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E79班 0942号 杨文平 <br> 读《国史大纲》繁体字版,我读起来十分吃力。作为一名90后,我从读小学起就基本没有接触过繁体字,繁体字不认识几个,读起繁体字版的《国史大纲》还需要查不认识的字。于是我听着喜马拉雅上的语音版来对着书看,阅读了一部分。<br> 引论第一页及论述了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完备的国家,作者从三方面进行论述。第一是中国历史悠久,上至上古皇帝时代下至宋元明清共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在各个朝代不断进取;第二是中国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过,上古至秦国家形成,民族融合,汉代、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制度已制定,宋元明清文化充分发展;第三是中国各朝代的历史均有详细的史书记录,如《春秋》、《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左传》、《战国策》、《五代志传》等,既有正史记载,也有野史传说。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记录者都是人,是人就会有差错,虽有详细的记录但也会有历史眼光的局限性。<br> 我们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应具有“温情与敬意”。第一,要尽可能的通过已有的材料还原历史。在研究历史时,要通过离历史事件最早、最近的史料来佐证真伪,同时结合更多的史料来研判,尽可能的确保材料的真实性。第二,要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当中去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比如我们在读《国史大纲》的时候,首先就要去了解成书的历史背景,才能对书本内容有更好的理解。第三,要客观公正的去看待历史,带着平和、包容之心去了解历史。历史人物成为历史人物之前,他首先是个人,人都会放错,所以看待历史或历史人物时要多些包容与理解,不能全盘否定,不能只是片面的个人主观去看,要保证其客观性和真实性。第四,我们要学会通过古代历史的发展来探索现代发展问题的解决之道,要有鉴古知今和古为今用的情怀,让中华文化在历史的变化中求其变、求其久。<br>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来孕育的无数的优秀文化。四大文明古国已有三大文明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唯有中华文明屹立不倒,我们要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礼敬和自豪,对自身的文化生命力和文化的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经久不衰的一个原因是它有着海纳百川的胸襟、兼收并蓄的传统,这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自信气度。我们要有民族文化自信,才能在国际局势日益复杂的今天不断推进社会和平发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