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观察时间:2020年9月</p><p>观察地点:小一班</p><p>观察人物:吴子昕</p><p>观察教师:冯老师</p><p>观察内容:昕昕小朋友学习非常的棒,学东西特别快。上课的时候回答问题也很积极配合,有时候上课会偶尔注意力不集中,老师提醒的时候会再次集中精力学习。</p><p>观察分析:现在幼儿时期比较敏感,昕昕很聪明,就是偶尔的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及时的提醒与肯定,让孩子克服敏感期</p><p>措施</p><p>1:注意力不集中是幼儿不良的习惯,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p><p>2:积极与幼儿交流沟通,让幼儿慢慢养成集中精力的好习惯</p> <p>观察时间:2020年9月</p><p>观察地点:小一班</p><p>观察人物:姜梦宸</p><p>观察教师:冯老师</p><p>观察事件:她们的小秘密</p><p>观察内容:喝水时间,趁着小朋友都在喝水我也拿起杯子喝了点水,在去拿杯子的过程中发现梦宸小朋友和班里一名小女生,前后座位的拉着小手好像再说什么秘密,我走过去时就把手松开停止了讨论,当我喝完水,走过去的时候又发现她们两个在拉着小手在讨论小秘密。</p><p>观察 分析:孩子们的人际交往很简单,有时候是通过物品交换,有时候是通过分享好吃的零食,甚至去分享一件自己小事,就能成为彼此认为的好朋友,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小空间小秘密,我们成人不应该过多的去“控制”“掌握”,多让他们自己沟通交流,更加有利于孩子的交往。</p> <p>观察时间: 2020年9月</p><p>观察地点:小一班</p><p>观察人物:王琳嘉</p><p>观察事件:鞋子穿反了</p><p>观察教师:冯老师</p><p>观察内容:有天午睡起床,老师发现嘉嘉的鞋子穿反了,老师提醒嘉嘉说嘉嘉你看看鞋子穿的对么。嘉嘉看了一下的鞋子她马上意识到穿反了,并且坐到椅子上,立即换了过来。从那以后,嘉嘉每次穿完鞋都会过来给我看看问我鞋子有没有穿反。</p><p>观察 分析:最近几个下午,总发现几个幼儿的鞋子会反着穿,每次在老师的提醒下,有的幼儿很快换过来了,可有的幼儿无论怎么换,穿到脚上后鞋子还是反着的,幼儿现在已经处于小班阶段,所以,要培养幼儿正确区分鞋子的正反是关键,掌握快速穿鞋子的技能是很重要的。</p> <p>寒宇观察时间:2020年9月</p><p>观察地点:小一班</p><p>观察人物:李曹硕</p><p>观察老师:冯老师</p><p>观察事件:下楼梯</p><p>观察内容:硕硕小朋友的性格比较活泼,每次放学回家的时候都是很快的跑下楼去,老师提醒他请你下楼梯的时候手扶把杆慢慢走,如果你跑着容易摔倒很危险的,硕硕这时开始慢慢停下来 。</p><p>分析与说明:有些时候孩子可能处于兴奋状态,又因为年龄特点根本无法预知危险的存在,所以我们应该做到及时的提醒和引导。</p><p>在孩子自由玩耍或者自由操作时我们应该作为旁观者但当孩子要做的事情会对他们的身体或心理产生危害时我们应该做到及时的提醒和帮助。</p> <p>观察时间:2020年9月</p><p>观察地点:小一班</p><p>观察人物:孙铭泽</p><p>观察老师:冯老师</p><p>观察事件:注意力容易分散</p><p>观察内容:老师在上课,沐沐总是坐在小椅子上走神左看看右看看,好像所有的东西都能引起他的注意。老师跳舞其他小朋友跟着一起跳,可是沐沐小朋友在那不知道在想什么两个小眼睛愣神,又好像看见了什么好奇的东西。</p><p>观察分析:小朋友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导致幼儿注意力分散可能是本身的专注力不够强或者环境因素,针对这些原因,尽可能给孩子营造安静的环境,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p> <p>观察时间:2020年9月</p><p>观察地点:小一班</p><p>观察人物:顾佳琳</p><p>观察老师:冯老师</p><p>观察记录 :佳琳是一个特别可爱的小朋友,平时跟小朋友沟通的比较多,不怎么和老师交流。下午快放学了,我拿出已学的古诗让小朋友来背,我先说出一首古诗的题目对小朋友说,看哪位小朋友还能背过这首诗?"我一说完小朋友都很踊跃的把自己的小手举起来了,我看着佳琳说:"佳琳,你能告诉老师这首古诗怎么背吗?她缓缓地站起来,小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我不说话,我微笑地对她说:"佳琳的声音最好听了,让大家听听吧!"然后她就用最大的声音来背着这首古诗。回答正确,我让小朋友为她鼓掌,表扬了她。</p><p> 措施:</p><p> 1、创造条件,让他多开口说话。</p><p> 2、多鼓励她,并多开设一些谈话活动。</p> <p>观察时间:2020.9月</p><p>观察地点:小一班</p><p>观察人物:冯梓琪</p><p>观察老师:冯老师</p><p>观察内容:我发现琪琪这段时间每天中午吃完饭的时候,会很快地去洗手散步,当老师要搬东西的时候,就会快速地过来帮老师搬。她特别喜欢去做这件事,还高兴的说:老师我来帮你吧。”</p><p>观察分析:孩子在做她喜欢做的事情时,总是既认真,又负责、又彻底,当孩子生活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每个孩子都会有这令人心醉的举动,因为这是孩子在成长中的一个敏感期,儿童模仿成人生活的情景,并将自身融合到这一生活情景中。对儿童来说,他不是在辛辛苦苦地干活。而是在愉快的工作,工作带给他喜悦。</p> <p>观察时间:2020年9月</p><p><br></p><p>观察地点:小一班</p><p><br></p><p>观察人物:李坤泽</p><p><br></p><p>观察老师:冯老师</p><p><br></p><p>观察事件:午睡时间</p><p><br></p><p>观察事件: 午睡时间到了,坤泽小朋友站在床上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于是我走过去问坤泽:"现在这个时间我们应该做什么了?"站在床上的坤泽爽快的回答:"该睡觉了"。我接着说:"对了"。我接着说:"那我们现在休息吧。"我一边说一边看向另一个小朋友,这时,那个小朋友也已经躺在床上了,我连忙说:"你看小朋友也要休息了,我们休息好了,然后才会有精神去玩耍呀,对不对?恩泽点着小脑袋说:"对对"。我又鼓励鼓励他说:"恩泽最棒了,睡的最快了"。</p><p><br></p><p>观察分析建议:幼儿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关健时期,正是走向自我行为的起步阶段,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只是一味的去批评和训斥,而这种教育方式孩子不能从心里很好地接受,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p> <p>观察时间:2020.9月</p><p><br></p><p>观察地点:户外操场</p><p><br></p><p>观察人物:王子米</p><p><br></p><p>观察老师:冯老师</p><p><br></p><p>观察内容:小米小朋友是个非常听话,自理能力很强,特别懂事的小朋友,很受小朋友们的喜欢,有一次我们在上体智能课,小米小朋友第一个开始跳圈,很快就跳完了,跳完之后就开始给别的小朋友加油,并帮助小朋友摆好弄歪的圈圈,我当机表扬了小米,表扬她的小手能干,在教室喝水的时候,小米也会帮小朋友们拿水杯,非常棒的一个小朋友。</p><p><br></p><p>观察建议:在孩子学会某些事情的时候,家长和老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小朋友是非常好的事情,要从小教育孩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p> <p>观察时间:2020年9月</p><p>观察人物:陈嘉瑞</p><p>观察老师:冯老师</p><p>观察地点:教室</p><p>观察事件:午休</p><p>观察内容:妞妞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都是自己吃!吃完饭,自己就去厕所小便洗手,不用老师提醒!睡觉也很省心,自己脱鞋子脱衣服睡觉,就算睡不着,也是安安静静的在小床上躺着!从不让老师操心。</p><p>建议: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这是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希望能够继续努力,加油!</p><p><br></p> <p>观察时间:2020年9月</p><p>观察地点:小一班</p><p>观察人物:杨华泽</p><p>观察教师:冯老师</p><p>观察事件:日常生活</p><p>观察内容:泽泽小朋友学习非常的棒,学东西特别快。上课的时候回答问题也很棒,但就是性格有点内向,有的时候老师跟他玩闹的时候,他就感到有点害羞,不过很开心。</p><p>观察建议:家长可以带着宝贝多多出去结交一些新的小朋友,这些事情需要家长们和老师的慢慢培养!</p> <p>观察时间:2020年9月</p><p>观察地点:小一班</p><p>观察人物:张旭磊</p><p>观察事件:求表扬</p><p>观察老师:冯老师</p><p>观察内容:小朋友们站队去厕所小便,有一个小朋友听到后第一个过来站队,我表扬了他。小虎本来在座位上等待,听到我的话后立刻站到了队伍里面,站好队之后他还特意跟我说“冯老师,我排队了”,我微笑地表扬了她对她说“小虎真棒”,后来只要一听到我要表扬来站队的小朋友,小虎就过来站队。</p><p>观察分析:在生活中,成年人有时候做了一件自己觉得很对的事情会寻求别人的表扬,小朋友也是一样。他们寻求表扬其实是想让我们关注他们,认可他们,并且我们适当的表扬可以激励他们有更好的表现。</p> <p>观察时间:2020年9月</p><p>观察地点:小一班</p><p>观察人物:王瑞涵</p><p>观察老师:冯老师</p><p>观察事件:这是我的</p><p>观察内容:每个小朋友都坐在小椅子上喝水,涵涵说"老师,我想上小便",老师带她去上了厕所,回来时发现刚才坐的小椅子被别的小朋友坐着呢,立马不高兴了,并大声说"我的,这是我的",不只是小椅子,玩玩具的时候他的玩具谁也不可以碰,"我的,这是我的"。</p><p>观察分析:儿童在一出生时,她是没有自我的,她和世界是浑然一体的,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p><p>建议:应该满足儿童的这个需求,不要谴责孩子的行为,这样,我们就给了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因为这是儿童建构自我的开端。</p> <p>观察时间:2020年9月</p><p>观察地点:小一班</p><p>观察人物:王煜烁</p><p>观察老师:冯老师</p><p>观察事件:老师,他手里有脏东西!</p><p>观察内容: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都在玩自己喜欢的玩具,笑的很开心,这时候烁烁小朋友向我走过来,我以为他要说他想去上小便,结果不是, 他看着我然后用手指了指他旁边的小朋友说了句:“老师,他手里有脏东西!”我赶紧走过去看了看那位小朋友的手里有什么,原来是一个小贴画,是在地上捡的一个很漂亮的小贴画,我告诉那位小朋友不要去捡地上的东西,然后表扬了烁烁。</p><p>观察分析: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爱打小报告这种行为很正常,说明他的正义感很强,规则意识也很强,这样有利于监督其他小朋友良好行为喜欢的养成,是老师的好帮手。但是长期以往发展下去,容易破坏同伴关系,因此老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既要维护小朋友之间的同伴友谊,又要让小朋友觉得自己可以帮到老师,是个很棒的孩子。</p> <p>观察时间:2020年9月</p><p>观察人物:刘佳骏</p><p>观察教师:冯老师</p><p>观察地点:小一班</p><p>观察内容:佳骏小朋友是个安静的小男孩,户外活动时佳骏总是很开心的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只是宝贝有时候说话不自信,声音也不大,还希望我们的佳骏能够变得自信大胆起来。</p><p>分析与措施:1、给孩子提供在集体面前说话的机会。</p><p>2、与孩子个别交谈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在集体面前说话更加大胆了。宝贝的进步也与家长的配合有很大关系,希望我们的宝贝越来越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