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下的那片故土

韶华

<p>  我兄妹4人,目前在农村的就只有大妹。大妹幼时读书读不得,加上要带二妹和小妹,小学没毕业就停学了,一直在家务农。</p><p><br></p><p> 大妹个子不髙,长期农村劳动锻炼,身体还算结实。大妹年纪已逾60,岁月的风霜在脸上布满了皱纹,两个手长满了老茧,她性格直爽,心直口快,说话大大咧咧的,初次接触的人常常引起误解,熟悉的人都知道她有口无心,是个热心肠人,喜欢和她相处。</p> <p>  这两年儿女都到城里打工去了,家里只剩下她和妹夫两个60多岁的老人,劳力弱,只能在责任地里种点不太费力的粮食作物和蔬菜,养点鸡鸭。妹夫患有帕金森综合症,最大的喜好就是钓鱼,不管天晴下雨,有人无人,碗筷一放,拿起钓杆就走了,真可谓饭可以不吃,鱼不能不钓。家里家外,主要还要靠大妹张罗,有时忙了地里,还要挑着蔬菜上街去卖。她卖菜总比别人便宜,遇到熟人就送他两把,还一再解释“自己种的,沒打农药”,不管卖不卖得掉,她总是那么乐哈哈的。</p> <p>  去年,小妹看她那么辛苦,就在城里给她找了一个在饭店打工的工作,包吃包住,2400元一个月,这在当地服务行业已是比较理想的工资待遇,小妹还一再跟老板说“这是我姐,请多关照”,老板很仗义,说“放心,一定安排好”。老板考虑她年龄大,沒文化,就安排她打扫卫生。她在家干活习惯了,自己的活干完了,总想找点事来做,别人叫到帮忙的事,她二话不说,尽心尽力干好,和其他服务员处得很好。</p><p><br></p><p> 我们暗自庆幸,可以让她在城里享点福了。过了四个月,有天她打电话给小妹,说吃不惯这里的伙食,太辣,肚子痛。我们立即带她到市人民医院去检查,医生说,浅表性胃炎,平时饮食注意点,少吃生冷和辛辣食品。老板同意她吃不辛辣的饭菜。我知道浅表性胃炎算不了什么大的病,就安慰她:“安心干,在城里打工比你在家种粮强多了,一个月要顶你一年的收成。”</p> <p>  又过了二个月,一天,她打电话来说她要回去,我很诧异,问:“老板对你不好?”,“很好”。我又问:“工作太累了?”她说:“不累”。“那为什么?”她说:“不习惯,还是老家的水好空气好”。我说:“别人千方百计要从农村往城里跑,你出来干得好好的要回去”。她说:“别人是别人,我是我,我还是觉得老家好”。老板也再三挽留她,儿子,女儿女婿也劝她留在城里,但大家都没劝动,她执意回到了老家。</p> <p>  她回到老家一个多月后,我回去看她,老远就听到她爽朗的笑声和招呼声,一看脸也红润了,人也精神了,我问:“回来胃还疼不?”她说:“你说怪不怪,回来吃也吃得,瞌睡也睡得,胃也不痛了。乡垻头这空气新鲜得很,城里花钱都买不到”。我问:“快不快乐?”她回答:“有吃有穿有啥不快乐,现在农民潇洒得很,一天在庄稼地里转一圈,回来把鸡鸭一喂,就上街赶场或赶庙会,一晃一天就过去了”。我开玩笑说:“看来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的狗窝”。她“嘿嘿”笑了。</p><p><br></p><p> 从这爽朗的笑声中,我慢慢品味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地方才是最好的地方,生我养我的地方就是我的天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