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家乡,秀美山川一一镇江的天然洞穴景观

崔厚民

<p>  历史文化名城一镇江,北临长江,南枕宁镇山脉,“城市山林”得天独厚,以京口三山、南山、茅山、宝华山等为代表的地质景观构成镇江独有的地理风貌,镇江地质景观以“雄、奇、险、幽、旷”的美学特点和审美价值,让人们流连忘返。镇江山多,洞穴亦多,现己发现大小洞穴百余,这些洞穴以溶洞为主,还有火山洞及众多的构造裂隙洞和罕见的晶洞,共同组成镇江天然洞穴的大千世界。这些洞穴让时光穿越,帮助我们破译深藏的地理密码,引领我们探究地球的奥秘,在游学中享受大自然的审美情趣。</p> <p> 一,溶洞</p><p> 是可溶性岩石在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下空间,是石灰岩中的碳酸钙在地下水和二氧化碳长期侵蚀,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中含石灰质不同,因此被溶解后形成千姿百态,秀丽奇异的溶洞景观。 </p><p> 1,南山莲花洞</p><p> 位于南山风景区回龙山白龙岗北坡,系三叠系石灰岩溶洞,发育于青龙灰岩裂隙中。该洞长约12米,宽约6米,高约5米,深约7米。洞口一岩石形如屏风状如莲花,故名。该洞于1610年鹤林寺明贤和尚发现。1981年经省市考古发掘,发现古人类智齿一枚,古哺乳动物化石20多件及古人类加工的石器,距今约10一30万年。莲花洞现为省、市两级文保单位。南山西入口和九华山路的建设让人们探访莲花洞提供了便利。</p> <p>   2,茅山华阳洞</p><p> 镇江句容的茅山,道教圣地,主峰海拔372.5米,古有“第八洞天"和“二十六洞”之说,己发现有华阳洞、仙人洞、玉柱洞、金牛洞、青龙洞等。</p> <p>  华阳洞是茅山最大的溶洞。位于老虎崖西北坡林间山崖下,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溶洞组成,据清代《茅山志》记载,华阳洞有几十里长,东西深长达45公里,南北深长35公里,二十多支洞,五个洞口,亦称5便门,其中3显2隐。西洞口有“华阳洞”三字,每字一米见方,笔力遒劲,传为宋代苏东坡手迹,壁上还存有历代文人石刻20余幅,康熙帝南巡,曾给该洞题过“华阳洞天”四个大字。此洞与茅山齐名,是茅山最负盛名的天然溶洞。20世纪80年代,受省政府委托,南京部队工程兵曾对洞进行勘察,出土部分唐宋道教文物,但由于施工难度大险情多,仅开挖150米,洞内景观究竟如何?有待进一步揭秘。(注:中国贵州绥阳县的双河溶洞,目前己探明长度约159.14公里,为亚洲第二,世界第十一长洞)</p> <p> 3, 仙人洞</p><p> 该洞又名“蓬壶洞”,位于茅山老虎岗西坡林间玉柱洞北约56米处,总长约920米,分上、中、下三洞,下洞曾为古人炼丹处,故名“仙人洞”,该洞迄今己有6500万年,历史上久负盛名,1986年南京工程兵清理该洞时曾发现一些唐至明清的文物,现存省博物馆。该洞现已开发利用208米,仙人洞以“秀、灵、仙“著称,洞径小巧玲珑,曲折离奇,流水潺潺,古人修炼处依稀可见,感觉仙气犹存。更有钟乳石笋奇石密布,晶莹多姿,景象壮观。</p> <p> 4,金牛洞</p><p> 位于茅山大茅峰南麓金牛岭西坡半腰密林之中,洞上方有“金牛洞”三个红色大字。相传因汉代有人曾在洞中采金,掘得“金牛”一尊,故名。金牛洞内悬崖壁立,险要壮观,集奇、险、峻、秀于一体,天然而成,鬼斧神工。历代文人多赞美诗句,相关民间传说故事版本也较多,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将军曾将此洞作为临时指挥部架设电台,指挥战斗。</p> <p> 5, 玉柱洞</p><p> 在茅山老虎岗西坡林间,华阳洞北约28米处,经上世纪八年代开挖探明,洞深20余米,洞中有洞,中间一洞,内垂一根巨大钟乳石,洁白如玉,故名玉柱。洞底与华阳洞相通,1985年勘探时岀土一批珍贵文物,其中以一晚唐鎏金龙最为稀罕。</p><p> 6, 青龙洞</p><p> 在大茅峰西南陲丫髻山上,此山又名“丫头山”。山上有洞,洞内岩石悬掛,各具特色,传曾有人进洞,发现洞内盘距巨大青蛇一条,遂称“青龙洞”,今洞额石壁上刻有“青龙洞”隶书三字。</p><p> 7,三官洞、老君洞、柏枝洞</p><p> 三洞彼此相依,三官洞又名“垂云洞”,洞中岩石,形如垂天之云,悠然飘逸。老君洞古称“狮子洞”,洞口有岩石形如狮子,守护洞口。柏枝洞较深邃,相传洞内可听到浪潮拍岸之声,气势不凡,洞内还有多个支洞。</p><p> 茅山其它洞穴还有高居洞、水龙洞、夫子洞、燕口洞、庆云洞、黑虎洞、天窗洞(巧石洞)、丰都洞、华姥洞、海泉洞、碧岩洞、华阳一一东洞、北洞、南洞等。</p> <p>   8,宝华山乌龙洞</p><p> 镇江句容宝华山被誉为中国佛教“律宗第一名山”,山高396.4米,名胜古迹众多,有四池、九洞、十二泉,并有“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四大奇景。宝华山溶洞己发现有鸟龙洞、黄花洞、潮音洞、白虎洞、志公洞、品字洞等众多洞穴。</p> <p>  乌龙洞尚未开发,据入洞探险者发现,洞内景象变幻奇妙,遍布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流淌着暗溪、飞瀑。据《宝华山志》载,明末即有对该乌龙洞的描述和传说。</p><p> 9,黄花洞</p><p> 洞深约两丈余,原为宝志高僧悟道之处,后为僧人养鼠之地,据说,此鼠不糟蹋粮食,不啃咬经书,呼之及至,乾隆皇帝巡临宝华山时,曾留下“厨多鼠守粮”的诗句。</p> <p> 乌龙洞探险</p> <p>  江苏电视台报道“乌龙洞探险”视频,可点击观看。</p> <p>  10, 将军洞,人工开凿的洞穴。此洞介绍最后一句可能有误,应为:发誓“南煤北运”。</p> <p> 11,高骊山仙人洞</p><p> 该洞位于高骊山东南山下,清嘉庆《丹徒县志》,山有仙人洞深可二丈,内有天然石案、石基、石秤……。</p><p> 12,韦岗溶洞</p><p> 位于高骊山东南坡,距镇句路一公里,为栖霞灰岩溶洞,该洞呈树枝状分布,主洞长约百米,洞宽约1.5一2米,最宽处6米,高约4一6米,最高10米,有钟乳石、莲花座、石笋、石柱、石幔、石葡萄等,石灰质沉积现象十分丰富,此洞尚未开发利用。</p> <p>   </p><p> 近拍高骊山</p><p> 高骊山位于丹徒石马船山村,山高</p><p>425.7米,为宁镇丘陵东部高峰,山体以灰岩、砂岩和页岩为主。高骊山以其美丽和险峻为登山爱好者向往,称其为镇江周边“最值得攀爬的山”。</p> <p>  在镇句路韦岗公交站附近,拍露天开 采的船山石灰石矿,赣船山原高198米,由地质学家李四光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考察发现并命名。1973年建成投产,船山灰岩富含氧化钙, 平均达 54.95%,最高达55.33%,现已形成年采剝石灰石550万吨,船山已成负40米的巨大矿坑,场面宏大壮观。</p> <p>  山下东坡,韦岗战斗纪念碑</p> <p>  在韦岗纪念碑后山坡,看船山梯田状开采场景。</p> <p>  今为寻仙人洞唐突登山,韦岗纪念碑后有一条驴友登山小道,坡度较大且碎石多,鼓足勇气前行攀爬。</p> <p>  在山高83米处看船山</p> <p>  在近山顶处看船山,梯田状开采,上午10时左右,斜逆光下拍摄不清晣。</p><p> 今天,一无指示牌,二无向导,到哪里寻找“仙人洞”,一人不可能登顶,也登不了顶,决定折返。本以为此洞就在登山小道附近能找到,后问山下纪念馆人员,告知:“此洞在部队后山,远着呢!” 没找到仙人洞很失望。高骊山体呈东北一西南向,顺山脊有四个山峰,且东北最低,西南最高,韦岗纪念碑后的山最低。</p><p> 只好借用网上照片了</p> <p>  隐秘在草木丛后的高骊山仙人洞</p> <p>  近洞口照片</p> <p>  洞口内,溶洞特征可见一斑</p> <p>  2018年,有 驴友在登高骊山途中,探访山坡的“仙人洞”。</p> <p> 二,火山洞</p><p> 火山岩为火山喷发时岩浆在地表冷却堆积形成的山体。喷出地面的火成岩有:玄武岩、流纹岩、英安质岩、石英斑岩、凝灰岩等;未喷出地面的有:花岗岩、闪长岩、橄榄岩等。</p><p> 岩浆在喷发流淌过程中因断续冷却产生空档而形成的洞穴即一一火山洞。</p> <p>  镇江北固山高约58.5米,是约一亿三千万年前,早白垩纪(燕山运动时期)火山喷发物形成的,开始爆炸性喷发的砾石屑夹岩浆散落在较远点的中峰一带,可见凝灰岩,如试剑石,后来宁静的岩浆溢出,堆积成山体,后峰一带可见呈紫红、棕褐色的石英斑流纹岩。火山口在现山崖北江底。北固山后峰五圣崖下有观音洞,深约30米,高阔各为19米,洞口处石壁上宽约1.9米,高0.6米的面积,有明代万历丹徒县令庞时雍所题行书“云房风窟”四大字。此观音洞应为火山洞,如今己被围入墙院,唯初一、十五早晨对香客开放。(图为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北固山后峰崖下江边照片)</p><p><br></p> <p>  这张老照片上你能找到后峰山脚下的“观音洞”吗?</p> <p>  从北固山后峰江上(金山湖)木栈桥看,位于1936年所建水文站对面的“观音洞”。</p> <p>  本想于农历十五,当一次香客,近拍观音洞,今天2月为寻访北固山江防碉堡我曾进院探访并拜望过观音洞,但想不到为防落石,该洞也已于昨日暂时保护性封闭,院门和洞口都摆放着安民告示。</p> <p> 三,火山岩裂隙洞</p><p> 裂隙洞为山体在沉降或抬升构造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缝隙或凹陷等多种地质形态,裂隙可发生于火山岩体,水成岩体和其它岩土山体。</p><p> 圌山、五峰山山体为中生代晚期火山喷发形成,以火山砾石为主,现肉红色,受构造运动和风化侵蚀作用以及断层活动,岩石破碎严重,裂隙沟壑交错,峰丛峭壁,形态各异,火山岩地貌景观明显,分布多处构造裂隙形洞穴,有“72奇洞”之说。</p> <p> 1, 箭洞</p><p> 圌山高208.7米,箭洞位于峰顶东南向约100米,列72洞之冠,洞顶为一北东走向“天生桥”,鬼斧神工,堪称一绝,上顶宽不足5米,桥下西北一东南方向,天然洞穿,宽高约各10米,南侧洞口略朝下,呈喇叭状,最宽处约50米,相传后羿神箭所射,为箭洞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蜚声四方。</p> <p> 2,卞仙洞</p><p> 为圌山第二大洞,洞口形似半圆形,最高处约6米,宽约30米,洞深约18米,总面积约300余平方。</p><p> 圌山还有悬崖洞穴:仙人洞、老虎洞等;圈在庙宇内的洞穴有:观音洞、石仙洞、通天洞等。</p> <p>  四,沉积岩(灰岩)裂隙洞</p><p> 1,象山的洞穴</p><p> 象山又名石公山,高约49米,象山与焦山隔江相望,在中国近代史上焦山、象山炮台闻名遐迩。象山原为三叠纪灰岩山体,后因岩浆侵入,内部构造部分变化,靠近岩浆热液的岩体受压力和高温成为变质岩,热液冷成为金属矿藏,本人在象山西矿坑边发现堆积的灰岩和方解石岩,象山东北侧山脚散落着风化的沙岩,象山还开采出蛇纹岩磁铁矿(蛇纹岩为变质岩),足以证明象山山体构造及演化。据《舆地纪胜》记载:山中有普贤洞和峨眉洞,如今己不见山洞踪迹,山洞去哪儿了?</p> <p> 本人小时候曾亲见过象山山洞,1957年1月,9岁的我随大人去焦山,那时没有交通工具,步行至象山脚下时,看到离江边不远的象山北崖下有一竖着的山洞,高约3米左右,看着黑漆的山洞心里发述,很害怕,因为当时曾发生过一件轰动小城的命案:一个名叫“马立功”的人,为图财害命,将焦山一老和尚在象山洞杀害。后来走晚路,做恶梦常闪现象山的山洞。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象山开采铁矿石,据《镇江市志》1958一1961年象山采铁矿石8.75万吨,留下如今被剝离的山体和巨大的矿坑深潭,就是当年本人所见象山一个山洞的位置,象山洞消逝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全国“深挖洞”,有山便有防空洞,现象山北山脚防空洞是利用另一个天然洞穴开凿的吗?</p> <p>   2,招隐山狮子窟</p><p> 南山招隐山,又名兽窖山,山高150米,在招隐山顶乌外亭下方,这里原有一群如狮虎豹狼般的怪石,怪石后峭壁上有若干洞穴,现存四洞,下第一图为最大洞,即狮子窟(现该洞内供奉着一尊观音像),还有仙狐洞等三洞,即二至四,三幅照片图。洞前原有“种竹堂”诸建筑,后毁于太平天国兵火,现仍可见断壁残础。由于该处山体灰岩风化侵蚀严重,滑坡坍塌,多洞有损毁,为防止落石伤人,周围己拉上警戒线,告诫游人勿近。</p><p><br></p> <p> 3,招隐山八公洞</p><p> 原在招隐山狮子窟南狮子崖山凹,相传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在招隐山潜心读书,有八名太监隨伺,太子与刘勰等人在增华阁编成《文选》。传昭明太子殁后,八太监继续守候读书台、增华阁,老迈卒后埋葬在此洞,故名“八公洞”,原有八寺庵,现洞、祠均圮,仅剩地名。</p> <p>   4,云台山洞穴</p><p> 云台山为市区北部最高峰,山体上部为:第四系晚更新纪下蜀土,下部为:三叠系青龙灰岩与中生代岩浆岩,证明该山曾是沉积岩构造,后被地下岩浆侵入。</p> <p> 云台山观音洞</p><p> 观音洞始建于宋朝,面对波涛汹涌的长江,人们在西津古渡供奉观世音,是求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保佑,平平安安。</p><p> </p><p><br></p> <p>  五十三坡观音洞,至今走过多少次,竟不知道里面是洞中有洞,蜿蜒曲折,别有洞天,楼洞梯廊,佛龛里供奉着一个个形态各异的观世音菩萨。顺洞内沿山通道,观音洞可达紫阳洞和铁柱宫。</p> <p>  铁柱宮,又称铁柱行宫,在原有洞穴基础上人工改建,于明宗祯十年(1637年)江西道教信徒兴建,供奉道教净明派“许祖”,并铸铁柱以“镇锁蛟龙”,保佑百姓渡江平安。</p> <p>  紫阳洞,因宋代道教金月派著名人物张紫阳真人曾在此居住,并施法为民驱鼠祛病,保一方平安,后人在此洞供奉他。原紫阳洞己坍塌,现重修,并供奉张真人像,洞上方有“紫阳洞”三字。</p> <p> 5,南山观音山观音洞</p><p> 镇江观音山高111米,又名菊花山,观音山东北坡的观音山圆通寺建于南唐至北宋年间,距今1200多年,由焦山定慧僧人来此结庐安置,逢初一、十五,以及农历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和农历九日十九观音菩萨生日,朝山拜佛者人山人海,香火极旺。“文革”被毁,现已重建恢复。圆通寺有观音阁,内有观音洞,供奉观世音菩萨。镇江官圹桥路锚链厂西侧,一条水泥大路直达圆通寺。另碧榆园对过观音山原水泥厂采石场也有小路可达。</p> <p> 6,金山洞穴</p><p> 金山海拔43.7米,占地约10公顷。原为长江中一小岛,为三叠纪石灰岩,后因地下岩浆侵入抬升形成山体。</p> <p>  金山法海洞,原为裴公洞,裴公,唐代高僧,民间传为法海,自幼出家,后来金山,立志修建古刹,被尊为金山寺“开山祖师”,后人雕法海石像于洞中。“文革”被毁,1978年重塑。</p> <p>  白龙洞,位金山下西北,洞深约7米,仅容一人侧身进洞,原洞口内厅室有白娘子、小青青塑像,高约一米。洞壁篆书“古白龙洞”,洞上有亭。</p> <p>  小时候曾打着手电进入洞底,并敲打一块可发声的石板。多年前已不许游人入洞,只可进入洞口厅室,如今因山体滑落,白龙洞己封。</p><p> 在白龙洞门洞可见灰岩和太湖石,两洞门外侧可见火山溢出的英安质熔岩,两类岩石共同一处,可见金山地质构造的前世今生。</p> <p> 朝阳洞</p><p> 位于金山之东隅日照岩下,顺白龙洞东侧台阶可达,古时内有观音像,又名观音洞。洞深约5.5米,洞上崖壁书有“日照岩”三字。最近因滑坡也己封,并有保安值守。</p> <p> 古仙人洞</p><p> 位于金山寺金鳌岭下,原为道教遗址,洞深6.6米。传古有仙人居此,故名。后洞内曾设观音像,又名白衣洞,洞口石壁筑有半亭一座。现已圈入院墙内,游人无法进入参观。此照片有误,我发现不是金山仙人洞,而是茅山仙人洞,金山仙人洞曾去过,且不深,无需桥梯扶手进入。</p> <p> 7,焦山三诏洞</p><p> 江中焦山高70.7未,三诏洞位于焦山西麓,又名焦光祠,洞高约4米,深约6米,洞前筑亭,洞中有焦光像。焦光,东汉隐士,相传隐居焦山岩洞中,皇帝三下诏书请其出山为官,都拒不应诏,因有“三诏”之名。</p> <p> 五,晶洞</p><p> 位于镇江蒋乔戴家门附近,市精神卫生中心侧后彭公山,1986年10月附近村民开山炸石,发现一个内部五彩缤纷的洞穴,后经地质专家勘察,这是个罕见的“晶洞”,晶洞由溶洞在高温高压地质构造变化下形成,原灰岩溶洞内的石钟乳、石幔、石瀑布等化学沉积物,均以晶体状出现。此晶洞为方解石晶洞,洞长达80多米,有11个厅室,内部方解石晶体洁白纯净,晶莹剔透,形态万千,在灯光下五彩缤纷,方解石石花,如飞雪,似花瓣,有的如莲花悬掛,有的如珊瑚镶璧……。彭公山晶洞被地质专家誉为“举世少有,国内罕见”,但目前仍处于封闭,期待有朝一日揭开她的神秘面纱,让人们看到天然晶洞内的大千世界。</p> <p>  晶洞里方解石石花</p> <p>  本人今年8月2日,曾往彭公山寻找“晶洞”,山坡种菜老农吿曰:此洞已封多年,如今己与草木山石浑然一体,你找不到的。然我却在山上不经意中发现一块含方解石的灰岩,该石块裂隙中竟藏着一个小小的方解石“晶洞”(即裂隙中排列着方解石晶体),也算不虚此行。</p> <p>  此石裂隙内藏有方解石晶体</p> <p>   彭公山晶洞的意外发现,告诉我们镇江大地下还隐藏着众多的洞穴,据本市岩土工程师刘志祥著《镇江地理探究》记载,仅上世纪70年代,他们钻探队在南山莲花洞至榨输一带钻探找煤,就发现地下有大小溶洞数个……。镇江会有更多的洞穴有待人们去发现去认识。</p><p> 镇江的这些天然洞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眷顾,是地球贡献给人类的地下明珠,是珍贵的科学研究宝库,亦是珍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宝库。发现它、了解它、研究它、保护它、利用它,是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善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了解家乡的山山水水,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共同建设好家乡这座美丽的山水花园城市。</p><p> </p><p> 2020年9月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