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北疆 摄影人不能错过的季节和地方

鹅卵石

9月,深秋的气息渐渐地弥漫在北部新疆的广袤大地上。那年,我应邀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国际旅游摄影节暨国际胡杨节,在北疆行程2600余公里,拍摄北疆的金秋美景。<br>金色的胡杨,斑斓的白桦林,蔚蓝的湖水,诡异恐怖的魔鬼城,布满风沙的荒凉戈壁,浓郁艳丽的色彩,将金秋时节的北疆,妆点得格外美丽。我深切地感到: 金秋北疆,是摄影人不能错过的季节和地方! <h3><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b style=""><font color="#b06fbb">喀纳斯湖,新疆旅游的名片</font></b></div><div>“喀纳斯”蒙古语,意为“峡谷中的湖”。湖面海拔1374米,南北长24公里,平均宽约1.9公里,湖水最深196米,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深的高山湖泊。区域内森林草原相间,河流湖泊众多,自然景观艳丽,许多种类的花木鸟兽在全疆乃至全国都是绝无仅有。</div></h3> 喀纳斯湖,新疆旅游的名片,世界上不多一块净土。秋天的喀纳斯湖,风静波平时湖水似一池翡翠,随着天气的变化又更换着不同的色调。有关水怪之传说,更是扑朔迷离,令人欲看不能,欲罢不忍。 月亮湾是喀纳斯湖最著名的景点。喀纳斯湖在这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犹如弯弯的月亮落入这林木葱茏的峡谷,令无数游人为之陶醉。 湛蓝的湖水、 眩人的风景,旅游环境和人文资源别具异彩,既具北国风光之雄浑,又有南国山水之秀丽,“云海佛光”、“变色湖”、“浮木长堤”、“湖怪”等胜景、绝景和传说充满了神奇和诱惑。 这里是摄影爱好者的胜地,从春季到秋季,从清晨到傍晚,在不同的气候作用和光线照耀下,不停地改变着充满神秘魅力的颜容,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彩画面。 卧龙湾是喀纳斯的胜景之一,当地称卡赞湖,湖四周森林茂密,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小岛景色秀丽,湖中巨石抵中流,激浪拍巨石,玉珠飞溅。向北是一平如镜的卧龙,向南是奔腾咆哮的喀纳斯河。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禾木 最后的童话世界</font></b></h1><div>“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就在禾木村足有一公里的拍摄高地上,清晨超过千人的摄影人早已架起了长枪短炮,等候着太阳的升起。</div> 禾木乡是中国西部最北端的乡,禾木乡的禾木村,是保持着最完整民族传统的图瓦人聚居地,也是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现有1800余人中蒙古族图瓦人有1400多。 禾木村有着一派自然、原始的山野风光,风景优美。来到禾木村,首先进入视野的就是那一栋栋的小木楞屋。 这些小木楞屋已成为图瓦人的标志,显得特别原始古朴,并带有游牧民族的传统特征。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型雨棚,房体用直径三四十公分的单层原木堆成,既保暖又防潮。 这是一个最迷人、最奇丽、最原生态的村落。秋天那金色的路、金色的林、金色的山,金色的河……用一切竭力绽放着独属于它的绚烂。那一栋栋的小木屋和成群结队的牧群,与雪峰、森林、草地、蓝天白云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 小河在绿树的掩映中从村子旁哗哗流过。每一位摄影人生怕一次短暂的停顿就会错过一个难忘的画面,一次犹豫就会失去精彩的瞬间,整个过程虽然短暂却宛如人生的一次朝圣,让人找回内心的圣洁。<div><br></div><h1><br></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转场 具有特色的哈萨克民族文化</font></b></h3><div>哈萨克族是世界上著名的游牧民族之一,每年夏秋交替季节,哈萨克人浩浩荡荡地从海拔较高的夏季牧场向秋季牧场迁徙,牧民赶着牛羊马等牲畜,跋涉数十公里到数百公里,进行长距离迁徙。</div> 女人收拾好家中的衣服和被褥。 男人拆除帐篷,然后把所有的家什打好包,装载在骆驼的背上。 一切停当了,全家在一起喝餐壮行酒,就骑着骆驼,赶着羊群浩浩荡荡地上路了。 牧民赶着牛羊马等牲畜,跋涉数十公里到数百公里,进行长距离迁徙,几匹骆驼驮着全部家当,骑马赶着牲畜,浩浩荡荡、尘土飞扬地徐徐前行,最终到达百公里外的越冬地,像他们这样的传统转场生活已经延续了近3000年左右。 转场,是哈萨克族牧民生产生活的一部分,折射着草原民族的坚韧与执着,印证着草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镌刻着草原精神的不朽与伟大。哈萨克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世世代代的游牧和迁徙,创造出了具有特色的哈萨克民族文化。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婚礼 在歌声中开始 在歌声中结束</font></b></h3><div>在阿勒泰市北郊,在一片白桦林,约有40平方公里。秋风送爽,桦叶泛黄,林中铺满赤黄色的落叶,与银白的树干,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当地市民在这里举行了一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哈萨克族婚礼表演。</div> 结婚仪式十分隆重,在一个面积庞大、装饰豪华的毡房举行。毡房中有一堆火塘,新娘和新郎来到火塘前,面对正中长辈和来宾三鞠躬。主婚人便拿着系有红绸子的马鞭子在新娘面前唱逗歌。歌词大意是:欢迎新娘的到来,祝福夫妻相敬互爱,尊敬老人,勤劳致富。 新娘的婆婆便拿出“恰什吾”(即奶疙瘩、乳饼、糖果、“包儿萨克”等混合在一起的食品),一把一把撒向新娘和来宾的头上,人们欢笑祝福。在欢笑声中那男人又唱起“揭面纱歌”,歌中赞美新娘子美丽动人,祝福她幸福美满。 新娘、新郎来到白桦林,互相祝福,表示白头到老的恩爱之情。 在伴娘的陪伴下,新娘、新郎走过爱情桥,来到爱情林。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可可托海 一幅天然的精美画卷</font></b></h1><div>可可托海不是海,说她是“海”,是因为她的地域广袤辽阔。可可托海位于新疆富蕴县,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面积2337.90平方公里。</div> 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源出中国阿尔泰山西南坡,穿过可可托海,一路上将喀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布尔津河、哈巴河、别列则克河等北岸支流汇入后,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斋桑湖,再向北经俄罗斯的鄂毕河注入北冰洋。全长4248公里,在中国境内546公里,额尔齐斯河沿岸风光壮美。又应“金山”而有“银水”之美称。 孤峰傲立,峭壁插云,悬崖逼水,为阿尔泰山景之最。宏泰吉峰、倒靴峰、骆驼峰、神象峰、飞来峰等,一山一景,叹为观止。 更奇特的是这里的花岗岩山峰表面,多呈密集蜂窝状的凹坑,以及好似凝固的巨瀑一样的竖直沟槽,俨然瀑布化石。 可可苏里,是额尔齐斯河散落在大地上的一颗珍珠,是水生鸟类聚居乐园,犹以野鸭居多,因而得名野鸭湖。湖面面积2677亩,平均水深2米,湖中有根部交错的芦苇而形成的大小浮岛20多个,水生植物丰富。深秋时节,蓝天白云、苇丛倒影,湖面颜如玉,明如镜。湖边,草原泛黄,远远望去,牛羊成群,哈萨克牧民的毡房炊烟袅袅,宛如一幅边塞牧歌图。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边缘,是世界已知最大和最典型的含稀有金属矿的花岗岩脉之一。世界上已知的140种矿物,该矿含有有86种,稀有金属占到矿山储量的九成以上。其中铍资源量居中国首位,铯、锂、钽资源量分别居中国第五、六、九位。该矿为中国偿还前苏联债务,为核试验、人造卫星等项目做出巨大贡献,曾被国家重点保护。