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书信手迹集赏💐💐💐

Saltzburgese

<p class="ql-block">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后一弹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两弹一星也时常被用来泛指中国当代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业发展的成果。</p><p class="ql-block"> 1999年9月18日,在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上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新中国优秀科学家群体长期以来无私无畏的奉献铸就了新中国的脊梁,并最终汇聚成我们今天作为全球大国的磅礴力量。值此新中国71华诞,特将所藏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手迹展示于此(暂缺姚桐斌、郭永怀手迹),让我们在欣赏他们的墨宝手迹之际一并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b>赵九章</b>(1907~1968)致傅承义手札。赵九章, 生于河南开封,籍贯浙江吴兴,气象学家、空间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p><p class="ql-block">1933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5年主持人造卫星的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1966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卫星设计院,被任命为院长;1968年10月26日受迫害致死;1985年追授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p><p class="ql-block">赵九章生前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磁层物理研究室,第一个行星际物理研究室,第一个空间环境模拟试验室,第一个卫星遥测遥控研究室。为中国国防科技和人造卫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b>王淦昌</b>(1907.05.28~1998.12.10)致冯雯手札 (1995) 。王淦昌,江苏常熟人,核物理学家。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中国核科学和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李政道、程开甲、于敏等均曾受益于其直接指导。 </p> <p class="ql-block"><b>钱学森</b>( 1911.12.11~ 2009.10.31)致沈大德手札 (1983) 。钱学森,世界知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浙江杭州人。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学森”公式。194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55年克服重重困难回到中国,成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重要领导人和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p> <p>钱学森( 1911.12.11~ 2009.10.31)致吴义生手札 (1995) 。</p> <p class="ql-block"><b>钱三强</b>(1913.10.16~1992.06.28)致昊丽芸手札(1991)。钱三强,浙江湖州人, 核物理学家。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博士论文,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 。1948年起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等职,是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p> <p>钱三强签赠方安《科坛漫话》(1984)</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钱骥</b>(1917~1983)致友人手札(1948)。钱骥, 江苏金坛人,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中国地球物理学科的主要创业者。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主任,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中国科学院“651”人造卫星设计院技术负责人,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五研究院卫星总体设计部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等职务。</p><p class="ql-block">钱骥作为我国空间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遥测、电源、环境模拟等卫星关键技术研究,为我国早期空间技术发展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1985年、1999年分别被追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 <p class="ql-block"><b>屠守锷</b>(1917—2012)致陈佳洱明信片(1991)。屠守锷,浙江湖州人,导弹和火箭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p><p class="ql-block">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任美国寇蒂斯飞机厂工程师;回国后先后于西南联大航空系、清华大学航空系任教;历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副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一院副院长、航天部总工程师、科技委副主任等职。<span style="font-size:18px;">屠守锷毕生从事导弹与航天技术的研究工作,被誉为“洲际导弹之父”。</span></p> <p class="ql-block"><b>彭桓武</b>(1915.10.06~2007.02.28)签赠蔡少辉《彭桓武诗文集》(2004)。彭桓武,吉林长春人,理论物理学家。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曾参与并领导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尤其关于原子核、钢锭快速加热工艺、反应堆理论和工程设计以及临界安全等多方面的研究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对中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和理论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 </p> <p class="ql-block"><b>王大珩</b>(1915.02.26~2011.7.21)致母国光手札 (1988) 。王大珩,江苏吴县 (现苏州)人,生于日本东京,著名光学专家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国留学,先后就读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谢菲尔德大学。王大珩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在他的领导下研制出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和首台航天相机,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在雷射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863”计划主要倡导者。作为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p> <p class="ql-block"><b>杨嘉墀</b>(1919.07—2006.06)为祝贺贝时璋百岁寿辰题词(2003.08)。杨嘉墀,江苏吴江人,空间自动控制学家,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中国自动化学科、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创建人之一,“863计划”主要倡导者之一。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194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4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p><p class="ql-block">杨嘉墀长期致力于中国自动化技术和航天技术的研究发展。参与制定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和参加包括第一颗卫星在内的多种卫星的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返回式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30多年来,多次参与中国空间计划方案论证工作。主持人造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在三轴稳定的返回式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的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b><i>王希季(1921~ )致清华校友总会手札(1994)。</i></b>王希季,云南大理人,白族,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1942年获西南联合大学学士,1949年获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1987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等职。</p><p class="ql-block">王希季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中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曾任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小卫星首席专家、双星计划工程总设计师等职。1985年、1992年各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 <p class="ql-block">王希季手书个人简历</p> <p class="ql-block"><b>任新民</b>(1915.12.05~2017.02.12)题词手迹 (2006) 。任新民,安徽宁国人,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1940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先后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曾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是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b>吴自良</b>(1917.12-2008.05)致王小同信札(1963.02)。吴自良,浙江浦江人。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年毕业于国立北洋工学院(天津大学前身)。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理学博士学位。1956年,率队用国内富产元素锰、铝等代替短缺的铬,研制苏联40X低合金钢的代用品——锰钼钢取得成功,对建立中国合金钢系统起了开创作用。1963年年底,领导并研制完成分离铀同位素的核心部件“甲种分离膜”,于1964年试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对打破超级大国核垄断,增强我国国防实力作出突出贡献。他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 <p class="ql-block"><b>黄纬禄</b>(1916.12.18~ 2011.11.23)签赠魏小鸣(2009)。黄纬禄,安徽省芜湖人,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194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硕士学位。曾任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中国首枚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副总设计师,中国陆上发射井液体战略导弹副总工程师,水下核潜艇固体潜地战略导弹总设计师,陆上机动车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和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被誉为“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p> <p class="ql-block"><b>陈芳允</b>(1916-2000 )题词手迹。陈芳允,浙江台州黄岩人,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教授。</p><p class="ql-block">陈芳允长期从事无线电电子学及电子和空间系统工程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陈芳允手迹(1964)</p> <p class="ql-block"><b>程开甲</b>(1918.08.03~ 2018.11.17)题词手迹 (2012) 。程开甲,江苏吴江 (现苏州吴江区) 人, 理论物理学家、核武器技术专家。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著,提出了普遍的热力学内耗理论,导出了狄拉克方程,提出并发展了超导电双带理论和凝聚态TFDC电子理论。开创、规划领导了抗辐射加固技术新领域研究。是中国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领域的开创者之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2019年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p> <p>程开甲题词手迹 (2013) 。</p> <p class="ql-block">程开甲致中国高等科技中心手札 (1989.1)</p> <p class="ql-block"><b>邓稼先</b>(1924.06.25~1986.07.29)签名捐赠九院《张量概论》(1986) 。邓稼先,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1950年获得美国普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曾隐姓埋名数十年,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2009年9月10日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2019年12月18日,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因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邓稼先患上了直肠癌,1986年手术时大出血不幸逝世。此书为邓稼先逝世当年遗赠核工业第九研究院 (绵阳九院) 之物,别具意义,殊为难得。</p> <p class="ql-block"><b>朱光亚</b>(1924.12.25~ 2011.02.26)致肖伦手札(1993)。朱光亚,核物理学家,湖北武汉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50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后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中国核科学事业主要开拓者之一 。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朱光亚出任工程院首任院长。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p> <p class="ql-block"><b>陈能宽</b>(1923.4.2—2016.5.27)题词首日封(2012)。陈能宽,湖南慈利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物理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顾问、研究员。1946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1948年和1950年先后获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期从事金属物理和材料科学方面研究工作,为原子弹</span>、氢弹的研制从事爆轰物理、炸药工艺与炸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span style="font-size:18px;">1980</span>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进步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1999年,被授予研制“两弹一星”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 <p class="ql-block"><b>于敏</b>(1926.08.16~2019.01.16)为张履谦题词(2013)。于敏,河北宁河人,核物理学家。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自1960年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关键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被誉为“氢弹之父” 。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p> <p class="ql-block">于敏(1926.08.16~2019.01.16)为题词手迹(2010)</p> <p class="ql-block"><b>周光召</b>(1929.05.15~2024.08.17 )题词手迹(1995)。周光召,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1951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转入北京大学研究院学习;1954年从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57年至1960年担任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中级研究员。1958年周光召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主要从事高能物理、核武器理论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7年至199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p> <p class="ql-block"><b>孙家栋</b>(1929~ )题词手迹(1999)。孙家栋,辽宁复县人,航天工程专家。1958年毕业于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并获得全苏斯大林金质奖章。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曾任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以及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有“北斗之父”之誉。201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19年9月被授予共和国勋章。</p> <p class="ql-block">孙家栋(1929~ )题词手迹(2015)。</p> <p>孙家栋签赠金生《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2001)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