国家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兰州大学在城关校区举行向67年前该校七位为共和国解放事业而牺牲的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 </i></b><b style="color: rgb(1, 1, 1);"><i>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文艳整理报道</i></b></p> <p> 兰大校党委书记马小洁,党委副书记曹爱辉,副校长王锐,党委常委王定峰、安俊堂,机关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师生代表及附属学校学生代表一起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表达对七位革命烈士及为祖国和人民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们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p><p> </p> <p> 苍柏之下的烈士纪念碑庄严矗立。国旗护卫队礼兵迈着铿锵步伐将国旗护送至纪念碑前,全体人员肃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向革命烈士默哀致敬。</p><p><br></p><p> </p> <p> 伴随着深情奏响的《献花曲》,国旗护卫队礼兵托起花篮,庄严地摆放在纪念碑前。马小洁缓步上前仔细整理花篮上写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精神万古流芳”的缎带。</p><p> 参加献花仪式的全体师生向革命烈士行三鞠躬礼,敬献鲜花并列队瞻仰烈士纪念碑。</p> <p> 194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关于甘肃工作的专门会议,确定了大力发展党的地下组织,积极开展秘密活动的基本方针。一批特殊人群随即进入甘肃,其中罗扬实受中共甘肃工委委派,到兰州榆中一带开展工作,恢复党的组织。1948年4月,甘肃工委决定建立皋榆工委即兰州市委,工作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大力开展城市工作、统战工作、学生工作和工运工作。</p><p> 1949年4月,中共兰州市学委成立,陈仙洲(兰州大学俄文系学生)任书记,程万里(兰大附中的军事教官)任宣传委员,陈仙洲代表兰大党的组织,程万里代表中学党的组织。学委专门指导各学校的学生运动,积极在兰大和各高校中发展党员。在兰大陆续建立了以陈仙洲兼书记的学生党支部,直接归兰州市学委领导;以兰大附中军事教官程万里为书记的党支部,由兰州市西区工委领导;以兰大历史系助教魏郁为书记的教工党支部,由皋榆工委直接领导。</p><p> </p> <p> 陈仙洲:男,甘肃临洮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6年考入兰州大学,系俄文系二年级学生,任兰州市学生联合委员会书记,中共皋榆工委兰大支书,领导大中小学党的组织。1949年7月27日夜12时被捕,同年8月21日下午9时遇难。时年30岁。(图片来自《兰州大学百年图史》)</p><p> </p><p><br></p> <p> 魏郁:男,甘肃临洮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兰州大学历史系助教,任中共陇右工委兰大支书。与陈仙洲烈士同时被捕,同年8月21日夜殉难。时年29岁。(图片来自《兰州大学百年图史》)</p> <p> 根据中共皋榆工委的指示,兰州大学地下党组织积极团结进步学生,组织他们学习党的文件,正确理解、把握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程万里等人组织兰大附中的郭晓东,在家中秘密刻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秘密分发大家学习。</p><p> <b style="color: rgb(1, 1, 1);"> 图为魏郁烈士为进步刊物《立民》创刊号撰写的文章</b></p> <p> 除了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外,兰大中共党员通过组织多次学生运动与敌人展开实际斗争。内战后国统区经济全面恶化,物价飞涨,严重影响学校师生生活,许多学生因家庭破产、无力承担上学费用而被迫辍学。面对这样的现实,越来越多学生加入“反饥饿,反内战”的斗争,1947年5月20日京沪及南方一些高校6000余名学生在南京游行请愿遭军警特务残酷镇压,酿成血案。北平及全国学生组织准备于6月2日在各地同时举行示威游行。当消息传到兰大后,学生群起响应。1947年6月1日,兰大学生在校园里贴出“内战不止,民何以为”和“我们要饭吃,要自由”等标语,号召全校同学第二天罢课、上街游行。校内的三青团组织与混入学校的特务一起,企图阻挠、破坏学生的抗议行动。6月2日清晨,甘肃当局突然出动大批荷枪实弹的军警,包围兰大校园,把学生游行队伍堵在校园里。宪兵22团开出架着机枪的汽车,封锁校门。萃英门附近的城墙上也架起了机枪,声言学生只要走出校门,即开枪扫射。当天的游行虽被当局武力扼杀,但广大学生仍拒绝复课。辛树帜校长闻讯火速从外地乘飞机赶回学校,与学生代表会谈。参加会谈的学生代表按照学生党支部书记陈仙洲吩咐,提出“要复课,必须先让特务退出校园”的条件,当特务退出校园后,学生才宣布复课。</p><p> </p> <p> <b style="color: rgb(1, 1, 1);">图为陈仙洲烈士传略</b></p><p> 1948年2月25日晚,兰大学生王双科等4人到中华路(现张掖路)看演出时,看到几个宪兵正在门口殴打一农民,便上前劝阻,却遭宪兵拳打脚踢、甚至枪柄猛击。王双科还被宪兵拖到弹压室毒打后扔出,吐血不止,被学校师生连夜送进医院抢救。宪兵暴行激起兰大师生公愤。26日清晨,400多名学生以“兰州大学二二五惨案游行请愿团”名义,高呼“争民主、要自由”、“保障人权”、“枪毙肇事宪兵”等口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迫使西北行辕政务处长当即表示扣押肇事宪兵,予以惩处。27日,西北行辕军法处开庭审理宪兵殴打学生案,兰大学生耿公顺出庭作证。当晚,十几个不明身份的歹徒闯入耿公顺宿舍,威胁恫吓,更加激起学生愤怒。28日,全校学生成立“二二五惨案后援会”,编写刻印宣传材料,向省市机关、学校广为散发,并向全国各高校学生会寄发,号召各界声援兰大学生维护人权的正义斗争。3月1日,兰大校长辛树帜致电西北行辕主任张治中和省市政府,要求严惩肇事宪兵,维护学生权益。在各方压力下,3月3日,西北行辕军法处分别判处打人凶手3年、1年半徒刑,并由宪兵赔付受伤学生医疗费。3月22日,延安新华社对此事件进行报道。 </p> <p> <b style="color: rgb(1, 1, 1);">程万里烈士传略</b></p><p> 1949年,甘肃省政府主席郭寄峤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决定强迫全省民众缴纳500万银元的“建设公债”。甘肃省参议会迫于压力,竟然批准向民众征缴300万银元的“建设公债”。消息传出,西北师院甘肃籍学生率先行动,号召全市各校学生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当局对全省民众的搜刮。3月29日,西北师院、兰州大学等校的2000多名学生冒雨游行示威,提出“停止发行变相掠夺的‘建设公债’”等六项要求。学生的抗议活动得到民众广泛支持。30日省政府秘书长丁宜中宣布建设公债“业经决定停办”。在这次学生运动中,兰大地下党组织积极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斗争,出面参与、组织了学生抗议活动。</p> <p> <b style="color: rgb(1, 1, 1);">魏郁烈士传略</b></p><p> 1949年5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西安,积极准备向甘肃进军。在大军压境的背景下,西北军政长官马步芳加大了白色恐怖,实行《戒严法》,不遗余力的地破坏中共地下党组织,镇压革命运动,抵抗人民解放军。中共皋榆工委所属西区工委、兰州市学委及其领导下的部分党组织和兰州大学教师支部,相继遭到破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1, 1, 1);">新闻报道:兰大追悼死难同学 控诉万恶特务 特务贾水生交公安处法办</b></p><p> 7月21日,程万里、兰大附中教员杨怀仁不幸被捕。27日,陈仙洲、魏郁也被捕入狱。他们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8月9日,程万里、杨怀仁被国民党杀害。8月11日、21日,陈仙洲、魏郁也分别英勇就义。9月18日,在半年前赴延安途中被捕入狱的俄文系二年级学生焦洁如、植物系二年级学生陈敬宇、法律系二年级学生李承安,被从兰州撤退的国民党军警押至张掖杀害。</p> <p> 陈仙洲被迫害之前,用手指在地面留下遗嘱:“余为国为民,献身革命;大志未遂,身遭先死;时不假我,可叹可惜!幸革命大业,略具端绪;解民羁绊,出民水火,我死民生,可庆可歌……”</p><p> 程万里在狱中仍不忘鼓励狱友:“你们不论是否是共产党员,都要挺住,不能当软骨头,到了这里,别想活着出去”。敌人将滚油浇在他身上,打断了他的两腿,他爬到墙边用鲜血写下了“不为衣食不为官,人民生活总忍着,被捕甘愿饮刃死,不负读书二十年”。最后,遍体鳞伤的程万里被敌人用绳子活活勒死在沙沟监狱,年仅32岁。</p> <p> 人民解放的前夜,即将见到黎明却英勇殉难的兰大七烈士用生命和鲜血为后辈开拓了道路。英烈千秋,他们将永垂不朽。</p> <p> <b style="color: rgb(1, 1, 1);">敌特分子交代抓捕杀害兰大七烈士</b></p> <p> <b style="color: rgb(1, 1, 1);">兰州大学在报纸上刊登的追悼本校死难烈士大会筹备委员会启事。</b></p> <p> 逝者已去,精神永传。</p> <p> <b style="color: rgb(1, 1, 1);"> 兰州大学档案馆保存的陈仙洲等七烈士的相关档案</b></p><p><br></p><p><br></p> <p> <b style="color: rgb(1, 1, 1);">1981年7月14日,兰州大学关于办理陈仙洲等七同志革命烈士证明的报告</b></p> <p> </p> <p> <b style="color: rgb(1, 1, 1);">兰大师生所立烈士碑碑文手稿原文</b></p> <p> 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批批“逆行者”发扬革命斗争精神,舍生忘死、负重前行,守护了人民生命安全,深刻体现了伟大的抗疫精神,这正是对伟大斗争精神继承和发扬的真实写照。</p> <p> 在新的时代,兰大人将继承先烈的革命精神、牺牲精神和抗争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拼搏,奋发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p><p><b style="color: rgb(1, 1, 1);"><i> 文中配图:兰州大学宣传部 兰大学通社</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