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灵武五中数学组系列活动

灵武五中

<p>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p><p> ——高尔基</p><p>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发挥党员教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灵武市第五中学数学组以“互联网+教育”理念为抓手,积极开展了组内公开课示范及“互联网+创新素养”录课等系列活动。</p> 落实常规,提升质量 <p>  抓好组内常规工作是保证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每周的公开课展示、集体备课、听评课是必不可少的。</p> <p>  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教学艺术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从而导致教学水平的差异,而开展集体教研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通过集体教研,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取长补短,发现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p><p><br></p> 引领示范,沟通交流 <p>  新教师和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为了夯实他们的业务水平,促进他们迅速成长,灵武市第五中学数学组以党员教师、骨干教师为榜样,在组内进行示范课观摩学习活动,切实为新教师和青年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p><p> </p> <p>  在此次活动中,陈红霞和杨鑫两位老党员教师率先带头,他们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娴熟的教学艺术,向全体听课教师及学生奉献了两堂高水平的示范课。</p> 对年轻教师来说,高质量的课堂就是他们精神上的营养餐。瞧!这注意力集中的样子!生怕漏掉哪一个精彩的片段。 <p>  在听完前面两节示范课后,9月30号早晨第二节课,朱新林老师展示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七节《二次根式的运算》,从课堂上可以看出,朱老师是一位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的年轻教师。</p> <p>  点点滴滴的努力会促成一个成功自己,通过有经验教师的课堂示范,我们年轻教师也渐渐的学会了如何去与学生互动,如何带动学生活跃,如何组织简练的语言等等。我们相信,在以后的每一期听课、讲课、评课活动当中,我们会积极配合,吸取老教师的经验,竭力完善自己,收获更多属于自己的明天。</p> 紧跟时代,展现自我 <p>  “互联网+教育”是以互联网为创新教育的组织模式,服务模式和学习模式,以此来构建新型的教育生态体系。在此模式下,要求老师要更加精准的把握教材,定位教学目标。经学校研究决定,数学组由陈思玉老师承担了本次“互联网+创新素养”录课。</p> <p>  这节课是《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师以新颖的方式导入新课———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利用快剪辑做成视频,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备课方面,她认真钻研教参、研读教材,积极开拓创新的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能力。</p> <p>  通过第一次磨课,她意识到整节课的时间分配上存在问题,经过老教师的指导又对整节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及时调整、改正又进行了多次磨课。</p> <p>  课堂上老师利用几何画板生动得演示了,当多边形的边数逐渐增加时,会更趋近于圆形。以及利用教学助手圆规画圆、随机挑人、当堂传图的现代化技术,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p> <p>  本节课整体的设计循序渐进、挑战性逐渐增大,全程都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对比,不断推进,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能力。</p> 师徒帮带,促进成长 <p>  为了帮助新老师能尽快站稳讲台,陈红霞、俞鹏娟和王雅楠三位有经验的教师主动给他们当起了师傅,对年轻教师在备课、授课和作业反馈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和指点。</p> <p>“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通过本次系列活动,展示了我们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年轻教师的风采和魅力,有效的提升了我们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p>

教师

教学

数学组

学生

示范

老师

年轻

课堂

组内

示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