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国培,邂逅幸福

看花临水

<p>  我从远方赶来,赴师大之约。邂逅长安,是九月的悸动,是初秋的浪漫,是桂花的香甜,亦是研修的启航。2020年9月15日~29日,来自湖北省卓越工程第一阶段小学数学高级研修班的成员齐聚陕西师范大学启夏苑,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国培之旅,累并幸福着。</p> <p>一,课程丰富,多元立体</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本次国培,陕师大精心准备,精选主题,无论是课程安排,还是授课形式,堪称精心精致,丰富多元。翻开课程安排表,十四天的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聚焦师德师风建设、教材编排特点、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理性思维、数学文化、案例研讨、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精准剖析。本次讲座的有77岁的博士生导师王国杰教授,王老带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有西安文理学院张成武教授题为《教学风险防范暨师德师风建设》的主题报告会;有陕师大数学系75岁的博士生导师罗增儒教授讲座的《案例分析与教师发展》;有像数学家一样厉害的王凯成教授讲座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有来自一线超厉害的何军华校长分享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有从西南大学飞过来讲座的陈婷教授;有张奠宙先生的弟子----杭州师范大学的巩子坤教授;有风趣幽默的特级教师马俊华老师等等等等。每一场报告都让人振奋、震撼!速食的我时而有“拨开云雾见月明”“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时而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困惑。不管怎样,人生有涯,而学无涯,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是人生崇高的精神享受。</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此丰富多元的课程安排,对参与培训的一百名湖北教师来说,就是一部教科书式的学习提升,这种感受妙不可言!</p> <p>二,专家引领,深度解析</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为期半个月的培训,我没落下一节课,每天早早和室友去“抢”位置,只为更好的聆听。每节课都深深的触动了我,让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比如马俊华老师《发展小学生理性思维的教学策略》的讲座,让我折服于马特风趣的人格魅力,高超的教学艺术,深度的教学思考。马特首先说明什么是理性思维,通过大量具体案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期间分享了三年级上册《认识毫米、分米》的一课让我动容。马特去四川少数民族送教,新课开始就遇到了学习障碍,学生将米的字母形式念作汉语拼音中的m,将厘米读做拼音lm。马特并没有去纠错,而是让学生继续学习分米和毫米,学生也顺理成章地将分米用拼音字母fm和hm表示。于是马特让学生自己去看教材,有没有什么发现?孩子们居然反应教材错了,因为与他们所描述的字母形式不一样。这时候马特将这4个长度单位的英文字母的全称呈现出来并告知应该是什么。有一个孩子不服气了,凭什么外国人这样说就这样表示,中国人这样说就不行了吗?马特声明这是英国人首先发明的,所以要以他们的规定为准,也是为了国际上通用。这个孩子就杠上了,凭什么中国人规定的就不行,而一定要用英语呢?我长大了也要发明一些规定,让世界上的人按中国人发明的规定用。马特和这个孩子握了手并鼓励他,期待这一天的到来。下课后,一位听课的少数民族老妈妈流着泪拥抱了这个男孩。故事分享听到这儿,我非常动容,眼眶不禁湿润。这就是教育呀,润物无声,育人无痕,就这样将数学和爱国情感有机融合。</p> <p>表情丰富,风趣幽默的马特</p> <p>何军华校长的讲座有深度、有温度,发人深省。</p> <p>  在何军华校长的讲座中,我明白了好的课堂应该是思维深刻发生的课堂。何校长分享了一些对数学教师研修有用的微信公众号,并强调不要只关注但没有“关注”。她精挑细选了一些具体的例子阐述如何真正让数学思维深刻的发生。比如培养学生好好审题的习惯,让学生数一数、算一算,林美花和林美华谁的名字笔划多?多几画?引导学生在问题没出来之前,也就是信息出来就开始关注,要有直接观察的意识。再如34+5(&nbsp; ),引导学生思考进位的可能性大,还是不进位的可能性大,为什么呢?并强调对于学生的“嘀咕”不能熟视无睹,要让“嘀咕”落到实处。讲题不要泛泛而谈,一味求多,要把一题深入的讲,讲清楚。平时也要注意收集一些开拓学生思维的题。何君华校长的讲座过后,我在笔记本上感慨写下了“幸福的孩子”几个字。是啊,让我们向何校长所说的这样:改变一点点,一点点改变,向下扎根,向上生长。</p> <p>  9月22号下午的王凯成教授的讲座让我震撼,我感觉他一定是一位被耽误了的数学家。他对数学的喜爱、执着与深度的研究让人敬仰。也让我觉得高不可攀,神秘而神圣,待日后我慢慢再咀嚼。当我感慨于77岁的王国杰教授的精气神和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时,75岁的罗增儒教授却丝毫没有说明自己的年龄,我通过简介得知他已75岁,非常惊讶!因为罗教授一整天的讲座特有激情,一般都站着讲,声如洪钟。也许他没有认为他是一个老人,他用孩童般的心境在面对数学,面对教育。正如他所说,我们要学会享受工作。因为休息日每周只有两天,而工作日却有5天。作为教师,下班其实是形式上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可能需要加班,所以要学会享受工作,这样自己的幸福指数才能提升。罗教授用鸡蛋做比喻,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人生亦类似,从外部打过来是压力,从内部打出去是成长。罗教授建议老师们在“素养数学”中岗位成家,而做案例分析,就是教师发展的一个突破口。</p> <p>高不可攀的王凯成教授超级厉害👍</p> <p>你能看出罗增儒教授已75岁高龄吗?</p> <p>学员争先恐后与77岁高龄的王国杰教授合影留念</p> <p>  太多太多的感动、感慨、认知,化作深深的思考。愿我回到湖北,不用翻开笔记,依然记起此时的心动……</p> <p>三,同伴交流,思维碰撞</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这里,我和很多素未谋面的同仁相识、相知、相交、相学。缘分就是这样奇妙,我们都是湖北人,却从未在湖北相遇,而相会于古都西安,相识于美丽的陕西师范大学。这为我们搭建了观点交流、经验分享,智慧共生的平台,我们共同努力,勤学、善思、互鉴。在课堂上向老师讨教问题,和同伴交流。课后和室友一起去食堂、回寝室。经过学校操场,听到军训的大一新生“一二一”的训练声,置身于这样的情境,我仿若成了他们中的一员,回到了纯真的学生时代,美好的青春年华。</p> <p>第5小组成员</p> <p>缘分如此美妙!🌺</p> <p>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古都缱绻秋风吹拂至大唐之畔,师大校园内早已满是金桂飘香。即将离别,万千不舍,感恩遇见,感恩国培,感恩有君曾相伴,带一路收获,幸福前行。</p> <p>结业典礼~</p> <p>优秀学员👍😊</p> <p>育才之才~😎</p> <p>梁思成设计的图书馆古色古香</p> <p>校道很幽静。</p> <p>园林设计好,美!</p><p>我会想你的,陕师大~🌹</p>

讲座

教授

数学

学生

马特

思维

师大

课程

校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