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了开国大典,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伟大日子,为国庆日。</p> <p><b>国庆节的习俗有哪些?</b></p> <p>我国每逢国庆佳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国庆;广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气球,用欢乐的气氛来迎接国庆。</p> <p>国庆长假</p><p>每年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我国于1999年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国庆节与相邻的周六、日组合为7天的国庆长假,被称之为“国庆黄金周”,用放假的形势,让老百姓共同感受国庆的欢乐。</p> <p>国庆阅兵</p> <p>我国国庆自开国以来共有14次国庆阅兵,除1949年开国大典的阅兵式外,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84年、1999年和2009年的这三次国庆大阅兵,通过国庆阅兵既可庆祝国庆、扬我国威,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强烈的自豪感。</p> <p>用钟声记录历史,用掌声激励现在,用歌声憧憬未来,用笑声迎接晨曦,用琴声送走夕阳,用锤声锻造希望,祖国啊!愿我的声声真诚祝福,伴随您生生不息的辉煌。</p> <p>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中秋节</p> <p><b>中秋节的来源</b></p> <p>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p><p>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p><p> 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受人们的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p><p> 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p> <p> 传说一《吴刚折桂》</p><p>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p><p> 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砍光。</p><p> 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怨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p><p>李白诗中有</p><p>“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p> <p> 传说二《嫦娥奔月》</p><p>相传,远古时候</p><p>天上有十个太阳</p><p>同时出现,</p><p>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p><p><br></p><p>一个叫后羿的英雄,</p><p>力大无穷,</p><p>登上昆仑山顶,拉开神弓,</p><p>一气射下九个太阳,</p><p>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p><p>按时起落,为民造福。</p><p><br></p><p>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p><p>名叫嫦娥。</p><p>人们都羡慕地称他们</p><p>是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p><p><br></p><p>一天,后羿到昆仑山</p><p>巧遇王母娘娘,</p><p>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p><p>据说,服下此药,</p><p>能即刻升天成仙。</p><p><br></p><p>然而,</p><p>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p><p>只好暂时把不死药</p><p>交给嫦娥珍藏。</p><p><br></p><p>不料,</p><p>嫦娥珍藏不死药的事</p><p>被小人蓬蒙看见了,</p><p>他便一心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p><p>三天后,</p><p>蓬蒙待后羿不在家,</p><p>手持宝剑闯入后院,</p><p>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p><p>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p><p>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箱,</p><p>拿出不死药吞了下去。</p><p><br></p><p>嫦娥吞下药,</p><p>身子立时飘离地面,</p><p>冲出窗外向天上飞去。</p><p>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p><p>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p><p>上成了仙。</p><p><br></p><p>后羿无可奈何,</p><p>又思念妻子,</p><p>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p><p>摆上香案,蜜食鲜果,</p><p>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p><p><br></p><p>百姓们闻知</p><p>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p><p>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p><p>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p><p>从此,中秋节拜月</p><p>的风俗在民间就传开了。</p> <p>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p> <p>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一说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p><p> 中秋节的习俗有祭月、赏月、拜月。《礼记》有“秋暮夕月”,即拜祭月神,此时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香案上需摆放月饼、各类瓜果等等作为祭品,燃红烛全家人依次拜祭。最后再分切团圆月饼。(在家在外地的,人数都要算在一起,并进行平均分配)。</p><p>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p><p>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p><p> 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p> <p>《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p><p>唐 白居易</p><p>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p><p>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p><p>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p><p>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p> <p>赏月</p> <p>吃月饼</p> <p>国庆节与中秋节都是我国重要的节日,在2020念里,中秋节与国庆节非常的特殊,因为这两个节日在同一天里,可谓是双喜临门。</p> <p>举国欢庆齐欢畅,在这个国家的节日里!国庆中秋双双庆,在这个特别、美好、难忘的日子里,让我们全部的华夏子孙共祝愿祖国盛!家团圆!人幸福!</p> <p>祝大家假期愉快,小朋友们要注意安全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