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清沈阳故宫建筑群坐落在南北长280米,东西宽260米,总占地面积近60000平方米的区域内,其建筑分布可划为东、中、西三路。</p> <p><b style="color: rgb(1, 1, 1);">东路</b></p><p>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至十一年(1625-1626),南北长190米,东西宽75米,有古建筑14座,是当时国家举行重要典礼活动的场所。主体建筑大政殿位于本区域北侧正中,殿前两侧各有方亭五座,最近者距大政殿14米。自北而南,东部依次为: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镶白旗亭;西部依次为: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正白旗亭。各亭间相距11-12米。殿亭南侧另建有供举行典礼时演奏乐曲的东、西奏乐亭各一处,大政殿6.5米处为銮架库十一间。</p> <p>东门</p> <p>大政殿</p> <p>奏乐亭</p> <p class="ql-block">八宝琉璃井亭(1746-1748),民国时废弃,复建1992年。</p><p class="ql-block"><b>李建华讲故宫:</b></p><p class="ql-block">清(后金)入关前这十九年间(1625-1644),有多关宫内水井情况的档案奇缺,但这小二十年中,宫中生活,营建自然会有处处离不开的水源。先东七间楼南,太庙北墙外的井和井亭最早见于乾隆十一年到十三年(1746-1748)“敬典阁工程”的拓建项目中,为项目235间房屋之一。另外,太庙原址为景佑宫(三官庙),虽然毗邻宫殿,但怎么说也是两单位,宫中取水也不甚方便。至少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太庙迁来前,该井至少已存在,不为太庙专属三十年。再有,乾隆迁太庙,主要为了“左庙尊古制”"和“五朝藏册宝”,即尊藏先皇谥宝,谥册,不设神位。此外,文献记载乾隆时期的井亭为布瓦,不是琉璃,现井亭为1992年复建。</p> <p>东掖门</p> <p><b>大政殿</b></p><p>沈阳故宫的主体建筑。位于东路北部正中,清沈阳故宫最早的建筑,建于清太祖天命十一(1626)年,供宫内举行大型庆典俯时使用,也是皇帝和诸王大臣议政审案之处。</p><p>全高17.5米,进深、面阔21米,殿内面积401.12平方米。八角重檐攒尖琉璃瓦顶,大木架结构,下有高2.2的砖石砌筑须弥座式台基,造型仿游牧民族的帐幄样式,殿顶的五彩琉璃宝顶和八名胡人力士色彩鲜艳,雕塑精美。檐下身结构装饰既有汉族传统的斗拱和盘柱双龙,又有藏传佛教建筑中常见的兽面、如意、连珠、蜂窝枋等,体现出多民族建筑艺术结合的特色,殿体八面均无砖砌墙壁,各有四扇红漆木制隔扇门,门心板上装饰金色浮雕降龙藻井,天花以红地金字的汉文福、禄、寿、喜、万和梵文吉祥文字加龙凤图案组成,辅以结构复杂的斗拱和龙纹雕刻,烘托出高贵神圣的气氛。</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拓展篇</b></p><p>(大政殿俗称八角殿,始建于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是盛京皇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初称大衙门,满文写作“amba yamun”,清入关前,满文将“殿”均写成“衙门”,意为办事的衙署。1636定名笃恭殿,后改大政殿。</p><p>大政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明间面阔2.65米,次间面阔各1.84米,各面均等。在古建筑中,柱子是主要承重构件,也是分隔间量的主要依据。八角重檐攒尖式,八面出廊,均为“斧头眼”式隔扇门。下面是一个高约1.5米的须弥座台基,台基用青砖垒砌、外镶雕刻石条。从下至上由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上枋几部分组成。上绕以雕刻精细的荷叶、绕以雕刻细致的荷花净瓶石栏杆。殿顶满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宝顶周围有八条铁链各与力士相连。殿前的两根大柱上雕刻着两条蟠龙,殿内有精致的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气势雄伟。殿内设有宝座、屏风及熏炉、香亭、鹤式烛台等。</p><p>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1644年(顺治元年)皇帝福临在此登基继位)。</p> <p><b>十王亭</b></p><p>十亭即左翼王亭、右翼王亭和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八旗亭”。位于大政殿前东、西两侧,是清代大政殿前举行集会时,王公大臣按所属旗分排列之处。由于八旗是军事、行政、生产合一的组织,在清迁都北京之前,八旗亭也是各旗官员处理本旗日常政务的衙署。各亭建筑样式相同,单檐歇山青布瓦顶默默出廊式,高8.6-9.2米不等。青砖墙壁,柱、门木质涂红漆,雀替等部位施彩绘。亭进深、面阔均为一间,外观为正方形,边长7.5-8.2米不等,面积112-132平方米,与大政殿均为类似帐握的样式,共同组成具有骑射民族特点的建筑布局单元。</p><p>(十王亭:位于大政殿前长195米、宽80米的广场上,在大政殿的东西两侧,依序排列着十座亭子,其中最靠近大政殿向前略为突出的两座亭子,为左右翼王亭。其余八亭则按八旗旗序呈雁翅状排开。其东侧为左翼王和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王亭,西为右翼王和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王亭,合计十亭,人称“十王亭”或“八旗亭”。这些亭子与大政殿构成东路一组院落,是努尔哈赤时期殿宇建筑的重要部分。</p><p>八旗亭以亭子的建筑形式出现,又高于亭子的结构形势,外观上以布瓦竭山起背的形势出现,两个大吻威武雄壮。梁架是卷棚。竭山起背在建筑级别上要高于竭山卷棚,结构上又高于普通园林内的亭子。它四周设有围廊,亭子的正面有隔扇门,其他三面用青砖砌墙;亭子的后面设有灶火门,这是烧炕用的。亭内设有火炕,八旗大臣在炕上办理日常的政务,反映了满族习俗。满族人生活在寒冷的北方,每个居室都设有火炕,这种炕既实用,又可以取暖。八旗亭在排列的顺序上是取汉族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两黄在北,两蓝在南,两红在西,两白在东。左右翼王是分别掌管军事和民事的两大机构,八旗亭是八旗的最高衙署,旗内的族人遇有人口出生、婚丧嫁娶等等,都要有牛录或甲喇章京来进行登记,八旗的旗主可以在自己本旗的旗亭内议政。遇有皇帝朝会时固山额真于自己的旗亭前站立,遇有战役中缴来的胜利品,则摆在自己的旗亭前请皇帝过目。)</p> <p>左翼王亭</p> <p>右翼王亭</p> <p class="ql-block"><b>中路</b></p><p class="ql-block">清代称“大内宫阙”。包括清定都沈阳时期的宫殿和迁都北京后的行宫建筑、盛京太庙等共50余座建筑。南北长280米,东西宽125米,按建筑年代和使用功能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清入关前宫殿,以本区域南北中轴线为中心,建于清太宗天聪元年至崇德二年(1627-1637)。</p><p class="ql-block">1、由南至北依次为东、西朝房各五间,东、西奏乐亭各一座,文德坊(东)一座,武功坊(西)一座,大清门五间,门北侧正面为崇政殿五间,殿左右洞门各三间,距殿北31米处为帝后寝宫区域高台,长、宽各为70米,院墙高2.4米。</p> <p>西朝房</p> <p>奏乐亭</p> <p>文德坊</p> <p>武功坊</p> <p class="ql-block">大清门</p><p class="ql-block"><b>李建华讲故宫:</b></p><p class="ql-block">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建成于崇德元年,为面阔五间的硬山屋宇式大门,其融合的汉满镜面板门和栅栏门两种门式特征为沈阳故宫历史建筑所独有。</p><p class="ql-block">历史上,大清门不仅是清帝和诸臣贵胄出入宫禁的必行通道,也是皇太极颁行历书,册封诸王叩贺,戴罪王公请罪谢恩和大赦天下之地。晚清国势衰微,日俄列强也曾到此跃马宣威,大清门可谓见惯出将入相,阅尽世态冰火。</p><p class="ql-block">建国前后,大清门被辟为展室,也正是1951年10月21日午夜,附近"东北物资交流展览会"所建的板房失火,殃及大清门,致使其部分梁架,门窗,匾额,琉璃墀头被烧毁,1954年,政府耗资5.2亿元(东北币)才将大清门修复,现在大清门西北角西面后补配,纤细而僵滯的琉璃瓷板(最后一张照片)即是这场大火的见证。此外,大清门前各式临街板墙,花墙,阙柱的变化,也使其成为百年以来沈阳故宫调整频繁的建筑区域。</p> <p>崇政殿</p> <p class="ql-block">2、其南侧正中为凤凰楼三层九间,楼北正面26米处为清宁宫五间,清宁宫前东侧为关雎宫、衍庆宫各五间,清宁宫前西侧为麟趾宫、永福宫各五间,清宁宫后东西两侧配宫各三间。</p> <p>3、高台北侧有碾房、磨房等附属建筑。</p> <p class="ql-block">4、贮存皇宫物品楼阁</p><p class="ql-block">位于崇政殿前后两侧。始建于清太宗天聪元年至崇德二年(1627-1637),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1746-1748)重修。包括位于崇政殿前东、西两侧飞龙阁、翔凤阁各二层十间,东七间楼、西七间楼各二层十四间,位于崇政殿后两侧的日华楼、霞绮楼各二层六间,师善斋、协中斋各五间。</p> <p>飞龙阁、东七间楼</p> <p>霞绮楼 协中斋</p> <p>日华楼 师善斋 </p> <p class="ql-block">5、盛京太庙</p><p class="ql-block">位于大清门东侧距地面近两米的高台上,是建于清沈阳故宫内的清代皇帝宗庙,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建成。庙院南北长40米,东西宽32米,院墙高2.2米。建筑由南至北依次为太庙门一座三间,东、西角门各一座,东、西耳房各两间,东、西配殿各三间,正殿三间。</p> <p class="ql-block"><b>崇政殿</b></p><p class="ql-block">是沈阳故宫中路南侧外朝区域主体建筑。位于沈阳故宫建筑群中路大清门之北、凤凰楼之南,是清太宗时期皇帝临朝理政之处,建于1627年至1632年。高11.85米,面阔21米,进深14.92米,面积329平方。木架结构,造型采用中国东北地区最为常见的五间硬山式,但其体量和装饰都是同式建筑中最为出色的。</p><p class="ql-block">大殿台基高1.1米,墙壁以青砖砌筑,殿前后各十扇红漆鎏金饰件木制隔扇门。琉璃瓦殿顶中央为黄色,边缘为绿色,正脊、垂脊、博风、墀头等部位,都用彩色琉璃构件装饰,以瑞兽奇花为主体图案,色泽艳丽,具有十分强烈的艺术效果。</p> <p>殿檐下除藏传佛教特色的莲瓣、蜂窝、如意等木装修外,12根方柱柱顶各有一姿态生动的金漆木雕飞龙短梁通向殿内,显示出皇宫政殿的高贵神圣。殿前后有石雕龙纹、灵芝图案的望柱和栏板,具有东北地区的地方风格。殿内是不装天花板的“砌上明造”,梁架、望板、殿柱上装饰的以金卧龙为主的彩绘,均为清代早期感想自然的风格,在现存古建筑中十分罕见。</p> <p>殿中堂陛内宝座屏风为清乾隆十二年(1747)特制,上悬清高宗弘历御笔诗匾楹联,体现出这座宫殿在建筑群中的重要地位。殿前长22米、宽14米、高0.5米的月台上,前端左右两侧分别摆放石周的日晷和嘉量亭,制于乾隆十年1745),具有从时间和空间上象征国家统一的涵义。</p> <p class="ql-block">嘉量</p><p class="ql-block"><b>李建华讲故宫:</b></p><p class="ql-block">盛京宫殿崇政殿汉白玉嘉量石亭,与紫禁城乾清宫、太和殿、午门嘉量亭同时成造于乾隆九年,江山万代恭造式样。十二年(1747)冬,与日晷一同运抵盛京,经钦天监择日,于十三年(1748)九月初九或九月二十日吉日陈设,至今已历二百七十余年。</p><p class="ql-block">风雨剥蚀,岁月沧桑,紫禁城嘉量石亭风采不减,而同为当年F4李生兄弟之一的盛京嘉量亭则不堪经受关外冰霜磨砺,已显龙钟之象。</p> <p>日晷</p> <p>崇政殿前的大清门和殿两侧的左翎门、右翎门,</p><p>分别是进入皇宫区域的内廷区域的通道,都是与崇政殿同时建造的硬山琉璃瓦顶前后廊式木构架建筑,同样具有五彩琉璃墀头、屋脊、博风和柱顶装饰飞龙等特色,与崇政殿共同构成清沈阳故宫早期宫殿季度组合。</p> <p>崇政殿前后的飞龙阁、翔凤阁、东七间楼、西七间楼、日华楼、霞绮楼、协中斋、师善斋等均为清朝入主中原后增修和改建,硬山青布瓦顶,清砖墙壁,红漆木制为窗,外檐装饰式是旋子彩绘或只涂红漆,建筑样式和风格与同时期北京皇宫的同类建筑相似,作为贮藏宫内物品之用,同时也烘托着崇政殿的核心位置,共同构成中路南侧区域主次分明、均匀对称的建筑布局。</p> <p><b>清宁宫</b></p><p>沈阳故宫中路北侧内廷区域主体建筑,位于帝、后居住区域北侧正中,是清太宗和皇后的寝宫,宫高12.53米,面阔24.51米,进深18.18米,面积444.5平方米。灰色青砖外墙,样子相互的木制门窗涂饰红漆,建于1626年至1632年间。其五间硬山木结构的建筑样式,是满族传统住宅的典范。室门不像通常那样开在正中,而是位于偏东的一间,使室内使用空间扩大。西侧三间搭设南西北三面相连的转弯炕,炕内设连接锅灶的烟道,以便烧火取暖,是长期生活在寒冷季节较长地区的满族人住宅中不可缺少的设施。</p> <p>连接炕内烟道的烟囱不设在房顶而是由室外西北侧地面起建,高逾房檐,状如小塔,也是满族住宅的特色之一。清宁宫除供帝、后居住外,还是皇宫内按满族信仰风俗举行萨满教祭祀的场所,室内现在仍保持当年祭神时的陈设。宫前院庭立有满族祭天时使用的索罗竿,是旧时满族住宅院落中主要的标志物。</p><p>(修在三点八米的高台上,是五间硬山前后廊式建筑,在东次间开门,寝宫和宗教祭祀连在一起,西屋内三面火炕和火地,窗从外关,烟筒设在后面,这是满族的建筑特点。这些宫殿镶嵌的龙纹五彩琉璃,栩栩如生,雕刻彩画精致生动。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p> <p>清宁宫所在的清入主中原前帝后寝宫区域,整体坐落在高3.8米、长宽各67米的砖面土台之上,这是沿袭女真族(满族的前身)在山区生活时,部落首领住宅建在高处的习俗而采取的建筑方式。</p><p>正前方的凤凰楼是歇山琉璃配顶三层三间周围出廊式,下层是进入帝、后寝宫区域的通道,中层和上层供皇帝和后妃休息或举行小型集会之用。楼高18.3米,面阔17.3米,进深16.2米。楼的外檐装饰既有汉族传统的龙纹彩绘,也有具有藏传佛教特色的柱头兽面等,体现出民族建筑艺术融合的特色,与崇政殿等宫殿同为清沈阳故宫著名建筑。</p> <p>清宁宫所在帝后寝宫区域辽东长、宽均为65米,排列在两侧的关雎宫、衍庆宫、麟趾宫、永福宫,是清太宗諸妃居住之处,均为五间硬山琉璃瓦顶木结构建筑,高12-13米,面阔18.5-19.5米,进深14.6-15.5米,面积286-334平方米不等,其建筑外观及室内装修风格基本上与清宁宫相近。</p><p>其中位于西侧的永福宫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代皇帝清世祖福临的诞生地,也是沈阳故宫著名的建筑之一。</p> <p>关雎宫</p> <p>麟趾宫</p> <p>永福宫</p> <p><b>东所和西所</b></p><p>东、西所是清入主中原后在旧皇宫区域内增建,为皇帝前往沈阳地区祭祀祖陵时短期使用的行宫,其造型和装饰接近北京皇帝同期同式建筑。内外装饰以精巧细致、高中典雅为主,与清沈阳故宫清入主中原前宫殿的粗旷朴实有较大的差别,但在殿顶琉璃瓦采用黄心镶绿边等方面,仍保持着旧有风格。</p> <p><b>东所</b></p><p>皇太后在此居住时举行典礼用的颐和殿,三间歇山琉璃瓦顶周围廊式,高9米,面阔12.8米,进深10.4米,黄瓦红墙,外檐装饰龙凤彩画。室内摆设宝座、屏风等;供皇太后居住的介趾宫,是五间硬山琉璃瓦顶前后廊式木结构建筑,高8.6米,面阔18.2米,进深为10.3米。室内设有床榻、桌椅等;</p><p>供贮藏皇族族谱(玉牒)用的敬典阁,两层歇山顶三间周围廊式,高17米,面阔18.2米,进深17.6米,内方藏书所用特制大立柜。</p> <p>颐和殿</p> <p>介趾宫</p> <p>敬典阁</p> <p><b>西所</b></p><p>主要建筑有供皇帝驻跸期间处理政务的迪光殿,样式、规格、装饰等与颐和殿基本相同;供皇帝居住的保级宫,样式、规格、装饰与介趾宫基本相同,但宫前设有抄手游廊,廊内装饰人物故事等题材的苏式彩绘,带有中国南方园林建筑的特征;供后妃居住的继思斋,悬山卷棚三波浪式琉璃瓦顶木结构,高5.8米,面阔11.8米,进深12.2米,内部分隔为九间,外观样式与内部分隔都十分独特,在清代宫殿园林建筑中别具一格;供存放清代史籍的崇谟阁样式与敬典阁相近,高6.7米,面阔7.7米,进深17.5米。阁内存放藏书大柜。</p> <p>迪光殿</p> <p>保级宫</p> <p>继思斋</p> <p>崇谟阁</p> <p><b>盛京太庙</b></p><p>沈阳故宫建筑群中比较独特的区域,其建筑并不供人居住,而是作为供奉清帝祖先和祭祀之用。</p><p>本部分的建筑同于一般皇家庙宇,屋顶全部用黄色琉璃瓦覆盖,区别于沈阳故宫其他琉璃瓦顶建筑加绿色镶边的做法,体现出祭祀建筑的特殊性。</p> <p>太庙门和东、西配殿都是黄琉璃瓦顶硬山式,而正殿则是黄琉璃瓦顶歇山周围廊式,高10.35米,面阔5.7米,进深13.4米,面积76.38平方米。殿檐下装饰金龙图案彩绘,殿内设龙纹天花板,与皇帝宗庙的用途相符合。庙院中还建有青砖青瓦焚帛炉一座,供焚烧祭文时使用。</p> <p>西掖门</p> <p><b>西路</b></p><p>建于乾隆四十六年至四十八年(1781-1783)南北长137米,东西宽55米,有古建筑15座,从功能上划分,包括两个部分:</p><p>嘉荫堂及戏台位于西路南半部,是皇帝东巡驻跸盛京行宫时举办小规模宴会和赏戏之处。南北长37米,东西宽40米,由南至北依次为扮戏房五间,戏台一座,东、西直廊各十三间,嘉荫堂五间。</p><p>文溯阁位于西路北半部,是收藏《四库全书》和皇帝读书之处,南北长80米,东西宽55米,由南至北依次为宫门三间,文溯阁三层十八间,阁东侧有碑亭一座,阁后仰熙斋十间,东西配房各三间,九间殿九间。</p> <p class="ql-block"><b>嘉荫堂</b></p><p class="ql-block">西路南侧区域主体建筑,是乾隆四十八年(1783)后,清帝驻跸沈阳故宫期间赐宴、看戏和读书作画之处,五间前后廊式的硬山卷棚青布瓦顶木结构。高7.8米,面阔8米,进深9.9米,面积171平方米。前有70平方米的歇山卷棚顶戏台一座,台后连接扮戏房。</p><p class="ql-block">嘉荫堂两侧各有长廊,总面积756平方米,是随同皇帝的王公大臣们就坐观戏之处。本区域风格自然典雅,宛与同时期建于北京、河北的清代皇家园林中同类型建筑。</p> <p>戏台</p> <p class="ql-block">台后扮戏房</p><p class="ql-block">西路戏台后有一个东西向的纵深空间,在清代是提供戏剧演员扮戏、化妆的场所,称为扮戏房。扮戏房北侧有隔扇门与戏台连通,作为戏剧演员演出时的上、下场门,南门则为戏剧演员专用的出入口。</p> <p><b>文溯阁</b></p><p>西路北侧区域主体建筑,是专用做存放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的著名藏书楼之一。设计仿中国浙江宁波藏书名楼天一阁,施工和装饰仍保持皇家建筑特色,使之在清沈阳故宫建筑群中富于独特的文化气息。</p><p>阁高15.2米,面阔24.3米,进深14.8米,占地面积403平方米。屋顶使用黑色琉璃瓦,外墙白色,建筑彩绘和油饰都以蓝、绿等冷色为主调,与其他宫殿的红、黄、金色为主形成明显区别;彩画也以图书为主题而很少用龙凤图案,这些都是沿用中国古代防火的信仰观念,意在使阁中苦恼书免遭火灾。阁的格局根据《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在统一的大屋顶下分为六个开间,其外观二层而内部三层,除西侧楼梯间外都用来摆放书籍,清代特制的书架现仍完整的摆放阁中。</p><p>文溯阁东侧建有红墙黄琉璃瓦顶的碑亭,内置清高宗弘历撰写的《御制文溯阁记》石碑,内容记述建阁的用意和过程。</p> <p>文溯阁前有悬山琉璃瓦顶宫门,后有抄手廊和硬山卷棚顶的仰熙斋、九间殿等,都属于此阁的配套建筑。整体风格仍与皇家园林相似,与嘉荫堂单于共同构成清沈阳故宫内富有文化休闲意味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b>仰熙斋</b></p><p class="ql-block">仰熙斋室内原设有书案,壁间悬挂乾隆御制匾联。为更好地呈现出清代皇帝东巡盛京驻跸期间御用书房的建筑功能,特在室内东侧用院藏9件清宫家具布置了乾隆皇帝的书房场景:清檀木浮雕蕉叶纹条桌、清花梨浮雕盘螭灵芝靠椅、清红木云头镂空双钱花琴桌、清红木镶理石面绣墩、 清红木广石心茶几、2 件清红木多宝格、2件清红木透雕广石靠椅。</p> <p class="ql-block">乾隆帝的一大爱好就是在自个儿的书房里观摩欣赏古代书画。他的有名的“三希堂”书房,总面积为4.8平方米,小到只能容纳皇帝一个人在里头观帖习字。</p> <p class="ql-block">仰熙斋内设有戏台一座。此斋东轩设有宝座,其余各间之间应设有吊罩、隔扇等木作隔断;西轩东壁悬有乾隆皇帝御书联:“趣为永哉畅非俗,乐为仁者寄于山”。其西梢间与西耳房间山墙上开门一道,槅扇门四扇;而西耳房的南墙,即西游廊与西耳房之间亦有一通道门,现已被封死。与此类戏台规模相当的现存实例,则有北京故宫漱芳斋内“风雅存”戏台。</p> <p>九间殿</p> <p>后花园</p> <p>沈阳故宫东、中、西三路到此导览结束,愿我小小的汇集,能为你的神游生活增添一点情趣……</p> <p class="ql-block">噢!还要告诉大家的是,沈阳故宫有常设展馆的展出。</p><p class="ql-block"><b>东路</b>大政殿后部“銮架库”——“大器载道清宫仿古文物展”。</p><p class="ql-block"><b>中路</b>飞龙阁、翔凤阁——“金匮其外 锦绣盛装沈阳故宫院藏古代文物装具展”。</p><p class="ql-block"><b>中路</b>师善斋、协中斋——“高古苍浑——沈阳故宫博物院藏篆隶书法对联展”。</p><p class="ql-block"><b>中路</b>台上五宫“东、西配殿”——珠帘玉墀清代后宫生活用品展</p><p class="ql-block"><b>中路东所</b>“敬典阁”——馆藏一级文物特展</p><p class="ql-block"><b>西路</b>“扮戏房”——钟表展。</p><p class="ql-block"><b>西路</b>“值房”——刻石展。</p><p class="ql-block"><b>西路</b>扮戏房西间——“出风入雅”清宫戏曲文化展”。</p><p class="ql-block"><b>西路</b>九间殿——“清帝东巡展”。</p><p class="ql-block"><b>南院区</b>(东北电信管理处旧址)——“宸宫万象”清宫家具与帝后生活”。</p> <p>部分图片及文字资料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