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黄台子(长城文化体验145)

宁肃

这里,太行山与燕山相衔。这里,北京与河北交界。<br> 这里,有一段长城,驴友叫长峪城长城,老乡叫高楼长城,墙迷叫黄楼院长城。其实,人家的官称是黄台子长城。<br>  这里,去年来过。5月19日的黄楼院至双关子穿越活动,因那场十来级的大风,不得不中途下撤,所以此番为补课。<br>  从黄台子村南下车,迎接我们的是“黄台子35号敌台”这块碑。我知道黄台子35号敌台根本不在附近,肯定远着呢。走读长城多年,对这种设置不到位的标志碑牌,早已见怪不怪。起码说明,从这里可以去黄台子35号敌台,您就把这块碑当作高速路上的分道提示好了。如此一来,您完全可以忽略这块碑可能的误导作用,而应该感谢它的提示功能吧。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 穿越线路起点</h3> 当我们忽略了环境的消极作用而放大它的积极功能,世间的一切就会变得美好。因此,尽管是第一次见到这块碑,我都有种熟悉而亲切的感觉,仿佛早就是老朋友。其实,只要走近长城,这种感觉就会如风一般生长,进而鼓荡。心态好了,不用你期待,美好自会接续而来。于是,山林间的那条小路引领着我们,开始了一天的赏心悦目之旅。<br>  于是,淡淡的花草清香,迎面扑鼻。即使那些丑陋的灌木,浸出表皮的汁液也不难闻。于是,青草那泛黄的叶片,有了迷醉的光芒。我知道,除了季节的沉淀,还有阳光的散淡。尽管,已过上午九时,但这里尚有晨曦的味道。林隙里的光如金雨泄地,你看那枝条间倾泄的光斑,不正跳着舞吗?秋分,真是个好时节。看着树枝上的露珠,踩着碎石间的流水,并不觉得湿漉漉的难受与泥泞的费力,倒有一种富氧的享受与浪漫的欢愉,还有一种游戏的顽皮。我要说,离开长城两个月了,复出的感觉真好。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 上山途中</h3> <p>  所以,尽管坡度越来越大,汗水越来越多,喘气越来越粗,我竟没有太多累的感觉。有时,自欺欺人,真的很妙。</p><p> 上墙,已是十点半。更隆重的欢迎,就在眼前。这是一场难得的平流雾,从长城的南侧的黄楼洼掠谷而上,漫卷城墙后,扑向北边的黄台子。“哇塞!”雾卷长城,堪称奇观。除了五年前的金山岭,这是第二次有幸。</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视频,雾漫长城,黄台子25号台西侧</h3> 真想随雾而上,冲上高楼,来场雾里看楼,一览雾中高楼(黄台子27号)及圆楼(黄台子29号)的雄姿,与蓝天白云里的有何不同。但按计划,我们本次要走读的,只是黄台子25号台至黄台子7号台,也就是怀来长城42号台至24号台。所以,只能老实地左转,向东北方向的双关子前进。<br>  首先要经过的,是黄台子25号台(高楼13号、怀来42号)至22号台(高楼10号、怀来39号)。在去年“黄楼院至双关子”长城穿越活动中,我对他们的陌生,衍生了深切的感叹,详见《遗憾,黄楼院!》。此番再来,他们依然那么规整那么新颖。而且,少了那天蓝天白云的映衬,显得更丑。我不想败坏他们的形象,便在拍照时局部取材,尽可能把他们拍得可爱。比如,黄台子25号台的东南墙角如塔矗立,该算最大亮点;黄台子24号台南缘的一堵残墙,尚存古韵;黄台子23号台的券门总算没拆,形象英武;黄台子22号台只能远观,否则那堵塞成实芯的门洞太玩具而玩笑了。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 黄台子25号台一角</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 黄台子24号台局部</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 黄台子23号台局部</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 了望黄台子22号台</h3> 上次穿越,看到的黄台子马面(高楼9号)还是一堆乱石,现在已修成了方台。再一看原来那一长溜的城墙散石,也都立了起来,成了顺坡而下的马道。心头一紧,“可别都给修了呀!”我记得,上次那场风,就是从这里变大。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 从黄台子马面下行</h3> 继续前行,欣喜随之而来。我发现,黄台子21号台(高楼8号、怀来38号)修得很棒,远出乎我的意料。原来埋在泥土里的墙体被清理出来了,原来的鼓涨被重砌消除了,原来的裂隙被灰浆抹平了,原来的酥碱也被刮掉扫除了。这次看清了,标准的3×4规制,中室方形,四周回廊,南北两面各开4孔箭窗;东西有拱形券门,门开南侧,往北各2孔箭窗。关键是,那残破的门窗甚至坍塌的洞口还都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我想说,“这才是长城修缮嘛!”“这才是文物保护嘛!”“这不可以最小干预吗?”“干嘛给长城大改造,动胳膊动腿削骨垫胶地整容呀?”“失去了古韵,还是文物吗?”“没有了原真性,还是历史吗?”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 黄台子21号台东侧回廊</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 黄台子21号台西侧回廊</h3> 在此,我要为黄台子21号台点赞,为施工队点赞,为当地政府点赞。看来,他们吸取了高楼长城西段6个敌台修缮的教训,知错就改,改得很好。如果,长城都如此修缮,将是中国长城之幸,是中国历史之幸。<br>  时值中午,修缮施工的老乡们陆续下山,但还有两人在铺地砌墙。我说,“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致敬!”那俩老哥憨憨一笑。我问,“这修得多好呀,原汁原味的。那西边的干嘛不这么修呢?多丑!”一老哥答,“那不是我们修的,我们只负责1到9号。”我知道,他说的是高楼系列,应该是指从前面的马面一直到上次垭口下撤点东侧。那就好好看看吧!<br>  果然,黄台子20号台(高楼7号、怀来37号)和黄台子19号台(高楼6号、怀来36号)两座残台也都修得保守,重在清理台基与适度修补。上次都看不出规划呢,现在看是2×4。也是南北各4孔箭窗,东西有门,门靠南侧。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1 黄台子20号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2 黄台子19号台</h3> 黄台子18号台(高楼5号、怀来35号),又是座3×4的敌台,应该与黄台子21号一个模式。上次在这里,大风已发狂,刮得人不能站立,甚至坐下也抗不住风,于是躺倒弓着背,脚蹬着石头,才勉强平衡。看那巨蟹兄弟如躲避炮弹的战士一般,跑几步卧倒,再跑几步再卧倒。他说,“听风声一小就跑,风声一大就倒。”我记得,此台东侧下大坡,更加恐怖,总感觉要把人兜起来摔到墙下的树上去。不过,现在,也不好下。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3 黄台子18号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4 黄台子18号台东侧坡道</h3> 所以,过黄台子17号台(高楼4号、怀来34号)和黄台子16号台(高楼3号、怀来33号)时太紧张,就根本顾不上细看,只记得是两堆残砖乱石的废墟。现在好了,居高临下看,竟是这般模样,还是规制不明。下来看,也是一样。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 15 俯瞰黄台子17号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6 北望黄台子16号台</h3> 黄台子16号台正处于垭口,上次我们在东侧的石墙下集结。这个丢了眼镜、那个飞了帽子的一帮残兵败将,经过集体决议,就此往北下山。现在,那个曾经避风的所在,已被两匹马占据。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7 黄台子16号台东侧</h3> 其实,整个行程到此,不过一半。还有一上一下,这才是要补课的地段。<br>  再度攀升,不远处是黄台子15号台(高楼2号、怀来32号)。时已过午,空了六个多小时的肚子明显饿了。于是喊,“风,进楼吃饭!”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8 东望黄台子15号台</h3> 这是个2×3的敌台,东西两横、南北三纵,估计是东西一门一窗、南北各三箭窗的格局。此台有墙,但参差不齐,多在半人之高,正好可以借墙挡风,放置饭食。进餐期间,一兄弟发现一块完好的筒瓦。显然,这是本次修缮施工中发掘出来的,令我浮想连篇。<br>  筒瓦,当为明清卷棚屋顶的盖瓦。连同此台墙体中的一根木立柱和一个中间有坑类似的方石,是否可以推论此台曾为抬梁式建筑。如果是,那此台太高级了,当为相当级别的指挥机构所在。如果不是,起码说明此台有铺房加盖。可惜,缺乏足够的其他证物。我知道,我的推论在考古专家眼里,定为天方夜谭。“说你呢,别笑!”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9 黄台子15号台上的筒瓦</h3> 我很兴奋,顾不上飞和其他兄弟,抓紧上山,再找。但黄台子14号台(高楼1号、怀来31号)只余台基,台面平整。除了一个“保林有责”的水泥桩,我还看到了东西两块门枕石,两侧有明显的海窝。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0 黄台子14号台</h3> 至此,高楼地段结束。刚刚修缮或正在施工的高楼1-9号真心不错(马道除外)。在此建议,有关方面在此召开个现场会,把黄台子14号至21号台当作长城修缮的“样边”,加以推广。同时也建议,进一步完善结构安全和防水措施,可以考虑像蟠龙山长城中段那样,对残楼进行内部钢架支护、外部钢筋牵引,并加修排水设置、补做防水处理。但是,原已瘫散的毛石城墙,不建议同步修缮。<br>  由此往东不远,长城向北左转,并进入了纯正的野生状态,保留着战火的痕迹与历史的年轮,绝对“够劲儿,够味儿!”<br>  首先是黄台子13号台(怀来30号),似为2×3的规制,但已残墙断壁,可谓饱经沧桑,尽呈历史的岁月遗痕。作为当年南口战役的主战场的一员,不知他中了多少弹?今天,他还能坚挺在此,该是留给后人的碑吧。这里,什么木桩子铁牌子石头碑都不要竖了,有他在就够了,足够!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1 黄台子13号台</h3> 接续而来的黄台子12号台(怀来29号),西墙尚存,三孔箭窗,但东半边坍塌,规制推测为2×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2 黄台子12号台北望</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3 南望黄台子12号台</h3> 黄台子11号台(怀来28号)更惨,只南墙挺立,还有大大的裂隙。如此不屈的形象应该保护,希望有关部门快快加固。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4 南望黄台子11号台</h3> 黄台子10号台(怀来27号),虽顶坍塌,但还有些空芯敌台的形状。其南北有券门,靠东侧开,东墙4孔箭窗,西墙也该对应,推测为2×4的规制。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5 黄台子10号台</h3> 黄台子9号台(怀来26号),也是空芯敌台,但坍毁严重,尚有西南、东北两角残存。不过,能看出南北开门靠东侧,西侧箭窗。东西墙体无几,但能据窗下射孔判断,各有4孔箭窗。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6 北望黄台子9号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7 黄台子9号台拱筒局部</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8 黄台子9号台箭窗南望</h3> 这里地处垭口,高程1109米。往北的地势又在攀升,最后的一个高地,全力走起吧。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9 向黄台子烽火台攀登</h3> 这是一面大坡度的斜面,攀登很费体力,不得不一步一小喘,几步一小歇。好不容易爬上黄台子烽火台,高程竟提升了整一百米。总算后面都是下坡路了,掏出登山杖吧。<br>  此时,听后面有人喊,“谁丢了佳能相机的镜头盖了?”我一惊,“我的!”待那人跟上来,递给我一看,这老哥明显老驴。不是说岁数,是说走路的利索劲儿。一聊才知道,他二十来年前就走过这线,今年都七十了,真看不出来呀。只能说,向前辈致敬吧!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0 队友下山<br></h3> 早就知道,这段下山的路不好走,没想到小断崖忒多,绝对大意不得。好不容易下了那有段电线的最险大滑坡,一抬头,那老哥早没影了。能看到的,是脚底下的台子8号台(怀来25号)前,几个队友在歇息,那咱也过去。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1 北望黄台子8号台</h3> 过去一看,人全没了,那就别着急了。于是,放下背包,拿出水瓶,绕着敌台转。这台有意思,南面独眼,西面北面没门窗,东面过不去,只好放弃。不过,明显是空芯敌台。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2 黄台子8号台的“独眼”</h3> 再向北,穿过一片密林,发现了此行的最后一座敌台,黄台子7号台。反正时间有的是,好好拍拍吧!“这台好呵!”尽显边关之风、伟岸之气、沧桑之貌与战将之魂。这,才是长城作为国人特别是军人精神图腾的所在呀。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3 东望黄台子7号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4 西望黄台子7号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5 黄台子7号台南墙箭窗射孔</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6 黄台子7号台东门外的野花</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7 最后的狂拍</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8 北望罗锅城,终于接了龙</h3> 所有的人,我们都善待长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