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一道亮丽的风景——孔庙、国子监篇

润物细无声

北京中轴线及其沿中轴线左右地带,是北京最亮的一道风景线,北京孔庙、国子监就坐落在北京中轴线北段钟鼓楼的东北侧。<br>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始建于元代,合于“左庙右学”的古制,分别作为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和中央最高学府。两组建筑群都采取沿中轴线而建、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方式,组成了一套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群。现为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div> 金秋时节来孔庙、国子监走一走看一看,别有一番感受。</div> 北京孔庙,又名“先师庙”,位于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13号 ,为中国古代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 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大德十年(1306年)建成,面积2.2万平方米 ,明永乐九年(1411年)重建。<br> 北京孔庙坐北朝南,古建筑面积约有7400平方米。 主体建筑为沿中轴线分布,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布局,三进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主体建筑都覆以黄色琉璃瓦。 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明、清时称成贤街)15号,与孔庙相邻,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北京国子监又称为“北监”或“北雍” 。<br> 国子监是中国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太学)和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超过27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 。国子监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 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前院东侧由“持敬门”于孔庙相通。<br> 国子监招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包括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国子监又是全国唯一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学校:琉球、日本、朝鲜、越南、泰国、俄罗斯等国的学生,也曾在国子监读书。国子监为培养全国各族学生成长,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挥过积极的重要作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