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家园 (二)生命的轮回

风和日丽

<p>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到了1985年。那一年,我终于又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上理校园。</p> <p>说起来也真凑巧,离开家乡的15年,命运似乎每三年左右就会来一次变化。</p><p>先是在黑龙江林甸县的农村插队落户,期间承受的艰难就不细说了。</p><p>记得有一天从地里收工刚回到青年点,大队部就送来一份电报,是父亲发来的,电报上只有五个字:“爸爸解放啦”!寥寥数字饱含着父亲的激动和欣喜!</p> <p>下乡三年后,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当时政策规定,华侨和侨眷可以优先录取,于是作为归侨子女,初中水平的我终于重返学校,进了齐齐哈尔师范学院(现在叫齐齐哈尔大学)数学系学习。</p><p>我好珍惜这次重返课堂的机会,努力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补读文化书。毕业后分配回到林甸县,在县城新办的一所初中校教数学。</p><p>又过了三年多,由南房时代的邻居胡师傅牵线帮忙,调到江苏的一所职工学校教高中数学。</p><p>那是一个春天,正像一首歌里所唱的:“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p><p>来到南方城市的优越学习环境,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科学知识,教学之余去大学里听各种专业讲座,不断充实自己,教学相长,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统考和复试,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研究生。</p> <p>研究生毕业后的去向其实有多种选择,而且当时已经定为留校,但是,魂萦梦绕的故乡情,还是牵着我回到了儿时生活的家园,成了上海理工大学的一名教师。</p> <p>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纠正了之前的极左路线,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p><p>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父亲组建了科技情报室,发挥着他的外语特长。</p> <p>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父亲人到古稀还经常陪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沪江校友故地重游。</p> <p>仍在为学校引进外教,提升学校知名度尽自己的绵薄之力。</p> <p>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师的住房也在改善。爱人刚来上海时,我们挤在父母家。儿子出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住房,东堂二楼当中的一间。</p><p><br></p> <p>东堂1909年建成。初为两层建筑,后在顶上加了一层成为三层。沪江大学时作为膳厅、盥洗室。著名校友徐志摩在读期间就在这里用膳。机械学院时期成为家属宿舍。</p><p>下图是初建时的东堂。</p> <p>后来我们住进了205号。</p><p>205号建于1916年,原为沪江大学教员住宅。</p> <p>儿子在205号度过了他的快乐童年。</p> <p>2003年非典期间,校区和教师住宅小区隔开了。205号和其它几幢2字打头的小洋房,都隔在校区内,作为各个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心,205号是英国文化交流中心。东堂也隔在校区内,现在是供学生勤工俭学的暖屋超市。</p> <p>这高层建筑是我家现在的居所,虽然隔在校区之外,但是从窗户望出去,满目都是校园的风景。回忆当年姐妹几个一大家子挤在父母65平方米的小三室里的时候,我多么希望有自己的居室,最好是单独煤卫两居室,当时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能住上这么宽敞的房子。</p> <p>住在校园里,心里也早已把校园当作家园。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也收获了各种荣誉。</p> <p>如今退休了,可还为学校做着督导等工作。其实不为别的,就是愿意在这幢教学楼里多呆一会儿。</p><p>我们小时候把这幢教学楼叫作“教室大楼”,现在是学校的第一教学楼,简称“一教”。一教可以说是机械学院时期学校的标志性建筑。</p> <p>记不得教室大楼初建的年份,只记得我哥1963年参加高考的考场就在这里。可能是在家门口考试心情比较放松,平时比较调皮学习不太用功的哥哥发挥超常,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上海交大。</p><p>下面这张全家照的背景就是教室大楼,那时小妹才一岁多,所以照片的摄影时间是1962年末或1963年初。</p><p>从外表看,教学楼变化不大,但是现在内部的教学设备相当先进。</p> <p>装修一新的走廊</p> <p>每个教室门前的信息屏幕</p> <p>多媒体管理室</p> <p>开放式教师休息室</p> <p>讨论式教室。疫情期间,教师在教室里上课,学生可以在手机、电脑上同步收看和回放。</p><p><br></p> <p>如今我们也渐渐老去,然而新一代教师正在成长。</p> <p>漫步在幽静的校园里,儿时的一幕幕画面犹在眼前,心里往往会莫名地涌出一种失而复得、满足得想哭的感觉...</p><p>这算不算是一种生命的轮回呢?</p><p>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人之所以幸福,在于知足。</p>

学校

校园

教室

东堂

教师

教学楼

大学

沪江

林甸县

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