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青海省师大二附中物理组和省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联合研修活动,于2020年9月28日一30日在海东市第二中学隆重举行。这次研修活动,双方学校高度重视。师大附中团队由校长亲自带队,校教研处、教务处、物理组骨干教师、部分师大研究生参与了全程活动。海东市二中正副校长、教研主任、办公室主任、物理组全体老师,各学科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各科所有青年教师全程参与了此次研修活动。</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 </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此次活动主要包括“同课异构”和“专家讲座”。旨在通过听评课观摩,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有效教学,同时将工作室名师的授课技能辐射出去。此次授课有工作室成员、省教学能手青海油田石油一中教师张成虎和青海省师大二附中新毕业的研究生张雅雄两位老师承担。所有参加活动人员高度重视此次活动,活动扎实有效,充分发挥了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搭建了平台。</span></p> 同课异构 研训一体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同课异构的观摩课活动让大家受益匪浅,无论是执教者还是听课教师深有体会;同课异构是为提升骨干教师教学水平采取的一项新举措。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教法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活动本身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充分体现了主讲教师思想上高度重视,精心巧妙的实验构思和设想,达到了相互学习、智慧共享、经验分享,使同一节课的教学呈现出精彩纷呈的画面。</span></p> 亮点赏析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张成虎老师情景创设、导入新课,抛出问题、解决问题,环环相扣、搭建梯子,设计巧妙、过渡自然,铺垫启发、突破难点;课堂节奏稳、讲的细、讲的透,实验现象明显,突显了物理学科特点彰显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张老师使定性实验变为定量实验,扎实的基础功、层层的铺设,自制教具精神可佳,值得大家学习。</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张雅雄大学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展现了创新思维、年轻有为的特质,他利用数字化实验将电流、电压传感器与电脑连接立即生成实验结论,便于类比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重难点突破时采用实验通过手机投屏,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学案设计较好,设计了三个实验构思巧妙,尤其Q一U图象让学生完成,做到以学定教,充分展现了年轻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点,效果不错。</span></p> 说课评课 <p> 说课、评课中主讲教师和评课教师非常诚恳、谦虚,肯定了优点、亮点,同时也指出了短板;活动交流是短暂的、收获是满满的。作为教师要不停地找问题、找原因、找方法,不断地尝试突破、摸索探究,寻求适合学生的更好的教学模式,成为适应新时代的骨干教师。活动结束后更多的是责任、是压力,同时让我们更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做一名教育信息化的积极践行者,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争做先行者。 </p><p> </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国培专家 、特级教师、青海省师大二附中校长冯建新做了“新时代教师成长与课题研究专题讲座" ,讲座旨在唤醒教师们的“研”和学会“研”,以快速提升教师的发展,以打开教师“双飞”的翅膀,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使教师飞的更高更远,讲座从五个层面展开,作为教师需要二次成长。讲座中新时代的“14个新"让我们耳目一新,领先一步步步领先。要解决瓶颈问题:名师引领、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沟通合作、同伴互助。</span></p> <p> </p> <p> 教师成长需要经验+反思、内驱力+外驱力;未来的教育是博才的教育,发挥教师优点、挖掘潜能提升素质,才能成为新时代的优秀教师。教师既要会当演员,又要会当导演。</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有人说过:一个人能走多远,就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就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就看他与什么人相伴。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人的成长需要朋友的帮助,需要长者的提携,更需要恩师的指点。</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