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抗战中的南岗高小

南岗小学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铭记抗战历史,致敬革命先烈。南岗小学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抗战中的南岗小学”主题教育活动,2020年9月28日下午,校长王硕亲自主持并宣讲。</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南岗高小始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原名为“县立南岗第二高等小学堂”(当时县立高小共四所:东关第一高小,南岗第二高小,玉皇庙第三高小,杨官林第四高小)。校址在遵化至平安城公路北侧南岗村南,即现在的南岗村养猪场址,占地13000千多平方米。</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教室、宿舍、办公室、图书阅览室、浴室、盥漱室、大小饭厅,排列整齐,布局合理。图书、仪器、文体用具等各种设备,应有尽有,院外的大操场上,有蓝球场两个,排球、网球场各一;院内教室两侧,学生宿舍门前,杏树成行,逢春满院花香,入夏果实累累。整个校园,素雅幽静,整洁舒适。课上书声琅琅,课下琴声悠扬。</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所学校,由于历史悠久,设备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较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志士仁人,因而声誉很高,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是青少年理想的读书深造学府。</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38年7月,冀东抗日斗争蓬勃兴起,轰轰烈烈的武装抗日掀起高潮,当时的伪遵化县政府,惶惶不安,一纸公文,饬令学校停办。于是,教师不得已东奔西走,自谋出路,学生大部分被迫失学。</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还有一次早饭后,正准备上课,突然东新庄村北枪声骤起,象鞭炮似地“劈里啪啦”一阵巨响,而且枪声越来越大,越响越近,显然,八路军和敌人交火了,战斗很激烈,这时,校园里一片寂静,鸦雀无声,师生们警惕地呆在宿舍里。不大一会儿,墙外突然传来咚咚的脚步声,好象是一群人顺着墙根向西跑去了。大约又过了五钟,“砰”的一声,冲着学校打了一枪,随着便响起了日本鬼子哇啦哇啦的嗥叫声和咔咔的皮鞋声。这时,全校师生都不约而同地从屋里走出来,只见三个凶神似鬼子兵,一个个张牙舞爪、杀气腾腾,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施展淫威,很多学生就一下子围了过去,自然而有礼貌地用日语说开了见面话:“沃哈腰郭杂一吗斯!”(早安)学生们彬彬有礼的姿态,顿时,使紧张气氛有了缓和。这时,三个日本鬼子朝四周张望了一下,便向身旁的工友万余同志问道:“八路的,哪里跑啦?”万余同志立即向东一指说:“那边的跑啦!”于是,三个凶神立即冲出校门,向东追去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因为这个学校地处乡村,所以经常有我方军政人员到学校来,有时为了工作,也有时同师生闲谈。给我印象最深是的包森同志到学校来的情景。</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那是1941年冬,大慨是12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学生刚下晚自习,九点左右,忽然从校门悄悄地进来百十余名八路军,一个个都全副武装,队伍很整齐,在院子里宣布解散后,战士们三三两两地被学生拥进宿舍(因为很多学生都认识他们),几位领导也被请进了办公室。那天碰巧校长没在学校,于是,我们两个教师便帮助工友赶紧生炉子,烧开水,热情招待。当我们正往炉膛里添柴点火时,一位穿便衣的干部,指着那位穿军装的同志向我们介绍说:“这是包司令员。”一听“司令员”三字,我们又惊又喜,已经划着的柴一直在我手里捏着,也不知烧手没烧手,更不知往炉膛里去点火了,老是目不转睛地望这位包司令员,这位在人们心目中传奇似的“常胜将军”,我今天总算有幸见到了。只见他:头戴军帽,身着灰色棉军装,打着裹脚,穿着胶鞋。瞧这装束,跟一名普通八路军毫无区别。30左右岁,中等身材,虽然面容清瘦,但两只眼睛却炯炯有神,人们早就传说他是一位刚毅果敢、精明强干的军事指挥员。因此,我们作为普通小学教员,今天在他面前有些拘束了。我一连几次划火柴都没有划着。这时,只见包司令员走过来,同我们一一握手,并且满脸笑容地说:“太麻烦你们了!太麻烦你们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1941年,全国抗日形势进入敌我相持阶段,我县抗日力量正日益壮大,抗日民主政权也日益巩固,广大群众近切要求南岗高小迅速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原校长耿纪芳(号新斋)首行征得我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同意和支持(当时县长王常明,即兰小川,曾任南岗高小校长多年)。然后以当地乡绅为名,报请伪县政府批准,该校遂于1941年8月正式恢复,招收一年级学生100名(两个班,相当现在的五年级),经民主政府同意,聘任3名教师(朱策全、王佩伦、杨建忠),于9月1日正式开学。</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学校当时使用的是伪教育部编发的旧课本,开学后不久,抗日民主政府也发来一部分抗日课本,但数量不多,不够人手一册。这些课本,平里在野外坚壁起来(由老工友万余同志负责)环境好时,我们就利用晚上偷偷扒出来,组织学生分组阅读,教师巡回辅导,学习结束,立即收藏起来,以防意外,除主要学习算术、国语、历史、地理、自然等科外,也曾开设日语课,除学习五十个日文字母和一些日常简单用语(如:我是南岗高小学生、早安、晚安等)应付敌人外,主要学习英语课本。记得有一次大扫荡,那天下午二时许,大约二三百名鬼子,一窝蜂地涌进了学校,杀气腾腾,尽管满院是鬼子兵,由于加强了这方面教育,师生们很沉着。大多数学生都按部就班地做作业,有的学生在院子里看见鬼子兵,有礼貌的用日语说几名应酬话。结果,鬼子们在校院里转游一会儿,可能认为是一所学校,没发现任何问题,就集合走了。其实,那天有不少学生家长和附近的村干部混在师生员工里,但未发生任何意外。</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当我们把炉子生好以后,他们几位立刻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谈论起来。只见包司令员晃着头,摆着手,兴致勃勃,谈笑风生。他的第一句话很幽默:“我这个人不知昨的,又怕热又怕冷,夏天离不开扇子,冬天离不开火炉。”说得在座的都哈哈大笑,他自己笑得更是前仰后合,一阵笑声之后,包司令员便郑重地询问了学校各方面的情况:有多少老师?多少学生?伙食怎么样?念什么课本?敌人来了怎么应付?等等。</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正在有问有答的时候,门外突然一声“报告“,一位八路军干部进来,规矩地向包司令员敬礼之后,说:”三营长(耿玉辉)让我来向首长报告,东新庄据点的敌人实在太顽固,尽管我们多次喊话(当时八路军常用喇叭筒向敌方进行政治攻势),就是死不投降,请示首长,怎么办?”包司令员一听,非常气愤,立即向对面坐着的同志说:“参谋长,给他们写一封哀的美敦书,敦促他们马上投降!”屋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在场的人都屏住呼吸,一个个睁圆了眼睛,紧盯着包司令员。只见他伸出右手,在空中有力地一挥,斩钉截铁地接着说:“再不投降,就收拾他们!”</b></p><p><b style="font-size: 20px;">这位参谋长四十上下,身着黑棉袍,头戴礼帽,面容俊秀,举止文雅,俨然一位学者模样。只见他略经思考就挥笔疾书,一气呵成,最多也不过十几分钟。包司令员让他当场朗读一遍,真不愧出自学者之手,文人之口,字字铿锵有力,句句言简意赅,全篇文笔流畅,气势磅礴,而且深明大意,有理有据,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到今我还记得其中有这样几名(大意)。须知识时务者为俊杰……汝等已是瓮中之鳖,放下武器,身家性命可保,否则,战斗打响,必将玉石俱焚!何去何从,望速选择,勿谓言之不预也。我们这些当教师的,虽然整天舞文弄墨,但听了这封郭降书,却深感自己文风有余,武气不足,八路军真是人才济济,能文能武啊!无怪乎包司令员率领的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威震顽敌,名扬四海呀!因此,我们对八路军要感到由衷的敬佩!</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所学校,名议上受伪政府管辖,按月领取经费,实际上受抗日民主政府领导。</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清楚地记得,县长王常明,曾先后两次晚上到校向全体师生作报告,讲国际国内形势,阐述持久战的重大意义,还列举许多事实,充分说明了“抗战必胜”的道理。王县长对南岗小学寄予很大希望,他再三强调,学校教育要为抗战服务,要多为抗日救国培养急需人材;并反复谆嘱学生,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积极投入抗日斗争,为保卫祖国作出贡献。</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还记得,当时的区长李奇和教育助理徐植同志,也经常到校和师生座谈,了解情况,帮助学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环境许可的情况下,学校也尽量帮助民主政府刻印一些文件、表册以及宣传小册子。</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大,一般都十四、五岁,甚至有十七、八岁的,而且思想觉司也比较高。1941年冬,正是抗日的艰苦岁月,学生们深知求学不易,因而学习积极性很高,成绩大都不错,后来很多人参加了革命,经过锻炼,实际知识水平、工作能力都很好。</b></p><p><b style="font-size: 20px;">另外,在这段时间内,凭借“县立学校”这个招牌,我们曾掩护过一些革命干部及烈士子女。记得王常明、耿玉等同志的子女都在这时学习过。在形势紧急的时刻,地方干部有的也来学校隐蔽,如五区的青年干部田中同志(不到20岁,六区左阳庄人,1943年牺牲),就曾在学校隐蔽过好几天,和学生们同住、同吃、同学习。东新庄据点的特务曾两次溜进学校,也没发现一丝破绽。</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总之,南岗高小恢复一年多,由于师生目标一致,紧密团结,互助互爱,刻苦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没发生过任何意外事故,至今回忆起来,仍然觉得应该庆幸。</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可是,1942年暑假后,正准备开学,伪县政府又突然下令,城外县立高小一律停办。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城外济南区的学校,实质上是在抗日民主政府控制之下,坚持抗战教育,根本达不到他们预想的奴化教育的目的。根据伪县政府命令,南岗高小和东关小学合并,玉皇庙高小和南关小学合并(杨官林高小当时已归丰润县)。要求暑假后开学,南岗高小师生一律到东关小学报到上课。得到这一突然的意外消息,我立即用鸡毛信把区长李奇同志请到学校,请示政府怎么办。记得当时他和我讲的大意是:学校在这里是不能继续办下去了,因为当前正处于敌强我弱的阶段,政府也无能为力;不过,不能让学生失学,因为将来我们更需要文化知识,更需要人才。李奇同志要求我跟学生一起到东关小学,以便多关心照顾学生,多做些有利于抗日救国的工作,临别时,他非常郑重地对我说:“这是政府和人民对你的信任!”(当时教师只剩下我一个人,一名早已通过关系调到南关小学,一名已去北平上学,校长已被伪政府拘捕审查)。</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所办得很有生气的学校一一南岗高小,仅仅恢复一年,就这样被迫停办了。日子不久,听说日本鬼子为了修建捣药口炮楼,把学校建筑全部拆毁,所有设备,抢掠一空。至此,一所历史悠久、享有盛名的南岗高小,最后惨遭日寇破坏,变成一片瓦砾。这是日本侵略者的又一罪证。</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通过此次“传承红色基因:抗战中的南岗高小”主题教育活动,使全体师生在跨越历史的回望中,收获心灵的洗礼,精神的升华。号召大家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遵化精神,凝聚遵化力量。为构建文明遵化,富强遵化,书香遵化做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b></p>

南岗

学校

学生

抗日

司令员

同志

小学

遵化

师生

八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